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植物生态学【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姜汉侨,段昌群,杨树华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291308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16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330页
- 主题词:植物生态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植物生态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导论3
第一章 绪论3
1 生态学的学科范畴3
1.1 人与自然3
1.2 生态学的定义4
2 植物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内容4
2.1 植物与环境5
2.2 植物种群与植物群落5
3 植物生态学的内容体系及研究特点6
4 植物生态学发展简史6
4.1 植物生态学的历史前期6
4.2 植物生态学的建立7
4.3 植物生态学的新进展8
小结9
思考题10
推荐读物10
推荐网络资源10
第二章 植物的生存环境11
1 地球的物理环境圈层11
1.1 大气圈11
1.2 水圈12
1.3 岩石圈(及土壤圈)12
2 生物圈12
2.1 生物圈的概念12
2.2 生物圈中的植被及其环境13
3 环境因子的分类14
4 环境因子的生态学分析14
4.1 生态因子作用的综合性14
4.2 主导因子和限制因子15
5 环境的尺度16
5.1 环境的尺度和植物的层次16
5.2 空间和时间尺度16
小结17
思考题17
推荐读物17
推荐网络资源18
第三章 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9
1 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19
1.1 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19
1.2 植物在生态系统中与其他功能成分之间的协同关系21
2 初级生产22
2.1 初级生产力的概念23
2.2 影响初级生产的主要因素24
2.3 初级生产力的分布32
3 植物与生态系统的功能33
3.1 植物与生态系统的物质生产33
3.2 植物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34
3.3 植物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35
3.4 植物对生态环境的改良与调节37
4 植物与生态系统的平衡39
4.1 植物在生态平衡中的基础地位39
4.2 植物的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平衡40
5 植物与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41
5.1 资源保障41
5.2 环境支持43
小结44
思考题45
推荐读物45
推荐网络资源46
第二部分 植物群落生态49
第四章 植物群落的结构49
1 植物群落的植物种类组成49
1.1 群落的最小面积49
1.2 群落种类成分的数量特征50
1.3 群落组成成分的分析56
2 群落的垂直与水平结构59
2.1 群落的垂直结构(成层性)59
2.2 群落的水平结构62
3 群落的外貌62
3.1 层片结构(生活型组成)62
3.2 生活型谱64
3.3 层片与层次65
小结65
思考题66
推荐读物66
推荐网络资源66
第五章 植物群落的动态变化67
1 植物群落的形成和发育67
1.1 植物的迁移、定居和竞争67
1.2 植物群落形成的过程70
1.3 植物群落发育的时期71
1.4 植物群落的周期性和年际变化72
2 植物群落原生演替的模式74
2.1 旱生演替系列74
2.2 水生演替系列75
2.3 演替的进展和逆行77
2.4 关于演替顶极理论78
3 植物群落的次生演替80
3.1 次生演替的一般类型80
3.2 次生演替的规律及应用83
3.3 植被的恢复与重建84
小结85
思考题85
推荐读物86
推荐网络资源86
第六章 植被分类及主要类型87
1 植被分类及其研究途径87
1.1 植被分类的目的87
1.2 植被分类的途径88
2 基于植物区系的群落分类92
2.1 群落类型的综合特征92
2.2 群落分类的一般步骤95
3 中国植被分类的系统和单位96
4 地球上的主要植被类型及其特征98
4.1 常雨木本群落98
4.2 雨绿木本群落101
4.3 照叶木本群落103
4.4 硬叶木本群落106
4.5 夏绿木本群落107
4.6 针叶木本群落108
4.7 雨绿干燥草本群落109
4.8 夏绿干燥草本群落110
4.9 中生草本群落111
4.10 湿生草本群落112
4.11 水生草本群落113
4.12 干荒漠群落114
4.13 冻荒漠群落114
5 植被制图115
5.1 植被图的种类115
5.2 植被制图的基本要求116
5.3 植被制图的步骤117
5.4 3S技术在植被制图中的应用118
小结120
思考题121
推荐读物121
推荐网络资源121
第七章 植被的分布和植被区划123
1 气候与植被123
1.1 气候123
1.2 植被在“理想大陆”上的分布图式124
2 植被分布的水平地带性126
2.1 纬度地带性126
2.2 经度地带性127
2.3 中国植被的水平地带性分布127
3 植被分布的垂直地带性127
3.1 植被分布的垂直带128
3.2 植被垂直带与水平带128
3.3 经度对植被垂直带谱的影响129
4 地带性植被的过渡类型130
4.1 纬度地带性植被的过渡带130
4.2 经度地带性植被的过渡带131
5 区域性植物群落的分布131
5.1 区域性的植物群落调查131
5.2 区域内植被类型的多样性分析131
