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侵权责任法【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张民安,杨彪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304213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548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574页
- 主题词:侵权行为-民法-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侵权责任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侵权法的基本原理3
第一章 侵权与侵权法概述3
第一节 侵权行为与侵权法的性质3
一、侵权行为的界定3
二、侵权行为的特征6
三、侵权行为与违约行为7
四、侵权行为与犯罪行为13
五、侵权法的性质和地位17
第二节 侵权法的历史19
一、古代社会的结果责任19
二、罗马法的侵权责任制度21
三、近代侵权责任制度22
四、现代侵权责任制度23
五、我国侵权法26
第三节 侵权法的目的30
一、导论30
二、侵权法的四种目的30
三、侵权法的利益平衡性34
第四节 侵权法所保护的利益范围和程度35
一、导论35
二、侵权责任法保护的利益范围36
三、侵权法对他人利益的保护程度37
四、决定侵权法对他人利益保护程度的因素39
第五节 过错侵权责任与其他替代性补偿制度41
一、导论41
二、保险制度对侵权法的影响41
三、社会保障制度对侵权法的影响43
四、严格责任对过错侵权法的影响46
第二章 侵权责任的理论根据49
第一节 侵权责任的理论根据概述49
一、侵权责任理论根据的意义49
二、侵权责任的理论根据:过错50
三、侵权责任的理论根据:危险或其他50
第二节 过错侵权责任51
一、过错侵权责任的界定51
二、过错侵权责任的特征51
三、过错侵权责任的理论根据53
四、过错推定规则54
第三节 严格责任58
一、严格责任的界定58
二、严格责任的特征59
三、严格责任的理论根据63
四、严格责任的适用范围64
第四节 公平责任70
一、公平责任的性质和特征71
二、公平责任的制定法根据72
三、公平责任的构成要件73
四、公平责任的废除73
第三章 侵权责任的一般构成要件76
第一节 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的一般理论76
一、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的界定76
二、侵权责任的一般构成要件和特殊构成要件76
三、过错侵权责任、严格责任和公平责任的构成要件77
四、我国学说关于过错侵权责任一般构成要件的论争78
第二节 侵权行为79
一、侵权行为的分类79
二、人的侵权行为与物的侵权行为79
三、过错侵权行为和非过错侵权行为80
四、本人的侵权行为和第三人的侵权行为81
五、单独侵权行为与共同侵权行为83
六、故意侵权行为与过失侵权行为89
七、作为侵权行为与不作为侵权行为91
第三节 损害92
一、损害在侵权法中的地位92
二、可予赔偿的损害93
三、不予赔偿的损害97
四、财产损害102
五、非财产损害105
六、机会损失113
第四节 因果关系115
一、因果关系的观念115
二、因果关系的特征116
三、因果关系的学说117
第四章 侵权责任的具体实行121
第一节 侵权责任的方式121
一、侵权责任的狭义和广义界定121
二、停止侵害的法律救济措施123
三、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的法律救济措施124
四、返还财产、恢复原状的法律救济措施125
五、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的法律救济措施126
六、损害赔偿的法律救济措施126
第二节 损害赔偿责任的原则131
一、赔偿全部损害的原则131
二、仅仅赔偿损害的原则133
三、一次性要求赔偿全部损害的原则134
四、司法的自由裁量原则136
第三节 侵权责任的免除136
一、侵权责任抗辩事由概述136
二、行为人无过错的抗辩事由138
三、法定秩序的抗辩事由142
四、他人态度的抗辩事由147
第四节 侵权责任的减轻151
一、导论151
二、过失相抵规则对行为人侵权责任的减轻151
三、减损规则对行为人侵权责任的减轻153
四、损益同销规则对行为人侵权责任的减轻154
第二编 过错侵权责任的一般原则第五章 侵权过错的分析方法159
第一节 侵权过错分析方法的选择159
一、二元或三元过错理论159
二、主观过错与客观过错分析方法选择的后果159
三、当代客观过错的主导地位161
第二节 主观过错162
一、主观过错的意义162
二、意志在主观过错中的作用之一:过错的区分163
三、意志在主观过错中的作用之二:意志是过错可责难性的条件164
四、主观过错理论存在的问题165
第三节 客观过错167
