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速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处治手册【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高速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处治手册
  • 彭澎(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5746160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99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418页
  • 主题词:高速公路-道路工程-质量管理-手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高速公路工程质量通病处治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1 砂1

1.1.1 砂的分类及要求1

1 高速公路常用建筑材料的基本要求1

1.1.3 沥青面层细集料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3

1.1.2 道路垫层用砂砾的材料要求3

1.2.1 碎石、卵石的基本要求4

1.2 碎石和卵石4

1.2.2 道路三渣基层用碎石5

1.2.3 沥青面层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6

1.3 水泥7

1.2.4 沥青面层用石屑规格7

1.4 钢筋及钢绞线9

1.5.2 切断13

1.5.1 调直13

1.5 钢筋加工的质量要求13

1.6.1 闪光对焊14

1.6 钢筋的焊接要求14

1.5.3 弯曲成型14

1.6.4 电弧焊15

1.6.3 滚焊15

1.6.2 点焊15

1.7 钢筋及钢筋骨架加工的允许偏差16

1.8 水泥混凝土外加剂17

1.9.1 混凝土用磨细粉煤灰19

1.9 粉煤灰19

1.10 石灰20

1.9.2 道路基层三渣混合料用粉煤灰20

1.11 沥青21

1.12 沥青混合料填料22

1.13 水泥混凝土灌缝料23

1.15 水24

1.14 浆砌片石24

1.16.2 普通锯材25

1.16.1 木材的规格和等级标准25

1.16 木材25

1.16.3 承重木结构对方木的材质要求27

2.1.2 施工28

2.1.1 设计28

2 高速公路质量通病产生的主要原因分析及处治基本要求28

2.1 高速公路质量通病产生的主要原因分析28

2.1.7 超限超载29

2.1.6 水文、地质与气候29

2.1.3 管理29

2.1.4 监理29

2.1.5 仪器、设备与材料29

2.2.2 软土地基沉降31

2.2.1 高路堤的下沉或局部沉降31

2.1.8 养护质量与养护及时性31

2.1.9 科研攻关与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31

2.2 高速公路质量通病个案原因分析31

2.2.3 沥青路面的早期破坏32

2.2.5 桥头跳车33

2.2.4 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33

2.3.2 建设期质量通病处治的基本措施34

2.3.1 质量通病的基本特征34

2.3 高速公路质量通病处治(含建设期、养护期)的基本要求34

2.3.4 质量通病处治的中长期建议35

2.3.3 质量通病处治的基本步骤35

3.1.1 裂缝36

3.1 钢筋混凝土圆管涵或倒虹吸管预制(离心工艺)和安装质量问题36

3 质量编36

3.1.3 露筋37

3.1.2 合缝、端面漏浆37

3.1.5 蜂窝、空鼓38

3.1.4 麻面38

3.1.7 端部碰伤39

3.1.6 内表面粗糙39

3.1.9 管身漏水40

3.1.8 尺寸偏差超标40

3.1.10 接头漏水41

3.1.12 圆管涵进出口与路基坡面衔接不顺42

3.1.11 外压检验不合格42

3.1.13 高填方地段圆管涵压裂变形43

3.2.1 沥青与水溶液油水分离44

3.2 乳化沥青稀浆封层、黏层、透层的质量问题44

3.1.14 圆管涵底坡度不顺44

3.1.15 八字墙位移44

3.2.3 基层封层上出现众多小坑洞45

