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土壤分析技术指南【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郑必昭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173170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53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370页
- 主题词:土壤分析-分析方法-指南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土壤分析技术指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编写说明1
第一章 基础知识1
1.1 实验室用水1
1.1.1 分类1
1.1.2 制备1
1.1.3 指标检测2
1.1.4 贮存5
1.2 化学试剂5
1.2.1 分类5
1.2.2 选用7
1.2.3 贮存与保管7
1.2.4 制备8
1.3 实验室常用器皿及洗涤11
1.3.1 玻璃器皿11
1.3.2 瓷、石英、玛瑙器皿12
1.3.3 铂质器皿13
1.3.4 银、镍、铁器皿13
1.3.5 塑料器皿14
1.3.6 石墨器皿14
1.4 实验室常用滤纸14
1.4.1 分类及规格14
1.4.2 注意事项15
1.5 分析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15
1.5.1 分析数据处理15
1.5.2 误差分析19
1.5.3 常用统计值的计算20
第二章 土壤样品采集与处理23
2.1 采样目的23
2.1.1 研究土壤的基本质量和性质23
2.1.2 编制土壤图23
2.1.3 仲裁需要23
2.1.4 安全性评价24
2.2 土壤样品的采集24
2.2.1 大田混合土壤样品的采集24
2.2.2 特殊土壤样品的采集26
2.3 土壤样品的处理27
2.3.1 新鲜样品27
2.3.2 风干样品27
2.3.3 颗粒分析样品27
2.3.4 其他分析样品27
2.4 风干土样的贮存27
第三章 土壤物理性质分析29
3.1 土粒密度的测定29
3.1.1 分析意义29
3.1.2 方法选择29
3.1.3 煮沸法29
3.1.4 真空抽气法31
3.2 土壤容重的测定32
3.2.1 分析意义32
3.2.2 方法选择33
3.2.3 环刀法33
3.2.4 蜡封法34
3.2.5 挖坑法35
3.3 土壤孔隙度的计算36
3.3.1 分析意义36
3.3.2 计算方法36
3.4 土壤机械组成的测定37
3.4.1 分析意义37
3.4.2 方法选择37
3.4.3 吸管法38
3.4.4 比重计法44
3.4.5 手测法48
3.5 土壤大团聚体组成的测定48
3.5.1 分析意义48
3.5.2 方法选择49
3.5.3 萨维诺夫法(人工筛分法)49
3.5.4 约得乐法(机械筛分法)51
3.6 土壤微团聚体组成的测定52
3.6.1 分析意义52
3.6.2 吸管法52
3.7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56
3.7.1 分析意义56
3.7.2 方法选择56
3.7.3 烘干法57
3.7.4 酒精烘烤法58
3.7.5 酒精燃烧法59
3.7.6 红外线法59
3.7.7 中子仪法60
3.7.8 γ射线法60
3.7.9 时域反射法60
3.8 土壤田间持水量的测定60
3.8.1 分析意义60
3.8.2 方法选择60
3.8.3 室内测定法(威尔科克斯法)61
3.8.4 野外测定法61
3.9 土壤最大吸湿水的测定62
3.9.1 分析意义62
3.9.2 饱和硫酸钾法63
3.10 土壤毛管持水量的测定63
3.10.1 分析意义63
3.10.2 环刀烘干法64
3.11 土水势的测定64
3.11.1 分析意义64
3.11.2 张力计法65
第四章 土壤化学性质分析67
4.1 土壤pH的测定67
4.1.1 分析意义67
4.1.2 方法选择67
4.1.3 电位法67
4.1.4 混合指示剂比色法68
4.1.5 试纸比色法69
4.2 土壤交换性酸的测定70
4.2.1 分析意义70
4.2.2 方法选择70
4.2.3 淋洗法70
4.3 土壤水解性总酸度的测定72
4.3.1 分析意义72
4.3.2 乙酸钠水解—中和滴定法72
4.4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74
4.4.1 分析意义74