一、侵权过错的客观界定167
二、客观过错的判断标准之一:危险理论171
三、客观过错的判断标准之二:理性人的标准173
第六章 法定义务的一般理论178
第一节 法定义务在过错侵权责任中的地位178
一、法定义务的普遍性与特定性178
二、法定义务在过错侵权责任中的地位179
三、法定义务的渊源180
第二节 制定法上的注意义务181
一、制定法规定的注意义务在侵权法上的地位181
二、违反制定法规定的义务所承担的侵权责任性质182
三、违反制定法规定的义务承担侵权责任的条件185
四、结论186
第三节 非制定法上的注意义务187
一、非制定法上的注意义务理论在现代法律中的确立187
二、非制定法上的注意义务产生的抽象渊源189
三、非制定法上的注意义务产生的具体渊源190
四、本书的评价192
第七章 侵权法上的作为义务193
第一节 作为义务与不作为义务的区分原则193
一、作为义务和不作为义务193
二、作为义务在侵权法中的地位194
三、作为义务的具体形式194
第二节 不作为不承担侵权责任的原则197
一、不作为不承担侵权责任的基本原则197
二、不作为不承担侵权责任的根据197
三、不作为不承担侵权责任的例外199
第三节 作为义务产生的根据200
一、基于特殊关系产生的作为义务200
二、基于责任的自愿承担产生的作为义务205
三、基于可预见性理论产生的作为义务207
四、基于行为人的积极行为产生的作为义务208
五、基于合同约定产生的作为义务209
第四节 好人撒马利亚人法210
一、好人撒马利亚人法的意义210
二、好人撒马利亚人法在侵权法上的肯定地位211
三、好人撒马利亚人法在侵权法上的否定地位212
四、我国法律应当采取的理论213
第三编 侵害他人人身权益承担的侵权责任第八章 侵害他人有形人格利益承担的侵权责任217
第一节 有形人格权与无形人格权的区分217
一、我国学说对人格权分类的扬弃217
二、有形人格权和无形人格权理论的确立219
三、有形人格权的法律保护221
第二节 侵犯他人身体权承担的侵权责任222
一、身体权侵权责任制度在侵权法中的地位222
二、人的身体的不可侵犯性223
三、人的身体的不可处分性224
四、人的组成部分的完整性的法律保护226
五、侵犯他人身体权承担的侵权损害赔偿责任227
第三节 侵犯他人生命权承担的侵权责任232
一、行为人就其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对他人承担的侵权责任范围232
二、行为人对直接受害人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233
三、行为人对间接受害人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236
第四节 侵犯他人健康权承担的侵权责任241
一、侵害他人健康权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范围241
二、性病患者就其传染性病的行为对他人承担的侵权责任242
三、艾滋病人就其传染Aids的行为对他人承担的侵权责任244
四、医院或者血液中心就其HIV血液感染承担的侵权责任246
五、行为人就其侵权行为对植物状态中的受害人承担的侵权责任247
第九章 侵害他人无形人格利益承担的侵权责任250
第一节 无形人格权侵权责任制度的一般理论250
一、导论250
二、无形人格权的非财产性理论251
三、无形人格权的财产性理论252
四、无形人格权的性质对行为人损害赔偿责任性质的影响255
五、无形人格权侵权责任当中的利益平衡理论257
第二节 侵害他人姓名权承担的侵权责任259
一、姓名侵权责任制度在侵权法中的地位259
二、姓名侵权责任制度保护的姓名范围260
三、行为人承担姓名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261
四、姓名侵权的法律救济措施263
第三节 侵害他人隐私权承担的侵权责任264
一、隐私侵权责任制度在侵权法中的地位264
二、公开他人私人事务的隐私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267
三、侵扰他人安宁的隐私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269
四、隐私侵权的法律救济措施272
五、隐私侵权责任的抗辩事由273
第四节 侵害他人肖像权承担的侵权责任276
一、肖像侵权责任制度在侵权法中的地位276
二、肖像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277
三、肖像侵权的法律救济措施279
四、肖像侵权的抗辩事由280
第十章 侵害他人名誉利益承担的侵权责任283
第一节 名誉侵权责任制度概述283
一、名誉权的界定283
二、名誉侵权的界定284
三、名誉侵权责任制度在两大法系国家侵权法中的地位284
四、名誉侵权责任制度在我国侵权法中的地位286
第二节 名誉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287
一、行为人做出的陈述是具有名誉毁损性质的虚假陈述287
