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泛珠三角区域的历史地理回归【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许桂灵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68887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42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54页
- 主题词:历史地理-研究-珠江三角洲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泛珠三角区域的历史地理回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泛珠三角作为区域整体研究现状1
1.1 泛珠三角出现的国际、国内背景地理研究1
第一章 泛珠三角研究历史与现状1
1.2 泛珠三角经济区概念与内涵研究2
1.3 泛珠三角相关省区实施区域合作和发展战略的研究2
1.4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对策、措施建议性研究2
2.泛珠三角各个省区研究现状3
2.1 政区历史沿革研究3
2.2 历史经济地理研究3
2.3 城市与区域历史人文地理研究4
2.4 历史文化地理研究6
3.小结7
参考文献8
1.1 学科意义13
1.2 应用价值13
1.选题意义13
第二章 泛珠三角区域历史地理研究设计13
1.3 开拓意义14
2.研究目标和框架14
2.1 研究目标14
2.2 研究框架14
3.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4
3.1 利用考古成果15
3.2 历史文献分析法15
3.3 区域对比和区域整合分析法15
3.4 地域结构理论16
3.5 实地考察法16
参考文献16
第三章 泛珠三角概念的演变和界定17
2.自然地理珠江三角洲18
1.地理区位18
3.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19
4.珠江三角洲经济区20
5.泛珠三角经济区21
6.小结21
参考文献24
第四章 泛珠三角形成的自然地理基础25
1.热带亚热带气候共性25
2.珠江和其他水系构成可通达的水运网络26
3.五岭及其他山川形成南北交通孔道28
4.近岸海洋资源与河海港口双向腹地29
5.扇形地理格局与区域开发模式31
6.小结32
参考文献32
1.秦汉统一版图上五岭南北建置一体及其与西南地区的关系33
第五章 泛珠三角区域行政建置的历史渊源和效应33
2.六朝时期山川形便与犬牙交错划分政区交替运用35
3.唐宋道、路制度建置与泛珠三角区域关系弥合36
4.元代行省制促进跨珠江流域空间结合38
5.明清泛珠三角省级政区形成和珠江三角洲高密度政区出现39
6.近现代新式行政区划促进泛珠三角区域政治联合41
7.小结42
参考文献44
第六章 泛珠三角水陆交通格局历史变迁与区域经济和空间一体化趋势45
1.先秦珠江流域及其对外交流45
2.秦汉五岭南北云贵川水陆交通网络的建立46
3.秦汉以来海上丝路兴盛促进区域交流与广州作为中心城市的兴起50
4.唐宋开凿大庾岭道改善五岭南北与中原联系53
5.唐宋泛珠三角西部交通改造与区域关系新发展56
6.元代交通制度的创新及其效应59
7.明清珠江水系航运兴盛与流域关系新发展60
8.近代新式交通出现与泛珠三角区域关系重构66
9.小结72
参考文献74
第七章 泛珠三角历史商品流通作用下城市与区域新格局的建立78
1.唐代以前不发达商品经济下城市“核心性”发展模式78
2.宋元商品流通活力形成以珠江流域为主体的城镇体系和市场格局81
3.明清珠江流域统一市场背景下西轻东重、北轻南重城市与区域发展格局86
3.1 明清以珠江三角洲为标志的商品生产及其区域效应87
3.2 明清地域商人集团在泛珠三角市场网络中的角色89
3.3 明清泛珠三角沿河发展城镇格局95
4.近现代港澳崛起及其区域辐射作用105
4.1 澳门在泛珠三角的历史角色106
4.2 香港崛起及其对泛珠三角的辐射作用107
5.1 珠江三角洲首层经济腹地110
5.泛珠三角以广州为核心的圈层状经济腹地格局110
5.2 三江流域在广东全境的第二层经济腹地111
5.3 广东以外的第三层经济腹地111
6.小结114
参考文献114
第八章 泛珠三角地域文化融合及其作用力121
1.唐代以前以百越文化为主要渊源的多元文化共存格局122
1.1 土著文化及其交流122
1.2 铜鼓展示文化共性125
1.3 风俗文化反映共同文化渊源129
2.宋代以来少数民族汉化和汉文化成为泛珠三角区域主流文化131
2.1 汉族南迁泛珠三角131
2.2 汉文化成为泛珠三角主流文化134
2.3 泛珠三角地域文化融合139
3.1 “西风东渐”在珠江三角洲144
3.“西风东渐”背景下珠江三角洲成为时代先进文化策源地及其溯源传播144
3.2 珠三角文化的溯源传播148
4.港澳文化在泛珠三角区域文化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及其对外辐射153
4.1 港澳文化的特质153
4.2 港澳文化对泛珠三角的传播156
5.华侨文化的传播与影响159
5.1 华侨文化的内涵和文化特质160
5.2 广东华侨文化地理景观与传播161
5.3 广东华侨文化的区域分异168
6.粤港澳区域文化综合体的形成与区域效应171
6.1 粤港澳区域文化综合体的形成171
6.2 粤港澳文化创新及其扩散186
6.3 广州是中西文化在泛珠三角交流的桥梁和中心城市193
7.粤港澳区域文化地理网络的建立与对策204
7.1 文化地理网络的组成204
7.2 文化地理网络的空间格局207
7.3 建立粤港澳区域文化综合体文化地理网络的对策209
7.4 小结212
8.总结212
参考文献213
第九章 泛珠三角区域整合的对策与措施221
1.自然区、经济区、行政区、文化区的历史关系221
2.实施以江河海岸为轴线的区域发展战略与布局229
3.建立以珠江三角洲为龙头,溯源梯度推进的空间格局231
4.增强对珠江文化的认同和融合233
5.加强对泛珠三角经济区概念的宣传235
6.小结236
参考文献237
第十章 结论238
后记241
热门推荐
- 2471590.html
- 1174559.html
- 1001773.html
- 2439215.html
- 989326.html
- 1114845.html
- 3869481.html
- 1648557.html
- 2857846.html
- 15961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826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169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965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776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095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082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4638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956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368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23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