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广义经济结构论【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广义经济结构论
  • 陆剑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7801905725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570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614页
  • 主题词:经济结构-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广义经济结构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导言一1

第一编 历史哲学视域中的经济结构第一章 新科学技术革命条件下的生产力系统4

一 生产力范畴的界定5

·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方法来界定生产力 5

·用现代系统论的方法来界定生产力 8

·生产力系统表 10

二 生产力的诸方面10

·生产力的要素和要素的生产力 10

·生产力的结构和结构的生产力 16

导言二19

·生产力的自然环境和自然的生产力 20

·社会生产力是人的智能的物化形态22

三 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基础22

·人类智能的现代形态是科学技术 23

·科学技术生产力的当代发展和高新科技 26

·“社会科学是不是生产力”问题的探讨 29

四 生产力的空间分布35

·生产力的空间分布是生产力的时间展开的沉积 35

·世界范围内的生产力空间分布 37

·中国大陆范围内的生产力空间分布 38

五 生产力系统的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规律40

·生产力系统的内在矛盾 41

·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 47

·生产力发展与人的解放 49

一 生产关系的二重结构52

·历来的马克思主义者如何认识生产关系 52

第二章 与现代先进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二重结构52

·中国的生产关系变革和人们的理论思考 55

二 生产方式结构的分析61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生产方式”范畴的真实含义 61

·人类生产方式的历史演变 65

·现代生产方式的主要形态 70

三 同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社会的生产关系77

·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的生产关系”的界定 78

·人类“社会的生产关系”的历史演变 85

·现代“社会的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 87

·资本社会化趋向和“社会资本”范畴的考察 92

四 生产关系的空间分布96

一 交换方式和交换关系在社会经济结构中的地位99

第三章 现代社会经济结构的有机总体在统一市场中的实现99

·“交换”的属性和“交换方式”、“交换关系”的概念 100

·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相统一的意义上,看待人类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 102

·超越市场经济的“自由”而达到来来社会的“自由” 108

二 现代社会生产结构在市场中的现实展开113

·经济活动四环节及其相互关系 114

·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在市场中的展开 118

·社会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的特质 122

三 国家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124

·作为生产资料所有者的国家126

·作为宏观经济管理者的国家128

·作为立法者和执法者的国家130

四 实现于市场经济中的社会生产结构的一般矛盾132

·自由市场经济系统中的社会生产结构的矛盾 132

·市场经济自我调节可能性与社会生产结构矛盾的演变 133

·市场经济自我调节的有限性与外部制约的必要性 136

第四章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及其运动139

一 生产力对于生产关系的统计决定性140

·“客观可能性空间”范畴 141

·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客观可能性空间 144

·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三者关系从客观可能性到相对必然性 148

二 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的矛盾的分析154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制度内涵和体制内涵 154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基本性质和多种样态 157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时间展开和空间分布 165

三 处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主体活动168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自身的矛盾 169

·人在处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中的从自发到自由、从受动到能动的变化 170

·新制度新体制创建过程中的自觉选择与建构 172

第二编 经济科学视域中的经济结构第五章 技术结构分析180

一 “技术结构”的范畴180

二 技术结构的二元性184

·发展中国家技术结构的二元性 185

·发达国家技术结构的二元性 188

·发展中国家的技术二元结构与发达国家的技术二元结构的区别 190

三 技术结构的进步和变革192

·技术结构进步是采用新技术和利用改造旧技术的统一过程 192

·技术结构变革是实行循序式发展和跨越式发展的统一过程 194

·当代技术结构变革的走势 197

四 技术结构升级与高度化同科学、教育的关系199

·“科学”与“技术”概念与现代科学的结构 199

·现代技术结构高度化依赖于“基础科学”的发展 203

·现代技术结构高度化的展开:由基础科学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204

·科学技术结构与教育结构 206

第六章 产业结构分析208

一 产业结构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208

二 产业结构分析213

·产业的横向分类 213

·产业的纵向分类 219

·产业革命、产业升级、产业进步 220

三 次级产业结构分析228

·第一产业(农业)的内在结构 228

·第二产业(工业)的内在结构 230

·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内在结构 233

四 产业组织分析235

·产业组织与市场运作 235

·产业组织与大、中、小企业 237

·企业组织 243

·企业行为 247

五 产业集群分析251

·“产业集群”的概念 251

·“产业集群”的形成原因和发展价值 253

第七章 产权结构分析255

一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产权理论和西方产权经济学的产权理论255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产权理论 256

