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的国防科技事业 下【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当代中国的国防科技事业》编辑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香港祖国出版社
- ISBN:780170845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73页
- 文件大小:140MB
- 文件页数:548页
- 主题词:当代中国丛书-出版工作-纪念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的国防科技事业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三编 常规武器装备3
第十四章 地(舰)空导弹3
第一节 研制机构和试验基地的建设3
一、建设研制机构和生产基地3
二、建设试验基地6
第二节 中高空地空导弹9
一、红旗1号导弹9
二、红旗2号导弹12
三、红旗2号甲导弹16
四、红旗2号乙导弹17
五、红旗3号导弹18
第三节 中低空地(舰)空导弹21
一、中低空舰空导弹22
二、中低空地空导弹25
第四节 低空和超低空地空导弹27
一、红缨5号导弹27
二、红缨5号甲导弹29
三、红旗7号导弹30
第十五章 空空导弹35
第一节 研制机构和试验基地的建设35
一、建设研制机构35
二、建设试验基地37
第二节 雷达波束制导导弹40
第三节 红外寻的制导导弹42
一、霹雳2号导弹42
二、霹雳2号乙导弹46
三、霹雳3号导弹47
四、霹雳5号乙导弹49
五、霹雳7号导弹50
第十六章 反舰导弹53
第一节 研制机构和试验基地的建设53
一、建设研制机构53
二、建设试验基地55
第二节 舰舰导弹57
一、上游1号舰舰导弹57
二、上游1号甲舰舰导弹59
三、海鹰1号舰舰导弹61
第三节 岸舰导弹62
一、海鹰1号岸舰导弹62
二、海鹰2号岸舰导弹64
三、海鹰2号甲岸舰导弹67
四、海鹰2号乙岸舰导弹68
第四节 空舰导弹69
一、确定空舰导弹武器系统总体方案69
二、研制鹰击6号空舰导弹70
三、改装轰6丁型飞机71
四、鹰击6号导弹系统试验72
第五节 多用途反舰导弹75
一、探索发展小型多用途反舰导弹的途径75
二、鹰击8号导弹的预先研究75
三、鹰击8号导弹的研制78
四、鹰击8号导弹发控系统的研制80
五、鹰击8号导弹定型试验80
六、上游2号固体舰舰导弹82
七、低空超音速反舰导弹83
第十七章 陆军武器研制86
第一节 概述86
一、通过仿制建立基础86
二、自行研制88
三、发展提高90
第二节 坦克和装甲车辆91
一、掌握设计制造技术,探索自行研制路子91
二、从改进改型入手,开展自行研制92
三、开展预先研究,提高整体性能93
第三节 压制兵器95
一、从生产实践中掌握技术95
二、改进改型,填补缺门96
三、向自行化方向迈进98
第四节 反坦克武器100
一、解决有无问题101
二、提高反装甲能力102
三、向提高威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发展104
第五节 高射兵器106
一、改进设计,提高火力106
二、努力实现全天候自动化107
三、重点发展小口径高炮108
第六节 轻兵器109
一、统一型制,改进装备109
二、发展枪族,全面提高性能111
第十八章 常规兵器试验114
第一节 试验场和试验基地的建设114
一、建设国家试验基地114
二、建设坦克、装甲车辆试验场120
三、建设厂、所和部门的试验机构121
第二节 弹道试验122
一、内弹道试验122
二、外弹道试验124
三、射表编拟试验126
第三节 威力效应试验127
一、压制武器威力试验128
二、反坦克武器威力试验129
三、特种弹效应试验131
第四节 环境适应性试验133
一、气候环境适应性试验133
二、地理环境适应性试验134
三、兵器装备对人体的适应性试验135
第五节 常规兵器系统效能试验136
一、轻兵器系统效能试验136
二、地面火炮系统效能试验138
三、高射武器系统效能试验139
四、反坦克武器系统效能试验142
五、航空炸弹系统效能试验144
六、坦克和装甲车辆系统试验145
七、军用光学仪器和气象仪器试验146
第六节 试验标准的研究与制定147
一、制定试验法147
二、试验方法标准化149
第十九章 军用飞机151
第一节 概述151
一、从修理走向仿制151
二、从仿制向自行研制过渡152
三、军用飞机的新发展153
第二节 歼击机154
一、歼5型亚音速歼击机及其改型154
二、歼6型超音速歼击机及其改型155
三、歼7型两倍音速歼击机及其改型157
四、歼8型高空高速歼击机及其系列162
第三节 强击机167
一、强5型超音速强击机168
二、强5型飞机改型170
第四节 轰炸机173
一、轰6型高亚音速轰炸机173
二、轰6型飞机改型175
三、水轰5型飞机177
第五节 运输机178
一、运7型中短程运输机178
二、运8型中型运输机180
第六节 无人机181
一、长空1号靶机系列182
二、无侦5型飞机184
第七节 直升机185
一、直5型中型直升机185
二、直8型大型直升机186
三、直9型中型直升机187
第八节 飞机的大型试验188
一、飞机结构强度试验188
二、发动机试验190
三、飞行试验191
第二十章 军用舰艇197
第一节 概述197
一、从转让制造起步,建立初步基础197
二、完成第一代舰艇和武器装备研制199
三、开创舰艇发展的新时期200
第二节 常规动力潜艇200
一、转让制造和改进常规动力潜艇200
二、自行研制常规动力潜艇201
第三节 水面舰艇203
一、驱逐舰203
二、护卫舰艇206
三、鱼雷、导弹快艇208
四、猎潜艇209
五、水雷战舰艇210
六、登陆舰艇211
第四节 辅助舰船212
一、远洋测量船212
二、远洋调查船215
三、其它辅助船216
第五节 舰载武器装备217
一、水中兵器217
二、舰炮武器系统222
三、舰艇导航设备223
四、水声设备225
第六节 水动力学研究试验227
一、水动力学研究机构和试验设施的建设227
二、水动力学研究在研制海军武器装备中的作用231
第二十一章 海军常规武器装备试验236
第一节 建设海军常规武器装备试验场236
一、建设水中兵器浅海试验场236
二、建设舰炮武器试验场238
三、建立导航设备试验所239
四、补建深水试验场239
五、创建电子对抗试验场240
第二节 鱼雷试验240
一、航空反舰鱼雷和舰(潜)反舰鱼雷试验241
二、声导反潜鱼雷试验242
三、声导反舰鱼雷试验242
四、轻型声导反潜鱼雷试验244
