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逻辑体系 1【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逻辑体系 1
  • (英)约翰·斯图亚特·穆勒著;郭武军,杨航译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13105646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85页
  • 文件大小:46MB
  • 文件页数:300页
  • 主题词:逻辑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逻辑体系 1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一、任何一个主题的讨论伊始,定义必然是暂时的1

二、逻辑学是推理的技术和科学吗?2

三、逻辑学是致知的技术和科学吗?3

四、逻辑学关乎推断,不关乎先验(直觉)真知4

五、逻辑学和其他科学的关系7

六、逻辑学有什么作用,其作用如何彰显8

七、逻辑学定义的表述及阐发9

第一卷 命名与命题15

第一章 论首先分析语言的必要性15

一、命名理论,为什么命题是逻辑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5

二、分析命题的第一步16

三、先研究名称,后研究事物18

第二章 论名称20

一、名称是事物之名,而非观念之名20

二、词语不是名称,而是名称的组成部分21

三、普遍名称和个体名称23

四、具体名称和抽象名称25

五、内涵名称和非内涵名称27

六、肯定名称和否定名称37

七、相对名称和绝对名称39

八、单义名称和复义名称41

第三章 论名称所表示的事物43

一、历数可命名事物的必要性;亚里士多德的范畴43

二、最宽泛的那些名称模棱两可45

三、知觉,也称意识状态48

四、必须将知觉和对应的感官前因区分开来,兼论直觉50

五、意志和行为52

六、实体和属性53

七、物体54

八、心灵58

九、性质60

十、关系62

十一、相似64

十二、数量67

十三、物体的一切属性都是以意识状态为基础68

十四、心灵的一切属性也是以意识状态为基础69

十五、小结70

第四章 论命题73

一、系词的本质和作用73

二、肯定和否定命题75

三、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77

四、普遍命题、特定命题和单称命题80

第五章 命题的含义83

一、论如下学说:命题表达的是两个观念之间的关系83

二、论如下学说:命题表达的是两个名称之含义的关系86

三、论如下理论:命题无非是将某个事物归入或排除出某个类别89

四、命题真正的含义是什么93

五、一个命题肯定(或否定)某种接续关系、共存关系、单纯之存在、因果关系95

六、命题还断言(或否定)某种相似关系97

七、主谓语都是抽象名称的命题101

第六章 论纯名义命题105

一、本质命题和偶然命题105

二、一切本质命题都是同义命题106

三、个体对象没有本质可言109

四、如何将实在命题和纯名义命题区分开来111

五、表达实在命题含义的两种方式112

第七章 论分类的本质,以及五大范畴(predicables)114

一、分类,与命名的关联114

二、范畴115

三、类属和种属116

四、种类是现实的存在118

五、种差122

六、满足日常需要的种差,满足特殊或专业需要的种差125

七、固有属性127

八、偶然属性128

第八章 论定义130

一、什么是定义130

二、能够定义的名称,其含义能够逐一分解132

三、完全定义,如何区分完全定义和不完全定义134

四、如何区分完全定义和描述135

五、对事物的定义,就是对名称的定义,再加上一个隐含的假设:和名称对应事物是存在的139

六、无论事物存在与否,所谓对事物的定义其实是对名称的定义146

七、定义固然仅关乎名称,然而,定义必须建立在对相应事物认知的基础之上148

第二卷 论推理155

第一章 推断或推理概论155

一、对第一卷的回顾155

二、有些推断名不符实156

三、严格意义上的推断,以及其中的归纳和演绎161

第二章 论演绎,或者三段论163

一、关于三段论的分析163

二、遍有遍无公理并非推理的基础,而只是同义命题171

三、真正的演绎基本公理175

四、演绎基本公理的另外一种表达形式179

第三章 论三段论的作用及其在逻辑学中的价值182

一、三段论是循环论证(petitio principii)吗?182

二、常见理论的不足之处183

三、一切推断都是从特定到特定的推理185

四、普遍命题是对从特定到特定之推断的记录,三段论的规则是对这个记录的解释192

五、三段论不是推理,而是对推理的检验195

六、真正的推理是什么199

七、归纳和演绎的关系201

八、回答一些反对意见202

九、论形式逻辑(formal logic)和真知逻辑(logic of truth)的关系206

第四章 论连续推理及演绎科学209

一、连续推理存在的必要性209

二、连续推理是一系列归纳性推断209

三、连续推理是从特定到特定的一系列归纳性推断,借助的是标记之标记212

四、为什么存在演绎科学?214

五、为什么其他科学尚处在实验科学的阶段?217

六、随着实验的不断演进,实验科学有可能成为演绎科学219

七、一门科学如何从实验科学一跃成为演绎科学221

第五章 论证明及必然真理223

一、能够从假设必然推导而出,只有在这个意义上,几何定理才是必然真理223

二、几何学假设是一些事实,只不过,人们夸大或忽略了与这些事实有关的环境226

三、在几何学第一原理中,其中一些是公理,这些公理并非虚构的假设228

四、在几何学第一原理中,有些公理是通过实验获得的真知230

五、回答反对意见之一232

六、考察惠威尔博士关于公理的观点236

第六章 继续前一章的讨论251

一、一切演绎科学都是归纳的251

二、算术和代数的命题不是纯名义命题,而是来自经验的归纳252

三、在什么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算术和代数的命题是假设的257

四、基于假设是实证性科学的典型属性259

五、实证性科学的定义260

第七章 考察和前面理论相左的一些理论261

一、普适假设理论261

二、无法想象之为检验,不能代表过去的经验总和263

三、无法想象这个检验标准并非隐含在思维的每一个过程中266

四、回答反对意见274

五、汉密尔顿关于矛盾律及排中律的理论278

译名对照表28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