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知识问答【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薛岩,刘永田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117625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64页
- 文件大小:110MB
- 文件页数:277页
- 主题词:零部件-互换性-问题解答;零部件-测量技术-问题解答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知识问答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述1
1-1 什么是互换性?按互换性组织生产活动有哪些优越性?1
1-2 互换性的分类有哪些?2
1-3 完全互换与不完全互换有什么区别?各应用于什么场合?2
1-4 零件实现互换性的条件是什么?2
1-5 什么是标准?我国标准分为哪四级?3
1-6 什么是标准化?实现标准化有何重要意义?4
1-7 标准化与互换性生产有何联系?4
1-8 我国为什么要采用国际标准?5
1-9 什么是优先数和优先数系?我国标准采用了哪些优先数系?5
1-10 选用优先数系的要点和原则是什么?6
1-11 使用优先数在生产实践中有何优点?6
第2章 孔轴结合的极限与配合8
2.1 基本概念8
2-1 有哪些最新的有关“极限与配合”的国家标准?8
2-2 孔和轴的特定含义是什么?8
2-3 公称尺寸的定义是什么?公称尺寸是怎样得到的?8
2-4 实际(组成)要素的尺寸与尺寸的真值有何关系?9
2-5 什么是尺寸的要素?什么是极限尺寸?怎样判断零件尺寸是否合格?9
2-6 什么是尺寸的偏差?什么是尺寸的公差?二者有何区别?10
2-7 什么是尺寸的公差带?怎样画出尺寸公差带图?11
2-8 什么是配合?什么是间隙?什么是过盈?12
2-9 什么是间隙配合?极限间隙量如何计算?12
2-10 什么是过盈配合?极限过盈量如何计算?12
2-11 什么是过渡配合?极限盈(隙)量如何计算?13
2-12 什么是配合公差?怎样进行计算?14
2-13 什么是配合公差带?怎样画出配合公差带图?14
2.2 标准公差与基本偏差15
2-14 什么是标准公差因子?怎样确定标准公差因子?15
2-15 标准公差等级是怎样规定的?15
2-16 标准公差表中为何对公称尺寸进行分段?17
2-17 怎样正确使用标准公差表?17
2-18 什么是基本偏差?基本偏差代号是怎样规定的?18
2-19 孔的基本偏差有何特点?怎样查表应用?举例说明孔的极限偏差的确定。18
2-20 轴的基本偏差有何特点?怎样查表应用?举例说明轴的极限偏差的确定。19
2-21 尺寸公差带代号有何含义?在零件图中有哪些标注形式?22
2.3 极限与配合的选用23
2-22 为什么国家标准对公差带、配合的选择进行了限制?23
2-23 公称尺寸≤500mm常用尺寸段,孔、轴的公差带是如何规定的?23
2-24 公称尺寸>500~3150mm时,孔、轴的公差带是如何规定的?23
2-25 公称尺寸至18mm时,孔、轴的公差带是如何规定的?23
2-26 公称尺寸≤500mm常用尺寸段,孔、轴的配合是如何规定的?25
2-27 配合代号的含义是什么?如何进行标注?25
2-28 极限与配合的选择包括哪些内容?27
2-29 选用配合的方法有哪些?27
2-30 类比法选用极限与配合的原则是什么?27
2-31 什么是基准制?基准制分为几种?如何选择基准制?29
2-32 怎样选用孔、轴的公差等级?31
2-33 怎样用计算法选择极限与配合?32
2-34 什么是一般公差?一般公差适用于什么情况?33
2-35 怎样确定一般公差的极限偏差?在图样上怎样表示?33
2-36 一般公差在生产实际中有何重要意义?34
2-37 测量轴径的方法有哪些?34
2-38 怎样用立式光学比较仪测量轴径?35
2-39 怎样用立式测长仪测量轴径?37
2-40 测量孔径的方法有哪些?38
2-41 怎样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孔径?39
2-42 怎样用卧式测长仪测量孔径?41
第3章 几何公差44
3.1 基本概念及标注44
3-1 什么是几何公差?为什么要对零件的几何要素规定必要的几何公差?44
3-2 我国现行的几何公差标准有哪些?45
3-3 几何公差的几何特征及符号有哪些?45
3-4 什么是要素?要素分为哪些类型?46
3-5 几何公差在图样中怎样进行标注?47
3-6 几何公差及公差带的定义是什么?在图样上的标注如何解释?51
3.2 公差原则66
3-7 什么是公差原则?对生产实际有何重要意义?66
3-8 什么是最大实体尺寸和最小实体尺寸?67
3-9 什么是实效状态和实效尺寸?67
3-10 什么是作用尺寸?67
3-11 什么是独立原则?主要应用于什么场合?68
3-12 什么是包容要求?主要应用于什么场合?68
3-13 什么是最大实体要求?主要应用于什么场合?69
3-14 什么是最小实体要求?主要应用于什么场合?70
3-15 独立原则与相关要求有何不同?70
3.3 几何公差的应用70
3-16 几何公差的选择包括哪些内容?70
3-17 怎样正确选择几何公差的几何特征?70
3-18 怎样选择几何公差值?71
3-19 怎样选择基准?72
3-20 怎样选择公差原则?73
3-21 什么是未注几何公差?在图样上怎样表示?73
3-22 未注几何公差在生产实际中有何重要意义?76
3.4 几何误差的检测76
