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2016年考研思想政治理论真题权威解析及复习重点【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张子见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397687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541页
- 文件大小:85MB
- 文件页数:551页
- 主题词:政治理论-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2016年考研思想政治理论真题权威解析及复习重点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真题解析1
200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试题1
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试题27
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试题53
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试题79
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试题108
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试题133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试题157
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试题181
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试题205
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试题231
复习重点255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55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255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255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257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259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259
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265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272
第三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275
第一节 认识与实践275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279
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282
第四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284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284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289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292
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296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296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301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309
第六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312
第一节 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312
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316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317
第七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319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319
第二节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322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325
第八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327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327
第二节 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328
第二部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331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33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331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332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34
第四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335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337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337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338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340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343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343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345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346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战果347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347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350
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352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352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354
第六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356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356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357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358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361
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361
第二节 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362
第三节 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363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365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365
第二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368
第三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370
第四节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72
第五节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373
第九章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375
第一节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375
第二节“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及其实践376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378
第一节 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的形成依据378
第二节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379
第十一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382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382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383
第三节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384
第四节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386
第十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388
第一节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388
第二节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389
第三部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92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392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392
第二节 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397
第三节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398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400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400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402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与夭折404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407
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407
第二节 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409
第三节 辛亥革命的失败411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413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413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415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418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421
第一节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421
第二节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423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427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427
第二节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428
第三节 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430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431
第五节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436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439
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439
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441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442
第四节 创建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445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448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448
第二节 选择社会主义道路449
第三节 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450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454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454
第二节 探索中的严重曲折457
第三节 建设的成就和探索的成果460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463
第一节 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463
第二节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465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跨世纪发展466
第四节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68
第五节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471
第四部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474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474
第一节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474
第二节 理想信念的实现476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478
第一节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478
第二节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479
第三节 做忠诚的爱国者481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484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484
第二节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486
第三节 科学对待人生环境488
第四章 学习道德理论,注重道德实践491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491
第二节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492
第三节 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道德493
第四节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495
第五章 领会法律精神,理解法律体系498
第一节 法律的概念及其历史发展498
第二节 社会主义法律精神499
第三节 我国宪法确立的根本原则和制度502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508
第六章 树立法治理念,维护法律权威511
第一节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511
第二节 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513
第三节 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515
第七章 遵守行为规范,锤炼高尚品格517
第一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517
第二节 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519
第三节 婚姻家庭中的道德和法律521
第四节 个人品德养成中的道德与法律524
第五部分 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526
热门推荐
- 473252.html
- 3222026.html
- 3816299.html
- 3325777.html
- 1415309.html
- 2956001.html
- 938659.html
- 3151167.html
- 2177972.html
- 36403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827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848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126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333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173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331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980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218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296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57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