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法理学【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杜宴林主编;樊安,周元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346586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433页
- 文件大小:77MB
- 文件页数:449页
- 主题词:法理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法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节 法学及法学的研究对象1
第二节 法学的体系以及法理学的学科地位2
第三节 法学的历史4
一、西方法学的历史4
二、中国法学的历史5
第四节 法学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5
一、法学与哲学6
二、法学与政治学6
三、法学与经济学7
四、法学与社会学7
五、法学与历史学7
六、法学与逻辑学7
第五节 法学的研究方法8
第一章 法的概念10
第一节 法的界定10
一、不同语言中“法”的释义11
二、各种理论中“法”的定义13
第二节 法的本质21
一、法的本质概述21
二、马克思主义法的本质22
第三节 法的作用25
一、法的规范作用25
二、法的社会作用27
三、法的局限性28
第二章 法的要素31
第一节 法的要素释义31
一、如何认识法的要素31
二、法的要素32
第二节 法律概念33
一、法律概念的定义33
二、法律概念的功能34
三、法律概念的分类34
第三节 法律规范35
一、法律规范的定义35
二、法律规范的特点36
三、法律规范的结构37
四、法律规则的种类40
第四节 法律原则44
一、法律原则的定义和特点44
二、法律原则的分类45
第三章 法的渊源、分类与效力46
第一节 法的渊源46
一、法的渊源的概念46
二、法的渊源的种类48
三、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的制定法渊源50
四、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54
第二节 法的分类55
一、法的分类概述55
二、法的一般分类56
三、法的特殊分类59
第三节 法的效力61
一、法的效力的概念61
二、法的时间效力61
三、法的空间效力63
四、法对人的效力63
五、法对事的效力64
第四章 法律体系66
第一节 法律体系释义66
一、法律体系的概念66
二、法律体系与其他相近概念的区别67
第二节 法律部门及其划分69
一、法律部门的概念69
二、划分法律部门的根据70
三、法律调整方法70
第三节 当代中国法律体系74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的意义74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法律部门75
第五章 权利与义务79
第一节 权利与义务在法律中的地位80
第二节 权利与义务释义81
一、权利与义务概念的历史流变81
二、权利和义务的界定85
三、权利与义务的特性90
第三节 权利与义务的存在形态和分类91
一、权利与义务的存在形态91
二、权利与义务的分类94
第四节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96
一、结构上的相关关系96
二、数量上的等值关系97
三、功能上的互补关系97
四、价值上的主次关系98
第六章 法律行为101
第一节 法律行为释义102
一、法律行为概念的历史流变102
二、关于法律行为的理论争议104
三、法律行为的界定107
第二节 法律行为的构成109
一、判定法律行为的标准109
二、法律行为的成立条件109
三、法律行为的结构111
第三节 法律行为的分类115
一、以行为主体的性质和特点为标准115
二、以行为的法律性质为标准116
三、以行为的表现形式和相互关系为标准117
四、以行为的构成要件为标准117
第七章 法律关系119
第一节 法律关系释义119
一、法律关系的特征120
二、法律关系的分类121
第二节 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123
一、法律关系的主体123
二、法律关系的客体126
三、法律关系的内容128
第三节 法律关系的形成、变更与消灭128
一、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涵义128
二、法律事实129
第八章 法律责任131
第一节 法律责任释义131
一、责任131
二、法律责任132
第二节 法律责任的认定与归结136
一、法律责任的认定和归结的涵义136
二、法律责任的归结原则137
三、法律责任的减轻和免除137
第三节 法律责任的承担138
一、法律责任的承担及其意义138
二、法律责任承担的形式139
第九章 法的历史141
第一节 法的起源141
一、原始社会的社会规范141
二、法之产生的原因143
三、法之起源的一般规律144
第二节 法律的历史类型144
一、奴隶制法145
二、封建制法146
三、资本主义法147
四、社会主义法148
第三节 法系149
一、法系的概念149
二、法系的划分标准150
三、大陆法系(民法法系)151
四、英美法系(普通法系)154
第十章 法律演进与法律发展157
第一节 法律演进与法律发展的历史规律157
一、法律演进与法律发展157
二、法律演进的类型158
三、法律演进的历史规律158
第二节 法律继承159
一、法律继承的概念159
二、法律继承的原因159
三、法律继承的内容160
第三节 法律移植160
一、法律移植的概念160
二、法律移植的相关理论161
三、法律移植的必然性和必要性161
四、法律移植的实践162
第四节 法制改革162
一、法制改革的概念162
二、法制改革的意义162
第五节 近代以来中国的法律发展163
一、近代以来中国的法律发展历程163
二、当代中国法制改革的必要性165
三、当代中国法制改革的基本内容166
第十一章 法律全球化168
第一节 全球化与法律全球化168
一、全球化与全球化理论168
二、法律全球化171
第二节 法律全球化与法学理论变革176
一、法律全球化与法学理论的更新176
二、法律全球化与法学理论研究中的现实选择180
第十二章 法律的制定184
第一节 立法与立法体制184
一、立法的概念和特征184
二、立法体制187
三、立法体制的影响因素187
四、中国现行立法体制188
第二节 立法的基本原则190
一、立法基本原则的涵义和功能190
二、我国立法的基本原则191
第三节 立法程序197
一、立法程序的概念197
二、立法程序的功能197
三、立法程序各阶段198
第四节 立法技术201
一、立法技术的概念201
二、立法技术的意义202
三、立法技术的种类203
第十三章 法的实施205
第一节 守法206
一、守法的涵义206
二、守法的构成要件206
三、守法的意义207
第二节 执法209
一、执法的涵义209
二、执法的特征209
三、执法的基本原则211
第三节 司法212
