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桥1993-1997年发掘报告【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马桥1993-1997年发掘报告
  • 宋建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
  • ISBN:7806724230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410页
  • 文件大小:65MB
  • 文件页数:54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马桥1993-1997年发掘报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工作经过与方法1

一 遗址的发现和20世纪60年代的发掘1

第一章 概述1

图一 闵行区地理位置2

二 20世纪90年代的发掘2

图二 马桥遗址地理位置3

图三 马桥遗址发掘区4

图四 Ⅰ区北片探方分布5

图五 Ⅱ区探方分布8

一 地理环境9

三 发掘资料的整理、研究和编写报告9

第二节 遗址概貌9

二 历史沿革10

三 遗址分布范围和年代11

第二章 地层堆积13

图六 Ⅰ区地层堆积(剖面1)14

图七 Ⅰ区地层堆积(剖面2)14

表1 Ⅱ区探方分布和地层关系对应表16

一 房址19

第一节 生活遗迹19

第三章 文化遗存(一)——良渚文化19

图八 Ⅱ区地层堆积(剖面3)……………………………………………………………插页图九 Ⅱ区地层堆积(剖面4)……………………………………………………………插页图一○ Ⅱ区地层堆积(剖面5)…………………………………………………………插页图一一 Ⅱ区地层堆积(20

二 灰坑21

图一四 Ⅱ区砂堤以东良渚文化生活遗迹分布21

图一五 Ⅱ区砂堤以西良渚文化生活遗迹和墓葬分布22

表2良渚文化灰坑一览表23

图一六 ⅡF201平面和剖面23

图一七 ⅠH11平面和剖面24

图一九 ⅡH141平面和剖面24

图一八 ⅠH20平面和剖面24

图二○ ⅡH277平面和剖面24

图二一 ⅠH17平面和剖面25

第二节 墓葬26

图二二 ⅡH262平面和剖面26

表3良渚文化墓葬一览表27

图二三 ⅠM4及其随葬品28

图二四 ⅠM5及其随葬品28

图二五 ⅡM204及其随葬品29

图二六 ⅡM205及其随葬品30

图二七 ⅡM20630

图二八 ⅡM207及其随葬品31

图二九 ⅡM20831

图三○ ⅡM20932

图三一 ⅡM210及其随葬品32

图三二 ⅡM21132

图三四 ⅡM213及其随葬品33

图三三 ⅡM212及其随葬品33

第三节 文化遗物34

一 陶器34

表5第2组探方良渚文化陶片统计表35

表4第1组探方良渚文化陶片统计表35

图三五良渚文化陶器纹饰36

图三六良渚文化陶鼎、甗37

图三七良渚文化陶鼎甗足A型38

图三八良渚文化陶鼎甗足B型-F型39

图三九良渚文化陶大口尊40

图四○良渚文化陶罐口A型、B型、C型41

图四一良渚文化陶罐口D型、E型、罐底42

图四二良渚文化陶盆、豆44

图四三良渚文化陶圈足盘45

图四四良渚文化陶壶、杯46

图四五良渚文化陶器盖、器耳、纺轮48

图四六良渚文化陶鼎、罐(墓葬随葬品)50

图四七良渚文化陶盆、豆、圈足盘(墓葬随葬品)51

图四八良渚文化陶壶、杯(墓葬随葬品)52

二 石器53

图四九良渚文化石镰、斧、砺石54

三 玉器54

图五○良渚文化石、玉、骨器55

四 骨器55

第四节 分期56

第五节 墓葬人骨的遗传基因研究(良渚文化、马桥文化和战国时期)57

一 材料与方法59

图五一亚洲人群中SNP位点组合成的Y染色体单倍型60

图五二7种东亚特有Y染色体单倍型的分布60

图五三推测Y染色体各单倍型的地理发生图61

二 结果61

表6 上海地区古人骨样品状况表62

表7 各位点的扩增引物和扩增产物63

表8 各样品Region V区段9bp缺失状况64

表9 各时期样品的Y染色体若干SNP位点类型64

三 讨论64

图五五 线粒体Region V区段测序序列图65

图五四 若干样品mtDNA Region V区段PCR产物电泳图像65

表10 马桥镇与金汇镇居民Y染色体SNP突变频率和MlAlu插入频率66

图五六 墓葬人骨Y染色体DNA M119酶切电泳图像66

图五七 ⅡDQ101平面和剖面69

第四章 文化遗存(二)——马桥文化69

第一节 生活遗迹69

一 柱洞群69

图五八 Ⅰ区马桥文化生活遗迹分布………………………………………………………插页图五九 Ⅱ区砂堤以东马桥文化(前期)生活遗迹分布…………………………………插页图六○ Ⅱ区砂堤以东马桥文化(后期)生活遗迹分布…………………………………插页图六一 Ⅱ区砂堤以西70

