图书介绍

华为路由器学习指南【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华为路由器学习指南
  • 王达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357427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1002页
  • 文件大小:269MB
  • 文件页数:103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华为路由器学习指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路由器选型及基本功能配置与管理2

第1章 路由器的选型及应用2

1.1 华为AR G3系列路由器概述4

1.1.1 AR G3系列路由器的主要特点4

1.1.2 AR G3的主要路由器系列6

1.1.3 AR G3系列路由器的命名规则7

1.1.4 AR G3系列路由器的主要特性8

1.1.5 AR G3系列路由器的主要应用14

1.2 AR150/150-S/160/200/200-S系列路由器19

1.2.1 AR150/150-S/160/200/200-S系列路由器的主要特点20

1.2.2 AR150系列产品外观结构及配置规格20

1.2.3 AR150系列路由器指示灯说明24

1.2.4 AR150-S系列产品外观结构及配置规格26

1.2.5 AR150-S系列路由器指示灯说明27

1.2.6 AR160系列路由器产品外观及配置规格28

1.2.7 AR160系列路由器指示灯说明30

1.2.8 AR200系列产品外观及配置规格31

1.2.9 AR200系列路由器指示灯说明34

1.2.10 AR200-S系列产品外观结构及配置规格35

1.2.11 AR200-S系列路由器指示灯说明36

1.2.12 AR150/160/200系列的基本配置和性能综合比较37

1.2.13 AR150/150-S/160/200/200-S系列路由器的主要应用38

1.3 AR1200/1200-S/2200/2200-S/3200系列路由器41

1.3.1 AR1200/1200-S/2200/2200-S/3200系列路由器主要特点41

1.3.2 AR1200系列产品外观及配置规格43

1.3.3 AR1200系列路由器指示灯46

1.3.4 AR1200-S系列路由器产品外观及配置规格47

1.3.5 AR1200-S系列路由器指示灯49

1.3.6 AR2200系列路由器产品外观及配置规格49

1.3.7 AR2200系列路由器指示灯53

1.3.8 AR2200-S系列路由器产品外观及配置规格57

1.3.9 AR2200-S系列路由器指示灯61

1.3.10 AR3200系列产品外观及配置规格63

1.3.11 AR3200系列路由器指示灯66

1.3.12 AR1200/1200-S/2200/2200-S/3200系列路由器基本配置和性能综合比较66

1.3.13 AR1200/1200-S/2200/2200-S/3200系列路由器的主要应用67

1.4 NE系列路由器73

1.4.1 NE20E-S系列多业务路由器的主要特点73

1.4.2 NE20E-S系列多业务路由器的主要特性74

1.4.3 NE40E系列全业务路由器的主要特点75

1.4.4 NE40E系列全业务路由器的主要特性77

1.4.5 NE5000E集群路由器的主要特点78

1.4.6 NE5000E集群路由器的主要特性80

第2章 路由器登录及基础配置82

2.1 AR G3系列路由器的登录84

2.1.1 首次本地登录84

2.1.2 首次Telnet远程登录84

2.1.3 首次登录后的基本配置85

2.1.4 AR G3系列路由器首次登录基本配置示例89

2.2 Web登录90

2.2.1 上传Web网页文件90

2.2.2 加载Web网页文件92

2.2.3 创建Web网管账号93

2.2.4 配置HTTPS服务器93

2.2.5 登录Web网管95

2.3 配置系统启动96

2.3.1 系统启动概述97

2.3.2 保存配置文件99

2.3.3 比较配置文件101

2.3.4 备份配置文件102

2.3.5 恢复配置文件103

2.3.6 清除配置103

2.3.7 设置设备的出厂配置104

2.3.8 配置系统启动文件105

2.3.9 重新启动设备107

2.3.10 系统启动配置示例108

2.4 BootROM菜单110

