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城市化理论与实践 云南城市化进程的若干研究【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李立纲,王志雄等著 著
- 出版社: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 ISBN:7222048197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15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32页
- 主题词:城市化-研究-云南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城市化理论与实践 云南城市化进程的若干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云南:城市进程与社会思考1
一 云南城市的发展历程1
(一)云南城市55年来的发展1
(二)云南的城市化在进入21世纪时碰到快速发展的历史性机遇6
二 云南城市化现状及问题分析7
(一)云南城市化正出现加速度发展趋向8
(二)云南城市化整体落后于全国水平13
三 云南城市布局与城市群发展18
(一)云南城市布局与城市群的形成18
(二)滇中城市群是云南城市的核心地带23
(三)滇中城市群存在的问题24
(四)滇中城市群发展规划26
四 个开蒙城市群的规划与实施28
(一)个开蒙城市群的意义和规划28
(二)个开蒙城市群的建设30
(三)“个开蒙”城市群的地位及名称问题32
五 “民族区域自治”与城市化的现实矛盾问题33
第二章 昆明:区域定位与时代责任39
一 控制大城市规模的努力与现实发展的矛盾39
二 对“控制大城市规模”产生背景的分析41
三 现行城市发展方针的局限性45
四 云南城市首位度问题49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初的城市规划:昆明城市规划第一期(20世纪50~60年代)52
五 从昆明城市规划的变迁看大城市的发展52
(二)新时期昆明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昆明城市规划第二期(20世纪80年代)53
(三)20世纪末修订的《昆明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年)》:昆明城市规划第三期(20世纪90年代)58
(四)世纪之交对《昆明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年)》进行新的调整60
(五)“现代新昆明”规划是面向新时代高起点的城市规划:昆明城市规划第四期(21世纪初)61
(六)现代新昆明规划建设的主要内容64
第三章 玉溪:产业带动与城镇发展67
一 玉溪市产业建设现状及城镇化发展68
(一)玉溪市产业建镇基本情况69
(二)小城镇建设加速产业化进程72
(三)产业建镇推进农村经济发展74
(四)运用市场机制经营城镇产业76
二 玉溪市大营街镇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浅析78
(一)大营街的产业建设基本情况79
(二)加快产业建设是促进城镇结构调整的基础82
(三)实施产业建镇策略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保证86
三 玉溪市中心城市产业发展探讨91
(一)中心城市把城镇当作资产来经营91
(二)大力推进中心城区的产业结构调整97
(三)构建合理的城镇结构体系99
第四章 昭通:滇北大门与山区城市102
一 昭通市城镇化发展概况103
(一)昭通市概况103
(二)昭通市特殊区位及宏观经济背景103
(三)昭通市历史及城市沿革104
(四)昭通市城镇化发展现状105
二 昭通市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107
(一)城镇小、低、散、弱107
(二)没有形成科学、合理、完善的市域城镇体系结构108
(三)城镇功能趋同现象明显109
(四)城镇升格进度缓慢109
三 昭通市城镇化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09
(一)“三站”建设给昭通市带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发展机遇109
(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给昭通市城镇化发展带来了战略机遇110
(三)新一轮扶贫开发为城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110
(四)区域基础设施的改善促进了昭通市城镇化的发展110
(五)旅游资源的开发及旅游业的发展对昭通市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111
(六)与昭通市北部和东北部相临的是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程度远远超过昭通市的四川省宜宾市和重庆直辖市113
(七)挑战与机遇共存113
四 昭通市城镇化发展思路114
(一)走一条适合昭通的新型工业化道路114
(二)建立合理的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等级规模和职能结构115
(三)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116
(四)大力发展职业适用技术教育,全面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118
(五)积极组织力量,及时上报升格有关城镇119
五 昭通市城镇化发展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120
(一)城镇化要突出重点,分清主次120
(二)城镇化是城镇的聚集而不是分散120
(四)用市场机制引导农民进城121
(三)城镇化要坚持内涵与外延相结合,以内涵为主的发展方式121
(一)加强昭通市域城镇空间的管制122
(二)落实区域绿地管制122
(三)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区域协调122
(四)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永续利用,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122