二、行为人对第三人公开具有名誉毁损性质的陈述290
三、具有名誉毁损性质的陈述关乎或者涉及他人292
四、行为人在公开对他人名誉具有毁损性质的陈述时存在过错293
第三节 名誉侵权的法律救济措施294
一、名誉侵权法律救济措施的类型294
二、损害赔偿的法律救济措施294
三、回应权的法律救济措施296
四、撤回的法律救济措施297
五、其他形式的法律救济措施298
第四节 名誉侵权责任的抗辩事由299
一、事实真实的抗辩事由300
二、公正评论的抗辩事由301
三、绝对免责特权和相对免责特权的抗辩事由303
四、宪政保护特权305
五、他人的同意306
第四编 侵害他人财产利益承担的侵权责任第十一章 侵害他人有形财产承担的侵权责任309
第一节 有形财产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309
一、行为人实施了某种动产、不动产侵害行为309
二、行为人实施的动产、不动产侵害行为是过错行为309
三、行为人的动产、不动产侵害行为侵害了侵权法认可的某种动产、不动产310
四、原告对被侵害的动产、不动产享有占有权310
五、行为人的动产、不动产侵害行为给他人造成了损害或者可能会导致潜在的损害310
第二节 行为人实施的动产、不动产侵害行为311
一、行为人非法剥夺他人对其动产、不动产的占有行为311
二、行为人从根本上改变他人动产、不动产性质或者特征的行为311
三、行为人毁损他人动产、不动产的行为312
四、行为人非法处分他人动产、不动产的行为312
五、第三人非法接受他人动产、不动产的行为313
六、行为人拒绝返还合法占有的动产、不动产的行为313
七、行为人非法侵入他人动产、不动产之内或者之上的行为313
第三节 原告利益的确定314
一、一般原则314
二、原告对动产、不动产享有的现实占有权314
三、原告对动产、不动产享有的即刻占有权315
四、第三者的权利315
第四节 有形财产侵权的法律救济316
一、损害赔偿之外的法律救济措施316
二、动产、不动产被损坏时的损害赔偿317
三、动产、不动产被毁灭或者被非法处分时的损害赔偿318
四、动产、不动产被添附时的损害赔偿318
五、动产、不动产被非法进入时的损害赔偿319
第十二章 故意侵害他人纯经济利益承担的侵权责任320
第一节 干预他人契约关系承担的侵权责任320
一、导论320
二、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321
三、对行为人干预他人契约关系的法律救济322
第二节 共谋侵权承担的侵权责任323
一、导论323
二、以非法手段所为的共谋侵权323
三、以合法手段所为的共谋侵权324
四、共谋侵权责任的共同构成要件325
五、对共谋侵权的法律救济326
第三节 威胁侵权承担的侵权责任326
一、导论326
二、威胁侵权的种类327
三、威胁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328
四、威胁侵权的责任形式330
第四节 欺诈侵权承担的侵权责任330
一、欺诈行为的侵权性330
二、欺诈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331
三、欺诈侵权的责任形式335
第十三章 侵害他人知识产权承担的侵权责任336
第一节 知识产权侵权责任概述336
一、知识产权侵权的性质336
二、知识产权侵权的特殊性336
三、知识产权侵权的一般性337
第二节 行为人实施的知识产权侵害行为339
一、知识产权侵害行为的种类339
二、知识产权的主要侵害行为340
三、知识产权的次要侵害行为341
第三节 知识产权侵权的抗辩事由341
一、知识产权的许可原则342
二、知识产权的公正使用原则343
三、知识产权的竭尽原则344
四、知识产权的先使用原则345
五、知识产权法的其他原则345
第四节 知识产权侵权的法律救济347
一、知识产权侵权法律救济措施的类型347
二、禁止令的法律救济措施347
三、扣押、没收或者销毁侵害原告知识产权的作品、产品或者商标标识及侵权工具347
四、实际损失的赔偿、利润的返还或者法定赔偿348
第五编 行为人就第三人实施的侵权行为承担的替代责任第十四章 父母就其未成年子女的行为承担的侵权责任351
第一节 未成年子女的父母承担侵权责任的法律根据351
一、导论351
二、父母就其未成年子女的行为承担侵权责任的法律根据351
三、未成年子女的父母承担侵权责任的理论根据353
四、未成年子女的父母承担侵权责任的性质353
第二节 未成年子女的父母承担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356
一、实施侵权行为的人是未成年子女356
二、未成年子女实施了侵权行为357
三、实施侵权行为的未成年子女与父母之间具有监护关系或者控制关系357
四、未成年子女的父母存在过错358
第三节 未成年子女的父母与未成年子女侵权责任的承担359
一、未成年子女的父母所承担的替代责任359
二、未成年子女本身是否对他人承担侵权责任359
三、未成年子女的父母是否同未成年子女一起对他人承担连带责任362
第十五章 国家就其机关或者机关工作人员的行为承担的侵权责任363
第一节 国家侵权责任在侵权法中的地位363
