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红长城:新中国重大军事决策实录 下【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红长城:新中国重大军事决策实录 下
  • 古越编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市:广东人民出版社
  • ISBN:7218050301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710页
  • 文件大小:645MB
  • 文件页数:1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红长城:新中国重大军事决策实录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上册1

序章 开国大典初点兵1

一、鲜为人知的故事:北平入城仪式一推再推3

二、从农村到城市,从城市到农村6

三、西苑初点兵10

四、进京第一站:香山故事13

五、永载史册的开国大典15

第一章 大追击中的磨合23

一、大军南下,划归四野指挥的陈赓兵团如何行动?毛泽东、林彪、陈赓之间频繁进行电报磋商25

二、进军广东之争32

三、追击大西南之敌41

第二章 运筹琼岛风云急49

一、毛泽东点将,十五兵团准备进攻海南岛51

二、何时发起海南岛战役,事关行动的胜败57

三、缺少渡海作战经验的人民解放军对渡海作战方式进行反复探索61

第三章 紧锣密鼓欲跨越海峡71

一、渡江战役前后,中央军委、毛泽东即着手筹划台湾战役73

二、毛泽东致信斯大林:国民党的支持者在台湾建立了一个海空军基地,我们的一些将领提议,请苏联援助夺取台湾78

三、为解放台湾,毛泽东、周恩来亲自选将筹建空军81

四、为攻台作战,毛泽东和中央军委下决心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89

五、毛泽东点将,粟裕主持攻台作战准备工作98

六、解放舟山群岛,积极准备攻取金门,剪除台湾外围屏障103

第四章 和平解放西藏的曲折历程111

一、新疆和平解放后,毛泽东令彭德怀派兵进军西藏,彭德怀提出不同建议113

二、毛泽东采纳彭德怀的建议,令刘伯承、邓小平、贺龙派兵进军西藏116

三、历史上几乎没有进藏成功的先例,刘伯承、邓小平、贺龙慎而又慎122

四、进军西藏,第一位的任务不是作战,而是给养的补给,毛泽东与刘伯承、邓小平、贺龙等前方将领呕心沥血129

五、和平攻势,毛泽东、彭德怀对班禅等人的争取131

六、昌都之战,以打促和。毛泽东与前方将领运筹中国大陆上的最后一个战役135

第五章 为惊天动地的举动费思量143

一、未雨绸缪,毛泽东紧急调兵东北边防145

二、出兵援朝,毛泽东、周恩来和将帅们进行艰难的抉择149

三、毛泽东点将,彭德怀临危受命161

四、出兵时间一波三折,毛泽东令彭德怀两度火速回京169

第六章 美军败于我手179

一、战场变化迅速,彭德怀致电毛泽东要求改变打法181

二、毛泽东预言战局是可以转变的;彭德怀“钓鱼”清川江185

三、第三次战役中的磨合191

四、前线告急,彭德怀急闯玉泉山197

五、毛泽东的三杯酒205

六、空军入朝:异国上空的雄鹰208

七、打谈结合,刺刀下的唇枪舌剑212

第七章 陈赓的秘密使命221

一、胡志明秘密来到中国,中共中央作出新的决策223

二、陈赓秘密赴越南227

三、为打好第一仗,陈赓与越方将领精心制定作战计划233

四、首战东溪一波三折239

五、关键时刻,是撤是攻?陈赓致函胡志明242

第八章 刘伯承创办军事学院249

一、刘伯承:“还是让我去办学校吧!”251

二、中南海的三次神聊257

三、刘伯承出任军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263

四、陈毅代表中央军委向刘伯承授旗268

五、新与旧的辩证法:大胆利用旧军人272

六、从“土八路”到正规化275

第九章 海陆空三军首次联合作战281

一、朱德说“要清理门户”;毛泽东拍板决策283

二、选择战略突击方向,张爱萍等前线将领颇费周折287

三、张爱萍:这是在我国特定环境中打仗,我们就要创造出适应我国特定条件的打法294

四、好事多磨,难以下达的攻击命令300

第十章 授衔怀仁堂307

一、彭德怀就实行军衔制致函毛泽东309

二、左右平衡费思量311

三、毛泽东:“我不当那个大元帅!”316

四、毛泽东向十大元帅授衔319

五、取消与恢复军衔制的曲折历程323

第十一章 炮击金门的醉翁之意327

一、毛泽东说“不要怕鬼”,彭德怀部署炮击金门329

二、炮兵进入发射阵地,一夜过去毛泽东突然改变主意335

三、毛泽东下令炮击金门;蒋介石连声说:“好!好!好!”339

四、杜勒斯发表声明,公开威胁;毛泽东制定著名的“绞索”战略348

五、毛泽东的文仗:陈毅协助周恩来发动外交“炮战”,吴冷西展开宣传攻势352

