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北京卫生志【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王康久主编;北京卫生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0425099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940页
- 文件大小:102MB
- 文件页数:100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北京卫生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管理篇1
1.行政管理体制3
第一节 卫生管理体制3
第一章 行政管理3
第一篇 管理篇3
第二节 人事管理9
2.医院管理体制9
1.编制9
2.职称12
3.工资13
1.北平市卫生财务25
第三节 财务管理25
2.北京市卫生财务28
3.收费标准29
4.决算29
5.结构30
第四节 基本建设管理33
1.基本建设程序33
2.基本建设投资33
3.基本建设完成情况34
第二章 法规管理37
第一节 食品卫生法规37
1.周至清食品卫生律令37
2.中华民国食品卫生规则37
3.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38
1.药品律令39
第二节 药品法规39
2.药品条例40
3.药品法规40
第三节 防疫法规41
1.国境卫生检疫法41
2.传染病防治法41
第二篇 机构篇43
第二篇 机构篇45
第一章 卫生行政机构45
第一节 国家卫生行政机构45
1.金中都卫生行政机构45
2.元大都卫生行政机构46
3.明北京卫生行政机构47
4.清北京卫生行政机构51
5.民国北平卫生行政机构56
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政机构58
1.北平市卫生行政机构60
第二节 市卫生行政机构60
2.北京市卫生行政机构61
3.北京市卫生局领导名录64
第二章 卫生防疫机构66
第一节 国家卫生防疫行政机构66
1.清代防疫局66
2.民国中央防疫处66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防疫司66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防疫委员会66
第二节 市卫生防疫行政机构66
1.北平市防疫委员会66
2.北京市卫生局防疫科67
3.北京市卫生局防疫处67
第三节 卫生防疫业务机构67
1.北平市第一卫生区卫生事务所67
2.北平市第二卫生区卫生事务所67
3.北平市第三卫生区卫生事务所67
4.北平市第四卫生区卫生事务所67
5.北京市卫生防疫站67
6.北京市卫生防疫机构人员状况68
第三章 公共卫生机构70
第一节 国家卫生会机构70
1.民国中央卫生会70
2.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70
第二节 市卫生会机构70
1.北平市卫生委员会70
2.北京市卫生委员会70
3.北京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主任名单71
第四章 医疗机构72
第一节 医疗机构72
1.太医院72
2.安济坊72
3.元至民国北平医院名录73
4.北京同仁医院77
5.北京天坛医院77
6.北京友谊医疗77
7.北京宣武医院78
8.北京红十字朝阳医院78
9.北京积水潭医院78
10.北京中医医院79
11.北京安贞医院79
12.北京安定医院79
13.北京口腔医院80
14.北京地坛医院80
15.北京胸科医院80
17.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81
18.北京急救中心81
16.北京佑安医院81
19.北京市小汤山康复医院85
20.北京市城近郊区医院85
21.北京市远郊县医院86
22.北京工企部委院校医院86
第二节 卫生部及解放军在北京医疗机构90
1.北京医院90
2.中国医科院北京协和医院90
3.中国医科院整形外科医院93
4.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93
5.中国医科院阜外医院93
6.中日友好医院93
7.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95
8.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95
9.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96
10.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院96
11.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97
12.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97
13.北京中医学院附属东直门医院97
14.中国康复研究中心97
15.解放军总医院98
16.空军总医院98
17.海军总医院98
18.武警总医院98
第五章 妇幼卫生机构99
