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编组站设计【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编组站设计
  • 吴家豪编 著
  • 出版社: 人民铁道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76
  • 标注页数:419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42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编组站设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概论1

第一节 编组站的作用和意义1

第二节 编组站设计的原则和要求2

第三节 编组站设计依据的主要因素5

第四节 编组站设计工作的主要步骤和任务15

第五节 我国铁路编组站简况及其改造与设计的一些主要经验23

第二章 编组站设备数量与能力的计算确定25

第一节 编组站的作业25

第二节 编组站设备数量的计算与确定31

第三节 编组站设备能力的计算44

第四节 编组站设备能力的协调与设计54

第三章 编组站主要车场的配置58

第一节 编组站的主要车场及其配置的一般要求58

第二节 编组站主要车场配置的分类59

第三节 单向横列式布置62

第四节 单向混合式布置66

第五节 单向纵列式布置72

第六节 双向布置78

第七节 双系统单向布置86

第一节 无改编车流的作业及其对线路设备的要求90

第四章 通过车场和坐编设备的配置与设计90

第二节 通过车场的合理配置92

第三节 通过车场设备的计算与设计101

第四节 通过车场的线路布置与设计108

第五节 坐编作业的设备与布置112

第五章 机车、车辆设备的配置与设计120

第一节 机车、车辆设备及其配置与设计的一般要求120

第二节 单向横列式编组站内的机务段合理配置124

第三节 单向混合式编组站内的机务段合理配置127

第四节 单向纵列式编组站内的机务段合理配置129

第五节 双向编组站内的机务段合理配置135

第六节 编组站内列车机车辅助整备设备的设置与分布138

第七节 编组站内调车机车辅助整备设备的设置与分布142

第八节 蒸汽、内燃、电力机务段内设备和线路的布置145

第九节 车辆段布置及车辆设备在编组站内的合理配置159

第六章 编组站主要咽喉区的布置与设计163

第一节 咽喉区设计的一般要求163

第二节 到发场咽喉区布置与设计166

第三节 到达场咽喉区布置与设计173

第四节 出发场咽喉区布置与设计181

第五节 调车场咽喉区布置与设计187

第一节 编组站不设出发场的有利性和存在问题194

第七章 不设出发场的编组站设计194

第二节 驼峰续解车辆的计算与作业198

第三节 增加调车线的计算与设计206

第四节 调车场尾部作业能力的计算分析及其咽喉区的合理布置方案211

第五节 调车场发车的作业安全218

第六节 不设出发场的编组站的适应性分析220

第八章 编组站由单向扩建为双向的设计225

第一节 单向纵列式(三级三场)编组站作业上存在的问题225

第二节 为反向改编车流设置独立改编设备系统的有利性228

第三节 减少双向编组站折角车流的方法230

第四节 改单向为双向编组站的布置设计方案237

第五节 改单向编组站为双向的合理范围分析240

第九章 双溜放驼峰编组站的设计244

第一节 单、双溜放驼峰的作业与线路布置特点244

第二节 减少双溜放驼峰折角车流及其重复作业的设计方法247

第三节 双溜放驼峰咽喉区的布置及方案256

第四节 双溜放驼峰调车场尾部咽喉设计264

第十章 编组站进路交叉疏解布置设计268

第一节 站内进路交叉及疏解布置的一般分析268

第二节 单向编组站反向改编列车到发进路交叉疏解布置273

第三节 单向编组站反向改编列车到达与驼峰解体进路交叉疏解布置278

第四节 峰前到达场本务机入段与驼峰解体进路交叉疏解布置287

第一节 编组站的辅助作业及其线路与设备的配置和设计的一般原则293

第十一章 辅助作业线路与设备的配置和设计293

第二节 禁溜线的配置与设计294

第三节 守车线的配置与设计301

第四节 加冰设备的设计与配置309

第五节 倒装设备和为牲畜车服务设备的配置与设计317

第十二章 编组站车场与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设计323

第一节 编组站车场与线路平面和纵断面设计的原则和要求323

第二节 编组站通过正线和进、出站正线的平面和纵断面设计325

第三节 编组站到、发场的平面和纵断面设计329

第四节 编组站调车场的平面和纵断面设计332

第五节 编组站牵出线以及其他线路的平面和纵断面设计337

第六节 编组站线路平面和纵断面的连结342

第七节 编组站线路平面和纵断面设计的综合检算349

第十三章 编组站的分阶段发展356

第一节 编组站分阶段发展的意义和要求356

第二节 编组站发展阶段的划分与确定357

第三节 编组站各发展阶段的站场布置过渡方案与选择362

第四节 编组站各发展阶段的调车设备过渡方案与选择371

第十四章 编组站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377

第一节 技术经济比较的作用、意义以及基本原则和方法377

第二节 编组站设计技术经济比较的基本项目及其计算方法381

第三节 几种主要编组站合理布置图的技术经济比较及分析结论40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