3.2.2 乳化沥青与中粗砂缺乏黏结性45

3.2.5 乳化沥青筛上剩余量超标46

3.2.4 基层封层上砂散失,汽车在裸露沥青层上行驶46

3.2.7 乳液标准黏度过大或过小47

3.2.6 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含量过高或过低47

3.2.9 封层、透层油用量不够48

3.2.8 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不合格48

3.3.1 表面蜂窝、麻面49

3.3 水泥混凝土通道或盖板涵的质量问题49

3.2.10 封层、黏层、透层油撒布不到位、不均匀49

3.2.11 沥青封层后剥皮严重49

3.3.2 沉降缝漏水51

3.3.4 墙身不顺直,跑模52

3.3.3 混凝土表面颜色不均匀52

3.3.5 整体式通道不均匀下沉53

3.3.7 盖板涵或通道墙身断裂54

3.3.6 盖板顶标高偏低或偏高54

3.3.9 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55

3.3.8 通道墙身局部板移位55

3.3.10 缺棱掉角56

3.3.12 通道或涵洞施工放样不准确57

3.3.11 通道净空及处治标准偏低57

3.4.1 路基沉降58

3.4 路基填筑的质量问题58

3.4.2 路基纵向裂缝59

3.4.3 路基边坡滑塌60

3.4.5 路堤基底压实度达不到标准62

3.4.4 路堤失稳或被雨水冲刷62

3.4.6 路堤填土压实度达不到标准63

3.4.7 粉煤灰路堤压实度达不到标准64

3.4.8 路基弹簧(俗称橡皮土)65

3.4.10 路基局部地段出现采煤窑或淘金类采空区66

3.4.9 路基出现泉眼66

3.4.12 标高误差太大67

3.4.11 沟槽回填土沉陷67

3.4.13 路床积水68

3.4.16 边沟积水69

3.4.15 路肩与路面错台69

3.4.14 路肩辙槽、坑槽69

3.5 红砂岩路基除上述通病外的主要施工注意事项70

3.4.17 锥坡失稳70

3.5.1 锥坡及台背回填71

3.5.2 96区精加工72

3.5.3 兰派补压及施工工艺、工后沉降控制74

3.5.4 边坡放缓75

3.5.5 边坡防护79

3.5.7 挤密桩与桥头搭板80

3.5.6 切方地段设置渗沟处理80

3.5.8 填切交界处和高路堤的处理82

3.5.11 桥梁或通道处原路基纵向便道处理83

3.5.10 路肩压实控制83

3.5.9 潮湿路段处理83

3.5.12 红砂岩填筑的四大指标84

3.5.13 桥涵结构物基础86

3.6.1 泄水孔堵塞88

3.6 浆砌片石挡土墙类砌石工程的质量问题88

3.6.3 墙体垂直通缝89

3.6.2 沉降缝不垂直89

3.6.5 勾缝砂浆脱落90

3.6.4 表面不平整90

3.6.7 挡墙滑移91

3.6.6 墙体内外搭砌不良,形成内外两层皮91

3.6.8 挡墙倾斜92

3.6.9 砌体断裂或坍塌93

3.6.11 砂浆工艺不合要求94

3.6.10 片石尺寸、质量不合规范要求94

3.7.1 预制块脱空或沉陷95

3.7 混凝土预制块水沟的质量问题95

3.6.12 墙背欠尺寸95

3.7.3 预制块下砂砾垫层厚度不够96

3.7.2 预制块尺寸误差超标96

3.8.2 表面不平整97

3.8.1 砌石护坡沉陷开裂97

3.8 浆砌片石护坡的质量问题97

3.8.4 沿坡顶出现折线影响美观98

3.8.3 勾缝砂浆脱落98

3.8.6 骨架护坡内回填土不饱满密实99

3.8.5 汇水面较大暴雨时,边沟遭冲刷99

3.8.8 边坡防护措施未因地制宜100

3.8.7 土质边坡特别是砂性土边坡用全植物防护100

3.9.1 路基标高误差太大101

3.9 路基精加工101

3.8.9 深切方边坡过陡,防护措施不当101

3.9.3 测弯沉时发现其下有软卧层102

3.9.2 CBR值较小102

3.9.5 底基层摊完后,底基层与精加工层之间积水严重103

3.9.4 平整度太差103

3.10.2 底基层级配不良,骨料偏粗104

3.10.1 混合料强度达不到要求104

3.10 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和基层104

3.10.4 碾压时表层出现微裂缝或起皮松散105

3.10.3 表面有轮印105

3.10.5 摊铺时集料离析106

3.10.7 平整度不符合要求107

3.10.6 标高误差超标107

3.10.8 中央分隔带积水108

