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研究【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研究
  • 曾瑞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学习出版社
  • ISBN:7514706512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98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31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难题1

二、恩格斯晚年的梳理4

三、第二国际的理解与分歧6

四、伯恩施坦的修正9

五、修正主义的当代反思11

第一章 激荡岁月中的理论历练15

第一节 叩开马克思主义大门15

一、社会主义思想萌芽15

二、在杜林和马克思之间17

三、“苏黎世三人团”的阴影19

四、接受马克思主义22

第二节 黄金时代的表现23

一、《社会民主党人报》与伯恩施坦的成长23

二、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点的形成29

第三节 思想蜕变的开端39

一、斗争环境变化39

二、初步运用进化社会主义思想43

三、新社会主义观的异质特性52

四、第二次思想转变的性质53

第二章 通向修正主义之路56

第一节 由质疑向修正转型56

一、质疑的起点56

二、转型期的文本结构58

三、问题域转换60

第二节 批判社会民主党内的空想观念62

一、主问题:教条主义的空想主义62

二、“灾变论”基础的空想64

三、社会代替国家的空想65

四、资本主义农业经营方式衰亡的空想67

五、超马克思主义历史解释的空想68

六、越过教条主义批判的界限70

第三节 从修正转向修正主义72

一、在1848年法国革命问题上修正马克思72

二、修正“崩溃论”的理论基础78

三、对马克思主义的伦理学解读85

四、对早期批评的反驳91

第三章 修正主义理论体系96

第一节 理论体系的形成96

一、完成转向96

二、初始逻辑99

三、修正目的论102

第二节 修正科学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104

一、历史唯物主义存在决定论倾向105

二、马克思主义落入了黑格尔辩证法的陷阱111

三、新康德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救赎力量118

第三节 修正科学社会主义的经济学基础121

一、剩余价值理论是以假说为依据的单纯公式121

二、资本集中未使资本主义根本矛盾尖锐化122

三、中等阶级正在扩展124

四、资本主义危机理论存在内在矛盾125

五、资本主义经济有了更强的适应能力127

第四节 修正科学社会主义的政治基础129

一、无产阶级还承担不起历史使命129

二、合作社是通向社会主义的重要形式132

三、社会主义民主观念应当更新133

第五节 修正主义论断的逻辑矛盾与现实困境139

一、修正主义的哲学贫困140

二、经济学新发现还是资本主义新困局142

三、进退两难的渐进社会主义道路144

第四章 争论与批判146

第一节 德国社会民主党关于伯恩施坦问题的争论147

一、最初的反应147

二、斯图加特代表大会上的争论150

三、走向共识的批判者155

四、《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出版后160

五、全面清算的开始162

六、并不彻底的批判164

第二节 普列汉诺夫:捍卫马克思主义哲学169

一、立场坚定的哲学批判170

二、唯物主义有坚实的历史与事实基础172

三、辩证法无罪174

第三节 卢森堡:揭开伯恩施坦的改良主义面纱177

一、社会改良论的危害及其根源178

二、社会革命的科学性论证189

三、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本质197

第四节 考茨基:保卫马克思主义201

一、伯恩施坦的方法论误区203

二、“崩溃论”是伯恩施坦杜撰的205

三、纯粹改良无法完成历史任务207

四、错误的科学观和社会主义观208

第五章 拓展与困局213

第一节 修正主义的自我说明214

一、修正主义身份认同214

二、正统性辩护216

三、逻辑结论224

第二节 继续篡改前提228

一、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229

二、用康德审查科学社会主义232

第三节 按改良原则重新规划党的任务238

一、告别革命的理由238

二、锁定改良的依据243

三、人民党的任务247

第四节 无奈的结局251

一、自我评价251

二、晚年的两难256

第六章 影响与流向262

第一节 正统:在批判修正主义中走向列宁主义262

一、列宁对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批判263

二、批判中的发展269

第二节 西欧社会党:在伯恩施坦指引下走向民主社会主义277

一、理论一致性的瓦解278

二、行动一致性的形成281

三、找回理论一致性283

参考文献288

索引294

后记29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