第一节 妇幼卫生行政机构99
1.妇幼卫生局99
2.妇幼卫生处99
3.妇幼卫生科99
第二节 妇幼保健机构99
1.慈幼局99
2.北平市第一保婴事务所100
3.北平市保婴事务所100
4.北平私立公益产科医院100
5.北京妇产医院100
6.北京儿童医院101
7.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101
8.北京市妇女保健所101
9.北京市儿童保健所103
10.北京市计划生育技术研究指导所103
11.北京市妇幼保健所、站机构人员状况103
第六章 卫生专科防治食药检验监督机构104
第一节 结核病防治机构104
1.北平市同仁疗养院104
2.北平市红十字会医院104
3.北平市天然疗养院104
4.北平市平民疗养院104
5.北平市中华医院104
6.北平结核病学社104
7.卫黎医院105
8.卢永春医院105
9.北平市万寿寺疗养院105
10.北平传染病医院105
11.北京结核病防治所105
12.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105
13.北京市各区县结核病防治所106
14.北京市专科防治机构人员状况107
第二节 职业病防治机构108
1.北京市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108
2.卫生部华北地区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中心108
第三节 地方病防治机构108
1.中共中央北方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108
2.中共北京市委地方病防治办公室108
第四节 药品食品监督检验机构109
1.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109
2.北京市药品检验所109
3.北京市食品检验监督所109
第五节 国境检验机构110
1.全国海港检验机构110
2.卫生部北京航空检疫所110
3.北京卫生检疫所110
第六节 性病防治机构110
1.京师妓女检治事务所110
2.北平市妓女收容所110
3.北平市妓女检治事务所110
4.北京市公共卫生局性病防治所110
5.中央皮肤性病研究所111
第七章 戒烟戒毒劝阻吸烟草机构112
第一节 戒毒戒烟机构112
1.清道光内阁禁烟会112
2.北平戒烟医院112
3.北平烈性毒品戒除所112
4.北平市禁烟委员会113
第二节 劝阻吸烟草机构113
1.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113
2.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或健康合作中心113
3.北京市吸烟与健康协会114
第八章 医学研究机构115
第一节 部属驻京研究机构115
1.卫生部属驻京研究所115
2.北京医科大学系统研究所115
第二节 市属研究机构116
1.北京市属研究机构116
2.北京市卫生局属研究机构117
3.北京市医学科学研究机构人员状况117
第九章 医学教育机构118
第一节 高等医学教育机构118
1.金太医署118
2.元医学提举司118
3.明顺天府医学118
4.清太医院教习所118
5.北京陆军军医学校118
6.北洋医学堂119
7.北京同文馆医学科119
8.京师大学堂医学实业馆119
9.京师医学堂119
10.协和医学堂119
11.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19
12.北平大学医学院120
13.北京医科大学120
14.中法大学医学院120
15.北平国医学院120
16.华北国医学院121
17.北京中医学院121
18.首都医学院121
19.北京针灸骨伤学院121
20.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部122
21.北京联合大学中医药学院122
22.北京职工医学院122
24.北京市高等医学院校状况123
第二节 专科中等医学教育机构123
1.道济医院附设高级护士学校123
23.北京医学专科学校123
2.协和医学女校124
3.北京护士学校124
4.北平大学医学院附属护士学校124
5.北平协和医学院附设护士学校124
6.中国医药专科学校124
7.北京医药学校124
8.北京卫生学校124
9.北平市第一助产学校125
10.北平公益助产学校125
11.北平北宁助产学校125
12.天坛医院护士学校125
13.宣武医院护士学校125
14.友谊医院护士学校125
15.北京市中医学校125
16.北京市医药中等学校机构人员状况126
第十章 健康教育机构127
第一节 部属健康教育机构127
1.民国卫生部卫生教育委员会127
2.中央卫生教育所127
3.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127
第二节 市属健康教育机构127
1.北平卫生陈列所127
2.北平卫生教育联合会128
3.北平市学校卫生委员会128
4.北京市卫生教育所128
第十一章 医事社团出版机构129
第一节 医学会机构129
1.中华医学会129
2.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129
3.中华护理学会129
4.中华护理学会北京分会130
5.中国药学会130
