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啮齿动物学【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郑智民,姜志宽,陈安国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7313050135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691页
- 文件大小:335MB
- 文件页数:712页
- 主题词:啮齿目-动物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啮齿动物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郑智民 陈安国1
第一节 啮齿动物的定义1
第二节 啮齿动物与人类的关系2
一、国人对啮齿动物的认识简史2
二、啮齿动物的主要危害8
三、啮齿动物的贡献11
第三节 啮齿动物学的研究目的、对象和任务13
第二章 啮齿动物形态结构与起源演进&郑智民 陈国伟15
第一节 外部形态15
一、躯体15
二、被毛18
第二节 内部构造18
一、骨骼系统19
二、生殖系统25
三、消化系统26
四、泌尿系统28
五、分泌腺28
第三节 哺乳动物及啮齿动物的起源与演进简述29
一、哺乳动物的起源与演进简述29
二、啮齿动物的起源与演进简述32
第三章 啮齿动物分类学与地理分布&马勇 杨奇森 周立志34
第一节 啮齿动物分类学34
一、动物分类学原理和基本概念34
二、动物分类学技术39
三、中国啮齿动物分类研究46
第二节 啮齿动物分布和地理区划77
一、啮齿动物的分布规律77
二、生态地理分布群83
三、啮齿动物地理区划114
第四章 中国啮齿动物概貌及主要有害种类&张美文140
第一节 中国啮齿动物各类群主要特征141
一、啮齿目与兔形目之主要特征142
二、啮齿目各科及主要有害属的特征和概貌143
三、兔形目及主要有害属的特征151
第二节 中国啮齿动物主要有害种介绍153
一、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Berkenhout,1769)153
二、黄胸鼠Rattus tanezumi(Temmink,1844)156
三、黄毛鼠Rattus lasea(Swinhoe,1870)158
四、大足鼠Rattus nitidus(Hodgson,1845)159
五、板齿鼠Bandicota indica(Bechstein,1800)160
六、小家鼠Mus musculus Linnaeus,1758161
七、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Pallas,1771)162
八、社鼠Niviventer confucianus Hodgson,1836164
九、针毛鼠Niviventer fulvescens(Gray,1847)165
十、长爪沙鼠Meriones unguiculatus(Milne-Edwards,1867)166
十一、子午杀鼠Meriones meridianus(Pallas,1773)167
十二、黑线仓鼠Cricetulus barabensis(Pallas,1773)168
十三、大仓鼠Tscherskia triton(de Winton,1899)169
十四、布氏田鼠Lasiopodomys brandti(Radde,1861)170
十五、棕色田鼠Lasiopodomys mandarinus(Milne-Edwards,1871)171
十六、东方田鼠Microtus fortis Buechner,1889172
十七、狭颅田鼠Microtus gregalis Pallas,1779174
十八、鼹形田鼠Ellobius tancrei Blasius,1884175
十九、棕背?Myodes rufocanus(Sundevall,1846)176
二十、红背?Myodes rutilus(pallas,1779)177
二十一、黄兔尾鼠Eulagurus Luteus(Evensmann,1840)178
二十二、中华鼢鼠Eospalax fontanierii(Milne-Edwards,1867)179
二十三、秦岭鼢鼠Eospalax rufescens(J.Allen,1909)180
二十四、东北鼢鼠Myospalax psilurus(Milne-Edwards,1874)181
二十五、草原鼢鼠Myospalax aspalax(Pallas,1776)182
二十六、达乌尔黄鼠Spermophilus dauricus Brandt,1843183
二十七、赤颊黄鼠(淡尾黄鼠Spermophilus pallidicauda Satunin,1902和短尾黄鼠S.brevicauda Brandt,1841)184
二十八、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Hodgson,1841)185
二十九、灰旱獭Marmota baibacina(Brandt,1843)186
三十、五趾跳鼠Allactaga sibirica(Forster,1778)187
三十一、三趾跳鼠Dipus sagitta(Pallas,1773)187
三十二、达乌尔鼠兔Ochotona daurica(Palls,1776)188
三十三、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 Hodgson,1858189
第五章 啮齿动物生态学&郭聪197
第一节 啮齿动物与环境197
一、生态因子197
二、啮齿动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199
三、限制因子与耐受定律200
四、对温度与光照的适应200
五、对水分的需求与适应203
六、对氧气的需求与适应203
七、对栖息地的需求与适应205
第二节 啮齿动物种群生态学206
一、种群的概念206
二、种群动态206
三、集合种群212
四、最大持续收获量理论及其应用213
五、生活史对策214
六、种内关系215
七、种间关系230
八、自然种群数量变动及种群调节240
九、全球性气候变化对种群动态的影响259
第三节 群落生态学261
一、群落的概念261
二、群落的物种多样性262
三、群落交错区与边缘效应263
四、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264
五、群落动态268
第四节 啮齿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276
一、关于生态系统的一些基本概念276
二、啮齿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279
