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研究【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宋强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20319522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305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325页
- 主题词:公民教育-教育思想-研究-世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一 研究背景1
(一)全球化对传统“国家公民”教育提出挑战1
(二)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积极推行“世界公民”教育以应对全球化的挑战2
(三)推行世界公民教育面对“世界认同”与“国家认同”的不断博弈3
(四)中国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和加强社会主义公民教育的需要3
二 核心概念界定5
(一)世界公民教育的内涵:由国家维度到世界维度5
(二)世界公民教育的外延:由世界维度到多元维度19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21
(一)研究思路21
(二)研究方法22
四 研究意义24
(一)理论意义24
(二)实践意义25
五 研究问题与分析框架25
(一)研究问题25
(二)分析框架26
第二章 文献综述28
一 国外研究28
(一)总体特点28
(二)基于数据库的研究趋势分析29
(三)国外研究的热点和存在的问题39
二 国内研究45
(一)总体特点45
(二)基于数据库的研究趋势分析46
(三)国内研究的热点和存在的问题53
第三章 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的历史发展55
一 萌芽期(公元前4世纪—1945年)57
(一)“道德普世主义”阶段(公元前4世纪—476年)——“世界公民”的提出与世界主义的兴盛57
(二)“宗教普世主义”阶段(476年—16世纪)——由“宗教世界的公民”向“世界公民教育”过渡61
(三)“政治普世主义”阶段(16世纪—1945年)——源于社会契约理论的近代公民观念诞生与“世界公民”政治诉求的明晰化过程64
二 初创期(1945—1991年)72
(一)“前经济普世主义”阶段(1945—1973年)——“世界公民教育”的正式提出与思想初兴72
(二)“文化普世主义”阶段(1973—1991年)——“世界公民教育”思想的多元发展74
三 快速发展期(1991年至今)75
(一)“经济普世主义”阶段(1991—2000年)——世界公民教育思潮兴起75
(二)“数字普世主义”阶段(2000年至今)——世界公民教育思潮广泛传播与国际组织、民族国家的积极应对77
第四章 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的理论基础81
一 世界主义81
(一)世界主义的内涵81
(二)世界主义的发展历程87
(三)世界主义是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的理论之源90
二 全球化理论91
(一)全球化主要体现为经济全球化91
(二)全球化理论的主要观点92
(三)全球化促进世界公民意识的形成95
三 全球治理理论98
(一)全球化背景下由“统治”到“治理”的转变98
(二)全球治理的内涵99
(三)全球治理的主要推进机构100
(四)全球治理为世界公民教育提供了价值指导103
(五)全球治理的局限105
四 世界性与民族性系列理论106
(一)从个人主义到人类主义模式106
(二)“多元文化主义/国家主义模式”与“国家主义/世界主义模式”109
第五章 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的公民资格观113
一 关于世界公民资格的演进:世界范围内的公民资格扩展113
(一)国家框架内的公民资格113
(二)世界公民资格的孕育115
(三)世界公民资格的展开116
二 关于世界公民认同:国家认同与世界认同的优先权之争119
(一)认同的内涵119
(二)由国家认同到世界认同转变的原因120
(三)对国家认同与世界认同优先权的争论124
三 关于世界公民权利:基于国家的契约式保障126
(一)自由主义、共和主义、社群主义、多元文化主义的公民权利观127
(二)世界公民应享有的权利128
(三)世界公民实际被赋予有限的权利132
四 关于世界公民义务:担当全球道德责任136
(一)世界公民应履行什么样的义务136
(二)世界公民怎样履行义务——培养国际素质,分层实施138
五 关于世界公民参与:主动参与全球事务139
第六章 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的公民教育观143
一 关于世界公民教育的地位143
(一)世界公民教育是应对全球变革的要求143
(二)世界公民教育在国家教育体系中实际处于“一般地位”144
(三)世界公民教育是多维度公民教育中的重要部分146
(四)世界公民教育可以统合同类教育思潮共同推动全球发展149
二 关于世界公民教育的目标150
(一)宏观层面:不同立场的教育目标150
(二)微观层面:“知识、情感、态度”的目标151
三 关于世界公民教育的内容153
(一)国际组织:培养担当全球责任的世界公民154
(二)怎样培养与成为“世界公民”158
(三)培养全球参与意识159
(四)培养文化公民,实行主动公民教育160
(五)面向全球的多领域教育161
(六)建立世界公民教育课程体系163
四 关于世界公民教育的途径165
(一)依托多元文化教育166
(二)分层展开168
(三)创设环境168
(四)学科渗透169
第七章 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的实践效果与理论争议172
一 实践产生的积极影响:促进了国际理解和世界公民意识的形成172
(一)合作共生:融入民族国家的教育政策与课程改革172
(二)追溯源头:在教师教育中增加“世界公民”的内容181
(三)主动实践:融入教师的教育理念183
二 实践带来的认同危机:民族国家内部对世界公民教育接受的限度189
(一)国家认同与世界认同的张力:国家认同趋于强大189
(二)学校和教师:没有准备好培养世界公民191
(三)受教育者:尚未把握国家认同与世界认同的尺度199
三 理论的质疑:是否有利于实现全球公正与正义201
(一)质疑西方单向度的全球公正与正义201
(二)质疑无差别地推行世界公民教育203
四 理论的争议:批判与对立理论204
(一)为发展中国家代言:批判理论204
(二)挑战世界平等与正义:对立理论211
(三)偏离与背叛:世界公民教育思想的畸形发展213
第八章 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的评价反思217
一 研究结论217
(一)在肯定国家认同的基础上,世界公民教育思潮倡导多维度公民资格与认同217
(二)从人类利益共同体的角度看,世界公民教育思潮是一种值得借鉴并且可以本土化的思潮222
(三)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的五项主要特征230
二 反思236
(一)谁是世界公民——社会精英还是普罗大众236
(二)谁来承载世界公民教育——世界政府抑或民族国家240
(三)国家如何应对国际组织推行的世界公民教育——抵制排斥或者选择性引入261
(四)批判性世界公民教育的视角——世界一体化还是多样化266
三 展望270
(一)通过世界公民教育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70
(二)逐步实现国家公民身份与世界公民身份的整合272
(三)国际组织向“全球共同体”的发展愿景274
(四)世界公民教育思潮仍将深入发展277
参考文献280
索引299
热门推荐
- 3037830.html
- 3107489.html
- 3695545.html
- 2270214.html
- 245959.html
- 1708067.html
- 496071.html
- 2783897.html
- 2017300.html
- 27370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105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123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735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91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282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910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140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579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072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02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