6.中国药学会北京分会130
7.中国防痨协会130
8.中国防痨协会北京分会130
9.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130
10.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130
11.北京针灸学会131
12.中华预防医学会北京分会131
第二节 医学团体机构131
1.明宅仁医会131
2.北京中医学社131
3.中国红十字会北京分会131
第三节 医学出版机构131
1.民国医学报刊杂志机构131
2.人民卫生出版社132
3.健康报社132
4.健康杂志社133
5.人民军医出版社133
第三篇 卫生运动篇135
第三篇 卫生运动篇137
第一章 卫生运动137
第一节 清洁运动137
1.清河疏沟137
2.公修沟渠章程137
第二节 卫生运动138
1.清扫大队138
2.清洁处理委员会138
3.卫生运动大会138
第二章 爱国卫生运动142
第一节 发动群众142
1.召开动员大会142
2.领导带头142
3.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142
第二节 城市环境卫生147
1.街道卫生147
2.饮水卫生148
第三节 两管五改148
1.管水148
2.管粪149
3.改圈149
5.改井150
6.改灶150
7.改环境150
4.改厕150
第四节 除四害151
1.灭鼠151
2.灭蝇151
3.灭蚊153
4.灭麻雀155
5.灭臭虫156
第四篇 防疫篇159
第四篇 防疫篇161
第一章 卫生防疫161
第一节 传染病管理161
1.疫情报告161
2.计划免疫161
3.传染病管理171
第二节 传染病流行175
1.南宋流行瘟疫175
2.元大都饥疫175
3.明京师鼠疫流行175
4.清京师天花流行175
5.民国北平传染病流行概况175
6.北京传染病流行概况175
第三节 流行病防治176
1.霍乱176
2.细菌性痢疾177
3.伤寒、副伤寒179
4.病毒性肝炎180
5.脊髓灰质炎181
6.流行性腹泻182
7.肝吸虫病182
8.钩虫病183
9.鼠疫184
10.斑疹伤寒184
11.黑热病186
12.疟疾187
13.流行性乙型脑炎188
14.钩端螺旋体病189
15.布鲁氏菌病190
16.炭疽190
17.狂犬病191
19.流行性感冒192
18.口蹄疫192
20.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93
21.天花195
22.猩红热196
23.麻疹197
24.百日咳198
25.白喉199
26.结核病200
27.性病201
28.艾滋病201
29.地方病202
第二章 公共卫生206
第一节 食品卫生206
1.食品卫生206
2.食品污染事故208
第二节 公共卫生210
1.环境卫生210
2.劳动卫生223
3.学校卫生228
4.放射卫生236
5.消、杀、灭238
6.国境卫生检疫243
第五篇 妇幼篇245
第五篇 妇幼篇247
第一章 婚姻保健247
第一节 婚俗247
1.禁止近亲通婚247
2.宋代提倡晚婚247
3.北平居民婚嫁年龄247
第二节 婚姻保健248
1.婚前检查248
2.婚前保健教育249
第二章 妇女保健250
第一节 接生管理250
1.“三婆”保健雏形250
2.北平发布取缔产婆令250
3.北平市接生注册领照规则250
4.北平母婴保健251
6.北平助产士法252
5.北平市妇婴检查办法252
7.北京新接生法255
第二节 围产保健257
1.城市围产保健257
2.农村围产保健258
第三节 妇女劳动保护259
1.女职工劳动保护259
2.孕期劳动保护260
3.产前后劳动保护260
第四节 妇女病防治261
1.性病防治261
2.癌症普查261
3.子宫脱垂防治262
第三章 儿童保健264
第一节 散居儿童保健264
1.城市散居儿童保健264
2.农村散居儿童保健265
第二节 集体儿童保健266
1.托幼机构卫生保健266
2.集体儿童营养保健268
第三节 儿童死亡分析270
1.婴儿死亡率270
2.婴儿死因分析273
第四节 儿童营养274
1.母乳喂养274
2.母乳及人工混合喂养275
第五节 儿童营养缺乏病275
1.佝偻病防治275
2.营养性贫血防治276
第六节 儿童发育277
1.儿童生长发育277
2.儿童生长监测285
第四章 计划生育技术管理288
第一节 计划生育政策288
1.节育实行限制288
2.节育放宽限制289
3.节育积极提倡289
4.节育列入宪法290
4.节育手术质量管理290
第二节 节育技术管理291
1.建立行政管理机构291
2.制订节育手术常规291
3.培训节育技术人员292
第六篇 医疗篇295
第六篇 医疗篇297
第一章 医疗管理297
第一节 医政297
1.医院297
2.医院分级298
3.医院质量299
4.医院病案303
5.医院感染304
6.急救网304
7.医疗事故防范308
8.护理309
9.开业医315
第二节 医疗制度317
1.公费医疗317
2.合作医疗319
3.劳动保险医疗320
4.医疗预防免费320
第二章 医疗服务322
第一节 医疗服务322
1.门诊322
2.住院325
3.急诊326
4.血液327
5.体检329
第二节 医疗保健330
1.“北京人”卫生保健330
2.卫生预防保健331
3.北平市卫生保健331
4.分级分工医疗保健333
5.三级医疗保健预防网336
