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论【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王健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046279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199页
- 文件大小:108MB
- 文件页数:215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础的奠定1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基础1
(一)“西学东渐”大潮下中国人对社会主义的初步认知1
(二)资产阶级维新背景下改良派对社会主义的解读2
(三)资产阶级革命背景下革命派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3
(四)无政府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解读4
(五)新民主主义革命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传播5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基础8
(一)近代以来中国社会面临两大历史课题8
(二)解决中国两大历史课题需要新的理论武器9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基础13
(一)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理想相契合14
(二)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异化”的批判与中国传统文化对“和谐”的追求产生共鸣15
(三)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和辩证性思维与中国传统思维相契合16
(四)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主义传统相通17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任务的提出19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19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前期探索19
二、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25
(一)关于“化”什么26
(二)关于怎么“化”28
(三)关于“化”成什么29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根据31
(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结构与理论本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在的理论根据31
(二)中国的特殊国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在的现实根据34
(三)中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在的历史根据36
第三章 中国革命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39
一、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39
(一)中国革命的思想路线问题——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中国化40
(二)中国革命的性质问题——马克思主义社会性质理论的中国化43
(三)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马克思主义革命道路理论的中国化47
(四)中国革命的领导权问题——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领导权理论的中国化49
(五)中国革命的同盟军问题——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的中国化52
(六)中国革命的前途问题——马克思主义革命转变理论的中国化54
二、什么是社会主义革命、怎样进行社会主义革命57
(一)中国能不能跨越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57
(二)毛泽东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思路59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61
一、马克思主义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理论探索61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阐释61
(二)列宁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66
(三)毛泽东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67
(四)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解答69
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72
(一)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先导72
(二)毛泽东在“大跃进”时期对经济建设的探索与总结74
(三)毛泽东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角色转换76
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突破创新77
(一)突破急于求成的建设论,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77
(二)突破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对立,把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联系起来79
(三)突破传统的阶级斗争动力论,确立改革开放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83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继续推进86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回答86
(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回答90
第五章 社会主义发展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93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发展问题的研究93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问题的研究93
(二)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问题的研究95
(三)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思想96
二、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发展思想97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发展问题的探索97
(二)毛泽东社会主义发展思想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演变98
三、从邓小平发展理论到科学发展观的演进104
(一)关于发展地位的新论断104
(二)关于发展目的的新认识106
(三)关于发展目标的新追求107
(四)关于发展方法的新总结108
(五)关于发展动力的新观点111
(六)关于发展途径的新部署112
第六章 党的建设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15
一、对建设什么样的党的探索115
(一)毛泽东对建设什么样的党的探索115
(二)邓小平对建设什么样的党的探索116
(三)江泽民对建设什么样的党的探索116
(四)胡锦涛对建设什么样的党的探索117
二、对怎样建设党的探索118
(一)毛泽东对怎样建设党的探索118
(二)邓小平对怎样建设党的探索119
(三)江泽民对怎样建设党的探索125
(四)胡锦涛对怎样建设党的探索127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133
一、理论根据层面上的基本理论133
(一)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133
(二)正确认识和对待中国具体实际的理论142
(三)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145
二、实践主题层面上的基本理论152
(一)中国革命论152
(二)中国建设论153
三、条件保障层面上的基本理论157
(一)依靠力量论157
(二)领导力量论159
(三)国际战略论160
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162
一、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162
(一)对马克思主义要坚信但不迷信163
(二)把马克思主义看作行动的指南而不是教条166
(三)坚持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167
二、动态把握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和时代化168
(一)中国国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土壤169
(二)时代特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坐标171
三、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形成具有民族特色和世界眼光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175
(一)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175
(二)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形成具备世界眼光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180
四、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干部和教育群众,使之成为改造中国的强大物质力量182
(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马克思主义掌握群众的根本工作方法183
(二)推动马克思主义通俗化,是马克思主义掌握群众的有效途径184
五、总结实践经验,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186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186
(二)社会主义革命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187
(三)社会主义建设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188
主要参考文献191
后记199
热门推荐
- 177709.html
- 2820331.html
- 2657265.html
- 3003009.html
- 2540311.html
- 3033523.html
- 679397.html
- 3321350.html
- 3045215.html
- 10774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90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955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447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676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78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693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483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938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065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68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