六 昭通市城镇化发展政策措施建议122
(五)加强区域重大问题的前瞻性研究123
(六)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123
(七)建立健全多渠道投融资体系,为城镇化发展提供物质保障123
(八)把城镇的技术、资金、人才和观念引入农村,促进农村城镇化进程123
附:昭通市大关县城镇化现状、条件与发展目标124
一 大关县概况及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124
(二)云南省城镇化发展速度加快126
(三)昭通撤地改市给大关县城镇化发展带来发展机遇126
二 大关县城镇化发展条件分析126
(一)全国城镇化发展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126
三 大关县旅游资源状况127
四 大关县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和负面影响128
(一)存在问题128
(二)负面影响130
五 大关县旅游业发展条件分析131
(一)区域交通条件改善对大关社会经济发展将带来极大的影响131
(二)旅游业发展优势132
(二)大关县城镇化发展目标134
六 大关县城镇化发展思路和目标134
(一)大关县城镇化发展思路134
(三)大关县城镇化发展措施135
第五章 城郊:城市瞬间与时空转换142
一 社区群体142
(一)土地情结142
(二)熟人社会145
(三)外群体148
二 社区生存152
(一)住宅152
(二)地价156
(三)股份合作社160
(四)老年人162
(五)互补保障164
(六)社区居委会167
(七)社会控制169
三 社区发展171
(一)社区规划171
(二)沟通系统175
(三)侵入176
(四)社区变迁178
四 社区整合181
(一)秩序181
(二)整合184
第六章 东庄:城中之村与融入之痛189
一 调查的目的、方法和意义190
二 昆明市“城中村”的特点和成因191
(一)昆明市“城中村”的特点191
(二)昆明市“城中村”的成因192
三 昆明市“城中村”存在的问题194
(一)环境问题194
(二)消防和交通问题195
(三)治安问题195
(四)计划生育问题195
(一)昆明市“城中村”改造中的问题196
四 昆明市“城中村”问题的思考196
(二)昆明市“城中村”改造的几点建议199
五 结语202
第七章 乡镇:艰难起步与结构制约204
一 城镇化历程回顾204
(一)城镇化定义205
(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城镇化的回顾与启示207
(三)积极稳妥发展小城镇的背景213
(四)云南城镇化现状218
二 尖山乡城镇化历史现状分析221
(一)镇雄县尖山乡概况221
(二)尖山乡城镇化历程分析223
(三)目前尖山乡城镇化约束分析227
(四)尖山乡城镇化的基本结论248
三 尖山乡城镇化展望及其思考248
(一)增强镇雄县城的产业结构聚集,进而增强其扩散力249
(二)发展适合尖山乡人口资源的产业,增强产业、人口的集聚250
(三)继续推进尖山乡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251
(四)加快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252
第八章 村庄:新兴产业与传统变迁255
一 团结乡概况255
(一)团结乡简介255
(二)团结乡社区特点257
二 社区经济259
(一)传统农业经济向生态农业经济转换261
(二)第二产业的过去和现状262
(三)开始有意识地从发展第二产业转向发展第三产业263
三 社区支持网266
(一)教育系统266
(二)卫生系统268
(三)养老系统270
四 多元文化下的城镇规划272
(一)城镇布局的民族性272
(二)景观分布的生态性273
(三)基础设施的现代化276
(一)人与环境的互动277
五 社区互动277
(二)人与人之间的互动280
(三)外来人282
六 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及观念284
(一)多民族的城乡融合生活方式284
(二)社区阶层分化和角色的多样化286
(三)传统与现代相交织的思想观念287
七 团结乡城市化的优势和不足292
(一)团结乡城市化的特点292
(二)团结乡城市化的运行机制294
(三)制约机制297
一 因地制宜编制特色规划300
第九章 特色:乡镇规划与地域风貌300
二 重视建筑单体设计过程中的特色创作302
三 城镇绿化特色化303
四 建设好突出城市形象的标志性建筑物304
五 加强对城市历史名城、历史风貌街区、片区的保护与更新304
六 加强城市规划特色管理305
(一)加强城镇道路红线管理305
(二)加强规划证后管理,尤其是私人建房的管理306
(三)加强临街建筑和城市重要地段的建筑方案审查管理工作307
七 建筑物、构筑物外装饰要有特色307
参考文献309
后记314
热门推荐
- 863920.html
- 590742.html
- 3046237.html
- 2566336.html
- 2530881.html
- 2328655.html
- 2199348.html
- 524126.html
- 2808302.html
- 33678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705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581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916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979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15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124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924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226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860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96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