6.地段医疗预防保健337
7.初级卫生保健341
8.农村医疗保健342
9.干部保健344
10.家庭病床345
第三章 医疗队348
第一节 抗日救护队348
1.北平抗日救护队348
2.张学良、宋子文检阅救护队348
3.抗日救护队宿营密云县?营村348
第二节 抗美援朝医疗队348
1.抗美援朝手术队348
2.国际医疗服务队348
第三节 支援外省市医疗队351
1.支援外省市医疗队351
2.支援灾区医疗队351
第四节 援外医疗队352
1.援几、布、利医疗队352
2.援南斯拉扶针灸组352
第五节 农村医疗队352
1.把医疗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352
2.巡回医疗队352
第六节 国际交往357
1.出访357
2.合作358
第七篇 药政篇361
第七篇 药政篇363
第一章 药品管理363
第一节 药品“三证”363
1.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363
2.药品经营许可证363
3.制剂许可证363
第二节 新药管理364
1.新药命名364
2.中成药命名364
3.新药审批、保护及技术转让365
第二章 药品监督366
第一节 生产366
1.药铺366
2.西药厂368
3.生产规则369
5.药品卫生标准370
4.药品标准370
6.厂房卫生标准371
第二节 经营371
1.经营371
2.广告372
3.标签372
4.说明书373
第三节 监督检验373
1.监督373
2.检验374
第一节 药剂377
1.行政377
2.药剂377
第三章 药剂器械377
第二节 器械381
1.管理381
2.装备381
第四章 特殊药品383
第一节 鸦片383
1.鸦片传入中国383
2.严禁吸食鸦片383
第二节 麻毒放射药品384
1.麻醉药品384
2.医用毒性药品387
3.精神药品387
4.放射药品388
第八篇 中医篇391
第八篇 中医篇393
第一章 中医药管理393
第一节 中医药管理393
1.周代医药分科393
2.宋代设医官局、尚药局393
3.金元设两院一局394
4.清设刑律394
5.北洋政府排斥中医394
6.民国政府废止中医395
7.中医药界反抗斗争396
8.中央国医馆成立396
9.中医条例397
10.中医委员会397
1.中医管理机构398
2.中医政策398
第二节 中医政策398
3.中医科技成果管理400
第二章 中西医结合403
第一节 中西医结合403
1.中西医汇通403
2.中西医结合403
第二节 中西医结合科学研究407
1.经络研究407
2.脾胃学说研究408
3.肾学研究409
4.关于中药活血化瘀药理研究409
5.中草药的药理研究410
6.中草药的药物化学研究411
7.针灸实验及临床研究412
8.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临床与实验研究413
9.中西药结合在内科方面的研究413
10.中西医结合在外科方面的研究415
11.中西医结合在妇产科方面研究415
12.中西医结合在小儿科方面的研究416
13.中西医结合在皮肤科方面的研究417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基地417
1.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基地417
2.北京市第六医院中西医结合基地417
3.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417
第三章 中医院管理418
第一节 中医院管理体制418
1.古代中医院418
2.现代中医院418
1.中医护理制度421
2.中医医院工作条例421
第二节 中医规章制度管理421
3.个体开业及联合诊所管理办法422
第九篇 技术篇425
第九篇 技术篇435
第一章 中医药技术435
第一节 中医药技术435
1.官修本草435
2.《饮膳正要》435
4.金元外科学438
5.金中都太医张从正攻邪论438
3.金元病因病机学438
6.元大都太医提点许国祯《御药院方》439
7.明代朝廷令编本草学440
8.明北京《太医院经验奇效良方大全》440
9.明吴有性“戾气”学说440
10.清思维不在心而在脑441
11.清同仁堂441
13.清宫活血化瘀的运用特点445
12.清宫温病治法445
14.清皇妃长寿秘方447
第二节 中医学技术447
1.内科447
2.外科453
3.妇科454
4.儿科455
5.针灸科456
6.骨伤科457
7.按摩科458
8.眼、喉科458
第二章 西医医疗技术463
第一节 内科463
1.消化系病464
2.心血管病464
3.呼吸病468
4.血液病468
5.内分泌470
6.肾病471
7.热带病471
8.变态反应472
第二节 外科479
1.普外480
2.创伤481
3.胸心血管482
4.泌外482
5.神外485
6.烧伤486
7.整形493
第三节 妇产科493
1.妇科493
2.产科496
3.计划生育技术498
第四节 儿科501
2.小儿呼吸病504
1.儿科急救504
3.小儿肠道病505
4.小儿心血管病505
5.小儿血液病505
6.小儿神经疾病505
7.小儿肾病506
8.小儿内分泌病506
9.新生儿疾病506
第五节 小儿外科507
1.小儿外科507
2.小儿外科各专业技术507
第六节 眼科509
1.青光眼的防治509
2.眼科显微手术技术510
