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健康人格论【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健康人格论
  • 常若松主编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 ISBN:720505866X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10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24页
  • 主题词:人格心理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健康人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第一章 健康人格的概述14

一、健康人格的界定14

(一)健康、人格与健康人格14

(二)健康人格的相关概念23

二、健康人格的标准26

(一)西方关于健康人格的标准26

(二)我国学者关于健康人格的标准35

(三)当代健康人格的主要标准38

三、健康人格的基本特性及其心理结构39

(一)健康人格的基本特性39

(二)健康人格的心理结构41

第二章 健康人格的理论研究45

一、精神分析论的健康人格观45

(一)弗洛伊德健康人格观46

(二)荣格的健康人格观51

(三)阿德勒的健康人格观55

(四)弗洛姆的健康人格观57

(五)艾里克森的健康人格观59

二、特质论的健康人格观60

(一)统我与人格发展61

(二)健康人格与机能自主62

三、行为论的健康人格观63

(一)华生的健康人格观63

(二)斯金纳的健康人格观66

(三)班杜拉的健康人格观68

四、人本论的健康人格观71

(一)弗兰克的健康人格观71

(二)皮尔斯的健康人格观73

(三)罗杰斯的健康人格观76

(四)马斯洛的健康人格观78

(五)罗洛·梅的健康人格观82

五、认知论的健康人格观85

(一)有效人格建构的表现86

(二)有效建构的方法87

第三章 健康人格的生理因素91

一、概述91

(一)生理健康的概念91

(二)生理健康的标准92

(三)影响生理健康的因素96

(四)体育运动对于生理健康的意义98

二、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99

(一)生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础99

(二)心理健康对生理健康的影响102

(三)心身疾病与健康人格104

三、生理健康与健康人格的塑造106

(一)增进身心健康的途径106

(二)体育运动对于健康人格的意义108

第四章 健康人格的认知因素112

一、概述112

(一)认知的概念112

(二)一般认知和社会认知113

二、认知与健康人格114

(一)认知对于健康人格的意义114

(二)健康人格认知的理论研究117

(三)健康人格的认知模式特征121

三、认知偏差及矫正123

(一)认知偏差及其形式特征123

(二)认知改组和治疗126

四、不良归因倾向与克服133

(一)归因及其理论133

(二)不良归因倾向135

(三)归因治疗与训练137

第五章 健康人格的情绪因素142

一、概述142

(一)情绪的概念142

(二)情绪的分类143

(三)情绪状态的分类145

二、情绪与健康人格147

(一)情绪对身心的影响147

(二)影响情绪变化的因素150

三、健康人格的压力调节151

(一)压力及压力源152

(二)压力反应154

(三)压力的作用155

(四)影响压力感的主要因素及压力调节方法157

四、健康人格的焦虑缓解164

(一)焦虑的概念164

(二)焦虑的来源165

(三)焦虑对个体的影响166

(四)焦虑情绪的缓解方式168

五、健康人格与职业倦怠171

(一)职业倦怠的概念172

(二)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174

(三)职业倦怠的表现176

(四)怎样克服职业倦怠177

六、健康人格的情绪培养180

(一)自我情绪的调节和控制180

(二)形成深刻丰富的自我情绪体验181

(三)社会性情感的培养182

第六章 健康人格的意志因素184

一、概述184

(一)意志的概念184

(二)意志行动的特征185

(三)意志行动的过程186

二、意志与健康人格187

(一)意志对于健康人格的意义187

(二)健康人格的意志特征189

(三)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191

三、挫折194

(一)挫折的概念194

(二)挫折的情绪反应195

(三)挫折的心理防御机制197

(四)挫折的心理调适200

第七章 健康人格的行为方式206

一、概述206

(一)行为的概念206

(二)行为结构207

(三)行为方式209

二、行为方式与健康人格211

(一)行为方式与健康人格的关系211

(二)健康人格行为方式的特征212

三、应对215

(一)应对的概念215

(二)应对的功能和应对策略216

(三)应对与人格218

四、利他行为220

(一)利他行为的概念220

(二)利他行为的生物基础与文化因素221

(三)利他行为的情境与认知因素225