图六四 ⅡDQ201平面分布71

图六五 ⅡDQ202平面分布72

图六六 ⅡDQ202柱洞剖面73

表11 马桥文化水井一览表74

二 水井74

图六七 ⅡJ102平面和剖面75

图六八 ⅡJ104平面和剖面75

图六九 ⅡJ108平面和剖面76

图七○ ⅡJ109平面和剖面76

图七一 ⅡJ201平面和剖面77

图七二 ⅡJ105平面和剖面77

三 灰坑78

图七五 ⅡH223平面和剖面79

图七六 ⅡH265平面和剖面79

图七三 ⅡH102平面和剖面79

图七四 ⅡH133平面和剖面79

表12马桥文化灰坑一览表80

图七八 ⅡH263平面和剖面88

图七七 ⅡH295平面和剖面88

图八一 ⅡH104平面和剖面89

图八二 ⅡH136平面和剖面89

图八○ ⅡH278平面和剖面89

图七九 ⅡH266平面和剖面89

图八三 ⅡH148平面和剖面90

图八四 ⅡH237平面和剖面90

图八八 ⅡH274平面和剖面91

图八七 ⅡH220平面和剖面91

图八六 ⅡH145平面和剖面91

图八五 ⅡH269平面和剖面91

图九○ ⅡH290平面和剖面92

图八九 ⅡH282平面和剖面92

图九一 ⅡH291平面和剖面93

图九二 ⅡH206平面和剖面93

图九三 ⅠH1平面和剖面94

图九四 ⅡH111平面和剖面94

图九五ⅡH125平面和剖面94

图九六ⅡH230平面和剖面94

图九八ⅡH297平面和剖面95

图九九 ⅡH113平面和剖面95

图九七ⅡH235平面和剖面95

图一○○ ⅡH122平面和剖面96

图一○一ⅡH131平面和剖面96

图一○二 ⅠH2平面和剖面96

图一○三 ⅠH14平面和剖面96

图一○四 ⅡH146平面和剖面97

图一○五ⅡH264平面和剖面97

图一○六 ⅠH6平面和剖面98

图一○七ⅡH135平面和剖面98

图一○八ⅡH254平面和剖面98

图一○九ⅡH140平面和剖面98

图一一○ ⅡH117平面和剖面99

图一一一ⅡH147平面和剖面99

图一一三 ⅡH252平面和剖面100

图一一四 ⅡH296平面和剖面100

图一一二ⅡH212平面和剖面100

图一一五ⅡH119平面和剖面101

图一一六ⅡH143平面和剖面101

图一一七ⅡH241平面和剖面102

图一一八ⅡH208平面和剖面102

图一一九ⅡH248平面和剖面102

图一二一ⅡH284平面和剖面103

图一二○ ⅠH8平面和剖面103

图一二二 ⅡH144平面和剖面104

图一二三ⅡH209平面和剖面105

图一二四 ⅡH213平面和剖面105

图一二五ⅡH249平面和剖面106

图一二六ⅡH286平面和剖面106

图一二七 ⅡH114平面和剖面106

表13马桥文化灰坑形态分类统计表107

四 灰沟108

表14马桥文化灰沟一览表108

图一二八ⅡG105平面和剖面109

图一三○ ⅡG203平面和剖面110

图一二九ⅡG202平面和剖面110

表15 马桥文化陶片堆一览表111

五 陶片堆111

图一三二 ⅡTD102分布112

图一三一 ⅠTD1下层分布112

图一三三ⅡTD204和ⅡTD205分布113

七 居住遗迹讨论114

六 灶坑114

图一三五 ⅡZ202平面和剖面115

图一三四 ⅡZ201平面和剖面115

表16 马桥文化墓葬一览表116

第二节 墓葬116

图一三七 ⅡM201平面117

图一三八ⅡM202平面117

图一三六ⅡM102平面和剖面117

一 陶器和原始瓷器118

图一三九ⅡT519、ⅡT619马桥文化陶系比例118

第三节 文化遗物118

图一四○ ③F层红褐陶系纹饰统计(ⅡT518、ⅡT519、ⅡT618、ⅡT619、ⅡT718、ⅡT719)119

图一四一 马桥文化红褐陶纹饰(一)120

图一四二 马桥文化红褐陶纹饰(二)121

图一四三马桥文化红褐陶纹饰(三)122

图一四四 马桥文化红褐陶纹饰(四)123

图一四五 马桥文化泥质黑灰陶纹饰(一)124

图一四六 马桥文化泥质黑灰陶纹饰(二)125