3.10.10 基层出现横向拱胀109

3.10.9 底基层与精加工间脱空109

3.10.11 基层出现横向裂缝110

3.10.12 基层出现纵向裂缝111

3.10.15 关于底基层、基层施工若干要求112

3.10.14 基层按1/4幅施工112

3.10.13 基层网状龟裂112

3.11.1 混合料配合比不稳定113

3.11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和基层113

3.11.3 混合料离析114

3.11.2 混合料含水量波动大114

3.11.5 基层压实度不足115

3.11.4 混合料碾压时弹簧115

3.11.7 施工平整度不好116

3.11.6 施工接缝不顺116

3.12.1 混凝土和易性不好117

3.12 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117

3.12.3 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低119

3.12.2 外加剂使用不当119

3.12.4 混凝土色差大120

3.12.6 龟裂121

3.12.5 混合料不熟121

3.12.7 化学反应引起裂缝122

3.12.9 使用连续式拌和楼且拌和与运输不规范123

3.12.8 拌和场建设不合要求123

3.12.10 路面平整度差(以滑模摊铺为例)124

3.12.11 混凝土板厚不够128

3.12.13 蜂窝129

3.12.12 露石129

3.12.14 胀缝不贯通130

3.12.16 传力杆失效131

3.12.15 摩擦系数不足131

3.12.17 塌边132

3.12.18 麻面133

3.12.19 养生质量差134

3.12.21 刻槽(拉纹)过早或过迟,纹深浅不一135

3.12.20 切缝过早或过迟135

3.13.2 动稳定度偏低136

3.13.1 混合料离析136

3.13 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改性沥青路面)136

3.13.4 使用连续式拌和机137

3.13.3 表面层玄武岩强度不均匀137

3.13.5 间歇式拌和机未配置连续打印设备138

3.14.3 路缘石塌边139

3.14.2 路缘石色差大139

3.14 水泥混凝土路面滑模摊铺路缘石139

3.14.1 路缘石线型不顺139

3.15.1 边坡塌方140

(两种路面通用问题)140

3.14.4 路缘石蜂窝较多140

3.15 水泥及沥青混凝土路面(含桥面)的早期病害处治140

3.15.3 路基边缘煤矿及金属矿开采141

3.15.2 边坡风化、碎落141

3.15.4 养护不及时142

3.15.5 路面排水系统不良143

3.15.7 桥梁伸缩缝装置不平整或损坏144

3.15.6 桥头沉陷(或差异沉降引起桥头跳车)144

3.15.8 桥面裂缝145

3.15.9 没有及时进行预防性养护146

3.15.10 横向裂缝147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早期病害处治)147

3.15.11 角隅断裂148

3.15.13 错台149

3.15.12 纵向裂缝149

3.15.14 拱胀150

3.15.15 脱空与唧泥151

3.15.16 填缝料损坏152

3.15.18 路基填切交界处及基层施工的横接头处理不当,引起路面板开裂153

3.15.17 接缝剥落、碎裂153

3.15.19 面板破碎154

3.15.20 局部沉陷155

3.15.22 纵向裂缝156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早期病害处治)156

3.15.21 孔洞156

3.15.23 横向裂缝157

3.15.25 表面网裂159

3.15.24 反射裂缝159

3.15.26 车辙160

3.15.27 坑槽161

3.15.29 翻浆163

3.15.28 沉陷163

3.16.1 施工控制网布设精度不够164

(测量放样)164

3.16 桥梁工程的质量问题164

3.16.3 角度测量精度不够165

3.16.2 控导点的布设精度不够165

3.16.6 红外线全站仪的测距精度不够166

3.16.5 极坐标点位放样精度不够166

3.16.4 长度测量精度不够166

3.16.9 识图与内业计算误差太大167

3.16.8 高程测量放样精度不够167

