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制概述【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冯连旗主编;赵庆春,王志鹏,崔颖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51700818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594页
- 文件大小:81MB
- 文件页数:622页
- 主题词:人力资源管理-劳动法-研究-中国;社会保障-行政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制概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总论1
第一章 劳动法、人事行政法概论1
第一节 人事行政法概述1
一、人事行政法的特征1
二、人事行政法律关系3
三、人事行政法的主要内容9
第二节 劳动法律制度、劳动法的概念与适用范围10
一、劳动法律制度概述10
二、规范劳动关系的法律法规10
三、劳动法的概念11
四、《劳动法》适用的范围11
第三节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内容与表现形式14
一、劳动法的基本原则14
二、劳动法的主要内容14
三、劳动法的表现形式15
第二章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依法行政概述17
第一节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依法行政法律适用规则概述17
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依法行政的概念17
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依法行政法律适用的基本规则18
第二节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依法行政程序概述20
一、公开程序21
二、告知程序22
三、参与程序23
四、回避程序24
五、案卷程序24
六、时效程序25
七、救济程序25
第三节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依法行政处罚概述26
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依法行政处罚的概念26
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依法行政处罚的种类26
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依法行政处罚程序的基本原则28
第四节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依法行政许可概述29
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依法行政许可概述29
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许可的内容31
第五节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争议41
一、处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争议的主要方式41
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争议处理方式的比较43
第六节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复议46
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复议的概念和特点46
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49
第七节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诉讼52
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诉讼的概念和特点52
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53
第二编 公务员管理58
第三章 公务员管理58
第一节《公务员法》的实施范围58
第二节 职位分类制度61
第三节 考核制度62
第四节 职务任免制度63
第五节 职务升降制度66
第六节 奖惩制度68
一、奖励制度68
二、公务员纪律69
三、处分72
第七节 交流和回避制度73
一、公务员交流制度74
二、公务员回避制度74
第八节 辞职和辞退制度75
第九节 申诉和控告制度76
一、公务员申诉制度76
二、公务员控告制度76
三、公务员申诉与控告的联系与区别77
第十节 公务员职位聘任制度78
第十一节 调配录用制度80
一、公务员录用制度概述80
二、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82
三、公务员交流制度89
四、公务员调任、转任和特殊人员的选调制度93
第十二节 公务员培训教育97
一、公务员培训教育概述97
二、公务员培训登记制度100
第三编 人才资源开发管理与事业单位人事管理102
第四章 人才资源开发102
第一节 人力资源开发概述102
一、人力资源开发的概念102
二、人力资源开发的类型103
三、人力资源开发的特点103
第二节 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选拔、培养与管理104
一、选拔范围105
二、选拔条件106
三、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108
四、高层次专业人才管理109
第三节 市场准入制度110
第四节 政府特殊津贴制度113
一、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的选拔范围113
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的选拔条件114
三、政府特殊津贴发放办法116
四、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的考核116
第五节 博士后制度117
一、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特点及招收博士后有关规定118
二、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的管理120
三、博士后研究人员期满出站管理124
第六节 回国(来华)专家管理125
第七节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概述127
一、继续教育的概念127
二、继续教育的起源与发展128
三、继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129
第八节 继续教育制度的基本内容130
一、继续教育的对象131
二、继续教育的内容131
三、继续教育的方式131
四、继续教育的师资131
五、继续教育的组织管理和实施132
六、继续教育基地133
第九节 继续教育规划与高研班134
一、继续教育规划的作用134
二、继续教育规划的类别136
三、继续教育规划的基本内容137
四、继续教育的高研班138
第五章 人才资源配置144
第一节 人才资源配置概述144
第二节 人才流动与人才市场146
一、关于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的规定146
二、关于人才交流的规定149
第三节 毕业生人才资源的配置151
一、毕业生接收政策151
二、档案转接政策151
三、毕业生办理户口政策152
