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曾国藩家训【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曾国藩家训
  • (清)曾国藩著;革文军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 ISBN:7506431017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79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96页
  • 主题词:家庭道德-中国-清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曾国藩家训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修身之道3

一、吾人第一以保身为要3

范例1:禀父母·谨守父亲保身训示3

范例2:致九弟·须保护身体5

范例3:致四弟·必须加意保养7

范例4:致九弟四弟·早起乃健身之妙方8

二、尽其在我,听其在天9

范例5:致九弟季弟·治身宜不服药10

范例6:致九弟季弟·服药不可太多11

范例7:致四弟·用药须小心谨慎13

三、少恼怒,知节啬14

范例8:致四弟·劝弟须静养身体15

范例9:致九弟·宜以自养自医为主16

四、养肝心脾肺肾之道17

范例10:致九弟·凡郁怒最易伤人18

五、戒抑郁才能保身19

范例11:致四弟·述养身有五事19

第二篇 修心之道25

一、立志25

范例12:致九弟季弟·必须自立自强25

二、居敬27

范例13:禀父母·做事当不苟不懈27

三、早起静修29

范例14:禀父母·痛改前非自我反省30

四、谨言31

范例15:致九弟·愿共鉴诫二弊32

五、有恒33

范例16:致九弟·做人须要有恒心34

范例17:致九弟·时刻悔悟大有进益36

六、慎独主敬,求习仁劳38

范例18:致九弟季弟·做人须清廉谨慎勤劳43

范例19:致九弟·述治事宜勤军46

范例20:致九弟·处事修身宜明强47

范例21:致九弟·宜自修处求强48

七、进德修业50

范例22:致诸弟·谨记进德修业50

范例23:致九弟·劝宜息心忍耐52

范例24:致九弟·必须逆来顺受53

第三篇 劝学之道57

一、为学之道,最要虚心57

范例25:致诸弟·明师益友虚心请教59

范例26:致九弟·注意平和二字64

范例27:致四弟·读书不可太疏忽67

范例28:致四弟·宜劝诸侄勤读书68

范例29:致四弟九弟·宜居家时苦学69

范例30:致四弟九弟·谆嘱瑞侄用功70

二、看读写作四者需兼备71

范例31:禀父母·教弟注重看书72

范例32:致诸弟·必须立志猛进73

范例33:致诸弟·读书必须有恒心75

范例34:禀父母·教弟写字养神77

范例35:禀父母·劝两弟学业宜精79

范例36:致诸弟·读书宜选一明师81

范例37:致诸弟·勉励自立课程83

范例38:致诸弟·讲读经史方法87

三、作文修辞以立诚93

范例39:致诸弟·述求学之方法94

范例40:致六弟·述学诗习字之法99

四、学无此进,无穷受用102

范例41:致诸弟·按月作文寄京103

范例42:致四弟九弟·述为学之四要事105

范例43:致诸弟·温经更增长见识106

范例44:致诸弟·勿为时文所误108

范例45:致诸弟·评文字之优劣111

第四篇 治家之道117

一、孝悌之道最重要117

范例46:致诸弟·劝述孝悌之道118

范例47:禀父母·勿因家务过劳120

范例48:禀叔父母·勿因劳累过度121

范例49:致诸弟·迎养父母叔父124

范例50:致四弟·宜常在家侍候父亲126

范例51:禀父母·借银寄回家用127

范例52:禀叔父母·托人带银两归家129

二、和气蒸蒸而家必兴130

范例53:禀父母·述家和万事兴130

范例54:禀父母·教弟以和睦为第一132

范例55:致诸弟·述六弟妇治家贤惠而命最苦134