2.4.1 BootROM简介110

2.4.2 BootROM主菜单110

2.4.3 串口子菜单111

2.4.4 网络子菜单112

2.4.5 启动选择子菜单113

2.4.6 文件管理子菜单116

2.4.7 密码管理菜单118

2.5 信息中心基础118

2.5.1 信息的分类119

2.5.2 信息的分级119

2.5.3 信息的输出120

2.5.4 信息的输出格式和输出过滤121

2.6 配置Log信息输出124

2.6.1 Log信息输出配置任务124

2.6.2 配置Log信息输出基本功能125

2.6.3 配置Log信息输出到Log缓冲区127

2.6.4 配置Log信息输出到日志文件128

2.6.5 配置Log信息输出到控制台或终端130

2.6.6 配置Log信息输出到日志主机131

2.6.7 Log信息输出管理132

2.6.8 向日志文件输出Log信息的配置示例132

2.6.9 向日志主机输出Log信息的配置示例134

2.7 配置Trap信息输出136

2.7.1 Trap信息输出配置任务136

2.7.2 配置Trap信息输出到SNMP代理137

2.7.3 向SNMP代理输出Trap信息的配置示例138

2.8 配置输出Debug信息139

2.8.1 Debug信息输出配置任务139

2.8.2 向控制台输出Debug信息的配置示例140

2.9 U盘开局配置与管理141

2.9.1 U盘开局流程141

2.9.2 U盘开局文件143

2.9.3 U盘开局索引文件制作143

2.9.4 配置U盘开局认证147

2.10 Auto-Config配置与管理148

2.10.1 Auto-Config工作原理148

2.10.2 Auto-Config特性的产品支持149

2.10.3 配置同网段Auto-Config功能151

2.10.4 配置跨网段Auto-Config功能154

2.10.5 Auto-Config维护155

2.10.6 同网段Auto-Config功能的配置示例156

2.10.7 跨网段Auto-Config功能配置示例158

第3章 接口配置与管理162

3.1 路由器接口基础及基本参数配置与管理164

3.1.1 接口分类164

3.1.2 物理接口编号规则166

3.1.3 接口基本参数配置167

3.1.4 接口基本参数配置管理169

3.2 以太网接口配置与管理169

3.2.1 以太网接口分类170

3.2.2 配置以太网接口基本属性171

3.2.3 自动协商速率范围配置示例173

3.2.4 配置二层以太网接口174

3.2.5 端口隔离配置示例174

3.2.6 配置三层以太网接口175

3.2.7 以太网接口管理177

3.2.8 典型故障分析与排除177

3.3 Serial接口配置与管理178

3.3.1 同/异步Serial接口179

3.3.2 配置同步方式下Serial接口的物理和链路属性180

3.3.3 配置异步方式下Serial接口物理和链路属性184

3.3.4 Serial接口管理187

3.3.5 同步方式下Serial接口连接网络的配置示例187

3.4 CE1/PRI接口配置与管理189

3.4.1 CE1/PRI接口简介189

3.4.2 CE1/PRI接口物理属性190

3.4.3 配置CE1/PRI接口工作在E1方式191

3.4.4 配置CE1/PRI接口工作在CE1方式194

3.4.5 配置CE1/PRI接口工作在PRI方式197

3.4.6 CE1/PRI接口管理199

3.5 E1-F接口配置与管理199

3.5.1 E1-F接口简介200

3.5.2 配置E1-F接口工作在非成帧方式200

3.5.3 配置E1-F接口工作在成帧方式202

3.5.4 E1-F接口管理204

3.6 CT1/PRI接口配置与管理204

3.6.1 CT1/PRI接口简介204

3.6.2 CT1/PRI接口物理属性204

3.6.3 配置CT1/PRI接口工作在CT1方式205

3.6.4 配置CT1/PRI接口工作在PRI方式208

3.6.5 CT1/PRI接口管理210

3.7 T1-F接口配置与管理210

3.7.1 T1-F接口简介211

3.7.2 配置T1-F接口211

3.7.3 T1-F接口管理213

3.8 3G Cellular接口配置与管理214

3.8.1 3G Cellular接口简介214

3.8.2 配置WCDMA网络中的3G Cellular接口216

3.8.3 配置CDMA2000网络的3G Cellular接口223

3.8.4 3G Cellular接口管理226