四、毕业生见习政策153
五、大学生创业政策154
第四节 留学回国人才资源的配置155
第六章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158
第一节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概述158
第二节工作分配与就业159
第三节 军队转业干部待遇与家属安置164
第四节 培训与社会保障166
第七章 专业技术人员职称168
第一节 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概述168
一、现行职称工作制度的建立168
二、职称工作的范围和对象169
三、职称工作的主要内容169
四、职称包含的专业技术职务系列170
五、职称晋升的方式170
第二节 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171
一、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基本内涵171
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的基本原则171
三、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主要内容172
第三节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考试制度174
一、实行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考试制度的目的174
二、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考试种类175
三、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考试的组织与实施175
第四节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制度177
一、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制度的建立177
二、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的种类178
三、职业资格制度管理的主要环节178
第八章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181
第一节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概述181
第二节 岗位设置管理制度183
一、岗位类别183
二、岗位等级185
三、岗位结构186
四、岗位条件188
五、岗位审核190
六、岗位聘用191
第三节 聘用制度193
一、聘用制度的指导思想和原则194
二、聘用的权限、条件及程序194
三、聘用合同的订立、变更、终止、解除及经济补偿195
四、受聘人员的待遇198
五、原固定制人员的落聘管理199
第四节 公开招聘制度200
一、公开招聘的适用范围、指导原则200
二、招聘对象的范围、条件及程序201
三、招聘计划、信息发布与资格审查202
第五节 考核奖惩制度205
一、考核的内容和标准205
二、考核的方法和程序208
三、考核结果的使用210
四、考核的组织管理211
第六节 解聘辞聘制度212
一、解除聘用合同213
二、终止聘用合同214
第九章 外国专家管理概述215
第一节 外国专家管理概述215
一、外国专家主要类型215
二、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制度216
三、聘请外国文教专家单位资格认可制度和年检制度217
四、外国专家奖励制度220
五、外国专家日常管理有关要求222
六、外国专家有关问题处理223
第二节 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224
一、许可名称224
二、许可依据224
三、申请条件224
四、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办理程序和要求225
五、外国专家证办理程序和要求228
第十章 引进国外智力项目233
第一节 智力项目引进概述233
一、国外智力项目引进的发展历程233
二、国外智力引进项目的分类234
三、国外智力项目引进的管理机构235
第二节 引进外国专家、出国(境)培训236
一、引进外国专家项目的审批程序236
二、出国(境)培训工作的基本概念237
三、出国(境)培训工作的管理机构237
四、出国(境)培训项目的分类238
五、出国(境)培训项目的申报程序238
第三节 成果推广和基地示范建设240
一、引智成果推广和基地示范建设概述240
二、引智成果推广和基地示范建设的管理机构241
三、引智成果推广和示范基地的申报条件及程序242
四、引智成果推广和示范基地的撤销243
第十一章 国际交流与合作244
第一节 国际交流与合作概述244
第二节 国际人才的实质245
一、国际人才的特征和含义245
二、国际人才的素质246
三、国际人才引进应对措施247
第三节 海外研发团队管理制度251
一、海外研发团队的基本内涵和作用251
二、海外研发团队管理制度253
第十二章 绩效考评256
第一节 政府绩效评估的内涵和实质256
一、绩效的概念256
二、政府绩效评估的基本含义258
三、政府绩效评估的本质259
第二节 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发展历程263
第三节 我国开展政府绩效评估的现实意义266
一、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266
二、有利于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267
三、有利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269
四、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70
第四节 沈阳市政府绩效考评的主要内容271
一、组织机构271
二、对象分类及内容273
三、考评内容、指标及分值273
四、考评方法及程序274
第四编 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福利、退休、工资基金、工勤人员管理277
第十三章 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福利管理277
第一节 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概述277
一、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的历史沿革277
二、机关事业单位现行工资制度情况278
第二节 公务员工资制度279
一、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的原则279
二、公务员工资制度的基本内容279
三、公务员工资制度的主要特点282
第三节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283
一、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原则283
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的基本内容284
第四节 机关事业单位福利制度概述286
一、机关事业单位福利制度的基本内涵286
二、机关事业单位福利制度的特点和作用287
第五节 机关事业单位现行福利制度287
一、工时制度287
二、休假制度287
三、福利费制度292
四、遗属的抚恤和生活照顾293
五、因公(工)负伤及伤残抚恤制度295
第十四章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管理298
