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哲学【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马克思主义哲学
  • 杨建培,王力编著 著
  • 出版社: 青岛:青岛出版社
  • ISBN:7543604728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343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5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哲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页1

第一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伟大历史意义1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1

一、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激烈斗争的时代产生的1

二、马克思主义是在19世纪自然科学发展伟大成果的基础上创立起来的2

三、马克思主义是继承和发展了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科学思想优秀成果3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5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使哲学成为一门严整的系统的科学5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给无产阶级提供了革命的科学的世界观6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给哲学提出了新的革命的任务7

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的世界观8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8

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共产主义的理论基础11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党性13

第四章 哲学上的根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18

一、什么是哲学的根本问题18

二、哲学上两大阵营的划分20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21

第二篇 辩证唯物主义23

第一章 辩证唯物主义论世界的物质性23

一、辩证唯物主义论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的规律性23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28

三、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物质性的原理应用于共产党实践活动的意义41

一、辩证唯物主义论物质的第一性和意识的第二性对唯心主义、二元论和庸俗唯物主义的批判43

第二章 辩证唯物主义论物质和意识43

二、辩证唯物主义论意识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思想是人脑的作用47

三、辩证唯物主义论物质是感觉的来源,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51

四、意识的积极作用、主观能动作用55

第三章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59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可知性问题上的对立59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反映论64

三、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69

四、认识过程的基本阶段72

五、客观真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75

六、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78

一、唯物辩证法是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79

第四章 唯物辩证法论普遍联系和发展79

二、发展中的事物的普遍联系和相互制约92

三、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各种事物联系的多样性95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的科学103

五、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关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原理对于共产党实践活动的意义105

第五章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108

关于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规律108

一、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和本质108

二、矛盾的特殊性120

三、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126

四、对立面统一的相对性和对立面斗争的绝对性130

五、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133

一、各种事物和各种现象的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及质的方面和量的方面的统一138

关于量变化为质和质转化为量的规律138

六、学唯物辩证法关于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规律的目的和意义138

二、量变和质变142

三、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飞跃形式的多样性147

四、中国过渡时期社会发展的性质150

五、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发展的性质152

六、唯物辩证法关于量变到质变转化的规律的原理应用于共产党实践活动的意义153

关于否定之否定的规律155

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每一个事物和现象都在内部矛盾发展的基础上包含着对自身的否定156

二、新东西的不可战胜性159

三、新东西和旧东西之间的继承性160

四、发展是螺旋式的、在更高的基础上重复已往的阶段162

五、唯物辩证法关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原理应用于共产党实践活动的意义165

第六章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167

一、本质和现象167

二、内容和形式169

三、原因和结果171

四、必然性和偶然性175

五、可能性和现实性178

第三篇 历史唯物主义181

第一章 历史唯物主义的对象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181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对象181

二、历史唯物主义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188

三、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190

一、社会发展的历史是生产方式发展的历史195

第二章 生产发展的规律性195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辩证规律197

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205

四、旧生产方式向新生产方式的过渡232

五、通晓社会生产发展规律的知识对共产党实践活动的意义238

第三章 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243

一、历史唯物主义论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243

二、上层建筑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246

三、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252

四、既不属于社会的经济基础也不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现象258

第四章 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260

一、关于阶级与阶级斗争260

二、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267

三、无产阶级专政和阶级斗争275

四、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阶级的消灭和无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285

第五章 关于国家和革命的理论289

一、历史唯物主义论国家289

二、国家的类型和形式299

三、历史唯物主义论社会革命306

四、历史唯物主义论无产阶级专政317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型的社会主义国家325

第六章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327

一、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327

二、历史唯物主义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331

三、毛泽东同志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是中国共产党的作风336

四、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33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