4.4.2 方法选择74
4.4.3 油浴加热重铬酸钾氧化—容量法74
4.4.4 烘箱加热重铬酸钾氧化—容量法77
4.4.5 水合热重铬酸钾氧化—比色法78
4.4.6 低温外热重铬酸钾氧化—比色法79
4.4.7 高温灼烧失重法81
4.4.8 铬酸—磷酸湿烧法81
4.5 土壤腐殖质组成的测定83
4.5.1 分析意义83
4.5.2 重铬酸钾氧化—容量法83
4.6 土壤水溶性盐的测定86
4.6.1 分析意义86
4.6.2 土壤水溶性盐的提取86
4.6.3 水溶性盐总量的测定87
4.6.4 离子组成的测定91
4.7 土壤交换性能的测定107
4.7.1 分析意义107
4.7.2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108
4.7.3 土壤交换性盐基及其组成的测定119
4.8 土壤胶体比表面的测定127
4.8.1 分析意义127
4.8.2 方法选择127
4.8.3 甘油吸附法128
4.8.4 乙二醇乙醚吸附法(EGME法)131
4.9 土壤碳酸钙的测定133
4.9.1 分析意义133
4.9.2 方法选择134
4.9.3 气量法134
4.9.4 容量滴定法136
4.10 土壤硫酸钙的测定137
4.10.1 分析意义137
4.10.2 方法选择137
4.10.3 水浸提—电导法137
4.10.4 盐酸浸提—硫酸钡质量法139
4.11 土壤中石灰需要量的测定140
4.11.1 分析意义140
4.11.2 方法选择141
4.11.3 氯化钙交换—中和滴定法141
4.11.4 SMP缓冲剂法142
4.12 土壤氧化还原电位的测定143
4.12.1 分析意义143
4.12.2 方法选择144
4.12.3 铂电极直接测定法144
4.12.4 铂电极去极化法146
4.13 土壤还原性物质的测定147
4.13.1 分析意义147
4.13.2 方法选择148
4.13.3 还原性物质总量的测定148
4.13.4 活性还原性物质的测定149
4.13.5 亚铁的测定150
4.13.6 二价锰的测定151
4.13.7 活性有机还原性物质的测定152
第五章 土壤元素分析154
5.1 土壤氮的测定154
5.1.1 土壤全氮的测定154
5.1.2 土壤水解性氮的测定160
5.1.3 土壤铵态氮的测定164
5.1.4 土壤硝态氮的测定170
5.1.5 土壤尿素态氮的测定176
5.2 土壤磷的测定177
5.2.1 土壤全磷的测定177
5.2.2 土壤有效磷的测定183
5.2.3 土壤有机磷的测定189
5.2.4 土壤有机磷分组的测定193
5.2.5 土壤无机磷分级的测定199
5.3 土壤钾的测定206
5.3.1 土壤全钾的测定206
5.3.2 土壤速效钾的测定209
5.3.3 土壤缓效钾的测定212
5.4 土壤钙、镁的测定214
5.4.1 土壤全钙、全镁的测定214
5.4.2 土壤交换性钙、镁的测定220
5.4.3 水溶性钙、镁的测定220
5.5 土壤硫的测定220
5.5.1 土壤全硫的测定220
5.5.2 土壤有效硫的测定225
5.6 土壤硅的测定227
5.6.1 土壤全硅的测定227
5.6.2 土壤有效硅的测定232
5.7 土壤铜、锌、铁、锰的测定235
5.7.1 土壤全量铜、锌、铁、锰的测定236
5.7.2 土壤有效铜、锌、铁、锰的测定239
5.8 土壤硼的测定243
5.8.1 土壤全硼的测定243
5.8.2 土壤有效硼的测定247
5.9 土壤钼的测定251
5.9.1 土壤全钼的测定252
5.9.2 土壤有效钼的测定257
5.10 土壤硒的测定263
5.10.1 土壤全硒的测定263
5.10.2 土壤水溶态硒的测定268
5.11 土壤氟的测定271
5.11.1 土壤总氟的测定272
5.11.2 土壤水溶性氟的测定275
5.12 土壤铅、镉、镍的测定277
5.12.1 土壤铅、镉、镍总量的测定277
5.12.2 土壤有效态铅、镉、镍的测定281
5.13 土壤全钛的测定284
5.13.1 分析意义284
5.13.2 方法选择285
5.13.3 二安替比林甲烷比色法285
5.13.4 变色酸法287
5.13.5 过氧化氢比色法288
5.14 土壤总铬的测定290
5.14.1 分析意义290
5.14.2 方法选择290
5.14.3 酸溶—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291
5.14.4 酸溶—二苯碳酰二肼比色法292
5.15 土壤总砷的测定294
5.15.1 分析意义294
5.15.2 方法选择294
5.15.3 水浴消解—氢化物原子荧光法294
5.15.4 硝酸—高氯酸—硫酸消解—氢化物原子吸收法296