六、美蒋争执愈演愈烈,毛泽东要“偃旗息鼓,观察两天,再作道理”356

七、美、蒋不听“招呼”,毛泽东安排战争史上罕见的戏剧性情节,打炮成为国、共、美三方之间特殊的对话渠道364

下册第十二章 和平时期大比武367

一、叶剑英慧眼识英雄,元帅盛赞中尉的创造。毛泽东说“叶帅找到了一个好方法”369

二、毛泽东:“后排议员”难以推广,必须让“前排议员”亲自抓377

三、毛泽东观看大比武,在一个画着蒋介石头像的沙袋前停住了脚步,说“老朋友,久违了”,边说边对着沙袋连打了三拳380

四、大比武出现了“花架子”,林彪借此大做文章,激怒了众将帅388

第十三章 托起中国的尖端武器397

一、毛泽东语出惊人:“我们国家也要发展原子弹。”彭德怀、聂荣臻、叶剑英等与科学家们一起探索中国发展核武器之路399

二、聂荣臻主持制定新中国尖端武器研制规划406

三、聂荣臻雨夜拜会苏联总顾问413

四、永远的“五九·六”418

五、发展核武器不能以破坏文化遗产为代价423

六、聂荣臻元帅为科学家们“募捐”。“上马”与“下马”之争425

七、减轻思想负担,老帅为科学家行加冕礼433

八、中央成立“十五人专委”,核武器研制一路绿灯436

九、周恩来主持核武器试验准备441

十、核试验,聂荣臻亲自到现场坐镇指挥。周恩来:“一切由你现场决定。”447

十一、抢在法国之前成功试爆氢弹455

十二、向海洋进军,发展核潜艇458

第十四章 统帅与海军海防461

一、周恩来代表毛泽东检阅海军463

二、朱德致函毛泽东,建议加快建设海军467

三、争取苏联援助,建设现代海军472

四、崇武以东海战,周恩来关注前线战事479

第十五章 大办民兵师483

一、有关兵役制度的争论485

二、彭德怀探索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发展道路490

三、毛泽东:“全民皆兵”,“大办民兵师”494

四、罗荣桓:“全民皆兵”是个战略口号498

五、发展民兵力量,三位元帅的心愿504

六、毛泽东提出民兵工作“三落实”,徐向前主持民兵工作507

七、徐向前:民兵在人民战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任何否定或轻视民兵建设的观点,都是错误的511

第十六章 “和平统一”——台湾问题的战略构想515

一、初伸橄榄枝517

二、毛泽东关于第三次国共合作的战略构想520

三、期望国共和谈529

四、邓小平:我这一生只剩下一件事,就是台湾问题535

五、吕正操纽约重逢张学良538

第十七章 冰冻时代的战略较量545

一、边界争端无小事547

二、毛泽东:我看没有什么了不起,要打,我们只有奉陪到底了。552

三、毛泽东和老帅们研究战略问题556

四、苏联核威胁,中共中央加紧了核武器试验的步伐561

第十八章 华北军事大演习567

一、邓小平: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抓紧抓好569

二、邓小平主持调整军事战略方针问题571

三、酝酿已久的演习设想575

四、如临深渊,如履薄冰577

五、邓小平:“好吧!就这样。”580

六、秦基伟:少花钱,多办事583

七、大气磅礴586

八、沙场秋点兵,邓小平的“六个一定”589

第十九章 新中国大裁军593

一、邓小平:军队要改革595

二、百年梦想——建设强大的现代化的国防军598

三、邓小平:要给军队“消肿”602

四、邓小平:第一条决心要大,第二条才是工作要细608

五、跨世纪的决策:江泽民提出裁军50万613

第二十章 邓小平请辞中央军委主席617

一、邓小平协助毛泽东领导军队619

二、邓小平临危受命整顿军队624

三、邓小平再次离开军队领导岗位628

四、邓小平再度复出631

五、邓小平的特别举动633

第二十一章 反分裂反“台独”,威显东南海域643

一、反分裂反“台独”的战略决心645

二、长空利剑刺破“台独”者的阴谋648

三、美国舰队企图不良重现台湾海峡650

四、“群鹰”角逐闽南上空,“长鲸”出没南海水域654

第二十二章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659

一、历史性决策:组建驻香港部队661

二、深圳河,毛泽东下令部队停止前进665

三、邓小平提出要在香港驻军:既然香港是中国领土,为什么不能驻军?连这权力都没有,还算什么中国领土!667

四、以法律的名义671

五、神圣的时刻673

六、香港数万人欢迎驻香港部队进驻677

第二十三章 中流砥柱战洪魔681

一、狂涛骇浪形成了南北夹击,江泽民下达抗洪军令683

二、洪峰到来之际,朱镕基来到抗洪第一线685

三、第五次洪峰向荆江逼近的关键时刻,江泽民出现在长江大堤上689

四、军委主席再下军令:高度警惕,充分准备,全力以赴693

五、江泽民再度亲临前线697

六、江泽民:军队交了一份出色的答卷700

主要参考文献705

后记71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