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地产权制度创新与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张术环,王环,牛喜霞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群众出版社
- ISBN:7501435383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82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96页
- 主题词: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国-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农地产权制度创新与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上篇 农地产权制度与农村和谐社会的一般理论9
第一章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一般理论9
一、产权9
1.西方学者关于产权的定义9
2.中国学界关于产权的阐释10
3.产权的内涵、特征12
二、农村土地产权13
1.土地的终极所有权14
4.土地收益权15
5.土地处分权15
3.土地使用权15
2.土地占有权15
三、农村土地产权制度16
1.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含义16
2.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类型17
3.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功能18
四、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革的经济学原因分析20
小结23
第二章 农村和谐社会理论探讨25
一、和谐社会以及和谐农村社会内涵研究综述26
1.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和谐社会是对社会各种要素之间关系所处状态的一种肯定性评价,是多元利益关系协调的社会26
2.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社会结构合理、社会运转顺畅的社会27
3.从发展经济学和社会政治学的观点来看,农村和谐社会是中国和谐社会的重点和难点,是利益协调的焦点,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指导性观念29
1.农业生产力的现代化是农村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31
二、农村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农村和谐社会的必然结果31
2.农业生产关系现代化是农村和谐社会的社会基础33
3.农村上层建筑现代化是农村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35
三、给农民以国民待遇——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关键36
1.“四化”要求——市场经济下给农民以国民待遇的必然性之探讨36
2.两大失灵交织——当前我国农民国民待遇缺失之成因分析39
3.三手并用——确保我国农民国民待遇之对策建议44
四、有保障的农地产权制度——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制度基础50
1.有保障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可以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奠定和谐农村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50
2.有保障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有利于农村生产关系的改善,巩固和谐农村社会建设的社会基础50
3.有保障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可以促进农村上层建筑的调整,加强和谐农村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和精神支撑52
小结54
一、土地改革:建立农民土地私有制59
1.扫除生产力发展的制度障碍59
中篇 中外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实践59
第三章 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嬗变及绩效分析59
2.变地主所有制为农民所有制61
3.一场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62
4.土地改革存在巨大的制度缺失64
二、农业合作化:集体所有统一经营65
1.从互助组到初级社到高级社再到人民公社65
2.绩效与缺陷并存68
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集体所有家庭经营70
1.给农户比较完整的使用权70
3.深刻的制度变迁71
2.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71
小结73
第四章 当前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现状及改革措施75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村土地产权的缺陷76
1.农村土地产权主体不明确76
2.农村土地产权权责混乱77
3.基于农村土地产权的管理机制乏力77
4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残缺78
二、关于农村土地所有权改革的几种思路的评析80
1.农村土地农民私有80
2.农村土地国家所有81
3.农村土地复合所有83
1.农户经营加“大稳定、小调整”84
2.山东平度县首创的“两田制”84
4.农村土地集体所有84
三、基于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前提下的土地使用权制度的改革实践介绍84
3.以机械化集体耕作为特点的苏南模式85
4.以贵州湄潭县为代表的“生不增、死不减”模式85
5.以浙南为代表的温州模式85
四、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建议86
1.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86
2.完善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87
3.赋予农户长期而稳定的土地承包经营权90
五、正确对待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问题95
1.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政策依据96
2.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社会经济原因97
3.土地使用权流转的主要形式100
4.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特点和绩效104
5.土地使用权流转的问题及成因106
6.完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108
小结113
第五章 我国征地补偿安置制度115
一、我国征地补偿安置制度的历史发展115