一、从国家免责到国家承担侵权责任的规则363
二、国家侵权责任在当今两大法系国家侵权法中的地位364
三、国家侵权责任在我国侵权法中的地位366
第二节 国家赔偿责任的性质368
一、国家赔偿责任的特殊性368
二、国家赔偿责任的侵权性368
三、国家侵权责任的过错性369
第三节 国家承担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370
一、国家承担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370
二、能够导致国家承担替代责任的国家机关或者机关工作人员371
三、国家机关或者机关工作人员实施了过错侵权行为373
四、国家机关或者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过程中实施了侵权行为374
第四节 国家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范围377
一、国家损害赔偿责任的两种立法例377
二、两大法系国家关于国家损害赔偿责任范围的规定377
三、我国法律规定的国家损害赔偿责任范围378
四、我国国家损害赔偿范围与一般损害赔偿范围的一致性379
第十六章 雇主就其雇员的行为承担的侵权责任380
第一节 雇主替代责任的性质380
一、雇主替代责任的界定380
二、雇主替代责任的历史发展380
三、雇主替代责任的三种理论381
四、我国雇主替代责任的性质383
第二节 雇主承担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384
一、雇佣关系的存在384
二、雇员实施了过错侵权行为386
三、雇员实施的侵权行为与其职务活动相关387
第三节 法律效果389
一、他人的损害赔偿侵权法389
二、雇主替代责任的抗辩事由391
三、雇主对雇员的追偿权392
四、雇主对雇员侵权责任的补偿或者保险393
第十七章 医疗机构就其医务人员的行为承担的侵权责任394
第一节 医疗机构就其医务人员的行为承担的侵权责任性质394
一、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界定394
二、医务人员的特征394
三、医疗机构侵权责任的法律根据395
四、医疗机构替代责任的性质397
第二节 医疗机构承担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398
一、医务人员的注意义务和保密义务398
二、医务人员注意义务的判断标准400
三、医务人员承担的各种作为义务和不作为过错行为402
第三节 法律效果405
一、医疗机构同医务人员对他人承担的连带责任405
二、医疗机构单独承担的侵权责任406
三、医疗机构承担的竞合责任407
四、医疗机构拒绝承担侵权责任的抗辩事由407
第六编 行为人违反保护义务承担的侵权责任第十八章 行为人违反保护义务承担侵权责任的一般理论411
第一节 保护义务理论的确立411
一、两大法系国家对保护义务理论的认可411
二、我国侵权法对保护义务理论的认可412
三、保护义务的契约性和侵权性414
第二节 行为人承担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415
一、行为人违反了对他人承担的保护义务415
二、第三人对他人实施了过错侵权行为416
三、行为人的过错行为与他人的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417
第三节 行为人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范围419
一、导论419
二、补充责任理论的具体适用420
三、我国补充责任存在的问题421
四、统一损害赔偿责任制度的建立422
第十九章 不同行为人违反保护义务所承担的侵权责任424
第一节 中小学校和幼儿园承担的保护义务424
一、中小学校和幼儿园承担保护义务的根据424
二、中小学校和幼儿园承担侵权责任的性质424
三、中小学校和幼儿园承担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425
四、法律效果426
第二节 雇主承担的保护义务426
一、雇主承担保护义务的法律根据426
二、雇主承担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427
三、法律效果429
第三节 公共服务经营者承担的保护义务429
一、公共服务经营者承担保护义务的根据429
二、公共服务经营者承担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430
三、法律效果432
第四节 其他行为人承担的保护义务432
一、体育比赛组织者承担的保护义务432
二、主人承担的保护义务432
三、物业管理公司承担的保护义务433
第七编 行为人就物的侵权行为承担的侵权责任(一)第二十章 就物的侵权行为承担侵权责任的一般理论437
第一节 物的侵权行为的性质437
一、行为人就物的侵权行为承担的两种责任437