第三节 水雷与反潜武备系统试验245
一、水雷试验245
二、反潜武备系统试验246
第四节 舰炮武器系统试验247
一、双37毫米舰炮武器系统试验247
二、双100毫米舰炮武器系统试验248
三、双130毫米舰炮武器系统试验249
第五节 导航设备试验250
一、无线电导航和组合导航设备试验251
二、平台罗经试验251
三、惯性导航系统试验252
第六节 电子对抗设备试验253
一、无源、光电干扰设备试验253
二、有源干扰设备试验254
三、雷达侦察告警设备试验254
四、电子对抗系统试验255
第二十二章 军事电子装备257
第一节 概述257
一、建立军事电子科技、工业基础257
二、从修配、仿制到自行研制258
三、军事电子装备的新发展259
第二节 雷达259
一、地面防空警戒雷达259
二、武器装备配套雷达261
三、特种雷达265
四、雷达敌我识别系统267
第三节 通信与导航267
一、战略通信267
二、战术通信271
三、海、空军通信272
四、无线电导航274
第四节 电子对抗276
一、雷达对抗277
二、通信对抗279
第五节 防空自动化指挥系统281
一、初期科研活动281
二、系统试验281
三、研制第一代防空自动化指挥系统282
四、防空自动化指挥系统的新发展283
第六节 军用电子计算机284
一、战略武器和卫星专用计算机284
二、常规武器系统专用计算机289
三、仿真计算机与微型、小型计算机292
第七节 军用光学、光电子装备294
一、常规军用光学仪器294
二、微光夜视仪器295
三、激光测距机(仪)296
四、激光通信297
五、红外光学仪器298
第四编 发展国防科技的重要基础第二十三章 空气动力学研究试验303
第一节 研究机构及试验设施的建设304
一、高等院校的研究力量304
二、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305
三、沈阳、哈尔滨空气动力研究所306
四、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307
五、统一规划,协调发展309
第二节 试验技术及数值计算311
一、风洞试验311
二、数值计算314
三、气动力飞行试验317
第三节 气动力研究对武器装备发展的作用318
一、飞机气动设计与改进改型319
二、导弹、航天飞行器气动力与气动热321
三、常规箭弹兵器发展中的气动力研究322
四、气动力应用基础研究323
第二十四章 军用标准化、国防计量、情报和成果管理326
第一节 军用标准化326
第二节 国防计量329
第三节 国防科技情报332
第四节 国防科技成果管理336
第二十五章 军用电子元器件339
第一节 军用电子器件341
一、真空电子器件341
二、半导体器件343
三、微电子组件346
四、光电器件347
第二节 军用电子元件与机电组件349
一、电子元件350
二、机电组件352
第二十六章 国防科技协作配套产品356
第一节 军用金属材料358
一、分离膜材料358
二、铍部件材料359
三、合金材料359
四、燃料贮箱材料364
五、金属面板材料364
六、潜艇用金属材料和耐压壳体材料365
七、减摩材料365
八、消气剂366
第二节 军用非金属材料366
一、重水367
二、推进剂材料367
三、玻璃钢制品368
四、耐烧蚀材料369
五、航空玻璃370
六、航空油料372
七、特种合成润滑油脂374
八、密封材料374
九、橡胶、工程塑料与特种皮革制品375
十、纺织材料376
十一、防污涂料376
十二、绝缘材料377
十三、特种感光材料377
十四、电子专用材料377
第三节 军用机电产品和特种装备378
一、反应堆设备378
二、重水设备379
三、扩散机组379
四、液压振动台380
五、柔壁喷管380
六、火箭发射设备381
七、固体火箭发动机装药设备381
八、轴承381
九、驱逐舰动力装置383
十、坦克红外探照灯383
十一、计时仪器383
十二、导线与电缆383
十三、机械化舟桥384
十四、专用车辆384
第四节 特种光学设备385
一、经纬仪385
二、高速摄影机386
三、高功率激光装置386
四、空间光学设备387
第二十七章 国防科技工业高等院校388
第一节 国防科技工业高等院校的创建与发展388
一、创办国防科技工业高等院校388
二、实行集中统一领导,统筹院校建设393
三、“文化大革命”的破坏与拨乱反正395
四、院校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397
第二节 师资队伍建设399
一、初创时期师资来源与培养399
二、提高师资队伍水平400
第三节 教学工作402
一、专业设置与教学计划402
二、教学设施与实验室建设406
三、教材编写和图书资料建设409
四、教学组织管理工作410
第四节 科学研究工作412
一、初创时期的科研活动413
二、“文化大革命”中坚持科研工作414
三、科研工作的新发展415
结束语418
附录 中国国防科技事业大事年表(一九四九——一九八九年)433
彩色插图目录465
热门推荐
- 1123664.html
- 460953.html
- 792871.html
- 2384691.html
- 318788.html
- 1940.html
- 1239536.html
- 2797448.html
- 1236729.html
- 1516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532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785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241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126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457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268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957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043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377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43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