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台湾文学与中华地域文化【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台湾文学与中华地域文化
  • 朱双一著 著
  • 出版社: 厦门:鹭江出版社
  • ISBN:9787806719688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90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404页
  • 主题词:文学研究-台湾省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台湾文学与中华地域文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刘登翰1

导论3

第一章 原住民文化:台湾文学的文化基因之一9

第一节 中华故事圈中的原住民口传文学9

一、作为古越族裔传的台湾“原住民”9

二、洪水、射日等神话的两岸渊源11

三、中华故事圈中的蛇郎故事等民间传说19

第二节 骁悍不屈、勇抗外敌的“中国的脊梁”24

一、台湾原住民先祖的海洋文化性格24

二、粗犷强悍性格在抗日题材作品中的体现27

第三节 四海一家:对兄弟民族“愿意去融合的坚持”32

一、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自然世界观”32

二、与他民族融洽相处的愿望和态度36

第四节 骁勇强悍性格在汉族创作中的投影42

一、雾社起义与汉族抗日精英的新认知42

二、当代台湾作家的“雾社事件”书写45

第五节 谦和友善精神对汉族作家的浸润48

一、弱势民族的敦厚风俗和宽厚爱心48

二、原住民的现实困境和汉族作家的反省50

三、汉族和原住民文化的双向交流和融合52

第六节 原住民自然生态理念与汉族作家创作53

一、马卡道族生态平衡观的演绎53

二、西拉雅族淳朴天性的呈现59

第二章 从迁移到扎根:海与山的交会63

第一节 台湾文学的“海洋”之缘63

一、闽台文化的海洋性特征63

二、古代台湾的海洋书写65

三、中国海洋文化视野中的台湾海洋文学68

四、“海洋诗”演绎中国式海洋精神70

五、海洋性格与陆地性格的交融74

六、透过“海洋”的知识者省思76

七、生态理念融入海洋书写79

第二节 台湾文学“土地”情结的产生与传衍82

一、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蛮荒初辟的艰辛82

二、帮会、械斗与争强好胜的民风87

三、土地和家乡的保卫战90

四、“土地”情结和“恋牛”心态95

五、传统和现代价值的碰撞100

第三节 淳朴的客家社会和刚毅的山地子民104

一、淳朴和尊古:客家社会结构特征104

二、“硬颈”与宽厚并存:客家民性特征109

三、血脉相连、文化相接的两岸客家114

四、性格光辉相互映照的两岸客家女119

第四节 福佬人:遵奉“爱拼才会赢”的准则125

一、福佬社会结构的复杂多元和“烂熟”125

二、“一枝草,一点露”:穷困中的坚忍、自尊和拼搏128

三、迷信风炽和畏天敬神135

四、以鹿港为背景的女鬼想象140

五、从偏狭好斗到宽厚包容146

第三章 从蛮荒到文治:生民活力与僵固教化的辩证152

第一节 从“陈三五娘”看台湾民间粗砺的生命力152

一、台湾文化的边缘性特质及“陈三五娘”故事的由来152

二、佐藤春夫歪曲史实和章君谷彰扬忠烈155

三、吕诉上呈示粗砺民风和张深切强化反官僚主题158

四、粗砺生动的移民社会与僵化礼教的矛盾162

第二节 家族文化在台湾文学中的体现165

一、和谐和亲情:清代台湾家族文学165

二、日据时期台湾家族文学168

三、男人缺席:“寡妇”与台湾家族生活172

四、复杂政经背景下家族的瓦解和崩溃177

第三节 台湾文学与宗教文化的演变182

一、佛学义理与亲情观念的融合182

二、“平常心是道”:当代台湾禅理散文185

三、“人间佛教”对知识分子使命感的消解190

四、民间信仰的“有情”特征和台湾底层社会的生命力193

五、知识分子的堕落和社会整体的沉沦198

第四节 闽、客方言在台湾文学中的运用201

一、台湾文学方言运用的几个阶段201

二、方言文学展示地域“文化灵魂”208

三、台湾、闽粤、中原——“台湾话”的流与源214

第四章 台湾文学中的中国南方各区域文化色彩223

第一节 白先勇小说的多元地域文化因素223

一、汇集中国各地域文化:台湾多元文化的特点223

二、白先勇小说中的吴越地域文化色彩227

三、《台北人》中的川湘桂地域文化色泽232

四、白先勇笔下的粗陋民风和台湾悲情235

第二节 江浙籍作家笔下的吴越文化色彩237

一、於梨华“梦回青河”237

二、琦君笔下城市摩登文化对于传统农村的冲击240

三、琦君故乡书写呈现的吴越文化共性244

四、琦君文学流转着的瓯越文化底蕴248

第三节 苏雪林与徽州文化254

一、礼教和徽州的宗族秩序254

二、宗族势力笼罩下的女性命运258

三、苏雪林创作的保守倾向261

第四节 川鄂籍作家笔下的荆楚、巴蜀文化色彩266

一、聂华苓笔下的“蜀道难”和“孔明英魂”266

二、儒家正统观念薄弱地带的豪强势力和纵情民风270

三、《失去的金铃子》:故土记忆、成长经验和人生启迪272

四、陈义芝的蜀地书写276

第五节 谢冰莹与湖湘文化279

一、湖湘文化的特质及其台湾文学呈现279

二、谢冰莹演绎“霸蛮”之气和爱国情操284

三、谢冰莹作为“沸沸扬扬的生命热源”286

四、谢冰莹的爱情婚姻体现的不同地域文化特征290

第五章 台湾文学中的中国北方地域文化色彩294

第一节 山东籍作家笔下的齐鲁映像294

一、秉持正统忠义观念的“民间英雄”294

二、仁爱、宽容和执著297

三、“现代”冲击下的山东社会变迁及基督教中国化300

四、儒家伦理与现代管理理念306

五、尽善美、参化育、引人向上提升的文学观311

第二节 台湾文学中的东北地域文化呈现315

一、冰雪严寒与东北民俗风情315

三、田原《松花江畔》呈现的东北民性特征319

三、“老家在山东”:东北文化之根及其变异326

第三节 席慕蓉与蒙古游牧文化333

一、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自觉意识333

二、旷远悠渺的时空感和追求自由的心性336

三、粗犷与细致、野性与和谐的辩证341

第四节 司马中原与台湾文学中的两淮文化因素345

一、司马中原书写北国风情和淮上“乡野传闻”345

二、战乱中呈现的民众爆发力和两淮民俗民风350

三、睿智、剽疾、韬略型人物的演出355

四、“建安风骨”余韵362

五、司马中原的浪漫文学观366

第五节 林海音、罗兰与燕赵、北京文化369

一、勇武任侠、放荡冶游的赵文化性格369

二、慷慨悲歌:在苦寒中奋起373

三、林海音笔下的北京民俗风情375

四、林海音刻画北京人的性格特征379

五、从北京到台湾:北、南地域文化色泽的并存383

后记38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