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东部主义与西部映射 西部社会学初探【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东部主义与西部映射 西部社会学初探
  • 周亚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1619607X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03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311页
  • 主题词: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东部主义与西部映射 西部社会学初探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西部社会学研究的缘起3

被建构的西部:西部话语的建构性及其建构逻辑3

一 西部问题的提出3

二 关于西部发展问题的相关研究5

三 研究的理论基础及方法10

四 西部话语的变迁14

五 西部话语的建构逻辑34

六 西部话语与发展40

西部问题与“东部主义”——一种基于“依附理论”的分析视角44

一 西部问题:富饶的贫困和甜蜜的悲哀45

二 西部大开发:战略与策略的“辩证法”55

三 东部主义:用空间置换时间的现代化59

四 下一波的抉择:十字路口的中国63

“东部主义”的形成缘由与知识特性68

一 “东部主义”的概念和内涵69

二 “东部主义”思维的产生缘由71

三 “东部主义”思维的知识特性74

四 结语77

社会学东部主义与西部社会学的实践:基于反思性视角的分析79

一 社会学的“反思性”80

二 社会学东部主义83

三 西部社会学的实践86

四 小结89

“东部主义”的话语方式及其发展实践91

一 “东部主义”的话语方式及其表现92

二 “东部主义”的话语实践100

三 “东部主义”发展话语的社会后果103

四 结论及讨论106

西部社会学的方法论特点111

西部社会学的价值取向与学术立场111

一 西部社会学的研究取向111

二 西部社会学研究的现实路径114

三 西部社会学的学术立场与理论自觉118

西部社会学:空间隐喻视角下的中国现代化路径124

一 西部社会学关注的“西部问题”124

二 对解决中国现代化发展现有理论的梳理128

三 为西部社会学寻找理论根基131

西部社会学的研究范式141

公共的张力:从拯救社会学到公共社会学141

一 西方社会学的兴盛与危机142

二 拯救社会学:面向市场还是走向公众144

三 身份的困惑:市民还是专家146

四 公共社会学:社会学的公共定向148

西部社会转型与发展社会学范式转换151

一 西部社会转型151

二 现代化理论的解释困境156

三 发展社会学范式的转换159

东部主义的西部映射165

中国三大区域间收入不平等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1952—2008165

一 关于地域差距的相关研究165

二 研究的理论与模型169

三 研究的数据与变量173

四 研究的结果与发现175

五 结论与讨论182

愈落后愈抱怨?——西部民众对于收入不平等的感知184

一 西部研究的相关理论186

二 数据分析194

三 西部问题的讨论202

四 结语205

“富饶的贫困”与“东部主义”——甘肃省资源型村庄与居民收入研究207

一 导论207

二 背景——中国西部资源与西部开发及其结果209

三 资源与发展的关系214

四 数据分析——资源型村庄与收入关系220

五 结论与反思224

西部民众对“资源诅咒”的认知226

一 问题的提出226

二 “资源诅咒”及其社会认知228

三 中国的“资源诅咒”背景231

四 理论假设235

五 数据、变量和方法237

六 分析结果241

七 结论与讨论244

西部民众对西部大开发的认知研究249

一 导言249

二 背景与文献250

三 西部大开发背景下民众对东西差距认知的可能因素253

四 对不平等认知的假设257

五 数据、变量和方法260

六 研究结果263

七 讨论和结论267

参考文献272

后记30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