(四)利他行为的情绪与人格因素228

五、健康人格行为方式的培养231

(一)奖励良好行为231

(二)矫正不良行为231

(三)追寻意义,确立目标232

(四)学会负责,从现在做起233

第八章 健康人格的动机因素235

一、概述235

(一)动机的概念235

(二)动机的特征236

(三)动机的种类237

(四)健康人格动机的理论研究239

二、动机的产生及与健康人格的关系246

(一)影响动机的因素246

(二)动机系统决定个体行为250

三、成就动机254

(一)成就动机的概念254

(二)成就动机的理论研究255

(三)成就动机与人格的关系258

四、健康人格动机的培养261

(一)把握个人的行动目标261

(二)激发热情261

(三)客观对待成败262

(四)参与竞争262

(五)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的结合262

(六)培养成就动机263

第九章 自我与健康人格265

一、概述265

(一)自我的概念265

(二)国外学者关于自我及其结构的研究266

(三)国内学者关于自我及其结构的研究273

(四)自我概念的功能274

二、自我与健康人格275

(一)自我是健康人格的重要指标275

(二)自我是影响健康人格形成的一个重要变量276

三、加强自我完善,形成健康人格279

(一)自我完善的策略279

(二)完善自我的心理疗法282

第十章 人际交往与健康人格288

一、概述288

(一)人际交往的概念288

(二)人际关系的分类289

(三)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292

(四)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293

(五)良好人际关系的标志295

二、人际交往与健康人格295

(一)健康人格人际关系的理论研究295

(二)人际交往对于健康人格的意义297

三、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塑造健康人格300

(一)培养积极人际关系的态度,塑造健康人格300

(二)提高人际交往的技能,塑造健康人格302

(三)完善人际关系的过程,塑造健康人格305

第十一章 审美与健康人格312

一、概述312

(一)美的本质312

(二)美感313

(三)审美活动314

二、健康人格的审美特征317

(一)整体性317

(二)协调性318

(三)创造性318

(四)深刻性318

(五)感染性319

(六)批判性319

(七)多样性319

三、审美与健康人格319

(一)审美对健康人格的塑造320

(二)健康人格提升审美境界323

四、健康人格审美观的培养324

(一)仪表美的培养324

(二)心灵美的培养324

(三)语言美的培养326

(四)行为美的培养326

(五)业绩美的培养327

(六)审美情趣的培养328

第十二章 品德与健康人格333

一、概述333

(一)品德与道德333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335

(三)品德形成与发展的理论337

二、品德与健康人格341

(一)品德培养的实质是健康人格的塑造341

(二)品德教育应注重的问题342

三、充实德育内容,完善健康人格344

(一)政治素质与人格完善344

(二)道德素质与人格完善346

(三)法制素质与人格完善346

(四)心理素质与人格完善347

第十三章 健康人格的测评350

一、概述350

(一)人格测评的概念350

(二)人格测评的特点351

(三)人格测评的分类351

(四)人格测评的要求352

二、健康人格与人格测评353

(一)人格测评的作用353

(二)健康人格测量可以完善测评技术356

(三)人格测量中要注意的问题356

三、自陈量表357

(一)自陈量表的特点与编制357

(二)几个著名的自陈量表简介359

四、投射测验366

(一)投射测验的原理与种类366

(二)罗夏墨迹测验368

(三)主题统觉测验370

(四)语句完成测验与逆境对话测验372

(五)评价373

五、评定量表与情境测验374

(一)评定量表374

(二)情境测验377

六、自我概念测验380

(一)自我概念测验的意义380

(二)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381

第十四章 人格障碍与治疗385

一、人格障碍的概念及发生机制385

(一)人格障碍的概念及特征385

(二)人格障碍的发生机制387

二、常见人格障碍的类型389

(一)偏执型人格障碍389

(二)分裂型人格障碍390

(三)分裂病型人格障碍391

(四)表演型人格障碍392

(五)自恋型人格障碍393

(六)反社会型人格障碍394

(七)边缘型人格障碍396

(八)回避型人格障碍397

(九)依赖型人格障碍398

(十)强迫型人格障碍399

(十一)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400

三、人格障碍的矫治400

(一)人格障碍的预防400

(二)人格障碍的自我矫正403

(三)人格障碍的治疗405

后记41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