3.8.5 WCDMA网络中3G Cellular接口作为主链路接入Internet的配置示例226

3.8.6 WCDMA网络中3G Cellular接口作为主备链路接入Internet的配置示例229

3.9 POS接口配置与管理231

3.9.1 POS接口简介231

3.9.2 配置POS接口232

3.9.3 POS接口管理234

3.9.4 POS接口物理参数配置示例235

3.10 CPOS接口配置与管理236

3.10.1 配置通过CPOS接口实现设备相连236

3.10.2 配置CPOS接口汇聚接入E1线路239

3.10.3 配置CPOS接口汇聚接入T1线路243

3.10.4 CPOS接口管理246

3.10.5 CPOS接口通过光纤直连的配置示例247

3.10.6 CPOS接口汇聚接入E1线路的配置示例248

3.11 PON接口配置与管理249

3.11.1 PON概述249

3.11.2 配置EPON接口251

3.11.3 配置GPON接口255

3.11.4 PON接口管理256

3.12 ADSL接口配置与管理257

3.12.1 ADSL概述257

3.12.2 ADSL主要特性258

3.12.3 配置ADSL接口260

3.12.4 ADSL接口管理262

3.12.5 ADSL接口上行配置示例262

3.13 VDSL接口配置与管理263

3.13.1 VDSL概述263

3.13.2 VDSL主要特性264

3.13.3 配置ATM模式下VDSL接口265

3.13.4 配置PTM模式下VDSL接口266

3.13.5 VDSL接口管理267

3.13.6 VDSL接口上行配置示例267

3.14 G.SHDSL接口配置与管理268

3.14.1 G.SHDSL概述268

3.14.2 G.SHDSL接口配置任务269

3.14.3 配置G.SHDSL接口271

3.14.4 G.SHDSL接口上行配置示例277

第4章 WAN接入/互联配置与管理280

4.1 广域网接入/互联网概述282

4.2 DCC基础283

4.2.1 DCC概述283

4.2.2 两种DCC的拨号控制原理284

4.2.3 DCC的主要应用场景286

4.2.4 配置DCC前的准备288

4.3 配置轮询DCC289

4.3.1 配置拨号接口链路层协议和IP地址289

4.3.2 使能轮询DCC并配置DCC拨号ACL及与接口的关联290

4.3.3 配置发起或接收轮询DCC呼叫291

4.3.4 配置DCC拨号接口属性296

4.3.5 配置DCC呼叫MP捆绑299

4.3.6 配置拨号串循环备份300

4.3.7 配置通过DCC实现动态路由备份300

4.3.8 通过轮询DCC中的接口备份和3G网络实现干线链路备份的配置示例302

4.4 配置共享DCC304

4.5 DCC管理307

4.6 PPP配置与管理307

4.6.1 PPP简介及基本工作机制307

4.6.2 配置PPP基本功能309

4.6.3 配置PPP的PAP认证311

4.6.4 配置PPP的CHAP认证313

4.6.5 配置PPP协商参数316

4.6.6 PPP管理317

4.6.7 PAP单向认证配置示例318

4.6.8 PAP双向认证配置示例319

4.6.9 CHAP单向认证配置示例320

4.7 MP配置与管理322

4.7.1 MP概述322

4.7.2 MP主要特性323

4.7.3 配置将PPP链路直接绑定到VT上实现MP324

4.7.4 配置按照PPP链路用户名查找VT实现MP325

4.7.5 配置将PPP链路加入MP-Group实现MP326

4.7.6 配置MP分片和捆绑数327

4.7.7 MP管理328

4.7.8 将PPP链路直接绑定到VT上实现MP的配置示例328

4.7.9 按照PPP链路用户名查找VT实现MP的配置示例329

4.7.10 将PPP链路加入MP-Group实现MP的配置示例331

4.8 PPPoE配置与管理333

4.8.1 PPPoE工作原理334

4.8.2 PPPoE典型应用335

4.8.3 配置设备作为PPPoE客户端336

4.8.4 配置设备作为PPPoE服务器339

4.8.5 PPPoE管理343

4.8.6 设备作为PPPoE服务器的配置示例343

4.8.7 设备作为PPPoE客户端的配置示例345

4.8.8 利用ADSL Modem将局域网接入Internet的配置示例346

第5章 DHCP/DNS服务配置与管理350

5.1 DHCP基础352

5.1.1 DHCP概述352

