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企业信用文化【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李颖著(西安财经学院经济学院)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7505856588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51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70页
- 主题词:企业-信用-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企业信用文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导论1
1.1 本书对信用的界定1
1.1.1 伦理学视角的信用概念1
1.1.2 经济学视角的信用概念3
1.1.3 法学视角的信用概念5
1.1.4 文化视角的信用概念6
1.2 研究背景7
1.2.1 我国经济生活中企业信用缺失问题严重7
1.2.2 经济生活的文化特征日益明显9
1.2.3 文化日益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10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12
1.4 研究思路、结构和内容16
1.4.1 研究思路16
1.4.2 研究结构和内容16
1.5 研究方法18
1.6 本书的创新点19
2.1.1 商品流通的特点23
第2章 信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23
2.1 信用需求由商品交换的特点决定23
2.1.2 商品流通的本质特征是商品所有权的要求26
2.1.3 信用是商品所有权的客观要求27
2.2 信用是商品交换形式发展的必然要求29
2.2.1 物物交换形式29
2.2.2 简单的商品流通形式29
2.2.3 发达的商品流通形式30
2.3 信用是维持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的客观要求31
2.3.1 秩序和市场经济秩序31
2.3.2 市场秩序的基本内容32
2.3.3 市场秩序的历史沿革37
2.3.4 市场秩序的构成要素38
2.3.5 市场的失序和无序40
2.4 信用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价值41
2.4.1 信用能使商品交换顺利实现44
2.4.2 信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最低限度的道德要求46
2.4.3 信用是维系正常的市场秩序的需要47
第3章 企业信用文化概述49
3.1 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因素49
3.1.1 文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日益凸显49
3.1.2 文化及文化研究的意义51
3.1.3 文化与社会资本53
3.2 企业文化55
3.2.1 企业文化理论产生的历史回顾55
3.2.2 企业文化的实质59
3.2.3 我国企业文化发展的现状60
3.3 企业信用文化的内容与功能61
3.3.1 企业信用文化的主要内容61
3.3.2 企业信用文化的功能和作用64
第4章 中国的诚信文化传统68
4.1 中国深厚的诚信文化底蕴68
4.1.1 儒家的诚信文化思想68
4.1.2 其他各家的诚信文化思想76
4.2 中国历史上的诚信教化78
4.2.1 家庭教化79
4.2.2 蒙学教化80
4.2.3 官学教化81
4.2.4 书院教化81
4.2.5 社会组织教化82
4.3 中国儒商人格82
4.3.1 诚实守信85
4.3.2 先义后利86
4.3.3 以人为本87
4.3.4 以和为贵88
4.3.5 推陈出新90
4.4 儒商人格的现代价值90
第5章 我国企业的失信行为及其文化根源93
5.1 我国企业信用的现状93
5.1.1 企业信用水平整体提高93
5.1.2 企业失信行为95
5.1.3 企业失信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108
5.2.1 我国信用基础薄弱111
5.2 企业失信行为的经济学分析111
5.2.2 失信收益大于失信成本113
5.2.3 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导致企业信用的偏离114
5.2.4 产权制度不完善116
5.2.5 市场信用机制作用受到限制118
5.2.6 信用的悖论122
5.3 企业失信行为的文化根源分析123
5.3.1 信用行为的中外比较123
5.3.2 商品经济发展落后125
5.3.3 长期的封建专制影响126
5.3.4 封建意识浓厚的家庭主义129
5.3.5 重“术”轻“法”倾向142
5.3.6 人伦信用文化的局限144
6.1 日本的信用文化传统148
6.1.1 集体主义的价值观148
第6章 发达国家企业信用的文化传统148
6.1.2 日本儒教150
6.1.3 武士精神151
6.1.4 日本的企业信用文化153
6.2 美国的信用文化传统159
6.2.1 个人主义的价值观160
6.2.2 自由平等精神161
6.2.3 理性主义161
6.2.4 美国的社群传统162
6.2.5 美国信用体系的总体框架164
6.3 中外企业信用文化基础的比较研究165
6.3.1 中日企业信用文化基础的比较研究166
6.3.2 日美企业信用文化基础的比较研究166
6.3.3 中美企业信用文化基础的比较研究168
6.4 企业信用文化建设的国际经验169
6.4.1 注重提升企业信用的价值170
6.4.2 确立诚实守信的企业信用管理理念171
6.4.3 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实践诚实守信172
6.4.4 在企业员工管理中实践诚实守信173
6.4.5 企业信用文化建设的国际经验借鉴175
第7章 我国企业信用文化构建179
7.1 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179
7.1.1 在全社会进行信用教育181
7.1.2 建立企业信用的激励—约束机制185
7.1.3 建立企业信用信息的公示制度190
7.1.4 建立企业信用的社会评价制度194
7.2 确立企业信用文化建设发展战略198
7.2.1 企业信用文化日益成为企业文化管理的核心198
7.2.2 培育企业信用理念和规则意识203
7.3 培育企业家信用文化207
7.3.1 制定企业信用文化发展战略208
7.3.2 行为诚实210
7.3.3 关注员工211
7.4 培养企业的儒商人格213
7.4.2 儒商人格塑造与商业道德建设相结合214
7.4.1 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相结合214
7.4.3 市场主体应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215
7.4.4 将儒商诚信观落实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实践中217
7.5 树立企业强烈的社会责任感217
7.5.1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诚信217
7.5.2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应处理好三个关系221
7.6 体现以人为本的文化管理思想226
7.6.1 为员工规划富有进取性的目标229
7.6.2 建立学习型组织230
7.6.3 培养企业的团队精神235
7.6.4 加强员工之间的沟通和联系236
7.6.5 为员工创造外部竞争对手237
7.6.6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员工贡献识别办法238
第8章 结束语239
8.1 全书的基本结论239
8.2 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240
参考文献242
后记250
热门推荐
- 2364998.html
- 1376597.html
- 1714635.html
- 1578813.html
- 1168285.html
- 3850576.html
- 589991.html
- 3398535.html
- 1617884.html
- 19662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497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193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414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608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594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034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19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643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563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62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