3.16.7 红外线全站仪的测角精度不够167

3.16.11 基坑围堰失稳168

3.16.10 桩孔因故延迟浇注,长期泡水塌方168

(地基开挖与回填)168

3.16.13 基坑底出现冒水、流砂169

3.16.12 基坑超挖、基底扰动169

3.16.15 桥台背回填质量差170

3.16.14 基底出现溶洞170

3.16.16 桥台位移171

3.16.17 围堰滑动172

3.16.18 围堰渗水、漏水173

3.16.19 套箱渗水、漏水174

3.16.20 坍孔175

(桩基工程)(主要指成孔灌注桩)175

3.16.21 桩身断裂176

3.16.23 桩顶位移177

3.16.22 桩身倾斜177

3.16.26 成孔偏斜178

3.16.25 桩身纵、横向偏位较大178

3.16.24 配筋错误(如主、副筋用反)178

3.16.29 孔深不足179

3.16.28 缩孔(或孔径不足)179

3.16.27 成孔漏浆179

3.16.30 孔底沉渣过厚180

3.16.32 钢筋笼位置偏差181

3.16.31 钢筋笼变形181

3.16.34 桩身混凝土蜂窝、孔洞、缩颈、夹泥182

3.16.33 钢筋笼上浮182

3.16.37 桩底混凝土离析183

3.16.36 混凝土浇注延时过长,出现明显施工缝183

3.16.35 预应力张拉记录不完善或不对应183

3.16.39 钢筋外表锈蚀与裂纹184

3.16.38 钢筋混放184

(钢筋工程)184

3.16.41 桥台背墙搭板处未设置预埋钢筋或间距不准185

3.16.40 钢筋骨架变形185

3.16.44 点焊或漏焊186

3.16.43 箍筋接头位置同向186

3.16.42 同截面钢筋接头过多186

3.16.46 电弧烧伤钢筋表面,对钢筋产生脆化作用187

3.16.45 焊接长度不够187

3.16.48 钢筋少放或遗漏188

3.16.47 露筋188

3.16.50 对焊接头脆断189

3.16.49 焊缝中有气孔189

3.16.51 预应力筋脆断190

(预应力T梁或预应力空心板梁和箱梁)190

3.16.53 现场预制T梁、空心板梁等支架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降191

3.16.52 预应力管道漏浆与堵塞191

3.16.56 预应力锚头破坏192

3.16.55 T梁、空心板梁、箱梁梁体形状不准确192

3.16.54 斜交桥端头梁体倾角不准确,导致支座处连续呈锯齿形192

3.16.58 箱梁常见裂缝193

3.16.57 T梁横隔梁错位193

3.16.59 箱梁底板沿预应力钢束波纹管位置下出现纵向裂缝194

3.16.60 预应力筋断丝和滑丝195

3.16.62 内(外)模不准、不稳,使空心板底板厚小于8cm,保护层小于2.5cm196

3.16.61 混凝土强度未达到90%就张拉,中部拱度偏大而报废196

3.16.63 过早搬运197

(预制梁体安装)197

3.16.65 梁顶高程偏差太大198

3.16.64 支承面平整度偏差过大198

3.16.67 缺角掉边199

3.16.66 支承中心间距偏差过大199

3.16.69 堆放裂缝及断裂200

3.16.68 运输裂缝及断裂200

3.16.71 安装导梁刚度偏小201

3.16.70 构件起吊安全度不够201

3.16.73 支座中心线与主梁中心线不重合202

3.16.72 支座与支承面不密贴202

3.16.75 桥面过早承受施工荷载203

3.16.74 盆式橡胶支座安装偏差203

3.16.77 安装位置不准,个别空心板已顶住桥台背墙204

3.16.76 未预留伸缩缝就全部封端204

3.16.78 拱顶裂缝和预拱度超标205

(人行天桥)205

3.16.79 麻面、蜂窝、色泽差206

3.16.81 桥面钢筋变形移位,导致保护层偏差大207

3.16.80 桥面局部铺装层过厚或过薄207

(桥面系与装饰)207

3.16.83 桥面龟裂208

3.16.82 桥面铺装层表面不平整208

3.16.86 伸缩缝下部预留宽度不够,易引起桥台裂缝及伸缩缝碎裂209

3.16.85 伸缩缝中有杂物209

3.16.84 伸缩缝漏水209

3.16.89 防撞栏杆线形不顺直210

3.16.88 防撞栏杆预埋钢筋偏位210

3.16.87 桥台预埋件位置偏差过大210

3.16.92 桥面铺装随意中断,吃饭、休息,混凝土放置超时仍旧使用211

3.16.91 混凝土配料未用重量法计量211