第一节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的基本内涵298
第二节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条件与待遇298
一、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职)条件298
二、机关事业单位基本离退休(退职)费计算办法299
第三节 机关事业单位提高退休费比例政策规定301
一、特殊贡献待遇302
二、其他提高退休费比例305
第四节 机关事业单位特殊工种退休条件306
第十五章 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基金管理309
第一节 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基金管理概述309
第二节 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基金管理政策规定309
第三节 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基金管理内容311
一、核发“工资基金管理手册”311
二、换发“工资基金管理手册”311
三、核定年度人员和工资总额使用计划312
四、审核“工资基金管理手册”月工资支付记录312
五、工资基金监察312
第十六章 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管理314
第一节 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招聘、调动(草案)314
一、招聘314
二、调动315
第二节 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工作业绩考核316
第三节 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辞职、辞退317
一、辞职317
二、辞退317
第四节 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318
一、工人技术等级晋升考核318
二、工人技师聘任319
第五节 机关事业单位临时用工管理规定320
一、严格控制临时用工范围、岗位和数量320
二、严格规范招用程序和用工手续321
三、加强临时用工劳动合同管理321
四、规范临时用工劳动报酬、保险、福利管理322
第五编 国家工作人员纪律324
第十七章 国家工作人员纪律324
第一节 纪律的概述324
一、纪律的含义324
二、纪律的特征325
三、纪律的重要性325
第二节 违反纪律的责任326
一、承担违纪责任的条件326
二、承担违纪责任的形式327
第三节 政治纪律330
一、政治纪律的含义和基本内容330
二、党的政治纪律的主要内容330
三、公务员的政治纪律332
四、违反政治纪律应承担的责任332
第四节 工作纪律337
一、保密纪律337
二、外事纪律342
三、人事工作纪律348
第五节 廉政纪律352
一、廉洁从政的行为准则353
二、关于赠送和收受礼品的纪律规定356
三、关于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纪律规定359
四、关于严禁用公款旅游的纪律规定360
五、关于在国内公务活动中的纪律规定360
六、关于申报收入和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的纪律规定362
第十八章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访制度365
第一节 信访概述365
一、概念365
二、沿革365
三、信访原则367
第二节 信访制度369
一、《信访事项办理程序》主要内容369
二、《重大信访事项排查调处工作暂行规定》主要内容369
三、《领导接访工作制度》主要内容370
四、《信访初访接待工作办法》主要内容371
五、《重点信访案件办理工作细则》主要内容372
六、《信访事项复查复核暂行办法》主要内容372
第三节 咨询服务373
第六编 劳动就业375
第十九章 劳动就业375
第一节 劳动就业概述375
第二节 劳动就业的原则377
一、国家促进就业的原则377
二、平等就业和双向选择原则378
三、照顾特殊群体就业原则378
第三节 就业服务和管理379
第四节 劳动就业援助381
第五节 劳动就业的政策支持383
第六节 公平就业386
第二十章 职业能力建设388
第一节 概述388
第二节 劳动预备制390
一、劳动预备制度的概念390
二、实行劳动预备制度的重要意义390
三、建立和实施劳动预备制度的政策法律依据392
四、劳动预备制度的实施方法393
第三节 职业技术培训的形式395
一、初中高级职业培训395
二、再就业培训397
三、创业培训397
四、企业职工培训398
第四节 社会力量办学401
一、社会力量办学机构的范围和管理方式401
二、沈阳市社会培训机构发展状况402
三、规范社会职业培训机构的对策措施402
第五节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403
一、职业资格证书制度403
二、职业资格405
三、国家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意义406
四、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法律法规406
五、职业技能鉴定407
六、工人考核制度的历史过程409
七、职业技能鉴定的实施411
八、我国职业资格认证的法律、法规及文件介绍414
第六节 职业技能鉴定制度417
一、职业技能鉴定的概念417
二、职业技能鉴定的发展历程419
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422
四、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体系和工作领域422
五、现代第三方认证规则423
六、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化管理体制424
七、职业技能鉴定考务管理427
八、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429
九、职业技能鉴定考评人员429
十、新职业全国统一考试430
第七编 劳动关系432
第二十一章 劳动关系法制概述432
第一节 劳动关系432
第二节 劳动合同概述434
第三节 劳动合同的订立435
一、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435
二、劳动合同的种类和定义438
第四节 劳动用工备案440
第五节 劳动合同的履行与变更442
一、劳动合同的履行442
二、劳动合同的变更443
第六节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444
一、解除劳动合同的几种情形444
二、限制解除的情形446
第七节 劳动合同违法责任447
一、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447
二、用人单位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448
第八节 集体合同451
第二十二章 劳动基准454
第一节 工作时间454
一、标准工时制454
二、特殊工时制455
第二节 休息休假制度457
第三节 女工与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460
一、女职工劳动保护460
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462
三、禁止使用童工的规定464
第二十三章 劳动权利468
第二十四章 劳动报酬471
第一节 劳动报酬概述471
第二节 企业工资宏观管理473
一、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473
