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现当代社会文化访谈录 第2辑【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梁景和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5606595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69页
- 文件大小:131MB
- 文件页数:395页
- 主题词:访问记-作品集-中国-当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现当代社会文化访谈录 第2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关于口述史的思考(代序)1
前言1
敦进田访谈录2
一、贫困但无忧的童年3
(一)家教严格4
(二)师生情深5
二、曲折而充实的中学生活7
三、监狱与“牛棚”中的大学10
四、回到家乡,初露锋芒12
五、壮志未酬的中年15
附录 我师、我范——启功先生20
兰平生访谈录28
一、童年记忆之一:日本鬼子和汉奸29
二、童年记忆之二:饥饿与贫困35
三、三起三落的小学生涯37
四、比较顺利的中学时代42
五、劳动与饥饿中的大学生活49
(一)激情劳动49
(二)饥饿来袭53
六、怀柔红螺寺中学任教的日子58
(一)初到红螺寺58
(二)红螺寺中学的“四清”和“文革”60
七、回乡任教70
(一)反“回潮”后的农村中学状况——赵八中学71
(二)“文革”结束后的涨工资经历74
(三)在深泽中学的五年76
(四)重回赵八中学79
八、婚姻家庭生活8
(一)困难时期的婚姻对象选择80
(二)女儿送人——计划生育政策的压力82
(三)搞家庭小副业,与贫穷抗争85
九、对当前教育状况和人生的一些看法91
王兰素访谈录98
一、枪子呼啸中的幼年时期99
二、贫困但快乐的中小学时光100
(一)还不起的8分钱101
(二)穷并快乐着103
三、我的大学:入学在南开,毕业在兰大107
(一)穷家难舍107
(二)南开的幸福生活108
(三)移师兰州:“四清”和“文革”108
四、两地分居的日子109
五、回到家乡111
(一)在知青办工作111
(二)下乡:“这辈子净干没用的事了”115
(三)到科委工作119
高锡欣访谈录122
一、我的抗战家庭123
二、“大跃进”和困难时期的中学时代126
(一)初中:深翻土地与大炼钢铁126
(二)高中:饿并快乐着128
三、大学生活131
(一)“团结、紧张、严肃、活泼”132
(二)“文革”开始后的大学生活135
四、接受再教育——哈尔滨3065部队140
(一)军农连众生相141
(二)苦中作乐144
五、在宾县工作148
六、回乡工作151
(一)电机厂:忙碌的技术员152
(二)理工科大学生做起了绣花鞋155
(三)电力局:忙并快乐着158
七、问心无愧的一生161
彭增发访谈录164
一、家境:因战争而衰落165
二、童年:给日本人当“夫”167
三、五十年代初的辛集中学171
四、1957—1961:运动和饥饿的大学生活174
五、毕业分配回乡177
(一)“文革”期间的农村社会177
(二)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兴衰181
六、现实的家庭和婚姻183
袁勋访谈录186
一、家庭背景:在被遗弃的阴影中长大187
二、中学期间兴趣改变:现实与政治的合力190
三、“文革”前后的大学生活193
(一)“文革”前:感觉进了“佛堂”一样193
(二)“文革”后:困惑与苦闷194
四、调动工作:以家庭为中心196
五、最后的团圆:父亲叶落归根199
六、对自己人生的总结和对当前社会的反思200
赵全来访谈录204
一、童年记忆205
二、劳动与贫困的中学生活208
三、政治运动中的大学生活213
(一)两次参加“四清”运动213
(二)“文革”受牵连214
四、分配延安219
五、回到家乡221
(一)八十年代初公社的中心任务:大分地、大结扎222
(二)非常麻烦的计划生育工作224
(三)重回林业局226
六、婚姻家庭228
(一)困难时期的婚礼228
(二)两地分居19年229
七、对新中国60年及自己一生的一点看法232
(一)矛盾:社会发展存在矛盾,个人思想也存在矛盾232
(二)回忆不起的一生233
王泽英访谈录238
一、家庭:重视学习,兄弟姐妹都脱离农村239
二、中学:几乎没受饥饿与运动的影响242
三、大学:做好自己245
(一)“四清”:就是参加生产队劳动246
(二)“文革”:激进班里的老好人247
四、分配到深泽249
(一)食品公司的十年:做点心、卖点心、做内勤250
(二)抓住机遇,转行做教师251
五、心存不甘:不能在农村待一辈子254
赵铭访谈录258
一、贫苦家世259
二、水灾中的童年262
三、比较平静的小学和中学生活265
四、1963年的特大水灾270
五、“文革”爆发前后的大学生活274
(一)臭虫战役274
(二)丰富多彩的大一生活275
(三)“文革”开始了276
六、工作在迁安293
(一)军屯插队一年294
(二)初试锋芒:迁安县赵店子农机修配厂300
(三)试制花生播种机302
(四)“柴油机长腿”:到县农机研究所的日子305
(五)亲历唐山大地震310
(六)走上领导岗位320
七、回到家乡325
(一)担任县科委副主任326
(二)经委副主任328
(三)调到县科学技术协会330
(四)从领导变成机械设计师334
八、我的婚姻家庭335
崔惠民访谈录340
一、复杂的家世341
二、小学:幸遇良师,改变命运346
三、初中:不“安分守己”的寒门学子347
四、高中:饥寒交迫的“自由人”350
五、北大:历经磨难355
六、工作:失意而又满足361
七、晚年余叹:世人争慕珊瑚树,谁人可怜珊瑚虫?365
后记368
热门推荐
- 1541900.html
- 1017439.html
- 2259322.html
- 964608.html
- 2104870.html
- 1290016.html
- 2072765.html
- 3412501.html
- 1553702.html
- 19551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998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97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693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395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909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831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088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974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997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66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