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哲学简史 插图珍藏本【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冯友兰著;赵复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 ISBN:7801872169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02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321页
- 主题词:哲学史-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哲学简史 插图珍藏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作者自序1
英文版编者引言1
第一章 中国哲学的精神1
目录1
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3
中国哲学的精神和问题6
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9
语言障碍11
第二章 中国哲学的背景13
中华民族的地理环境15
中华民族的经济背景16
”反者道之动”(《道德经》第40章)17
《上农》——农业的价值17
对自然的理想化18
家族制度18
入世和出世19
中国艺术与诗歌20
中国哲学的方法论20
海洋国家和大陆国家22
中国哲学中的“常”与“变”23
第三章 诸子的由来25
司马谈和六家27
刘歆和他关于各家缘起的理论28
对刘歆理论的修正30
第四章 孔子:第一位教师33
孔子与六经35
作为教育家的孔子36
正名37
仁义37
忠恕38
知命39
孔子的心灵修养40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41
第五章 墨子:孔子的第一位反对者43
墨家的社会背景45
兼爱47
墨子对儒家的批判47
天志和明鬼49
一个看似表里不一的问题49
国家的起源50
第六章 道家的第一阶段:杨朱53
早期道家与隐者55
杨朱的基本思想56
杨朱思想举例56
老庄著作中的杨朱思想57
道家思想的发展58
第七章 儒家的理想主义流派:孟子61
性善说63
论儒家与墨家的基本不同点64
政治哲学66
神秘主义68
第八章 名家71
名家和”辩者”73
惠施关于事物相对性的理论75
公孙龙关于共相的学说77
惠施和公孙龙学说的意义80
第九章 道家的第二阶段:老子81
老子其人和《老子》其书83
道,无名84
自然的不变规律85
为人处世87
政治理论89
第十章 道家的第三阶段:庄子91
庄子其人和《庄子》其书93
得到相对快乐的途径93
政治与社会哲学94
感情和理性95
达到至乐的途径97
有限的观点97
更高层次的观点98
更高层次的知识99
神秘主义的方法论101
第十一章 后期的墨家103
关于知识和名的讨论105
关于“辩”的讨论106
澄清兼爱说108
为”兼爱”辩109
对其他学派的批判110
第十二章 阴阳家和中国早期的宇宙发生论113
六种术数115
“洪范”所描述的五行116
“月令117
邹衍118
历史哲学119
《易传》中描述的阴阳原则120
第十三章 儒家的现实主义流派:荀子125
人的地位127
关于人性的学说128
道德的根源129
关于礼乐的学说130
关于逻辑的理论132
论其他学派的谬误133
第十四章 韩非子与法家135
法家的社会背景137
韩非子,法家的集大成者138
法家的历史哲学139
治国之道140
法家与道家141
法家与儒家143
第十五章 儒家的形而上学145
事物之“理”147
万物生成之”道”149
万物变易之道150
”中”与“和”151
“庸”与“常”153
从启蒙止于至善——明与诚153
第十六章 治国平天下的哲学主张155
秦朝统一中国前的中国政治情况157
中国的统一158
《大学》159
《荀子》的折中倾向160
《庄子》哲学中的折中倾向161
司马谈和刘歆的折中主义思想162
第十七章 汉帝国的理论家:董仲舒165
阴阳家和儒家的合流167
对宇宙本体的理论168
人性的学说169
社会伦理学说170
政治哲学171
历史哲学172
对《春秋》的解释173
社会进步的三个阶段173
第十八章 儒家兴盛和道家再起175
思想的统一177
孔子在汉代思想界的地位178
汉代经学中古文学派和今文学派之争179
扬雄与王充180
道家与佛家181
政治和社会背景182
第十九章 新道家:崇尚理性的玄学185
名家再次引起人们的兴趣187
对孔子的重新诠释188
向秀和郭象189
道是”无”189
万物的“独化”190
典制与道德191
有为与无为192
知识与模仿192
齐万物194
终极的自由与快乐195
第二十章 新道家:豁达率性的风格197
风流与浪漫精神199
“杨朱的乐园”200
率性的生活202
感情204
情爱205
第二二十一章 中国佛学的基础207
佛教的传入及其在中国的发展209
佛学的一般概念210
二谛义211
僧肇的哲学212
道生的哲学214
第二十二章 禅宗:潜默的哲学219
禅宗起源的旧说221
第一义不可说222
修禅的方法223
顿悟225
无成之功226
第二十三章 更新的儒家:宇宙论者229
韩愈和李翱231
周敦颐的宇宙论233
精神修养的方法234
邵雍的宇宙论235
事物演化的规律237
张载的宇宙论239
第二十四章 更新的儒家:两个学派的开端241
程颢对“仁”的认识243
程朱的“理”的观念的来源245
程颐的“理”的观念246
陶冶感情的方法247
寻孔颜乐处248
第二十五章 更新的儒学:主张柏拉图式理念的理学253
朱熹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255
“理”或原理256
太极257
“气”258
性和心260
政治哲学261
修心养性的方法262
第二十六章 更新的儒学中的另一派:宇宙心学265
陆九渊论心267
王守仁的宇宙观268
“明德”269
良知——来自直觉的认识270
“正事”271
用敬272
对佛学的批评274
第二十七章 西方哲学的传入277
反对更新的儒学的思潮279
孔教运动281
西方思想的传入284
西方哲学的传入286
第二十八章 厕身现代世界的中国哲学291
哲学家和哲学史家293
抗日战争时期的哲学耕耘294
哲学的性质296
人生的境界298
形而上学中的方法论300
热门推荐
- 592025.html
- 3078838.html
- 3416266.html
- 2939482.html
- 1847594.html
- 2585784.html
- 2001516.html
- 1826299.html
- 2585655.html
- 27061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079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499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885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226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344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000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875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457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045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36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