5.1.2 DHCP报文及其格式353

5.1.3 DHCP服务IP地址自动分配原理356

5.1.4 DHCP服务IP地址租约更新原理362

5.1.5 DHCP中继代理服务362

5.2 配置基于全局地址池的DHCP服务器366

5.2.1 基于全局地址池的DHCP服务器的配置任务366

5.2.2 配置全局地址池367

5.2.3 配置连接客户端的接口工作在全局地址池模式370

5.2.4 配置DHCP客户端的DNS服务和NetBIOS服务371

5.2.5 配置防止IP地址重复分配功能373

5.2.6 配置DHCP数据保存功能374

5.2.7 配置DHCP服务器信任Option82选项功能375

5.2.8 配置DHCP服务器为BOOTP客户端分配IP地址375

5.2.9 基于全局地址池的DHCP服务器的配置示例376

5.3 配置基于接口地址池的DHCP服务器378

5.3.1 配置接口地址池379

5.3.2 配置DHCP客户端的DNS服务和NetBIOS服务380

5.3.3 基于接口地址池的DHCP服务器的配置示例381

5.4 配置DHCP中继383

5.4.1 配置指定接口工作在DHCP中继模式383

5.4.2 配置DHCP中继转发的目的DHCP服务器组385

5.4.3 配置DHCP中继接口绑定DHCP服务器或DHCP服务器组386

5.4.4 配置DHCP中继请求DHCP服务器释放客户端IP地址386

5.4.5 不同网段内DHCP服务器和DHCP中继的配置示例387

5.5 配置DHCP/BOOTP客户端389

5.5.1 配置DHCP/BOOTP客户端属性389

5.5.2 配置DHCP服务器路由下发属性391

5.5.3 使能DHCP/BOOTP客户端功能392

5.6 配置DHCP报文限速392

5.6.1 DHCP报文限速配置步骤392

5.6.2 DHCP报文限速功能配置示例394

5.7 DHCP服务管理和典型故障排除395

5.7.1 DHCP服务配置管理395

5.7.2 典型故障分析与排除396

5.8 DHCP Snooping基础398

5.8.1 DHCP Snooping概述398

5.8.2 DHCP Snooping支持的Option82功能399

5.8.3 DHCP Snooping的典型应用400

5.9 DHCP Snooping的基本功能配置与管理403

5.9.1 使能DHCP Snooping功能403

5.9.2 配置接口信任状态404

5.9.3 使能DHCP Snooping用户位置迁移功能405

5.9.4 配置ARP与DHCP Snooping的联动功能405

5.9.5 配置用户下线后及时清除对应MAC表项功能406

5.9.6 配置丢弃GIADDR字段非零的DHCP Request报文406

5.9.7 DHCP Snooping基本功能管理407

5.10 DHCP Snooping的攻击防范功能配置与管理407

5.10.1 配置防止DHCP服务器仿冒者攻击407

5.10.2 配置防止仿冒DHCP报文攻击408

5.10.3 配置防止DHCP服务器拒绝服务攻击409

5.10.4 DHCP Snooping的攻击防范功能配置示例411

5.11 配置在DHCP报文中添加Option82字段413

5.12 DNS服务配置与管理415

5.12.1 配置作为DNS客户端415

5.12.2 配置DNS Proxy/Relay417

5.12.3 配置DDNS客户端419

5.12.4 DNS管理422

第6章 NAT配置与管理424

6.1 NAT基础426

6.1.1 NAT主要特性426

6.1.2 Basic NAT实现原理427

6.1.3 NAPT实现原理428

6.1.4 Easy IP实现原理430

6.1.5 NAT Server实现原理431

6.1.6 静态NAT/NAPT432

6.1.7 NAT与路由的本质区别432

6.2 NAT扩展技术及主要应用433

6.2.1 NAT ALG433

6.2.2 DNS Mapping434

6.2.3 NAT关联VPN435

6.2.4 两次NAT437

6.2.5 NAT过滤和NAT映射438

6.2.6 NAT的主要应用440

6.3 配置动态NAT442

6.3.1 配置地址转换的ACL规则443

6.3.2 配置出接口的地址关联443

6.3.3 使能NATALG功能445

6.3.4 配置NAT过滤方式和映射模式445

6.3.5 配置两次NAT446

6.3.6 配置NAT日志输出447

6.3.7 配置NAT地址映射表项老化时间448