3.角膜移植及眼库技术510
4.眼科玻璃体切割手术510
5.屈光手术510
6.眼病流行病学511
第七节 耳鼻喉科511
1.变态反应512
2.嗓音医学和语言医学512
第八节 口腔科513
1.清及民国时期牙科513
2.北京牙科513
第九节 皮肤性病科518
1.清末民国皮肤性病科518
2.北京皮肤性病科519
第十节 老年病科520
1.老年病学基础研究521
2.老年病诊疗技术研究521
3.老年病流行病学研究521
4.延缓衰老中药的实验研究522
5.老年医学专业技术523
6.老年社会医学研究524
7.老年病中西医结合研究525
第十一节 神经精神病科525
1.神内525
2.精神病526
第十二节 运动医学529
1.运动医学发展529
2.运动医学的成就530
1.肿瘤治疗技术532
2.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技术532
第十三节 肿瘤科532
第十四节 现代诊疗器械533
1.直线加速器533
2.电子显微镜533
3.核磁共振仪533
4.数字减影放射仪533
5.彩色多普勒诊断仪533
6.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533
7.螺旋CT机533
8.激光共聚焦显微镜533
9.内窥镜533
10.病房计算机管理533
第十篇 名医篇539
第十篇 名医篇541
第一章 金元明清名医541
第一节 金中都名医541
1.纪天锡541
2.王去执541
3.张从正541
第二节 元大都名医542
1.许国祯542
2.王东野542
3.忽思慧543
第三节 明北京名医543
1.戴思恭543
2.薛铠544
3.薛已544
4.徐春甫545
5.杨继洲545
6.龚廷贤546
7.马莳546
第四节 清北京名医546
1.徐大椿546
2.吴谦547
3.陈修园548
4.王九峰548
5.王清任549
6.吴塘552
8.丁德恩553
7.陈秉钧553
9.赵文魁554
1.杨浩如555
第一节 北平名医555
第二章 北平与北京名医555
2.徐右丞555
3.关月波555
4.冯济卿556
5.梁保和556
6.杜自明557
7.袁鹤侪557
8.张汉卿558
9.刘沛卿558
10.王石清559
11.金书田559
12.汪逢春559
13.孔伯华560
14.施今墨561
15.方伯屏562
16.哈锐川562
1.费竹斋563
2.刘道信563
第二节 北京名医563
3.蒲辅周564
4.郑守谦564
5.佟阔泉564
6.方鸣谦565
7.赵树屏565
8.瞿文楼566
9.魏舒和566
10.张友松567
11.吴济拯567
12.王文鼎567
13.王乐亭568
14.钱伯煊568
15.于道济569
16.时逸人569
17.杨济生570
18.金厚茹570
19.曹锡珍570
20.祁振华571
21.陈慎吾571
23.胡希恕572
22.樊干卿572
24.赵炳南573
25.杨子谦573
26.余无言574
27.岳美中574
28.宗维新575
29.卢英华575
31.郗霈龄576
30.沈仲圭576
32.韦文贵577
33.赵心波577
34.周慕新577
35.陆石如578
36.赵锡武578
37.冯泉福578
39.徐衡之579
38.章次公579
40.刘寿山580
41.丁化民580
42.夏寿人581
43.祝伯权581
44.叶心清581
45.姚正平581
46.房芝萱582
47.刘奉五583
48.王鹏飞583
49.胡荫培584
50.魏龙骧584
51.梁仪韵584
52.任应秋585
53.王鸿士585
第三节 北京学部委员、院士586
1.萧龙友586
54.董万鑫586
2.马文昭587
3.洪式闾588
4.胡径甫588
5.张孝骞589
6.蔡翘589
8.张锡钧590
7.诸福棠590
9.钟惠澜591
10.林巧稚592
11.谢少文593
12.冯兰洲593
13.刘思职594
14.柳支英594
15.黄家驷595
16.王善源596
17.朱壬葆596
18.吴英恺597
19.王志均598
20.黄桢祥599
21.杨简600
22.王序600
23.吴桓兴601
24.姜泗长602
25.梁植权603
26.宋鸿钊604
27.陆宝麟604
28.朱既明605
29.周廷冲606
30.吴阶平606
31.董建华607
32.翁心植608
33.张金哲609
34.盛志勇610
35.程莘农610
36.黄翠芬611
37.黄志强611
39.胡亚美612
38.刘玉清612
40.王澍寰613
41.沈渔邨613
42.王忠诚614
43.吴德昌615
44.史轶蘩616
45.陆士新616
47.候云德617
46.王琳芳617
48.赵铠618
49.卢世璧618
50.陈可冀619
51.洪涛619
52.甄永苏620
53.陆道培620
54.肖培根621
55.秦伯益621
56.朱晓东621
57.王士雯622
58.巴德年622
59.王永炎623
60.沈倍奋623
61.韩启德624
62.刘德培624
第四节 北京卫技三级以上专家625
1.赵燏黄625
2.张鋆625
3.林宗扬627
4.杨崇瑞627
5.刘瑞华628
6.侯宝璋629
7.金宝善630
8.薛愚630
9.梁铎631
10.胡正祥632
11.汤飞凡632
12.林几633
14.孟目的634
13.孟继懋634
15.张乐天635
16.魏毓麟636
17.刘士豪636
18.林振纲637
19.毛燮均638
21.臧玉洤638
22.胡传揆639