二、物的侵权行为的构成438
三、物的侵权行为的特点440
第二节 行为人承担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441
一、能够引起侵权责任的物441
二、物的积极媒介作用442
三、物的实际控制权人443
第三节 三分法或者两分法的身份区分原则444
一、身份区分原则的基本含义444
二、三分法的身份区分原则445
三、两分法的身份区分原则446
四、不动产权人对非法进入者例外情况下承担的合理保护义务447
第四节 行为人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448
一、行为人就其过错侵权行为对他人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448
二、行为人就其实施的非过错侵权行为对他人承担的严格责任449
三、行为人拒绝承担侵权责任的抗辩事由450
第二十一章 行为人就物的侵权行为承担的过错侵权责任452
第一节 道路施工方承担的过错侵权责任452
一、道路施工方承担的过错侵权责任452
二、道路施工方承担侵权责任的条件453
三、施工工程的所有权人或者管理权人承担的侵权责任454
第二节 建筑物、构筑物倒塌引起的过错侵权责任455
一、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承担侵权责任的性质455
二、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承担侵权责任的条件457
三、根据《侵权责任法》第86条承担侵权责任的人458
四、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的抗辩事由459
第三节 脱落物、坠落物引起的过错侵权责任460
一、建筑物、构筑物的控制权人承担的过错推定责任460
二、建筑物、构筑物控制权人承担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461
三、建筑物、构筑物的控制权人就第三人的行为承担的侵权责任462
四、建筑物、构筑物的控制权人承担侵权责任的抗辩事由463
第四节 承担保护义务的行为人就其危险物件或者环境承担的过错侵权责任463
一、承担保护义务的行为人就其危险物件或者环境对他人承担侵权责任的一般原则463
二、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就其危险物件或者环境承担的过错侵权责任465
三、公共服务经营者就其危险物件或者环境对他人承担的侵权责任467
第五节 其他行为人承担的过错侵权责任469
一、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人承担的补偿责任469
二、林木、树木或者植物的所有权人或者管理权人承担的侵权责任471
三、行为人就其堆放物、倾倒物或者遗撒物承担的过错侵权责任473
第二十二章 产品的生产商或者经销商承担的产品责任475
第一节 产品责任概述475
一、产品责任的法律特征475
二、产品责任在两大法系国家和我国侵权法中的地位476
三、产品责任的过失性或者严格性478
第二节 生产者、销售者承担产品责任的构成要件482
一、引起他人损害的是生产者、销售者生产或者销售的产品482
二、生产者、销售者生产或者销售的产品存在缺陷483
三、缺陷产品引起他人损害486
四、产品缺陷同他人遭受的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488
五、承担产品责任的是生产者、销售者489
第三节 产品责任的承担491
一、损害赔偿的法律救济措施491
二、生产者、销售者、第三人之间的损害赔偿责任491
三、损害赔偿之外的法律救济措施492
第四节 产品责任的抗辩事由494
一、产品未投入流通494
二、产品投入流通时缺陷尚未存在494
三、发展风险抗辩495
四、受害人的过错495
第八编 行为人就物的侵权行为承担的侵权责任(二)第二十三章 机动车所有人或者控制人就其机动车事故承担的侵权责任499
第一节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的基础理论499
一、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的界定499
二、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的法律特征499
三、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的特性500
四、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的性质501
第二节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的构成要件502
一、引起他人损害的媒介是机动车502
二、机动车引起了交通事故503
三、机动车交通事故同他人遭受的损害之间存在牵连关系503
四、机动车驾驶者在驾驶机动车时存在过错504