6.3.8 动态NAT地址转换配置示例448

6.3.9 配置两次NAT示例450

6.4 配置静态NAT452

6.4.1 配置静态NAT地址映射453

6.4.2 配置DNS Mapping455

6.4.3 静态一对一NAT配置示例456

6.5 配置NAT Server457

6.5.1 配置NAT Server地址映射457

6.5.2 NAT Server地址映射配置示例460

6.5.3 NAT综合配置示例461

6.6 NAT管理与故障排除464

6.6.1 NAT管理464

6.6.2 典型故障分析与排除465

第二篇 可靠性配置与管理470

第7章 BFD和NQA配置与管理470

7.1 BFD基础472

7.1.1 BFD概述472

7.1.2 BFD检测原理472

7.2 BFD主要应用475

7.2.1 BFD检测IP链路475

7.2.2 BFD单臂回声功能476

7.2.3 BFD与各种路由的联动476

7.2.4 BFD的其他联动478

7.3 BFD配置与管理480

7.3.1 配置静态BFD单跳检测480

7.3.2 配置静态BFD多跳检测483

7.3.3 配置静态标识符自协商BFD484

7.3.4 配置静态BFD单臂回声功能484

7.3.5 配置静态BFD与接口/子接口状态联动485

7.3.6 调整BFD参数487

7.3.7 BFD管理489

7.4 BFD配置示例490

7.4.1 单跳检测二层链路配置示例490

7.4.2 VLANIF接口BFD单跳检测配置示例492

7.4.3 BFD多跳检测配置示例492

7.4.4 BFD状态与接口状态联动配置示例494

7.4.5 单臂回声功能配置示例497

7.5 NQA配置与管理498

7.5.1 NQA综述498

7.5.2 ICMP NQA测试基本原理499

7.5.3 配置ICMP NQA测试499

7.5.4 ICMP NQA测试管理504

7.5.5 ICMP NQA测试配置示例504

第8章 VRRP配置与管理506

8.1 VRRP基础508

8.1.1 VRRP概述508

8.1.2 VRRP协议报文509

8.1.3 VRRP基本工作原理511

8.1.4 VRRP Master选举和状态通告513

8.1.5 VRRP的两种主备模式514

8.1.6 VRRP的两种延伸功能516

8.1.7 支持的VRRP主要特性518

8.2 VRRP基本功能配置与管理519

8.2.1 创建VRRP备份组520

8.2.2 配置设备在备份组中的优先级521

8.2.3 配置VRRP的时间参数522

8.2.4 配置其他可选功能524

8.2.5 VRRP基本功能管理526

8.2.6 VRRP主备备份配置示例527

8.2.7 VRRP多网关负载分担配置示例530

8.2.8 Dotlq终结子接口支持VRRP配置示例532

8.2.9 QinQ终结子接口支持VRRP配置示例535

8.3 VRRP联动功能配置与管理540

8.3.1 配置VRRP与接口状态联动监视上行接口541

8.3.2 配置VRR.P与BFD联动实现快速切换542

8.3.3 配置VRRP与BFD/NQA/路由联动监视上行链路544

8.3.4 VRRP与接口状态联动监视上行接口的配置示例547

8.3.5 VRRP与BFD联动实现快速切换配置示例550

8.3.6 VRRP与BFD联动监视上行链路的配置示例553

8.3.7 VRRP与NQA联动监视上行链路配置示例556

8.3.8 VRRP与路由联动监视上行链路配置示例560

第9章 接口备份和双机热备份配置与管理566

9.1 接口备份基础568

9.1.1 接口备份概述568

9.1.2 接口备份主要特性568

9.2 接口备份配置与管理572

9.2.1 配置主备接口备份基本功能572

9.2.2 配置负载分担接口备份573

9.2.3 配置主备接口备份联动功能574

9.3 接口备份配置示例578

9.3.1 以太链路+以太链路的主备接口备份配置示例578

9.3.2 以太链路+以太链路的负载分担接口备份配置示例580

9.3.3 ADSL链路+3G网络的主备接口备份配置示例582

9.3.4 以太链路+以太链路的接口备份与BFD联动配置示例585

9.3.5 以太链路+以太链路的接口备份与NQA联动配置示例588

9.3.6 以太链路+以太链路的接口备份与路由联动配置示例591

9.4 双机热备份基础594

9.4.1 双机热备份的备份方式594

9.4.2 双机热备份的实现机制595

9.5 通过VRRP实现流量切换的双机热备份功能的配置与管理598