二、工资总额管理体制和审批程序477
第三节 工资支付与保障478
一、最低工资保障制度478
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479
三、工资指导线制度480
四、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480
五、企业人工成本预警预测制度481
六、工资总额管理制度482
七、工资内外收人监督检查制度484
八、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484
第二十五章 劳动人事争议处理486
第一节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制度概述486
一、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概述486
二、人事争议仲裁制度概述488
第二节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制度488
一、建立和完善企业调解委员会489
二、调解内容、职责和原则489
三、调解程序和方法490
第三节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制度主要内容491
一、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主要内容491
二、人事争议仲裁制度的主要内容492
第四节 劳动人事争议诉讼制度493
一、仲裁时效493
二、用人单位的举证责任494
三、仲裁与诉讼程序的衔接494
第五节 六方协商机制的主要内容496
一、仲裁委员会的职责496
二、仲裁委员会例会制度496
三、实体化办事机构的设置497
四、允许兼职仲裁员办案497
第二十六章 劳动保障监察498
第一节 劳动保障监察概述498
一、劳动保障监察的概念498
二、劳动保障监察的主要特征499
三、劳动保障监察的作用500
四、劳动保障监察的基本原则501
五、劳动保障监察的内容504
六、劳动保障监察的范围504
第二节 劳动保障监察的管辖和职责505
一、劳动保障监察的管辖505
二、劳动保障监察的职责506
第三节 劳动保障监察的职权和形式507
一、劳动保障监察的职权507
二、劳动保障监察的形式508
第四节 劳动保障监察的一般程序508
一、立案508
二、调查取证509
三、处理509
四、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509
五、送达510
第五节 用人单位的相关权利和义务510
一、用人单位的相关权利510
二、用人单位的义务511
第二十七章 农民工工作512
第一节 农民工工作概述512
一、农民工512
二、农民工问题512
三、农民工工作513
四、做好农民工工作的意义514
第二节 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主要内容514
第八编 社会保障517
第二十八章 养老保险及农村养老保险517
第一节 养老保险概述517
第二节 城镇从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制度520
一、基本原则521
二、实施范围522
三、资金来源522
四、享受条件523
五、基金支付范围523
六、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523
第三节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525
一、基本原则525
二、参保范围526
三、资金来源526
四、享受条件527
五、其他527
第四节 相关法律责任528
第二十九章 失业保险531
第一节 失业及失业保险制度的基本概念531
一、失业的概念531
二、失业保险制度的概念531
三、失业保险制度的特征532
第二节 现行的失业保险制度532
一、失业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发展532
二、《失业保险条例》的主要内容534
第三节 相关法律责任535
一、《失业保险条例》第五章的规定536
二、《失业保险金申领发放办法》的规定536
三、《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的规定537
第三十章 工伤保险538
第一节 工伤保险概述538
一、工伤保险的概念538
二、工伤保险的建立与发展538
三、我国工伤保险的发展状况539
第二节 工伤保险制度541
一、工伤保险的目的541
二、工伤保险的基本原则544
三、工伤保险的特点546
四、工伤保险的作用547
五、工伤的范围548
六、劳动能力鉴定559
七、工伤保险待遇560
八、工伤保险基金562
第三节 法律责任562
第三十一章 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566
第一节 基本医疗保险概述566
第二节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框架567
第三节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569
一、适用范围569
二、保险费的筹集569
三、基金的使用570
四、医疗服务和职工就医571
五、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管理和监督572
第四节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573
一、使用范围573
二、基金的筹集573
三、医疗保险待遇574
四、就医、医疗服务及管理574
五、基金管理574
第五节 生育保险575
一、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575
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576
第三十二章 社会保险基金监督577
第一节 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概述577
第二节 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制度581
第三节 社会保险稽核制度585
附录 相关法律法规文件588
热门推荐
- 249397.html
- 2965588.html
- 36437.html
- 748104.html
- 338020.html
- 1647987.html
- 2539976.html
- 2985740.html
- 3318445.html
- 26212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999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211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223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394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764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330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740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95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439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95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