第三节 与机动车交通事故有牵连关系的人506
一、机动车的所有人与机动车驾驶者506
二、机动车的实际控制人508
三、行人509
第四节 交通事故的损害赔偿509
一、受害人要求与交通事故有牵连关系的人承担侵权责任509
二、受害人要求与交通事故无牵连关系的人承担侵权责任509
三、与机动车交通事故有牵连关系的人承担侵权责任的抗辩事由510
第二十四章 环境污染者就其污染环境的行为承担的侵权责任512
第一节 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基础理论512
一、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特征512
二、环境污染侵权责任在侵权法上的地位513
三、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性质514
第二节 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517
一、导致他人损害的媒介是受污染的环境517
二、排放废弃物的污染行为518
三、污染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519
四、损害后果520
第三节 环境污染者承担的侵权责任520
一、导论520
二、环境污染者身份认定的普遍规则521
三、环境污染者身份认定的特殊情形522
第四节 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抗辩523
一、不可抗力523
二、受害人过错524
三、第三人过错524
第二十五章 行为人就其实施的高度危险行为承担的侵权责任525
第一节 高度危险责任的基础理论525
一、高度危险责任的界定525
二、高度危险责任的特征525
三、高度危险责任在两大法系国家和我国侵权法中的地位526
第二节 高度危险责任的构成要件527
一、行为人实施了高度危险行为528
二、行为人实施的高度危险行为同他人遭受的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529
三、行为人在从事高度危险行为时已经尽到了最大限度的注意义务530
第三节 高度危险责任的承担530
一、正常情况下严格责任的承担530
二、特殊情况下严格责任的承担531
三、行为人拒绝承担严格责任的抗辩事由532
第二十六章 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就其动物引起的损害承担的侵权责任533
第一节 动物损害责任的基础理论533
一、动物损害责任的特征533
二、动物损害责任在侵权法上的地位534
三、动物损害责任的性质535
第二节 动物损害责任的构成要件538
一、导致他人损害的媒介是动物538
二、动物实施的侵权行为给他人造成了损害540
三、动物是在控制权人或者管理权人控制或者管理时实施了致害行为541
四、动物的控制权人或者管理权人实施了侵权行为541
第三节 动物控制权人或者管理权人承担的侵权责任543
一、导论543
二、正常情况下动物控制权人或者管理权人的具体认定543
三、特殊情况下动物控制权人或者管理权人的具体认定544
第四节 动物损害责任的抗辩545
一、控制权人或管理权人没有过错545
二、受害人的故意或者过失545
三、受害人的自甘风险行为546
四、不可抗力547
五、第三人的过错侵权行为547
热门推荐
- 1977690.html
- 2106595.html
- 1177540.html
- 2226752.html
- 439645.html
- 42883.html
- 1625927.html
- 3051727.html
- 3506311.html
- 24688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513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081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060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128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307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952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914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856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342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0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