9.5.1 创建HSB主备服务598

9.5.2 配置HSB备份组599

9.5.3 使能HSB备份组601

9.5.4 双机热备份管理及典型故障排除601

9.5.5 配置双机热备份示例601

第三篇 路由配置与管理608

第10章 静态路由配置与管理608

10.1 路由基础610

10.1.1 路由的分类610

10.1.2 路由表和FIB表611

10.1.3 路由协议的优先级614

10.1.4 负载分担与路由备份615

10.1.5 路由的收敛616

10.2 静态路由基础617

10.2.1 静态路由的组成617

10.2.2 静态路由的主要特点617

10.3 静态路由主要特性及应用620

10.3.1 静态缺省路由620

10.3.2 静态路由与BFD联动621

10.3.3 静态路由与NQA联动621

10.3.4 静态路由优先级622

10.3.5 静态路由永久发布622

10.4 静态路由配置与管理624

10.4.1 配置静态路由基本功能624

10.4.2 配置静态路由与静态BFD联动626

10.4.3 配置静态路由与NQA联动627

10.4.4 静态路由管理629

10.4.5 静态路由配置示例629

10.4.6 静态路由与BFD联动配置示例631

10.4.7 静态路由与NQA联动配置示例633

第11章 RIP路由配置与管理638

11.1 RIP基础640

11.1.1 RIP的度量机制640

11.1.2 RIP协议定时器641

11.1.3 RIP路由更新机制642

11.1.4 RIP路由收敛机制644

11.1.5 RIP报文格式647

11.2 RIP配置与管理649

11.2.1 配置RIP基本功能649

11.2.2 配置RIPv2特性652

11.2.3 配置防止路由环路654

11.2.4 控制RIP的路由选路655

11.2.5 控制RIP路由信息的发布658

11.2.6 控制RIP路由信息的接收661

11.2.7 调整RIP网络性能参数662

11.2.8 配置RIP与BFD联动664

11.2.9 RIP路由管理668

11.2.10 RIP基本功能配置示例668

11.2.11 RIP引入外部路由配置示例670

11.2.12 RIP与单臂回声静态BFD联动特性的配置示例672

11.2.13 RIP与动态BFD联动特性的配置示例675

第12章 OSPF路由配置与管理678

12.1 OSPF基础680

12.1.1 OSPF的几个重要概念680

12.1.2 OSPF网络的设计考虑683

12.1.3 OSPFLSA类型684

12.1.4 几种特殊的OSPF区域686

12.1.5 OSPF的网络类型689

12.2 OSPF报头及各种报文格式690

12.2.1 OSPF协议报头格式690

12.2.2 OSPF Hello报文及格式691

12.2.3 OSPF DD报文及格式692

12.2.4 OSPF LSR报文及格式693

12.2.5 OSPF LSU报文及格式694

12.2.6 OSPF LSAck报文及格式695

12.3 OSPF工作原理696

12.3.1 OSPF状态机696

12.3.2 OSPF邻接关系建立流程697

12.3.3 OSPF路由计算基本过程699

12.3.4 理解OSPF进程704

12.4 配置OSPF基本功能706

12.4.1 创建OSPF进程706

12.4.2 创建OSPF区域707

12.4.3 使能OSPF708

12.4.4 创建虚连接709

12.4.5 配置对OSPF更新LSA的泛洪限制711

12.4.6 OSPF基本功能管理711

12.4.7 OSPF基本功能配置示例712

12.4.8 OSPF虚连接配置示例715

12.5 配置OSPF邻居或邻接的会话参数717

12.6 配置OSPF在不同网络类型中的属性718

12.6.1 配置接口的网络类型719

12.6.2 配置P2MP网络属性720

12.6.3 配置NBMA网络属性721

12.6.4 OSPF网络属性管理722

12.6.5 OSPF的DR选举配置示例723

12.7 配置OSPF的Stub/Totally Stub/NSSA/Totally NSSA区域726

12.7.1 配置OSPF的Stub/Totally Stub区域727

12.7.2 配置OSPF的NSSA/Totally NSSA区域728

12.7.3 Stub区域和NSSA区域管理729

12.7.4 OSPF的Totally Stub区域配置示例729