一、司法的涵义212
二、司法的特征213
三、司法的基本原则214
第四节 法律监督216
一、法律监督概述216
二、法律监督的意义217
三、我国的法律监督体系218
第十四章 法律程序223
第一节 法律程序释义223
一、法律程序的概念224
二、法律程序的概念问题226
第二节 法律程序的基本结构与功能228
一、法律程序的基本结构228
二、法律程序的基本功能232
第三节 正当法律程序235
一、正当法律程序概述235
二、正当程序的理论237
三、正当程序的意义239
第十五章 法律方法242
第一节 法律思维242
一、法律思维概述242
二、法律思维的基本原则243
第二节 法律推理244
一、法律推理概述244
二、形式法律推理245
三、辩证法律推理247
第三节 法律解释248
一、法律解释概述248
二、法律解释的种类249
三、法律解释的原则250
四、法律解释的方法252
第十六章 法律职业254
第一节 法律职业概述254
一、法律职业的概念与特征254
二、法律职业的形成和发展255
第二节 法律职业的制度化256
一、法律职业准入制度256
二、法律职业行为规范259
第三节 法律职业共同体262
一、法律职业共同体262
二、律师协会的职能262
三、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的职能264
第十七章 法的价值概述265
第一节 法的价值释义265
一、价值的涵义265
二、法的价值的涵义267
三、法的价值的地位及意义269
第二节 法的价值体系270
一、法的价值体系的涵义270
二、法的价值体系的构成271
第三节 法的价值的冲突与协调276
一、法的价值冲突的涵义276
二、法的价值冲突的体现277
三、法的价值冲突的协调278
第十八章 法与秩序281
第一节 秩序释义281
一、秩序的概念281
二、维护秩序的手段282
第二节 法律对秩序的维护作用287
一、法律对维护社会秩序所能发生的功效287
二、法律维护社会秩序功效实现的基础290
第十九章 法与自由293
第一节 自由的释义293
一、自由在西语中的词源294
二、自由在汉语中的词源295
三、自由的涵义296
第二节 自由的形式298
一、人身自由298
二、政治自由298
三、思想自由、言论及出版自由299
四、社会自由299
第三节 自由的价值300
一、自由之于人的价值300
二、自由的价值定位302
第四节 法与自由的关系303
一、法以自由为目的304
二、法赋予自由以理性特质304
三、法律确定自由的范围305
四、自由需要法律的保障306
五、自由通过法律而实现306
第二十章 法与正义308
第一节 正义的概念308
一、中国思想史中的正义概念308
二、西方思想史中的正义概念309
三、正义的核心涵义311
四、正义的种类312
第二节 法与正义的相互作用313
一、正义对法的重要意义313
二、法对正义的实现作用314
第三节 法的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315
一、法的实体正义316
二、程序正义317
第二十一章 法与利益321
第一节 利益释义321
一、利益的概念321
二、利益的客观性决定价值的客观性322
三、利益决定着法的形成和发展323
第二节 法对利益的调控作用326
一、利益在法的形成中的作用326
二、法对利益的形成、实现和发展有能动的反作用328
第二十二章 法与人权332
第一节 人权的概念332
一、人权的本原332
二、人权的主体335
三、人权的内容336
四、人权的特性337
第二节 人权实现的社会条件与义务主体338
一、人权实现的社会条件338
二、人权实现的义务主体339
第三节 人权实现的法律机制342
一、人权实现的国内法机制342
二、人权实现的国际法机制343
三、人权实现的司法原则345
第二十三章 法与经济348
第一节 法与生产方式348
一、法与生产力348
二、法与生产关系350
第二节 法与市场经济353
一、市场经济概论353
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与法律355
三、中国的市场经济与法治建设356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原则358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359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360
第二十四章 法与政治364
第一节 法与政治的一般原理364
一、政治的概述364
二、法与政治的关系365
三、法与政治的相互作用366
第二节 法与国家370
一、国家的概念370
二、法与国家的关系370
第三节 执政党政策与国家法律373
一、执政党政策与国家法律的关系373
二、政策与法律的相互作用375
三、正确处理法律与政策的关系376
第二十五章 法与文化378
第一节 法与文化的一般原理379
一、文化的内涵379
二、法与文化的相互作用381
第二节 法与道德382
一、道德概说382
二、法与道德的关系385
三、社会主义法治视野下的法与道德390
第三节 法与宗教393
一、宗教的界定393
二、法与宗教的一般关系394
三、我国法律对宗教信仰自由的保护395
第四节 法律意识与法律文化396
一、法律意识基本原理396
二、法律文化基本原理402
第二十六章 法治411
第一节 法治的内涵411
一、法治的概念412
二、法治与相关概念416
第二节 法治的要素与基础422
一、法治的要素423
二、法治的基础427
第三节 法治中国的历史与实践430
热门推荐
- 989921.html
- 1522269.html
- 440476.html
- 2066590.html
- 1187492.html
- 1258376.html
- 2604790.html
- 1306560.html
- 2184630.html
- 10579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33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668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888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02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838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201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856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876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050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92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