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以刑释罪 一种刑法实质解释方法【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以刑释罪 一种刑法实质解释方法
  • 徐松林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88587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62页
  • 文件大小:108MB
  • 文件页数:273页
  • 主题词:刑罚-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以刑释罪 一种刑法实质解释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该如何解释刑法1

第一节 我国近年刑事个案之争4

第二节 刑法需要解释10

第三节 刑法解释的关键是方法和立场问题16

第二章 法律解释:从追寻原意到追问目的21

第一节 古代注释法学:作为技艺的法律解释22

一、文法技艺24

二、修辞技艺25

三、逻辑论辩技艺25

第二节 近代法解释学:追寻立法原意的法律解释26

一、施莱尔马赫:解释的任务是避免误解26

二、狄尔泰:解释的本质是重现28

三、萨维尼:解释的目标是还原立法者原意29

第三节 现代法解释学:追问目的的法律解释31

一、自由法运动:追问法之目的32

二、解释学的发展:从“理解”到“再造”38

三、解释学的批判回归:解释是本体和方法的统一49

第三章 刑法解释:方法与立场之争62

第一节 刑法解释的基本方法62

一、语义解释63

二、体系解释66

三、逻辑解释70

四、历史解释75

五、比较解释76

六、目的解释78

七、合宪性解释81

第二节 刑法解释的立场之争83

一、如何优先选择刑法解释方法86

二、如何看待刑法解释的漏洞填补功能87

三、刑法解释能否作出不利于被告人的解释88

四、如何理解罪刑法定原则91

五、如何看待裁判者的自由裁量权93

第三节 刑法实质解释立场之提倡94

一、刑法实质解释立场是刑事司法的现实需求97

二、实质解释立场适应我国刑法犯罪构成理论之特点106

三、刑法实质解释立场是世界刑法解释论的发展趋势111

第四章 以刑释罪:例证与方法115

第一节 现有刑法解释方法之不足116

一、案例与问题116

二、现有刑法解释方法不能解决的解释难题120

三、现有刑法解释方法缺陷的原因分析127

第二节 以刑释罪:对现行刑法解释的一种补充128

一、对法定刑轻重之考察128

二、罪刑严重失衡案件要求结合“刑”来解释“罪”132

三、法定刑越重罪状越窄135

第三节 以刑释罪:一项实证研究138

一、以刑择罪:一种真实的刑事裁判模式139

二、追问:“以刑择罪”裁判模式何以必须146

三、审视:“以刑择罪”裁判模式何以可能151

第四节 “以刑释罪”的适用范围与适用限制154

一、以罪刑法定原则为前提154

二、不能突破刑法条文可能的语义范围156

三、适用范围限定于罪刑失衡案件159

四、以“择轻适用为原则、择重适用为例外”163

第五章 “以刑释罪”的理论依据165

第一节 法定刑具有补充解释构成要件的机能165

一、法定刑能补充解释构成要件166

二、法定刑轻重影响对构成要件的认定与选择172

三、刑罚对犯罪的认定具有制约作用175

第二节 “以刑释罪”符合罪刑均衡原则的内在要求177

一、“罪刑均衡”观念的起源与发展178

二、罪刑均衡思想的三种形态180

三、罪刑均衡原则的内在要求184

第三节 “以刑释罪”的公众心理依据188

一、社会公众的“重刑轻罪”观念188

二、刑事法官对“刑”的感觉190

三、“以刑制罪”理论与刑法“实质解释”191

第六章 “以刑释罪”方法的具体运用194

第一节 对“盗窃”概念的解释——以“许霆案”为例194

一、盗窃是单方取得财物行为197

二、利用交易相对方的错误而恶意取得财物不是盗窃198

三、交易行为被误解为“盗窃”的原因201

第二节 对“复制发行”概念的解释 ——以“网络深度链接”为例207

一、搜索类视频网站侵权行为模式分析208

二、网络深度链接是擅自“复制发行”他人作品的行为214

三、网络深度链接行为的刑法评价218

第三节 对“起哄闹事”概念的解释 ——以“恶意跳桥”事件为例225

一、广州市“恶意跳桥”状况:数据、案例与基本结论226

二、广州市“恶意跳桥”行为严重之原因分析229

三、“恶意跳桥”行为的刑法规制233

结语245

参考文献24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