5.15.5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298
5.16 土壤总汞的测定300
5.16.1 分析意义300
5.16.2 方法选择300
5.16.3 水浴消解—氢化物原子荧光法300
5.16.4 硝酸—硫酸—五氧化二钒或硝酸—硫酸—高锰酸钾消解—冷原子吸收法302
5.16.5 双硫腙比色法304
第六章 仪器设备的应用307
6.1 电导仪307
6.1.1 基本原理307
6.1.2 基本构造308
6.1.3 应用308
6.1.4 注意事项308
6.2 酸度计308
6.2.1 基本原理308
6.2.2 基本构造309
6.2.3 注意事项309
6.3 定氮仪310
6.3.1 开氏定氮仪310
6.3.2 杜马斯定氮仪311
6.4 分光光度计312
6.4.1 基本原理312
6.4.2 基本构造312
6.4.3 仪器使用313
6.4.4 注意事项314
6.5 火焰光度计314
6.5.1 基本原理314
6.5.2 基本构造315
6.5.3 仪器使用315
6.5.4 注意事项315
6.6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316
6.6.1 基本原理316
6.6.2 基本构造316
6.6.3 仪器使用317
6.6.4 注意事项318
6.7 原子荧光光谱仪319
6.7.1 基本原理319
6.7.2 基本构造320
6.7.3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321
6.8 极谱仪323
6.8.1 基本原理323
6.8.2 仪器使用324
6.8.3 注意事项325
6.9 微波消解仪326
6.9.1 基本原理326
6.9.2 基本构造326
6.9.3 仪器使用327
6.9.4 注意事项327
6.10 离子选择电极328
6.10.1 基本原理328
6.10.2 基本构造328
6.10.3 仪器使用329
6.11 流动注射分析仪329
6.11.1 基本原理330
6.11.2 基本构造330
6.11.3 仪器使用331
6.12 质谱分析仪331
6.12.1 基本原理332
6.12.2 基本构造332
6.12.3 同位素质谱分析仪器应用333
6.13 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体分析仪335
6.13.1 基本原理335
6.13.2 基本构造335
6.13.3 仪器使用336
6.13.4 注意事项337
附录338
附录1 常用元素相对原子质量表338
附录2 常用标准滴定溶液制备339
附录3 常用洗涤液制备345
附录4 常用酸碱水溶液的密度和浓度346
附录5 常用基准试剂的处理方法347
附录6 标准筛孔比照表347
附录7 不同组成形式的换算因数表348
附录8 化学分析常用法定计量单位表达式352
参考文献353
热门推荐
- 3072244.html
- 3850226.html
- 3758717.html
- 500453.html
- 3409074.html
- 1029305.html
- 1441963.html
- 977662.html
- 1027549.html
- 7686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211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062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203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451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601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374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357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817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042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26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