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宋代文言小说的文化阐释【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余丹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81004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37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6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宋代文言小说的文化阐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的历史和现状2
一 古人对此论题的认识2
二 鲁迅对此论题的看法5
三 当代学者对此论题的研究8
第二节 本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思路16
一 本书的研究对象16
二 本书的研究思路19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方法和意义20
一 本书的研究方法20
二 本书的研究意义22
第二章 宋代文言小说与理学文化24
第一节 理学与宋代文人的文化性格25
一 理学兴起的社会条件和思想渊源25
(一)理学兴起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文化背景25
(二)理学兴起的思想渊源28
二 理学思想体系的建立32
三 理学与宋代文人的文化性格36
(一)深刻冷静的理性精神36
(二)深重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道德意识40
(三)追求平淡的审美倾向43
第二节 道德劝惩的普遍性与自觉性47
一 宋人对小说功能的认识48
二 果报题材的泛滥52
三 “情欲伤身”的主题61
第三节 理学精神的形象再现71
一 娼妓形象的道德精神强调72
二 小说中的“圣贤气象”80
(一)温润含蓄、端方仁厚82
(二)重义轻利、涵养道德87
三 忠君爱国的“节操”观91
第四节 理学文化与宋代文言小说的美学风格99
一 理学家对“文”“道”关系的阐释及其对宋代文坛的影响100
二 宋代文言小说平实简淡的美学风格106
(一)“朴雅”而“采艳殊乏”的叙事语言106
(二)不多“幻设”的叙事观念110
(三)冷静理性的叙事态度117
第五节 小结121
第三章 宋代文言小说与史官文化123
第一节 古代小说与史传的血缘关系124
一 古代小说的史传渊源124
二 古小说对史传的依附与疏离133
三 唐人小说中的史传因子142
第二节 宋代史官文化精神149
一 完备的修史机构和制度150
二 量多质优的史学著作153
(一)欧阳修《新五代史》、《新唐书》153
(二)司马光《资治通鉴》154
(三)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156
(四)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157
(五)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158
(六)袁枢《通鉴纪事本末》158
(七)朱熹《资治通鉴纲目》159
(八)郑樵《通志》160
三 史学思想和史学自觉意识161
(一)以史为鉴的鉴戒论162
(二)维护纲常伦理165
(三)重人事,轻天命169
第三节 史官文化精神与宋人小说观念171
一 补史意识和实录精神172
二 鉴戒意识和批判精神184
三 评价尺度和研究方法189
第四节 史官文化精神与宋代文言小说创作197
一 题材取向198
(一)历史题材198
(二)轶事题材201
二 叙事的“史笔”208
(一)以人物为中心的叙事结构209
(二)“篇末垂诫”的议论模式213
(三)简约、客观的叙事风格218
第五节 小结222
第四章 宋代文言小说的通俗化224
第一节 宋代文言小说通俗化的成因224
一 社会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225
(一)公私教育的发展与普及225
(二)印刷刻书业的发展229
二 “市人”阶层的兴起和白话小说的形成233
三 文言小说创作和接受群体的扩大243
第二节 宋代文言小说中的市井社会250
一 商人和商业活动250
二 开放的婚恋形态257
三 市井化的文人形象264
第三节 宋代文言小说体制的新变268
一 语言的通俗化269
二 标题的格式化280
三 叙事方式的多样化288
第四节 宋代文言小说反映的市人心态298
一 对金钱的热切渴求299
二 对艳情的浓厚兴趣305
三 猎奇的审美心理312
第五节 小结318
结语320
主要参考文献327
后记336
热门推荐
- 1456896.html
- 3906639.html
- 1835195.html
- 3334410.html
- 1226693.html
- 2838684.html
- 1190397.html
- 2169904.html
- 2750455.html
- 10451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641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688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836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670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190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803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458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579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35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35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