12.7.5 OSPF的NSSA区域配置示例733

12.8 配置OSPF安全功能737

12.8.1 配置OSPF GSTM功能737

12.8.2 配置OSPF安全认证功能739

12.9 调整OSPF的路由选择740

12.9.1 配置OSPF的接口开销741

12.9.2 配置等价路由742

12.9.3 配置OSPF路由选择规则743

12.9.4 抑制接口接收和发送OSPF报文744

12.10 控制OSPF路由信息的发布和接收744

12.10.1 配置OSPF引入外部路由745

12.10.2 配置OSPF将缺省路由通告到OSPF区域746

12.10.3 配置OSPF路由聚合748

12.10.4 配置OSPF对接收和发布的路由进行过滤750

12.10.5 配置对发送的LSA进行过滤751

12.10.6 配置对ABR Type3 LSA进行过滤752

12.11 调整OSPF网络收敛性能753

12.11.1 调整OSPF网络收敛性能的配置任务753

12.11.2 调整OSPF网络收敛性能的配置步骤755

12.12 配置OSPF与BFD联动757

第13章 IS-IS路由配置与管理762

13.1 IS-IS基础764

13.1.1 OSI网络基础764

13.1.2 IS-IS基本术语765

13.1.3 IS-IS路由器类型766

13.1.4 OSI网络/IS-IS路由类型767

13.1.5 IS-IS区域与OSPF区域的比较768

13.1.6 IS-IS的两种地址格式770

13.2 IS-IS PDU报文格式772

13.2.1 IS-IS主要PDU类型772

13.2.2 IS-IS PDU报头格式773

13.2.3 IIH PDU报文格式774

13.2.4 LSP PDU报文格式776

13.2.5 SNP PDU报文格式778

13.2.6 IS-IS PDU可变字段格式779

13.3 IS-IS基本原理780

13.3.1 IS-IS邻居关系的建立780

13.3.2 IS-IS的LSP交互过程782

13.3.3 IS-IS报文验证786

13.3.4 IS-IS路由渗透787

13.3.5 IS-IS网络收敛788

13.4 IS-IS基本功能配置与管理789

13.4.1 创建IS-IS进程789

13.4.2 配置网络实体名称790

13.4.3 配置全局Level级别791

13.4.4 建立IS-IS邻居792

13.4.5 配置IS-IS主机名映射795

13.4.6 IS-IS基本功能管理796

13.4.7 IS-IS基本功能配置示例797

13.5 IS-IS路由聚合802

13.5.1 配置IS-IS路由聚合802

13.5.2 IS-IS路由聚合配置示例803

13.6 控制IS-IS的路由信息交互805

13.6.1 配置IS-IS发布缺省路由806

13.6.2 配置IS-IS引入外部路由807

13.6.3 配置IS-IS发布外部路由过滤808

13.6.4 配置IS-IS路由下发IP路由表过滤809

13.7 控制IS-IS的路由选路810

13.7.1 配置IS-IS协议的优先级810

13.7.2 配置IS-IS接口的开销811

13.7.3 配置IS-IS对等价路由的处理方式814

13.7.4 配置IS-IS路由渗透815

13.7.5 控制Level-1设备是否生成缺省路由817

13.8 调整IS-IS路由的收敛性能818

13.8.1 配置Hello报文参数818

13.8.2 配置LSP报文参数820

13.8.3 配置CSNP报文参数824

13.8.4 调整SPF的计算时间间隔825

13.8.5 配置IS-IS路由按优先级收敛826

13.9 提高IS-IS网络的安全性828

13.9.1 配置IS-IS接口认证828

13.9.2 配置区域或路由域的认证830

13.10 配置IS-IS与BFD联动831

13.10.1 配置IS-IS与静态BFD联动832

13.10.2 配置IS-IS与动态BFD联动834

13.10.3 IS-IS与静态BFD联动配置示例836

13.10.4 IS-IS与动态BFD联动配置示例839

第14章 BGP路由配置与管理844

14.1 BGP基础846

14.1.1 BGP简介846

14.1.2 BGP AS848

14.1.3 BGP地址族849

14.2 BGP报文类型及格式850

14.2.1 Open报文格式851

14.2.2 Update报文格式852

14.2.3 Notification报文格式852

14.2.4 Keepalive报文格式853