23.谢祖培640
24.崔谷忱640
25.钟之琦640
26.聂毓禅641
27.王叔咸642
28.王耀云642
29.裘祖源643
31.许英魁644
30.范秉哲644
32.汪德晋645
33.罗宗贤646
34.徐政闻646
35.何穆647
36.严镜清647
37.吴执中648
38.邓家栋649
40.徐荫祥650
39.张昌颖650
41.汪绍训651
42.吴瑞萍652
43.吴洁652
44.陶桓东652
45.邓金鍌653
46.赵以成653
47.张庆松654
49.王洁泉655
48.朱贵卿655
50.叶恭绍656
51.王琇瑛657
52.张文奇658
53.张为申658
54.刘家琦659
55.马海德660
56.王正仪661
58.王树善662
59.胡汉升662
57.林荣东662
60.张光炎663
61.何观清663
62.赵树萱664
63.张其楷664
64.王光超665
65.柳步青665
66.戴士铭666
67.刘士杰666
68.李肇特667
69.严仁英668
70.曾宪九668
71.郑芝田669
72.秦振庭670
73.张晓楼670
74.马旭671
75.朱洪荫672
76.冯传汉672
77.陈正仁673
78.刘曾复674
79.傅正恺674
80.李宏毅675
81.郑中立675
83.朱希涛676
82.李凤鸣676
84.苏鸿熙677
85.米勒678
86.谷钰之678
87.刘维勤679
88.康映蕖679
89.俞家振680
90.黄萃庭680
91.阚冠卿681
92.刘隽湘682
93.沈长慧682
94.林传骧683
95.黄宛683
96.林启寿684
97.郑麟蕃685
98.楼之岑685
99.方圻686
100.张责珠687
101.谢荣688
102.吴朝仁688
103.张天民689
104.马万森689
第十一篇 著述篇691
第十一篇 著述篇693
第一章 金元医学著述693
第一节 金中都医学著述693
1.《集注难经》693
2.《儒门事亲》693
第二节 元大都医学著述693
1.《御药院方》693
2.《饮膳正要》694
3.《世医得效方》694
4.《本草经疏》694
第一节 明北京医学著述695
1.《普济方》695
2.《救荒本草》695
第二章 明清医学著述695
3.《奇效良方》696
4.《本草品汇精要》696
5.《针灸大成》696
6.《古今医统大全》696
8.《证治要诀》697
第二节 清北京医学著述697
1.《外科大成》697
2.《医宗金鉴》697
3.《温病条辨》697
7.《保婴撮要》697
4.《医林改错》698
5.《医醇剩义》698
6.《医略存真》698
7.《中国药物配方》698
第三章 民国北平医学著述700
第一节 中医药学700
1.《神农本草经注论》700
2.《中药浅说》700
3.《制药学大纲》700
4.《泊庐医案》700
5.《中医正骨经验概述》701
6.《中国时令病学》701
第二节 西医药学701
1.《解剖条例》701
2.《外科各论》702
3.《中华药典》702
第一节 内科703
1.《心导管检查术》703
2.《心脏病及其心电图的诊断和鉴别诊断》703
3.胸部疾病著述703
4.《肾脏病学》703
5.《热带病学》703
第四章 北京西医学著述703
6.《临床变态反应学》703
第二节 外科704
1.《外科学》704
2.《门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研究》704
3.《骨与关节损伤》704
4.《创伤与急救》704
5.《手外科学》704
7.儿童体健学704
6.《胸部外科》704
7.《泌尿外科学》704
8.《肾移植》705
9.《实用性医学》705
10.《神经外科学》705
11.《烧伤创面修复与全身治疗》705
12.《成形外科学概要》705
13.《实用麻醉学》705
14.《支气管造影术》705
第三节 妇产科705
1.《妇幼卫生》705
2.《妇产科学》705
3.《计划生育》705
6.《实用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706
5.《实用优生学》706
7.《妇产科超声诊断图谱》706
第四节 儿科706
1.《实用儿科学》706
2.《小儿传染病学》706
3.《小儿阑尾炎》706
4.《小儿矫形外科学》706
5.《小儿外科学》706
4.《妇科肿瘤》706
第五节 眼科707
1.《眼底病》707
2.《眼科手术学》707
3.《眼微循环及相关疾病》707
4.《眼科细胞学》707
5.《眼底病学》707
第六节 耳鼻喉科707
1.《耳鼻喉科及护理》707
2.《气管切开手术》707
3.《耳鼻咽喉科学》707
4.《耳鼻咽喉科图谱》707
5.《耳鼻咽喉科全书》707
2.《口腔矫形学》708
1.《口腔内科学》708
3.《常见口腔病防治》708
第八节 皮肤性病科708
1.《梅毒学》708
2.《皮肤病与性病学》708
3.《皮肤性病学讲义》708
4.《常见皮肤病彩色图谱》708
5.《皮肤病学》708
第七节 口腔科708
6.《耳鼻咽喉科诊断学》708
第五章 中医学著述711
第一节 老中医经验选编711
1.《北京市老中医经验选编》711
2.《关幼波临床经验选》711
第二节 中医医案著述711
1.《中国现代名中医医精华》711
2.《中医按摩疗法》711
3.中医著述712
第十二篇 科研篇715
第十二篇 科研篇717
第一章 中医药学研究717
第一节 针灸铜人717
1.宋针灸铜人717
2.元明针灸铜人717
3.清针灸铜人717