范例56:致九弟·欣悉家庭和睦136

三、治家责严,不严之流弊不可胜言137

范例57:致九弟季弟·做后辈宜戒骄横之心137

范例58:致四弟·教子侄宜戒骄奢淫佚139

范例59:禀祖父母·要叔父教训诸弟以管家事140

四、治家最好的八字诀142

范例60:致九弟·归家料理祠堂143

范例61:致四弟季弟·在家里注重种蔬等事145

范例62:致九弟·述捐银作祭费146

范例63:致九弟·劝捐银修祠堂148

范例64:禀祖父母·先馈赠亲戚族人150

范例65:致诸弟·述接济亲戚族人之故152

范例66:禀祖父母·赠亲戚族人数目161

范例67:禀叔父母·请兑钱送人162

范例68:致诸弟·节俭置田以济贫民163

五、骨肉之情最真挚166

范例69:致诸弟·教弟婚姻大事须谨慎167

范例70:致诸弟·无时不想回家省亲170

范例71:致诸弟·拟定于明年归家探亲173

范例72:谕纪泽·勤通书信不必挂念176

第五篇 兴家之道179

一、家国之兴,皆由克勤克俭所致179

范例73:禀祖父母·述告在京无生计180

范例74:致四弟·居乡要诀宜节俭182

范例75:禀祖父母·述京中窘迫状183

范例76:禀父母·在京事事节俭186

范例77:致四弟·惜福贵乎勤俭188

范例78:致四弟·教子勤俭为主188

二、能勤能敬,家业未有不兴者189

范例79:致诸弟·述家庭不可说厉害话190

三、敬恕——儒家教人的真谛192

范例80:致诸弟·宜兄弟和睦又实行勤俭二字193

范例81:致诸弟·在家宜注重勤敬和195

四、持之以恒,则日见其大197

范例82:致四弟·得两弟为帮手198

五、虚心向上,便是载福之器199

范例83:致四弟·宜以耕读为本201

范例84:致诸弟·进谏言戒除骄矜202

六、廉谦劳是自我约束的良方205

范例85:致四弟·教子侄做人要谦虚勤劳206

七、守礼仪,门第才会鼎盛207

范例86:致诸弟·告诫弟弟要清白做人208

范例87:致诸弟·述起屋造祠堂210

范例88:致九弟·顺便可以周济213

范例89:致九弟·周济受害绅民214

范例90:致四弟九弟·千里寄银礼轻义重216

范例91:致四弟·送银子共患难者216

八、知足常乐,有缺而常全218

范例92:致季弟·述长江厘卡太多220

范例93:致四弟·教弟必须爱惜物力221

第六篇 居家之戒225

一、戒骄是载福之首225

范例94:致四弟·教子弟去骄气惰习225

范例95:致四弟·不宜常常出门226

范例96:致诸弟·勿使子侄骄奢淫逸227

范例97:谕纪泽·宜教家人勤劳持家229

范例98:禀父母·勿夜郎自大231

二、戒傲是成大事之起点232

范例99:致九弟季弟·须戒傲惰二字234

三、戒气使人不断进步235

范例100:致诸弟·宜力除牢骚236

范例101:致九弟·宜平骄矜之气239

范例102:致九弟·万望毋恼毋怒240

四、戒凉德是圣哲的心态242

范例103:致四弟·不宜露头角于外243

范例104:致九弟·望勿各逞己见244

五、戒忮求,不可忘寒士风味245

范例105:致四弟·不宜非议讥笑他人246

第七篇 交友之道249

一、选择朋友,慎之又慎249

范例106:致诸弟·交友拜师宜专一250

范例107:禀父母·述接待朋友之法252

范例108:致九弟·暂缓祭祀望溪253

二、以诚待人,信昭四海254

范例109:致诸弟·必须亲近良友255

范例110:禀叔父·不辞劳苦料理朋友的丧事256

范例111:致诸弟·交友须勤加来往258

范例112:致诸弟·切勿占人便宜261

范例113:致九弟·患难与共勿有遗憾263

三、解析官场交友规则264

范例114:致九弟·述挽胡润帅联265

范例115:致九弟季弟·述有负朋友266

范例116:禀祖父母·述与英国议和267

范例117:禀父母·述盘查国库巨案269

范例118:禀父母·具折奏请日讲270

附录:曾国藩大事年表27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