14.2.5 Route-refresh报文格式853

14.3 BGP的主要路由属性853

14.3.1 BGP路由属性分类853

14.3.2 ORIGIN(源)属性854

14.3.3 AS_PATH属性854

14.3.4 NEXT_HOP属性856

14.3.5 LOCAL_PREF属性857

14.3.6 MED属性858

14.3.7 团体属性859

14.4 路由反射器与联盟860

14.4.1 路由反射器860

14.4.2 BGP联盟863

14.5 BGP工作原理864

14.5.1 BGP协议的选路规则864

14.5.2 BGP对等体交互原理865

14.5.3 BGP与IGP交互原理867

14.6 BGP的基本功能配置与管理868

14.6.1 启动BGP进程869

14.6.2 配置BGP对等体870

14.6.3 配置BGP对等体组872

14.6.4 配置BGP引入路由874

14.6.5 BGP基本功能管理876

14.6.6 BGP基本功能配置示例876

14.6.7 MBGP基本功能配置示例880

14.7 BGP路由选路和负载分担配置与管理885

14.7.1 配置BGP协议优先级886

14.7.2 配置Next_Hop属性887

14.7.3 配置BGP路由首选值888

14.7.4 配置本机缺省Local_Pref属性889

14.7.5 配置AS Path属性890

14.7.6 配置MED属性895

14.7.7 配置BGP团体属性898

14.7.8 配置BGP负载分担901

14.7.9 BGP路由选路和负载分担管理903

14.7.10 通过MED属性控制路由选择的配置示例904

14.7.11 BGP团体配置示例906

14.7.12 BGP负载分担配置示例909

14.8 简化IBGP网络连接911

14.8.1 配置BGP路由反射器912

14.8.2 配置BGP联盟913

14.8.3 BGP路由反射器配置示例914

14.8.4 BGP联盟配置示例917

14.9 控制BGP路由的发布和接收919

14.9.1 控制BGP路由发布920

14.9.2 控制BGP路由信息的接收922

14.9.3 配置BGP软复位924

14.9.4 配置BGP路由聚合926

14.10 调整BGP网络的收敛速度927

14.10.1 配置BGP连接重传定时器928

14.10.2 配置BGP存活时间和保持时间定时器928

14.10.3 配置BGP更新报文定时器930

14.10.4 配置EBGP连接快速复位930

14.11 配置BGP安全性931

14.11.1 配置MD5认证931

14.11.2 配置Keychain认证932

14.11.3 配置BGPGTSM功能932

14.12 BGP与BFD联动934

14.12.1 配置BGP与BFD联动934

14.12.2 BGP与BFD联动配置示例935

第15章 路由策略和策略路由配置与管理940

15.1 路由策略基础942

15.1.1 路由策略原理942

15.1.2 路由策略过滤器943

15.1.3 路由策略配置任务944

15.2 配置路由策略过滤器945

15.2.1 配置地址前缀列表945

15.2.2 配置AS路径过滤器949

15.2.3 配置团体属性过滤器952

15.3 配置路由策略954

15.3.1 创建路由策略954

15.3.2 配置if-match子句955

15.3.3 配置apply子句959

15.3.4 配置路由策略生效时间965

15.3.5 AS_Path过滤器配置示例966

15.3.6 接收和发布路由过滤的配置示例969

15.3.7 在路由引入时应用路由策略的配置示例973

15.4 策略路由基础976

15.4.1 策略路由概述977

15.4.2 本地策略路由978

15.4.3 接口策略路由979

15.4.4 智能策略路由979

15.5 本地策略路由配置与管理981

15.5.1 配置本地策略路由的匹配规则982

15.5.2 配置本地策略路由的动作983

15.5.3 应用本地策略路由985

15.5.4 本地策略路由管理986

15.5.5 本地策略路由配置示例986

15.6 接口策略路由配置与管理990

15.6.1 定义流分类990

15.6.2 配置流重定向995

15.6.3 配置并应用流策略996

15.6.4 接口策略路由管理997

15.6.5 接口策略路由配置示例99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