4.上海中医学院收藏的针灸铜人718
第二节 中医药临床研究718
1.《普济方》在北京刊行718
2.辨证施治理论的运用719
第二章 西医学研究720
第一节 科研管理720
1.科研计划720
2.科研成果724
3.科研成果奖励标准725
4.科研信息728
第二节 基础医学研究729
1.人体解剖学729
2.人体生理学729
3.医学细胞生物学730
4.医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730
5.医学生物物理学732
6.医学遗传学733
7.放射医学733
8.人体免疫学733
9.医学微生物学735
10.医学寄生虫学735
11.病理学737
12.药理学739
13.医学实验生物学739
第三节 临床医学研究740
1.临床诊断学740
14.生物医学工程学740
2.理疗学和麻醉学741
3.内科学742
4.外科学743
5.妇产科学743
6.儿科学746
7.眼科学747
8.耳鼻喉科学748
9.口腔科学748
10.皮肤科学750
11.性病学750
13.精神病学751
14.核医学751
12.神经病学751
15.肿瘤学752
第四节 预防医学研究753
1.流行病学与微生物学753
2.病毒学754
3.环境卫生学与卫生工程学755
4.劳动卫生学757
5.营养与食品卫生学757
6.少儿卫生学758
7.放射卫生学758
8.精神卫生学759
9.卫生检验学759
10.消毒学759
第五节 军事医学研究760
1.野战外科学760
2.核武器医学防护学760
3.生物武器医学防护学761
4.化学武器医学防护学762
5.军队流行病学763
6.激光与微波医学防护764
7.航空医学764
8.航天医学765
9.卫生勤务学766
第六节 科技成果767
1.中医科技成果767
2.西医科技成果769
第十三篇 教育篇779
第十三篇 教育篇781
第一章 医学教育781
第一节 教学方式781
1.集中授课781
2.带徒弟与授课相结合781
第二节 教学制度782
1.世袭学医782
2.专科设置及教科书782
3.考试制度782
4.教师的待遇782
第三节 太医院和学校教学783
1.太医院教学783
2.学校教学783
第四节 中西医教育784
1.中医教育784
2.西医教育784
第五节 北京卫生系统医学教育管理786
1.行政管理体制786
2.高等医学院校管理787
3.中等专业学校管理787
4.成人教育管理787
第二章 高中等医学教育789
第一节 高等医学教育789
1.国家在京医学院校789
2.北京市医学院校796
1.北京市属中专学校800
第二节 中等医学教育800
2.部委厂矿属中专学校806
第三节 成人医学教育807
1.培训班807
2.脱产及在职进修808
3.中医教育和西医学习中医809
4.业余医学院和“七·二一”大学810
5.复训、补课811
6.学历教育812
7.专业证书教育813
8.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813
9.管理干部教育814
10.国际交流与出国学习814
第十四篇 健康教育篇815
第一节 文字传播817
第一章 说教健康教育817
1.教民吃熟食817
2.教民吃五谷817
3.教民穿衣817
4.教民戒烟酒817
第十四篇 健康教育篇817
第二节 图画评书歌诀传播818
1.跳舞祛病818
2.养生十六字歌诀818
6.教民知病强身818
3.京乡评书说健康818
5.教民饮食有节818
1.卫生丛报819
2.健康报819
3.北京卫生报819
第一节 卫生科普报819
4.健康咨询报819
第二章 报刊健康教育819
2.医事月刊820
3.卫生月刊820
4.卫生杂志820
1.通俗医事月刊820
5.健康杂志820
第二节 卫生科普杂志820
第三节 卫生科普丛书821
1.三元参赞延寿书821
2.修龄要旨821
6.健康少年画报821
3.中外卫生要旨821
4.家庭卫生顾问821
5.候诊教育丛书821
第三章 全民健康教育822
第一节 电台广播及幻灯片822
1.广播卫生演讲822
2.卫生幻灯片823
第二节 卫生科普电影电视片823
1.第一部卫生电影片823
2.卫生教育影片823
3.健康百话电话节目824
第三节 标本图片展览824
1.标本模型展览824
3.全国第一次爱国卫生运动展览825
4.预防麻疹专题展览825
2.全国医药卫生展览会825
8.第二次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展览会826
7.避孕展览会826
9.北京市卫生美术摄影展览会826
10.全国卫生美术摄影作品展览会826
11.全国卫生科普宣传栏展览会826
12.性病展览会826
6.预防煤气中毒展览会826
5.工矿企业防痨展览会826
1.大型卫生宣传标牌827
2.西单科普画廊827
第四节 大型标牌画廊827
3.老年保健游园830
2.食品卫生游园830
第六节 卫生宣传队830
1.盲艺人卫生宣传队830
2.爱国卫生运动演出队830
3.卫生文艺会演830
1.为了人人健康大型游园活动830
第五节 卫生科普游园活动830
第七节 学校健康教育831
1.学校卫生讲习会831
2.学校卫生课831
3.编印健康教育课本831
4.小学各年级健康教育大纲832
第八节 健康教育专业书刊834
1.中国健康教育834
2.健康教育手册834
3.健康教育学834
第十五篇 卫生状况篇837
第二节 明清人口839
2.元大都人口839
1.金中都人口839