1.1953~1982年适应计划经济体制要求的弹性补偿硬性安置制度115
2.1982~2004年兼有计划体制和市场体制特征的刚性补偿弹性安置制度118
3.2004年以来,逐步市场化的补偿安置制度120
二、当前我国征地补偿安置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122
1.征地范围过宽,超出了为公共利益需要的范围122
3.征地补偿中存在严重不公平123
2.征地补偿标准普遍较低,损害了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并造成了效率的损失123
4.安置办法单一,难以解决被征地农民的长远生计125
三、我国征地补偿安置制度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125
1.如何完善补偿标准的基准价的制定工作126
2.如何完善征地补偿发放方式126
3.区片综合地价与市场价相衔接的问题126
4.征地补偿费用如何充分体现土地价值的问题127
四、进一步完善征地补偿安置机制的对策和建议128
1.完善征地补偿项目128
2.完善征地补偿标准129
3.完善征地补偿方式130
4.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安置问题130
5.规范征地工作程序131
7.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132
6.加强征地实施的监管132
五、国内各地征地补偿安置机制的实践探索134
1.多方出资建立社会保障机制134
2.债券或股权补偿136
3.留地安置136
4.就业培训137
5.区别对待不同地段和不同年龄段的失地农民138
6.积极探讨征地补偿的科学定价法139
7.完善补偿费的管理140
小结140
1.农地所有权——农场主私有化143
第六章 美日俄土地制度及其启示143
一、当代美国农地产权制度及其启发143
2.农地经营组织模式——家庭农场144
3.保护农地产权的农民组织——农场局146
4.农地的社会管理和调控——法制化和规范化148
5.美国农地产权制度给我们的启发150
二、当代日本农地制度及其启发154
1.自耕农制度154
2.农用地流转制度155
3.农民组织157
4.农地管制制度159
5.当代日本农地制度给我们的启发161
1.俄联邦允许农用土地流通的背景164
三、俄联邦允许农用土地流通及其对我们的启发164
2.俄联邦允许农用地流通必然性167
3.俄联邦允许农用地流通给我们的启发170
小结171
第七章 外国(地区)征地补偿安置制度173
一、外国(地区)征地补偿安置制度主要理论介评173
1.产权界定说173
2.地租说174
3.土地特殊功能说174
4.公共负担说174
8.恩惠说175
7.社会职务说175
6.既得权说175
5.特别牺牲说175
二、外国(地区)征地补偿安置制度的主要原则176
1.完全补偿176
2.相当补偿177
3.弹性补偿178
4.基于公共需要上的公平补偿178
三、外国(地区)征地补偿程序179
1.英国征地补偿程序180
2.法国征地补偿程序180
3.德国征地补偿程序181
4.美国征地补偿程序182
5.加拿大征地补偿程序182
7.俄罗斯征地补偿程序183
6.新加坡征地补偿程序183
8.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征地补偿程序184
四、外国(地区)征地补偿项目和标准185
1.英国征地补偿项目和标准186
2.德国征地补偿项目和标准187
3.法国征地补偿项目和标准188
4.瑞典征地补偿项目和标准188
5.加拿大征地补偿项目和标准188
6.日本征地补偿项目和标准189
7.韩国征地补偿项目和标准189
8.新加坡征地补偿项目和标准190
9.我国台湾征地补偿项目和标准190
11.印度征地补偿项目和标准191
10.我国香港征地补偿项目和标准191
12.印度尼西亚征地补偿项目和标准192
13.俄罗斯征地补偿项目和标准192
五、国外征地补偿方式193
六、国外土地征用补偿纠纷的解决194
小结196
下篇 农地产权制度创新与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201
第八章 农地产权制度与统筹城乡发展201
一、统筹城乡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201
1.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是利益问题202
2.城乡二元结构阻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206
3.统筹城乡发展是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209
1.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211
二、农地产权制度与农村劳动力转移211
2.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意义212
3.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农地产权制度保障215
三、农地产权制度与小城镇建设221
1.小城镇建设的意义221
2.小城镇建设的模式224
3.小城镇建设的农地产权制度保障228
四、农地产权制度与农业合作组织的建设232
1.农村合作组织出现的背景233
2.农村合作组织的作用235
3.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的农地产权制度保障241
小结244
一、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246
第九章 农地产权制度与农村社会保障246
1.农村养老现状249
2.农村医疗保障现状256
3.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现状261
二、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265
三、农地产权制度与农村社会保障269
1.土地是一种重要的社会保障资源269
2.当前的农地产权制度限制了农地社会保障功能的发挥273
3.改革农地产权制度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276
小结281
后记283
热门推荐
- 3405248.html
- 2095219.html
- 2592565.html
- 3076817.html
- 233314.html
- 1684156.html
- 1604257.html
- 3719265.html
- 200275.html
- 7138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224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546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6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811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139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901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935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678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962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19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