3-23 什么是几何误差?几何误差的检测原则有哪些?76
3-24 怎样检测直线度误差?77
3-25 怎样检测平面度误差?79
3-26 怎样检测圆度误差?79
3-27 怎样检测圆柱度误差?81
3-28 怎样检测轮廓度误差?82
3-29 怎样检测平行度误差?82
3-30 怎样检测垂直度误差?83
3-31 怎样检测倾斜度误差?83
3-32 怎样检测同轴度误差?85
3-33 怎样检测对称度误差?85
3-34 怎样检测位置度误差?86
3-35 怎样检测跳动误差?86
第4章 表面结构89
4.1 基本概念89
4-1 什么是表面结构?它对机械产品性能有何影响?89
4-2 我国现行的有关表面结构的标准有哪些?90
4-3 什么是轮廓滤波器?轮廓滤波器的功能是什么?91
4-4 怎样获得粗糙度轮廓中线?91
4-5 为什么要规定取样长度和评定长度?91
4-6 表面粗糙度参数主要有哪几项?92
4-7 表面结构完整图形符号包括哪些内容?分别应用于什么场合?93
4-8 怎样标注表面结构参数?94
4-9 什么是16%规则?什么是最大规则?98
4-10 解释有关表面结构代号的含义。99
4-11 表面结构在图样中怎样进行标注?100
4-12 GB/T 131—2006与GB/T 131—1993主要有哪些不同点?103
4-13 怎样选取合适的表面粗糙度值?106
4.2 表面粗糙度参数的测量107
4-14 怎样用电动轮廓仪测量表面粗糙度值Ra?107
4-15 怎样用光切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值Rz?109
4-16 怎样用干涉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值Rz?112
第5章 测量技术基础115
5.1 基本概念115
5-1 什么是测量?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包括哪几个要素?115
5-2 检验、检定、检测和校准有何区别?115
5-3 “示值范围”与“测量范围”有何区别?116
5-4 什么是测量方法?测量方法选择原则是什么?有哪些测量方法?116
5-5 什么是示值误差?如何消除它?118
5-6 什么是测量误差?产生测量误差的因素有哪些?118
5-7 分度值、标尺间距、灵敏度三者有何关系?119
5-8 为什么要用多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表示测量结果?以它表示测量结果可以减少哪一类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120
5-9 如何处理测量中的随机误差、系统误差和粗大误差?121
5-10 什么是测量的精密度、正确度和准确度?三者有何关系?122
5-11 测量的过程中要遵守哪些基本原则?122
5.2 工件尺寸的检验123
5-12 什么是验收极限?为什么要规定验收极限?123
5-13 怎样确定验收极限?123
5-14 根据什么选择验收极限?124
5-15 什么是测量器具的测量不确定度?如何选用测量器具的测量不确定度?124
5-16 什么是光滑极限量规?它是怎样检验零件合格性的?126
5-17 光滑极限量规分为哪几类?126
5-18 为什么孔用量规没有校对量规?127
5-19 光滑极限量规有哪些型式?如何正确地选用量规型式?127
5-20 光滑极限量规有哪些技术要求?129
5-21 光滑极限量规的设计原理是什么?129
5-22 怎样确定光滑极限量规公差带的位置?129
5-23 在实际生产中,为什么可以使用偏离泰勒原则的量规?131
5-24 光滑极限量规检验工件时,规定了哪些验收原则?131
5-25 怎样设计工作量规?132
5-26 怎样正确使用光滑极限量规?134
5-27 为什么要建立量值传递系统?用什么方法保证计量器具的量值统一?135
5-28 量块的特征如何?其作用是什么?136
5-29 量块按“级”使用和按“等”使用有何不同?136
5-30 怎样正确地选用量块?137
5-31 怎样正确地使用量块?139
第6章 测量器具及使用方法140
6.1 测量器具140
6-1 什么是测量器具?通常有哪些种类?140
6-2 测量器具技术参数有哪些?141
6-3 正确选择测量器具有何重要意义?142
6-4 选择测量器具的原则是什么?142
6-5 怎样正确选择测量器具?143
6.2 卡尺143
6-6 卡尺主要有哪些分类?各类型普通卡尺的结构特点是什么?143
6-7 游标卡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147
6-8 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是怎样的?148
6-9 怎样正确使用普通游标卡尺?150
6-10 怎样正确使用高度游标卡尺?153
6-11 怎样正确使用深度游标卡尺?155
6-12 怎样正确使用带表卡尺?156
6-13 怎样正确使用数显卡尺?157
6.3 千分尺158
6-14 千分尺的主要类型有哪些?158
6-15 千分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159
6-16 千分尺的读数方法是怎样的?160
6-17 怎样正确使用外径千分尺?160
6-18 怎样正确使用内径千分尺?165
6-19 怎样正确使用杠杆千分尺?166
6-20 怎样正确使用深度千分尺?168
6-21 怎样正确使用内测千分尺?169
6.4 指示表170
6-22 什么是指示表?其主要结构类型有哪些?170