图一四七 马桥文化夹砂陶纹饰126

图一四八 马桥文化陶鼎Aa亚型(一)127

图一四九 马桥文化陶鼎Aa亚型(二)128

图一五○ 马桥文化陶鼎Ab亚型129

图一五一 马桥文化陶鼎Ba亚型131

图一五二马桥文化陶鼎Ba亚型、Bb亚型132

图一五三 马桥文化陶鼎Ca亚型(一)133

图一五四 马桥文化陶鼎Ca亚型(二)134

图一五五 马桥文化陶鼎Ca亚型(三)136

图一五六 马桥文化陶鼎Cb亚型、D型137

图一五七 马桥文化陶甗A型、B型138

图一五八 马桥文化陶甗C型、D型、E型140

图一五九 马桥文化陶甑141

图一六○ 马桥文化陶大罐A型(一)142

图一六一 马桥文化陶大罐A型(二)143

图一六二 马桥文化陶大罐A型(三)144

图一六三 马桥文化陶大罐A型(四)145

图一六四 马桥文化陶大罐A型、B型、C型146

图一六五 马桥文化陶大罐D型、E型、F型148

图一六六 马桥文化陶小罐A型149

图一六七 马桥文化陶小罐B型150

图一六八 马桥文化陶小罐C型152

图一六九 马桥文化陶小罐D型、E型153

图一七○ 马桥文化陶大盆A型、B型154

图一七一 马桥文化陶大盆C型、D型156

图一七二 马桥文化陶中盆A型、B型157

图一七三 马桥文化陶中盆C型、D型158

图一七四 马桥文化陶小盆A型160

图一七五 马桥文化陶小盆B型162

图一七六 马桥文化陶小盆C型162

图一七七 马桥文化陶小盆Da亚型(一)164

图一七八 马桥文化陶小盆Da亚型(二)165

图一七九 马桥文化陶小盆Db亚型166

图一八○ 马桥文化陶小盆Dc型、Dd型、De亚型168

图一八一 马桥文化陶小盆Ea亚型、Eb亚型169

图一八二 马桥文化陶小盆Ec亚型、Ed亚型170

图一八三 马桥文化陶刻槽盆171

图一八四 马桥文化陶钵A型172

图一八五 马桥文化陶钵B型174

图一八六 马桥文化陶簋Aa亚型175

图一八七 马桥文化陶簋Ab亚型、B型、C型177

图一八八 马桥文化陶簋D型178

图一八九 马桥文化陶豆Aa亚型(一)180

图一九○ 马桥文化陶豆Aa亚型(二)181

图一九一 马桥文化陶豆Ab亚型182

图一九二 马桥文化陶豆Ba亚型183

图一九三 马桥文化陶豆Bb亚型、Bc亚型184

图一九四 马桥文化陶豆Ca亚型、Cb亚型185

图一九五 马桥文化陶豆Cc亚型、Cd亚型187

图一九六 马桥文化陶豆D型、Ea亚型188

图一九七 马桥文化陶豆Eb亚型189

图一九八 马桥文化陶碗、盘、三足盘A型、B型190

图一九九 马桥文化陶三足盘C型、D型192

图二○○ 马桥文化陶觯Aa亚型(一)194

图二○一 马桥文化陶觯Aa亚型(二)196

图二○二 马桥文化陶觯Aa亚型(三)197

图二○三 马桥文化陶觯Ab亚型198

图二○四 马桥文化陶觯Ac亚型199

图二○五 马桥文化陶觯Ad亚型200

图二○六 马桥文化陶觯Ba亚型202

图二○七 马桥文化陶觯Bb亚型、Bc亚型203

图二○八 马桥文化陶觯Ca亚型205

图二○九 马桥文化陶觯Cb亚型、Cc亚型206

图二一○ 马桥文化陶觯Cd亚型、D型208

图二一一 马桥文化陶觚A型209

图二一二 马桥文化陶觚B型210

图二一三 马桥文化陶觚C型、D型、E型212

图二一四 马桥文化陶杯A型213

图二一五 马桥文化陶杯B型、C型214

图二一六 马桥文化陶盉215

图二一七 马桥文化陶鸭形壶Aa亚型216

图二一八 马桥文化陶鸭形壶Ab亚型(一)217

图二一九 马桥文化陶鸭形壶Ab亚型(二)219

图二二○ 马桥文化陶鸭形壶Ac亚型220

图二二一 马桥文化陶鸭形壶B型222

图二二二马桥文化陶鸭形壶C型223

图二二三马桥文化陶带鋬圆腹壶、带流壶223

图二二四马桥文化陶尊224

图二二五 马桥文化陶盂226

图二二六马桥文化夹砂陶器盖A型、Ba亚型227

图二二七马桥文化夹砂陶器盖Bb亚型、Bc亚型228

图二二八马桥文化泥质陶器盖Aa亚型230

图二二九 马桥文化泥质陶器盖Ab亚型231