5.3 地形对群落分布的影响132
5.4 植物群落的边界134
6 植被区划134
6.1 植被区划的原则和依据134
6.2 中国植被分区的单位和系统136
6.3 植被区划成果的应用138
小结139
思考题140
推荐读物140
推荐网络资源140
第三部分 植物种群生态143
第八章 植物种群的分布与数量143
1 种群概念与植物种群的特点143
1.1 种群的概念144
1.2 种群的特征144
1.3 植物种群的特性145
2 种群的分布148
2.1 种群的空间分布148
2.2 种群内个体的分布格局150
2.3 集合种群(Meta-种群)155
3 植物种群的数量特征156
3.1 植物种群的数量取样156
3.2 种群的数量和密度158
3.3 种群的年龄结构159
3.4 植物的构件种群161
小结164
思考题165
推荐读物165
推荐网络资源165
第九章 植物种群的动态和调节166
1 植物种群数量动态的描述166
1.1 生命表及其编制166
1.2 Leslie矩阵170
1.3 存活曲线172
1.4 种群增长模型174
1.5 植物构件增长与个体增长177
2 影响植物种群动态的因素177
2.1 生殖生态学特征177
2.2 种群生活周期180
2.3 干扰与灾变185
3 植物种群调节185
3.1 密度制约185
3.2 非密度制约188
3.3 无性系生长190
小结190
思考题190
推荐读物191
推荐网络资源191
第十章 植物种群的质量与种间关系192
1 植物种群适应与分化的遗传基础192
1.1 植物种群遗传结构概述193
1.2 植物种群的遗传多样性195
2 植物种群的基因频率变化198
2.1 Castle-Hardy-Weinberg定理198
2.2 引起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198
3 植物种群的生态分化与进化201
3.1 植物种群的生态分化201
3.2 种群生态分化的成因与遗传来源201
3.3 植物种群的生态分化与物种形成202
4 植物种群的数量与质量变化205
4.1 种群数量与质量的关系206
4.2 遗传多样性与进化灵活度206
4.3 过度利用与物种灭绝207
5 植物种群生态分化中形成的种间关系208
5.1 竞争209
5.2 他感化学作用211
5.3 偏利共生213
5.4 互利共生215
5.5 寄生218
5.6 植物与食草者219
5.7 食虫植物222
小结222
思考题223
推荐读物223
推荐网络资源223
第四部分 植物个体生态227
第十一章 植物的生态适应227
1 植物对环境的适应227
1.1 生态适应的概念227
1.2 环境与植物的适应性228
2 植物的生活史格局230
2.1 资源配置231
2.2 生活史格局的类型236
3 植物对极端环境的适应与进化239
3.1 植物对极端自然环境的适应与进化239
3.2 植物对环境污染的适应与进化241
4 植物的趋同适应和趋异适应242
4.1 植物的生态型242
4.2 植物的生活型246
小结248
思考题249
推荐读物250
推荐网络资源250
第十二章 植物与自然生态因子的关系252
1 植物与光的生态关系252
1.1 光对植物的生态作用252
1.2 植物对光的生态适应257
1.3 光合作用的不同碳代谢途径对环境的适应261
2 植物与温度的生态关系262
2.1 温度的生态作用262
2.2 植物对温度的适应267
3 植物与水的生态关系270
3.1 水对植物的生态作用270
3.2 植物对水因子的生态适应272
3.3 以水分为主导因子的生态类型275
3.4 植物对极端水分条件的适应277
4 植物与土壤的生态关系278
4.1 土壤的性质与植物的生态关系279
4.2 以土壤为主导因子的植物生态类型284
小结288
思考题288
推荐读物288
推荐网络资源289
第十三章 植物与人类活动的生态关系290
1 人类优化植物生存环境,扩大植物分布291
1.1 植物的引种291
1.2 植物引种的基本原则292
2 环境污染与植物的生态关系292
2.1 环境污染对植物的影响292
2.2 利用植物防治环境污染294
3 植物生物入侵与生物安全296
3.1 生物入侵的概念296
3.2 植物生物入侵带来的生态问题296
4 转基因植物的释放及生态风险299
4.1 转基因作物的潜在生态影响299
4.2 转基因植物释放的生态风险评估301
小结302
思考题302
推荐读物303
推荐网络资源303
主要参考文献304
索引310
热门推荐
- 2505766.html
- 1593600.html
- 3000627.html
- 3229692.html
- 1989829.html
- 2011458.html
- 2139976.html
- 1730879.html
- 2256711.html
- 11487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441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048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933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741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729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941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820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073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462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85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