3.16.90 防撞栏杆变形缝不贯通211

3.16.94 桥头搭板传力杆未处同一水平面或未与桥梁纵轴线平行212

3.16.93 外加剂直接掺入,未事先调成水剂均匀加入212

3.17.1 波形护栏外观粗糙、色泽均匀性差213

3.17 交通工程213

3.17.3 隔离栅(墙)顶面线形不顺畅214

3.17.2 波形护栏立柱错位及变形严重214

3.17.6 标线有毛边、气泡及反光效果不良等现象215

3.17.5 标线厚度不符合设计215

3.17.4 隔离栅(墙)底空隙过大215

3.18.1 洞身开挖超挖或欠挖偏多216

3.18 隧道工程质量问题(新奥法施工)216

3.18.2 隧道渗漏水217

3.18.3 隧道衬砌裂损218

3.18.4 隧道路面反渗水219

3.18.5 隧道大变形220

3.18.6 隧道坍方221

3.18.7 隧道岩爆222

3.18.9 长大隧道、地质复杂隧道未进行超前地质预报223

3.18.8 隧道监控量测信息反馈不够223

3.19.1 桥梁净空不足224

3.19 路面的加铺改造224

3.19.3 原桥梁伸缩缝处治不充分225

3.19.2 桥梁处摊铺碾压时荷载超标225

3.19.5 原路面病害处治不充分226

3.19.4 原波形护栏利用率太低226

3.20.2 资料不齐全、不系统、不规范,签字手续不全229

3.20.1 对内业资料不重视229

3.20 内业资料管理229

3.20.5 业主及监理指令未及时闭合230

3.20.4 试验资料有做假现象230

3.20.3 自检及抽检频率不够230

3.20.7 建设期材料生产厂家、施工单位的相关信息丢失,不利于养护管理工作正常开展231

3.20.6 内业资料没有利用计算机进行管理231

3.20.8 缺少技术资料交流平台,管养期发现的技术、质量问题无法与设计、建设单位沟通232

4.1 结构物施工进度达不到要求233

4 进度编233

4.2 桥梁施工进度达不到要求234

4.3 路基土石方进度达不到要求235

4.5 路面工程进度达不到要求236

4.4 防护工程进度达不到要求236

4.6 进度计划不合理237

4.8 工序安排不合理238

4.7 关键线路不明确238

5.1 个别项目投标价偏低240

5 投资编240

5.4 项目未进行优化(或功能)设计241

5.3 单项工程超标底价241

5.2 个别项目投标价偏高241

5.6 总造价超标底242

5.5 工程变更控制不严242

5.7 没有执行造价工程师执业制度243

6.1 人员、设备、仪器未按合同兑现244

6 合同管理编244

6.3 承包人合同意识较差245

6.2 人员、设备变动频繁245

6.5 层层转包并收取管理费246

6.4 监理工程师备忘、指令等未及时闭合246

6.8 提前计量247

6.7 重复计量247

6.6 超计247

6.13 工程量清单不规范、不统一248

6.12 已完工的工程不及时计量248

6.9 变更不属实248

6.10 附属工程进行计量248

6.11 计日工不属实248

6.14 信息或要求传达贯彻不及时249

7.2 安全要求和措施不到位250

7.1 安全责任体系不明确250

7 安全管理编250

7.4 养护施工现场违规操作现象突出252

7.3 安全监管不到位252

7.6 安全长效机制不健全254

7.5 安全培训体系不完善254

7.8 承包人没有执行安全检查表制度255

7.7 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落后255

8 地方矛盾协调编257

8.1 地方矛盾协调力度不符合公路建设要求257

8.2 阻工257

8.3 社会治安案件258

8.4 乱收费、税258

8.5 征地拆迁矛盾259

8.6 临时用地未及时复垦259

8.7 石方爆破纠纷259

8.8 水系及接线工程未及时恢复260

9 绿化和环境保护编261

9.1 没有进行恰当的环境评估261

9.2 项目环保责任体系不健全261

9.3 没有足够的环保投资263

9.4 环境保护未采取预防措施263

9.5 环保整体和施工组织设计不合要求264

9.6 取、弃土场、拌和场绿化不符合要求265

9.7 缺少环保监督和检查265

9.8 植株叶片萎蔫266

9.9 局部叶片枯焦、脱落267

9.10 树干老化、开裂267

9.12 行道树种植线型不整齐268

9.13 树干干径偏小,高低不一268

9.11 乔木主干弯曲不正、树型不良268

9.14 植株在种植后不久出现倾斜269

