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微生物学【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陈騊声撰 著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ISBN:13017·163
- 出版时间:1953
- 标注页数:613页
- 文件大小:56MB
- 文件页数:62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实用微生物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自序1
第一编 引言1
第一章 实用微生物学之范围1
编辑凡例1
第二章 微生物之分布2
第三章 发酵微生物发达史4
第一节 微生物之发见4
第二节 自然发生论4
第三节 发酵理论7
第一章 微生物与其他生物之关系9
第一节 引论9
第二编 微生物之形态构造及繁殖方法9
第二节 细菌何以视为植物而非动物10
第三节 生物排置之普通方法12
第四节 细菌酵母菌及霉菌在植物界之地位13
第五节 细菌酵母菌及霉菌之区别14
第二章 细胞16
第一节 引论16
第二节 原形质16
第三节 细胞之形态17
第四节 细胞核之分裂方法19
第三章 细菌之形态构造及繁殖方法22
第一节 细菌细胞之形态及大小22
第二节 细菌之构造27
第三节 细菌之繁殖方法34
第四章 酵母之形态构造及繁殖方法39
第一节 酵母细胞之形态39
第二节 酵母细胞之繁殖方法43
(1)芽殖与裂殖43
(2)胞子之产生46
(3)性别48
(4)胞子产生之生物学条件52
(5)胞子之发芽56
第三节 酵母细胞生物学62
第四节 酵母之变异67
第五节 杂种交配法72
第一节 霉菌的形态及构造73
第五章 霉菌之形态构造及繁殖方法73
第二节 霉菌之繁殖方法75
第三节 霉菌之生理退化86
第四节 霉菌胞子之抵抗力87
第六章 微生物的变异88
第七章 微生物的选种与定向变异93
第一节 概况93
第二节 微生物的选种93
第三节 微生物的定向变异94
第三篇 发酵微生物之生理101
第一章 微生物细胞之化学成分及物理特征101
第一节 水分101
第二节 干燥物质之元素组成102
第三节 有机组成之相当成分104
第四节 微生物之蛋白质、碳水化物及脂肪的合成作用113
第五节 微生物化学成分举例117
第六节 微生物之色素118
第七节 微生物之维他命119
第八节 微生物之屈折120
第九节 微生物之比重121
第十节 微生物之传导性122
第二章 微生物之营养123
第一节 营养概论123
(附)氧化——还原电位134
第二节 与微生物营养有关之化学元素135
第三节 生长素(或维他命)与微生物生理作用的关系140
第一节 青霉素155
第三章 微生物之抗生素155
第二节 链霉素160
第三节 其他抗生素161
第四章 微生物之酶164
第一节 引言164
第二节 酶的组成165
第三节 酶的特性165
第四节 内酶及外酶166
第五节 活化剂及副酶166
第六节 微生物代谢的产物169
第七节 酶之分类169
第一节 能的需要176
第五章 生长概说176
第二节 生长平衡179
第三节 能的利用之效率182
第四节 生长速度183
第五节 生长之终点190
第六章 发酵概论199
第一节 酒精发酵199
第二节 乳酸发酵204
第三节 丙酸醋酸酪酸柠檬酸及草酸发酵208
第四节 多糖类及其相关之高级醇类与脂肪之发酵211
第五节 微生物对有机含氮物之作用216
第六节 元素之循环218
第一节 光224
第七章 微生物与物理环境之关系224
第二节 温度231
第三节 水分237
第四节 压力240
第五节 表面张力242
第六节 搅拌243
第七节 通气244
第八节 电及磁244
第九节 音波245
第十节 金属阻抑细菌作用246
第八章 化学剂与细菌之关系(消毒)248
第一节 趋化性248
第二节 名词之解释249
第三节 优良消毒剂之特性250
第四节 对消毒有影响之因素252
第五节 消毒剂之作用253
第六节 消毒剂254
第七节 消毒剂之标准测定法259
第八节 气体消毒法260
第九节 解毒剂261
第十节 一种生物对于他种生物之影响261
第四编 微生物之分类及检索263
第一章 细菌263
第一节 细菌分类法263
第二节 重要细菌概论277
第三节 真细菌概说295
(附一) 乙醯基甲基代甲醇320
(附二) 甲基红试验321
第四节 病毒及噬菌体321
第五节 噬菌体323
第二章酵母菌327
第一节 概说327
第二节 酵母菌鉴别法327
第二节 酵母分类法328
第三章 霉菌374
第一节 霉菌定义374
第二节 真菌分类法374
第四节 霉菌之检索378
第三节 霉菌鉴别法378
第五节 根霉392
第六节 毛霉398
(附)Zygorhynchus及Absidia408
第七节 曲霉409
第八节 红曲霉425
第九节 青霉427
第十节 其他霉菌(不完全菌)442
第五编 微生物培养概论453
第一章 培养室之设备及各种装置453
第一节 培养室453
第二节 灭菌装置454
第三节 培养用具458
第四节 定温箱465
第二章 培养基467
第一节 概论467
第二节 培养基制法指南468
第三节 细菌培养基471
第四节 酵母菌培养基476
第五节 霉菌培养基481
第六节 粉状培养基之用法举例489
第三章 加热灭菌法490
第一节 干热490
第二节 湿热491
第四章 滤过除菌法495
第一节 pH计之意义498
第五章 PH值498
第二节 pH值之测定499
第三节 各种物质之pH值502
第四节 缓行作用论504
第五节 不加缓行物质之试验507
第六节 温度的影响509
第七节 滴定管理法之错误510
第八节 电气法测定pH值511
第六章 纯粹培养法512
第一节 概说512
第二节 稀释法513
第三节 回转培养法517
第四节 表面涂抹培养法517
第七节 生理的方法518
第五节 机械抽取单一细胞方法518
第六节 直接移植法518
第七章 厌气培养法520
第一节 机械隔断空气方法520
第二节 吸收空气中氧素之方法520
第三节 用氢气驱逐空气之方法521
第八章 微生物之培养特征523
第一节 细菌523
第二节 酵母530
第三节 霉菌534
第九章 微生物之生理特征535
第一节 蔗糖溶液保存法545
第十章 微生物保藏法545
第二节 亲液方法546
第二节 固形培养物保存法547
第四节 矿油保存法547
第六编 微生物检查概论549
第一章 显微镜之构造549
第二章 特种显微镜561
第一节 电子显微镜561
第二节 萤光显微镜564
第三节 相显微镜565
第三章 关于显微镜使用上应注意之点566
第一节 贮存及取用时应注意之点566
第二节 镜检手续567
第三节 显微镜附属器具及试药569
第四章 微生物之显微镜特征579
第一节 细菌579
第二节 酵母580
第三节 霉菌581
第五章 微生物之显微镜检查法582
第一节 载片及蓋片之洗净法582
第二节 生活标本之镜检582
第三节 微生物染色法585
第四节 暗视野照视法599
第五节 酵母数目之计算600
菌名索引603
热门推荐
- 476570.html
- 1427969.html
- 2792442.html
- 3599053.html
- 3572983.html
- 3441590.html
- 911943.html
- 1034662.html
- 1335892.html
- 13663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67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288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554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45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374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648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537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620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155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79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