1.明北平人口839
2.清北京人口839
第三节 北平及北京人口839
第一节 金元人口839
第一章 人口839
第十五篇 卫生状况篇839
1.北平人口839
2.北平户口840
3.北京人口840
第二章 人口自然增长843
第一节 北平人口出生与死亡843
1.北平人口出生率843
2.北平人口出生与死亡843
第二节 北京人口自然增长845
1.北京人口自然增长率845
2.北京人口出生死亡与自然增长情况847
第三章 居民病伤死亡原因848
第一节 北平居民病伤死亡原因848
1.男性年龄及死因848
2.女性年龄及死因848
第二节 北京城区居民死因顺位及百分比853
1.城区居民成年人死因顺位及百分比853
2.城区婴儿死因顺位及百分比855
第四章 床位医生数858
第一节 北京卫生事业机构床位人员状况858
1.卫生机构床位状况858
2.中医医院机构床位状况859
3.卫生技术人员状况860
4.每千人拥有医生床位状况861
第二节 区县乡及工业卫生机构床位人员状况863
1.区乡卫生院机构床位人员状况863
2.工矿企业卫生机构人员状况863
3.县及县级以上医院机构床位人员状况864
4.个体行医人员状况866
5.村级卫生机构状况866
3.远古“北京人”平均寿命868
2.“北京人”的大脑容量及语言隆起868
1.“北京人”身高868
第二节 北京人口平均期望寿命868
1.北平市平均期望寿命868
2.北京市平均期望寿命868
第一节 远古人体发育及寿命868
第五章 人口期望寿命868
第十六篇 英烈劳模篇871
6.王兰欣873
7.崔丙功873
5.刘庆刚873
4.王静玉873
8.崔晋福873
9.胡生873
10.陈德泉873
3.陈新友873
2.陈义禀873
1.刘玉林873
第一章 医药卫生英烈名录873
第十六篇 英烈劳模篇873
18.赵庆善874
19.刁克军874
17.赵汝海874
16.李风清874
20.刘佃义874
21.王区祥874
22.王维成874
15.刘良乡874
14.周华庭874
13.王席珍874
12.杨家骏874
11.杨时军874
30.王善廷875
31.李万云875
29.刘东海875
28.王林875
32.张克林875
33.李伟良875
34.彭自修875
35.王桂青875
27.王淑珍875
26.季本攸875
25.曹丰875
24.高万崇875
23.樊印875
42.吕永安876
43.周尚顺876
41.高连山876
40.刘宗义876
44.于永恩876
45.李士华876
46.马通泉876
39.宣振初876
38.韩喜文876
37.線洪德876
36.周庆合876
49.吴杜山877
48.张景芬877
50.迟太仁877
47.陆惠章877
1.郑汝芳878
第二章 全国劳动模范878
2.连华珍878
4.张敬娥879
3.方鸣谦879
5.周敏华879
7.白忠玉880
6.马文昭880
8.安起880
10.时传祥881
9.王笃华881
11.王序881
13.董建华882
12.徐厚恩882
14.岳淑琴882
16.杨桂芹883
15.崔俊福883
17.郭己顺883
19.陈佩惠884
18.李风鸣884
20.翁心植884
22.诸福棠885
21.王忠诚885
23.王大琬885
25.石晶华886
24.张晓楼886
26.卢锦汉886
28.陶其敏887
27.吴蔚然887
29.郭士魁887
31.赵雅度888
30.杜德顺888
32.邵贵忠888
34.陈喜珍889
33.方圻889
35.万立东889
37.辛育龄890
36.吴执中890
第十七篇 大事记篇891
第十七篇 大事记篇893
第一章 远古至清代末年893
第二章 民国时期897
第三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901
后记939
20.李涛6398
热门推荐
- 494957.html
- 3892284.html
- 3100949.html
- 1201258.html
- 2834833.html
- 114100.html
- 517885.html
- 3908779.html
- 595618.html
- 37032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044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016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844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510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615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361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106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394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37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35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