9.15 植株在种植后顶芽不萌发269

9.16 红砂岩边坡植草难于发育270

9.17 易冲刷边坡草未成活草籽即被雨水冲走271

9.18 路堤边坡植株太密、品种太多,不利于植物生长和绿化养护271

9.19 名贵植物易被盗,影响绿化美化视觉272

9.20 全草皮防护的切方边坡易失稳、塌方272

10 综合管理编274

10.1 规章制度不健全274

10.2 规章制度未及时调整、补充、完善276

10.3 责任体系不健全277

10.4 监理力度不够277

10.5 工程建设资金转移或挪作他用278

10.6 人员与知识结构配置不合理278

10.7 奖惩措施不力279

10.8 缺少项目后评价制度280

10.9 建设(养护)管理日常考核措施没有完善和规范281

10.10 缺少突发事件的应急抢险机制281

10.11 法律诉讼事件日渐增多282

10.12 FIDIC条款下质量控制有哪些通用手段282

10.13 FIDIC条款结合中国国情有哪些特殊质量控制手段285

11 典型问题处理编(论文编)287

11.1 高速公路路基施工安全控制287

11.2 红砂岩路基工后沉降及对策293

11.3 高速公路路基质量通病及其防治297

11.4 高速公路路基纵向裂缝处治301

11.5 填方路基纵向裂缝的普通灌浆处理305

11.6 对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的级配探讨306

11.7 防护工程施工中的质量通病处治308

11.8 浅谈结构物水泥混凝土施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309

11.9 关于结构物处的回填要求311

11.10 土质填方地段影响压实度的因素及其对策312

11.11 浅谈通涵构造物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313

11.12 浅谈桥头跳车的原因及解决办法315

11.13 关于桥梁施工中的几点意见317

11.14 后张预应力空心板施工质量应注意的若干问题319

11.15 试验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321

11.16 浅谈高速公路工程计量中的监理工作323

11.17 高速公路施工中土石方工程计量的探讨324

11.18 浅谈工程进度的评价指标326

11.19 构造物台背挤密桩施工要求327

11.20 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各种缝的设计与施工的探讨328

11.21 半刚性基层材料的缩裂特性与施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331

11.22 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外加剂应用技术332

11.23 关于水泥混凝土路面胀缝破坏问题的探讨335

11.24 水泥混凝土路面F9201型接缝材料施工工艺337

11.25 滑模摊铺混凝土路面平整度控制339

11.26 水泥混凝土面板早期断板的原因及预防措施341

11.27 高速公路施工期环境保护EMS系统343

11.28 高速公路施工期安全管理系统控制模型350

11.29 低模量高位移硅酮密封胶的推广及应用356

11.30 潭耒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预防性养护358

11.31 论通道、天桥两端接线工程的综合治理369

11.32 高速公路水毁边坡防治综合对策370

11.33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斜裂缝产生原因及加固措施376

11.34 红砂岩地区桩基静载试验研究381

11.35 浅谈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385

11.36 高速公路运营成本计划与控制模型388

11.37 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成因及处理392

11.38 浅谈湖南省高速公路养护人员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395

参考文献39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