图二三○ 马桥文化泥质陶器盖AbⅡ式232

图二三一 马桥文化泥质陶器盖AbⅢ式、Ac亚型233

图二三二马桥文化泥质陶器盖Ba亚型、Bb亚型234

图二三三马桥文化泥质陶器盖235

图二三四 马桥文化陶纺轮237

图二三五 马桥文化陶拍238

图二三六马桥文化陶饰件239

图二三七马桥文化的陶文240

表17 马桥文化A类陶文统计表241

图二三八 马桥文化A类陶文241

图二三九马桥文化B类陶文242

表18 马桥文化B类陶文统计表242

图二四○马桥文化C类陶文243

表19 马桥文化C类陶文统计表243

表20 马桥文化D类陶文统计表244

图二四一 马桥文化D类陶文244

图二四二马桥文化E类陶文245

表21 马桥文化E类陶文统计表245

图二四三马桥文化F类陶文246

图二四四马桥文化的其他陶文(一)247

图二四五 马桥文化的其他陶文(二)248

图二四六马桥文化组合陶文249

表22 马桥文化原始瓷釉的化学组成250

表23马桥文化原始瓷胎的化学组成250

表24 马桥文化原始瓷的物理性能250

表25马桥文化红褐陶涂层的化学组成251

表26 马桥文化红褐陶胎的化学组成251

表27马桥文化红褐陶的物理性能252

二 石器252

图二四七马桥文化石斧253

图二四八 马桥文化石钺、戚254

图二四九马桥文化石锛A型255

图二五○ 马桥文化石锛Ba亚型256

图二五一马桥文化石锛Bb亚型258

图二五二马桥文化石锛C型、D型259

图二五三马桥文化石锛E型260

图二五四马桥文化石凿261

图二五五马桥文化石斜柄刀A型、B型262

图二五六马桥文化石斜柄刀Ca亚型263

图二五七马桥文化石斜柄刀Cb亚型264

图二五八马桥文化石斜柄刀D型、E型265

图二五九马桥文化石横柄刀266

图二六○马桥文化石竖柄刀A型、B型267

图二六一马桥文化石竖柄刀C型268

图二六二马桥文化石半月形刀269

图二六三 马桥文化石条形刀A型、B型271

图二六四 马桥文化石条形刀C型、D型、E型272

图二六五马桥文化石多边刃刀274

图二六七马桥文化石锄275

图二六六马桥文化石犁275

图二六八马桥文化石镰A型276

图二六九马桥文化石镰B型277

图二七○ 马桥文化石镞A型278

图二七一马桥文化石镞B型280

图二七二马桥文化石镞C型281

图二七三马桥文化石镖、矛、戈(?)282

图二七四马桥文化砺石(一)283

图二七五马桥文化砺石(二)284

图二七六马桥文化石丸、纺轮285

三 骨角器286

图二七七马桥文化骨角器(一)287

图二七八马桥文化骨角器(二)288

图二七九马桥文化铜器289

第四节 分期和年代290

四 铜器290

一 分期290

表28 马桥文化鼎Aa亚型的形制演变291

表29马桥文化鼎Ba亚型的形制演变291

表30马桥文化小盆Da亚型的形制演变291

表32马桥文化豆Ba亚型的形制演变291

表31马桥文化豆Aa亚型的形制演变291

表33马桥文化三足盘Cb亚型的形制演变292

表34马桥文化觯Aa亚型的形制演变292

表35马桥文化觯Ab亚型的形制演变292

表36马桥文化觚A型的形制演变292

表37马桥文化觚B型的形制演变292

表38马桥文化泥质陶器盖Aa亚型的形制演变293

表39马桥文化泥质陶器盖Ab亚型的形制演变293

二 年代296

表40马桥文化年代测定数据一览表297

图二八○马桥文化晚期三足盘299

图二八一 ⅡM203平面301

二 墓葬301

一 生活遗迹301

第一节 春秋战国301

第五章 文化遗存(三)——春秋战国、唐代、宋元时期301

三 文化遗物302

图二八二春秋战国陶器302

图二八三春秋战国陶瓷器303

一 生活遗迹304

第二节 唐代304

图二八五 ⅡJ206平面和剖面305

图二八四 ⅡH201平面和剖面305

图二八七ⅡJ208平面和剖面306

二 文化遗物306

图二八六ⅡJ207平面和剖面306

图二八八唐代瓷钵A型307

图二八九唐代瓷钵B型、C型308