6-23 什么是百分表?百分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171
6-24 怎样正确使用百分表?172
6-25 百分表的读数方法是怎样的?175
6-26 怎样正确使用内径百分表?175
6-27 怎样正确使用杠杆百分表?176
6-28 怎样正确使用深度百分表?179
6-29 怎样正确使用扭簧比较仪?181
6-30 怎样正确使用电感测微仪?182
6-31 怎样正确使用气动测量仪?184
6.5 角度量具186
6-32 测量平面角的计量器具主要有哪些?186
6-33 直角尺主要有哪些种类?186
6-34 怎样正确使用直角尺?188
6-35 万能角度尺主要有哪些种类?189
6-36 怎样正确使用万能角度尺?190
第7章 典型零件的互换性及检测193
7.1 滚动轴承193
7-1 滚动轴承有哪些类型?193
7-2 滚动轴承的代号含义是什么?195
7-3 滚动轴承有几级精度?各适用于什么场合?199
7-4 滚动轴承的互换性有何特点?199
7-5 滚动轴承内圈与轴颈的配合采用哪种基准制?配合有何特点?200
7-6 滚动轴承外圈与外壳孔的配合采用哪种基准制?配合有何特点?200
7-7 选择滚动轴承与轴颈和外壳孔的配合时,应考虑哪些主要因素?201
7-8 怎样测量滚动轴承的径向游隙?205
7-9 怎样测量滚动轴承的单一内径?207
7-10 怎样测量滚动轴承的单一外径?208
7-11 怎样测量滚动轴承套圈轴向跳动?208
7.2 螺纹连接209
7-12 螺纹有哪些类型?其主要使用要求是什么?209
7-13 什么是螺纹的基本牙型?209
7-14 螺纹的主要几何参数有哪些?210
7-15 对于螺纹结合,怎样能够实现其互换性要求?211
7-16 怎样确定螺纹的公差带?213
7-17 怎样选用合适的螺纹副?215
7-18 螺纹的标记代号如何书写和正确标注?216
7-19 普通螺纹是怎样进行检测的?218
7-20 怎样用三针法测量外螺纹单一中径?219
7-21 怎样用螺纹千分尺测量外螺纹中径?220
7-22 怎样用大型工具显微镜测量螺纹中径、螺距和牙型半角?220
7.3 键连接223
7-23 键连接有哪些类型?在机械行业中应用于什么场合?花键连接有哪些优点?223
7-24 平键连接有几种装配方式?各适用于什么场合?224
7-25 平键连接的主要检测项目是什么?如何进行检测?225
7-26 平键连接为什么只对键宽和槽宽规定较严的公差?226
7-27 平键连接中轴和轮毂上键槽的深度尺寸的极限偏差如何确定?226
7-28 键和花键的标记代号如何书写?227
7-29 矩形花键连接有何特点?228
7-30 矩形花键的定心方式有哪几种?推荐采用哪种定心方式?为什么?229
7-31 花键连接有几种装配方式?各适用于什么场合?230
7-32 矩形花键连接的主要检测项目是什么?如何进行检测?231
7.4 渐开线圆柱齿轮232
7-33 齿轮的传动有哪几项使用要求?当齿轮的用途和工作条件不同时,其要求的侧重点有何不同?232
7-34 产生齿轮加工误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33
7-35 单个渐开线圆柱齿轮的精度制规定的偏差项目有哪些?各偏差项目的允许值是怎样规定的?234
7-36 齿轮的精度等级是怎样规定的?如何进行表示和选用?243
7-37 怎样确定单个齿轮的检验项目?245
7-38 为什么要对齿轮坯提出精度要求?有哪些精度要求?246
7-39 齿轮副误差的检验项目有哪些?248
7-40 齿轮传动中齿轮副侧隙有何作用?怎样得到合理侧隙?251
7-41 怎样测量分度圆齿厚偏差?251
7-42 怎样测量齿轮公法线长度偏差?253
7-43 怎样测量齿轮的径向跳动?254
7-44 怎样测量齿轮的齿距偏差?255
7-45 怎样测量齿轮的齿廓总偏差?258
7-46 怎样测量齿轮的螺旋线总偏差?259
7-47 怎样测量齿轮的径向综合偏差?260
7-48 怎样测量齿轮的切向综合偏差?261
参考文献263
热门推荐
- 2632680.html
- 2322414.html
- 334619.html
- 1004639.html
- 2039825.html
- 208544.html
- 262175.html
- 2423865.html
- 1538450.html
- 3770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475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888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26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230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438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486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84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086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362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8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