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近代世界史【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近代世界史
  • (苏)叶菲莫夫(А.В.Ефимов)等著;陈山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56
  • 标注页数:267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7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近代世界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次1

第一章 普法战争与第二帝国的倾复1

普法战争的发生 1

法国的败北 3

一八七○年九月四日的革命 5

马克思论工八阶级的任务 5

群众反对「卖国」政府的斗争 6

国民会议 9

第二章 巴黎公社11

一八七一年三月十八日的革命 11

公社宣告成立 13

公社内部的党派 15

公社是新型的国家,是苏维埃政权的萌芽 15

公社的活动家 17

公社的社会经济政策 18

公社与农民 19

公社对凡尔赛分子的斗争 20

「五月的一周」 20

公社的历史意义和教训 22

第三章 巴黎公社以后的第一国际25

保卫公社的事业 25

海牙会议(一八七二) 26

第一国际的意义 26

第四章 十九世纪末叶和二十世纪初叶的德意志帝国28

德意志帝国的成立 28

德意志帝国是反动和沙文主义的体现 29

资本主义的发展 30

农业 32

俾斯麦帝国的内政 33

「文化斗争」 34

七十年代的工人运动 35

反社会主义者的「特殊法令」 37

俾斯麦的外交政策 38

威廉二世(一八八八—一九一八)·俾斯麦的辞职 40

「特殊法令」废除后的德国社会民主党·修正主义 41

德国帝国主义的一般特征 43

二十世纪德国帝国主义的外交政策 45

二十世纪初叶德国的内政 46

准备帝国主义战争 47

二十世纪初叶罢工斗争的高涨 48

一九○五年俄国革命与德国工人运动 49

德国社会民主党的三个派别50

银行和银行资本的增长 54

第五章 十九世纪末叶和二十世纪初叶的英国54

英国丧失了世界工业的第一位 54

不列颠帝国 55

自治领 56

印度 57

其它殖民地 58

英国的海上霸权 59

政治生活 60

七十至八十年代爱尔兰的反英斗争62

工人阶级的状况 65

八十年代末的工人运动和新工联主义 66

「独立工党」的建立(一八九三) 67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英国的外交政策 68

英国与俄土战争 68

英国对阿富汗人、布尔人和沮鲁人的战争·占领埃及(一八八二) 69

英布战争(一八九九—一九○二) 71

工党的成立 73

自由党重掌政权(一九○五)·英德竞争 74

世界大战前夜的爱尔兰问题 76

第六章 十九世纪末叶和二十世纪初叶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78

法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78

法国帝国主义的特点 79

争取共和的斗争 79

温和的共和党人执政 82

盖德和拉法格·工人党的成立 83

布兰日主义 84

巴拿马 85

饶勒斯 86

德莱福士事件 87

米勒兰的叛变 88

急进党的执政 89

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 90

第三共和国的对外政策·俄法联盟与英法「协约」 93

反动的加强·备战 94

第七章 十九世纪末叶至二十世纪初叶的南方和西方斯拉夫人96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南方和西方斯拉夫人的状况 96