·西方产权经济学的产权理论 263

·两种产权理论的比较分析 264

二 产权结构中的若干基本问题的分析268

·私有产权和公有产权关系的分析 269

·生产诸要素的产权关系的分析 272

·产权所含的各种权利的关系的分析 276

三 产权变迁和产权结构的调整和改革280

·产权的变迁 280

·产权结构的调整和改革 287

四产权结构和分配结构293

·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中的产权结构和分配结构 293

·现实社会主义社会形态中的产权结构和分配结构 298

·关于“按生产要素分配”问题的讨论 301

第八章 市场结构分析308

一 “市场结构”的范畴308

·同“交换方式”相对应的“市场结构” 308

·作为主体间关系的“市场结构” 310

·作为主客间关系的“市场结构” 311

二 “市场结构”的内在矛盾315

·竞争与垄断的矛盾 316

·需求与供给的矛盾 317

·有序和无序的矛盾 321

三 “市场结构”的内部划分323

·划分次级市场的方法 323

·生产要素市场的次级结构 325

四 市场结构和政府管制333

·凯恩斯对传统经济学的批评 334

·凯恩斯之后经济学各流派之间的争论 336

·对当代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的评价 339

·政府管制和它的两种形式 341

第九章 现代社会经济结构的矛盾及其运动343

一 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的矛盾的分析344

·经济增长模型和动力机制 345

·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矛盾的静态分析 350

·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矛盾的动态分析 353

二 经济结构的内在矛盾的分析355

·技术结构自身的矛盾 355

·技术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矛盾 357

·产业结构和产权结构的矛盾 362

·私有产权和公有产权的评价 366

三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的主体活动373

·以经济增长为目标和价值准则来调整和改革经济结构 373

·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技术结构的提高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的基础 376

·把产业结构调整和改革当作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的基本环节 378

·把选择和建构适当的产权结构当作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的制度保证 381

第三编 中国国情视域中的经济结构第十章 中国经济结构的基本特征——中介过渡性385

一 中国社会近代化的“半”型扭曲386

二 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的中介震荡390

·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事业获得一定进展,对于消解中国生产力的二元结构起了奠基性的作用 392

·中国农业现代化事业屡遭挫折,工农与城乡二元结构依旧严重 395

·致力于地区经济的非均衡发展,东、中、西部不平衡状态仍待缓解 399

·脱离生产力二元性的客观实际,追求公有化,所有制结构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402

三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的中介结构演变406

·从生产力或技术结构来看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的当代演变 408

·从生产方式或产业结构来看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当代演变 412

·从社会生产关系(经济关系)或产权结构来看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当代演变 416

·从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技术结构、产业结构、产权结构的地区分布来看中国经济结构的当代演变 427

四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是现实中介性经济结构的根本消解429

·中国中介性社会的现实状态 430

·2001~2010年间中国经济结构的中介性将开始逐步消解的过程 431

·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 436

第十一章 中国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现实矛盾443

一 中国生产力的现实矛盾:分析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矛盾的出发点444

·中国现实生产力中诸要素的矛盾 444

·中国现实生产力中结构上的矛盾 446

·中国现实生产力在环境上的矛盾 447

·中国现实生产力在科学技术发展方面的矛盾 449

二 中国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现实矛盾的表现和分析451

·中国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现实矛盾的表现 452

·对中国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现实矛盾的分析和思考466

三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同生产力内部矛盾的关系475

·两个予盾统一的焦点在“人” 476

·两个矛盾统一的关键在“生产方式” 478

·两个矛盾统一的难点在“生态平衡” 481

·两个矛盾统一的核心在“科学技术” 481

·两个矛盾统一的全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84

第十二章 中国经济结构的现实矛盾485

一 经济增长同经济结构的矛盾485

·经济增长的至关重要的意义 486

·建国五十多年来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矛盾的运动 486

·深入研究和解决新世纪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的矛盾 488

二 中国现实产业结构同经济增长的矛盾489

·一、二、三产配比的低级性 489

·同一、二、三产结构和农业的严重落后相应的,是城乡产业结构的二元性 490

·中国产业结构的低级性,不但表现为农业的相对落后,还表现为工业自身产业结构的低级性 493

·中国产业结构的低级性表现为它同高新技术的技术结构的不适应性 494

·中国产业结构的低级性,还表现为产业组织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495

三 中国现实产权结构同产业结构高度化要求的矛盾496

·“第一次改革”尚未完全到位 497

·“第二次改革”只是初步展开 500

·高科技产业的产权制度建构正处在起步之时 501

·产权制度改革中的争论问题 503

四 作为产权结构的表现的分配结构,其公平要求与经济增长的效率要求的矛盾507

·效率和公平的关系问题,是以市场经济运作为学科对象的现代经济科学的一个基本问题 507

·当代中国效率和公平的矛盾 509

五 中国现实市场结构同经济结构各层次之间的矛盾515

第十三章 正确处理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现实矛盾的战略选择520

一 正确处理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矛盾的战略选择的原则521

二 正确处理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各种矛盾的战略525

·针对中国生产力的现实矛盾所采取的战略 525

·针对中国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的现实矛盾所采取的战略 528

·针对中国经济关系和产权结构的现实矛盾所采取的战略 529

·针对中国分配关系和分配结构的现实矛盾所采取的战略 532

·针对中国市场结构的现实矛盾所采取的战略 533

三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战略534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总战略的三个形态 536

·“发展”的战略 543

·“改革”的战略 546

·“稳定”的战略 552

·“为人”的战略 555

四 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光明前景557

·中华民族复兴大业能够成功的根据 557

·中华民族复兴大业能够成功的条件 561

·掌握经济结构理论,为我国改革开放建设事业做出贡献 564

主要参考文献566

后记56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