图二九○ 唐代瓷碗、执壶309

第三节 宋元时期310

一 生活遗迹310

二 墓葬311

图二九一 ⅡH105平面和剖面311

图二九二 ⅡG101平面和剖面312

图二九四 ⅠM6平面和剖面313

图二九三 ⅠM6、ⅠM7、ⅠM8位置示意图313

图二九六 ⅠM8平面314

图二九五 ⅠM7平面314

三 文化遗物314

图二九七 宋元时期瓷碗、盒315

图二九八 宋元时期瓷器316

图二九九宋元时期釉陶、陶器318

图三○○宋元时期韩瓶319

第四节 反映出的几个问题320

第六章 自然遗存(一)——微体古生物、植物和古上壤323

第一节 Ⅰ区自然遗存324

一 微体古生物324

表41 ⅠT1011西壁剖面微古分析结果325

二 植物孢粉326

图三○一 ⅠT1011西壁剖面孢粉组合327

三 古上壤328

图三○二 ⅠT1011西壁剖面粒度正态概率累积曲线329

表42 ⅠT1011西壁粒度测试结果329

图三○三 ⅠT1011西壁剖面由Fe3+/Fe2+所推测的古温度情况330

图三○四 ⅠT1011西壁地球化学元素、粒度、磁化率沿剖面的变化331

图三○五 ⅠT1011西壁剖面氧化物含量垂直分布图332

第二节 Ⅱ区自然遗存333

一 微体古生物333

图三○六 ⅠT1011西壁剖面地球化学元素的变化及其与沪宁杭地区气候波动的对比334

二 植硅石335

表43ⅡT1134剖面植硅石百分含量统计336

三 古上壤的地球化学分析337

图三○七 Ⅱ区植硅石分析图337

图三○八 ⅡH284、ⅡJ102地球化学分析图338

表44ⅡJ102井内堆积地球化学分析报告339

表45 ⅡH284坑壁地球化学分析报告339

表46ⅡH284坑内堆积地球化学分析报告339

第三节 马桥遗址的自然环境重建340

一 遗址的地貌基础340

二 生存环境和生存形式341

表47 ⅠT1011地层与微体古生物341

表48良渚文化和马桥文化猪与鹿科动物的最小个体统计表344

三 关于良渚文化时期的水问题344

第七章 自然遗存(二)——动物347

第一节 材料和方法347

第二节 动物种属348

一 良渚文化348

二 马桥文化349

第三节 出上状况351

一 良渚文化351

二 马桥文化前期352

三 马桥文化后期353

表49 1号狗上颌的测量结果356

表50 1号狗下颌的测量结果356

第四节 测量结果356

图三○九狗头骨及下颌测量位置图357

表51 2号狗下颌的测量结果358

表52猪下颌测量表358

表56牛下颌测量表359

表55小型鹿科动物下颌测量表359

第五节 猪的年龄结构359

表54麋鹿下颌测量表359

表53梅花鹿下颌测量表359

表57良渚文化猪的年龄360

表58马桥文化前期猪的年龄360

表59马桥文化后期猪的年龄361

第六节 可鉴定标本数和最小个体数363

一 良渚文化363

二 马桥文化前期363

三 马桥文化后期363

第七节 几点认识364

一 遗址附近的自然环境364

二 动物种属的数量变化及相关的问题364

三 猪的问题366

第八章 关于马桥文化的专题讨论370

第一节 马桥文化与良渚文化的关系370

第二节 马桥文化的红褐陶系及其与肩头弄文化遗存的关系373

第三节 马桥文化与夏商文化、岳石文化的关系375

第四节 马桥文化的分区和类型377

一 环太湖地区378

二 浙东北地区379

三 浙闽地区380

四 区域交往与文化源流381

第五节 马桥文化遗址的分布及其环境特征384

第六节 马桥文化陶文388

一 陶文的性质388

二 陶文的比较389

三 陶文功能与含义的讨论391

第七节 马桥文化原始瓷和红褐陶(印纹陶)393

一 原始瓷的基本特征394

二 红褐陶(印纹陶)的基本特征395

三 原始瓷和红褐陶(印纹陶)的关系396

四 原始瓷的起源和产地397

英文提要403

日文提要406

编后记40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