一八七五年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的起义 97

一八七六年保加利亚的起义 98

一八七六年塞尔维亚和彻尔诺戈里亚反土耳其的战争 99

一八七七至一八七八年俄土战争在南方斯拉夫人历史中的意义 99

独立初期的保加利亚 100

东鲁麦利亚同保加利亚的再统一与一八八五年的塞保战争 101

推翻亚历山大·斐迪南上台 102

保加利亚的工人运动 103

十九世纪末叶和二十世纪初叶保103

加利亚社会经济的发展 103

十九世纪末叶和二十世纪初叶的塞尔维亚 104

十九世纪末叶和二十世纪初叶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 105

十九世纪末叶和二十世纪初叶的马其顿 106

十九世纪末叶和二十世纪初叶的彻尔诺戈里亚 107

巴尔干战争的历史意义 108

十九世纪末叶和二十世纪初叶的克罗地亚 110

十九世纪末叶和二十世纪初叶的斯洛文尼亚 110

十九世纪末叶和二十世纪初叶的捷克 111

捷克的工人运动 112

十九世纪末叶和二十世纪初叶的斯洛伐克 113

十九世纪末叶的波兰 113

十九世纪末叶波兰的工人运动 116

一九○五—一九○七年波兰王国的革命 117

世界大战前的南方和西方斯拉夫人 119

第八章 十九世纪末叶至二十世纪初叶的美国120

反奴隶主斗争的完成 120

格兰特总统时期(一八六九—一八七七) 121

内战后美国的经济发展 123

美国帝国主义 125

共和党人与民主党人的接近 128

美国工人运动发展的特点 131

七十至八十年代的群众运动 132

美国劳工联合会(劳联) 135

农民运动 135

西美战争 136

西阿多·罗斯福总统时期(一九○一—一九○八年) 139

塔虎脱总统时期(一九○八—一九一二年) 141

社会党 142

罢工运动的发展142

「世界产业工人联盟」 143

美国在战争前夜的政治危机 144

第九章 十九世纪末叶和二十世纪初叶的日本146

日本变成资产阶级国家 146

农民和工人的境况 147

一八八九年的宪法 148

中日战争(一八九四—一八九五)149

日本帝国主义 150

日本资本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日俄战争 150

日本的工人运动 152

马克思的晚年 154

第十章 第二国际154

恩格斯与第二国际的成立 155

一八八九年的巴黎会议 156

恩格斯逝世 157

恩格斯逝世以后的第二国际 157

巴黎会议以后的第二国际 159

一九○五年革命与第二国际 160

第161

二国际内部派别的斗争·斯图加特会议 161

巴塞尔会议 163

国际舞台上的布尔什维主义 164

第十一章 十九世纪末叶的国际关系166

德国是欧洲安全的威胁 166

俄土战争 167

英俄角逐 167

圣史德芬和约和柏林会议(一八七八)168

德奥同盟(一八七九)·三国同盟(一八八二)172

俄法联盟 172

瓜分世界的斗争 173

瓜分亚洲的斗争 174

非洲的瓜分 175

十九世纪末叶的远东问题 177

十九世纪末叶美国的帝国主义政策 178

瓜分世界的完成·英德矛盾 179

第十二章 二十世纪初叶的国际关系181

最初的帝国主义战争:西美战争和英布战争 181

中国的人民起义 181

英日同盟与日俄战争 182

第一次摩洛哥危机(一九○五—一九○六) 185

英德角逐与协约的成立 185

阿尔几西拉斯会议 186

英俄协定 186

一九○五年俄国革命对解放运动高涨的影响 188

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 191

第二次摩洛哥危机 192

意土战争(一九一一—一九一二) 193

巴尔干联盟·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一九一二—一九一三) 193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一九一三年) 196

巴尔干战争的结果 198

第十三章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最高与最后的阶段199

十九世纪后三十年与二十世纪初叶的技术发展 199

帝国主义·垄断资本的形成 202

金融资本 203

资本主义列强瓜分世界 205

资本的输出 205

资本家联盟瓜分世界 206

帝国主义的五个基本特征 207

资本主义的腐化 207

经济和政治发展不平衡性的加强 208

反动的加紧·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后阶段 209

第十四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21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21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开始 211

欧洲大战变成世界大战 213

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 214

德国的作战计划 216

突入比利时和法国 217

俄军在东普鲁士和加里西亚的进政 218

阵地战 218

一九一四年俄军胜利的意义 221

一九一四年军事和政治总结 221

意大利的转到协约国方面 222

战争中的巴尔干各国 223

主要的会战转移到东线 225

塞尔维亚的失败 227

一九一五年的军事和政治总结 228

凡尔登之战 228

西南战线的军队在加里西亚和布哥维纳的进攻 229

索姆河畔之战 230

罗马尼亚的参战与溃败 230

一九一六年的军事和政治总结 232

第十五章 第二国际的破产·布尔什维克为建立第三国际而斗争233

第二国际领袖们的背叛 233

国际工人运动中的革命派别 234

列宁和布尔什维克论各种战争的形式 235

列宁为创建共产国际(第三国际)而斗争 236

第十六章 大战时期交战国的国民经济和无产阶级的状况238

国民经济服从战争的利益 238

大战时期无产阶级的状况 239

第十七章 一九一七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240

欧洲的革命形势 240

四国同盟的媾和提议 241

俄国的二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42

一九一七年西欧革命运动的高涨 243

一九一七年的军事行动·双方的计划和会战的开始 244

东线 244

加波列托附近的惨变 245

美国与一九一四—一九一八年的大战 245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俄国革命地退出战争 249

第十八章 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国际意义249

苏维埃政权为和平而斗争 252

布列斯特和约 253

苏维埃人民反德国占领者的卫国战争 254

十月革命对国际革命运动的影响 256

协约国武装干涉的开始 258

第十九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259

德国及其盟国的溃败 259

保加利亚的投降 260

土耳其的溃败 261

奥匈的崩溃·陆军和海军中的起义·投降 261

德国的投降·康边停战协定 26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总结 262

大事年表26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