第五节 啮齿动物种群治理理论283
一、生态学是治理有害啮齿动物的理论基础283
二、治理目标283
三、害鼠的综合治理285
第六章 啮齿动物生态学研究主要技术方法&郭聪291
第一节 查阅文献资料291
一、Google291
二、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和维普咨讯294
第二节 种类调查与种群数量监测294
一、选择样地与样线294
二、种群调查方法294
三、种群数量监测与预测301
第三节 啮齿动物的年龄结构研究方法303
一、上颌臼齿磨损程度303
二、晶体干重306
三、胴体重306
四、其他306
第四节 动物行为学及动物行为研究的常用方法307
一、动物行为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内容307
二、动物行为学研究的一般方法307
三、啮齿动物行为研究309
四、数据采集设备309
第七章 啮齿动物寄生虫&刘亦仁 杨振琼314
第一节 研究目的、内容与任务314
一、研究目的314
二、研究内容与任务314
第二节 啮齿动物寄生虫分类316
一、啮齿动物寄生虫在生物分类系统中的位置316
二、寄生原生生物316
三、寄生蠕虫320
四、寄生节肢动物325
第三节 啮齿动物体内寄生虫327
一、寄生原生生物327
二、寄生吸虫340
三、寄生绦虫352
四、寄生线虫363
五、寄生棘头虫388
第四节 啮齿动物体外寄生虫389
一、蚤类389
二、吸虱395
三、白蛉397
四、蜱399
五、革螨403
六、恙螨406
第五节 啮齿动物寄生虫与人类的关系411
一、作为人类疾病的储存宿主411
二、简述我国主要鼠源性寄生虫病411
第六节 啮齿动物寄生虫的调查、采集制作与鉴定方法429
一、啮齿动物寄生虫的调查429
二、啮齿动物寄生虫的采集429
三、啮齿动物寄生虫标本制作432
四、寄生虫标本的鉴定方法438
第七节 啮齿动物寄生虫的治理技术438
一、啮齿动物体内寄生虫的防治438
二、啮齿动物体外寄生虫的防治440
第八章 中国主要鼠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与防控&吴光华 姜志宽451
第一节 自然疫源学说与鼠源性疾病451
一、自然疫源学说451
二、鼠源性疾病452
三、构成自然疫源地的基本因素458
四、鼠源性疾病的流行特征459
五、鼠源性疾病的防控策略459
第二节 中国主要鼠源性病毒病的流行病学与防控460
一、肾综合征出血热460
二、新疆出血热463
三、森林脑炎465
第三节 中国主要鼠源性立克次体病的流行病学与防控466
一、恙虫病466
二、鼠型斑疹伤寒469
三、北亚蜱传斑点热470
第四节 中国主要鼠源性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与防控471
一、钩端螺旋体病471
二、莱姆病474
三、蜱传回归热475
第五节 中国主要鼠源性细菌病的流行病学与防控476
一、鼠疫476
二、土拉弗菌病479
第六节 中国主要鼠源性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与防控480
一、血吸虫病480
二、广州管圆线虫病482
第九章 害鼠治理技术&姜志宽 吴光华487
第一节 治理原则与方法487
一、治理原则487
二、治理方法489
第二节 灭鼠剂492
一、灭鼠剂应具备的标准492
二、常用灭鼠剂简介492
三、严禁使用的灭鼠剂497
第三节 毒饵灭鼠500
一、诱饵和添加剂500
二、毒饵的配制500
三、毒饵的投放501
四、灭鼠的安全要求502
五、投饵质量502
第四节 熏蒸灭鼠503
一、化学熏蒸剂503
二、灭鼠烟剂505
第五节 鼠密度测定、灭鼠效果考核与评估506
一、鼠密度测定506
二、灭鼠效果考核507
三、灭鼠效果评估508
第六节 大面积灭鼠508
一、大面积灭鼠的原则509
二、大面积灭鼠的组织实施509
三、灭鼠防病效果510
第七节 农林牧区的害鼠治理技术511
一、农区的害鼠治理技术511
二、林区的害鼠治理技术512
三、牧区的害鼠治理技术513
第八节 几种场所的害鼠治理技术514
一、住宅区514
二、交通工具515
三、宾馆和饭店518
四、粮食、食品、仓库518
五、食堂、餐厅519
六、动物饲养场、动物园519
七、集贸市场520
八、工地520
九、工事和坑道520
十、下水道520
第九节 灭鼠剂中毒的急救521
一、急性中毒的处理原则521
二、中毒后的急救方法522
第十章 害鼠治理技术研究基本方法&姜志宽 韩招久 张桂林530
第一节 研究基本程序530
一、立题530
二、试验设计531
三、试验和观察531
四、试验结果的处理531
五、研究结论532
六、形成成果532
七、成果评价532
第二节 试验设计533
一、试验设计的意义、目的与内容533
二、试验设计的三因素与基本原则536
三、常用设计方法537
四、应注意的问题541
第三节 化学治理研究基本方法544
一、实验室研究544
二、现场试验554
第四节 试验数据的统计处理562
一、可信限的计算563
二、百分率的比较564
三、计数资料的比较565
四、计量资料的比较567
五、简单相关和直线回归569
六、数据变换571
第五节 论文撰写的基本方法572
一、论文撰写的准备573
二、论文的撰写574
三、论文撰写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577
第十一章 有害生物管理业(PMP)推行与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郑智民 陈国伟 胡迅580
第一节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产生与发展概述580
第二节 有害生物管理业(PMP)推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582
一、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582
二、提高顾客的信任度582
三、企业产品/服务的质量“执照”582
四、提高科学、规范的管理水平582
五、建立预防为主的监管机制583
六、建立有害生物治理检查和监管机制583
第三节 ISO9001的基础原则583
一、以顾客需求为中心584
二、领导的核心作用584
三、全员参与584
四、全过程管理584
五、系统管理584
六、持续性改进584
七、以事实为决策依据584
八、互利的供需关系585
第四节 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585
一、“4质量管理体系”585
二、“5管理职责”586
三、“6资源管理”587
四、“7产品实现”587
五、“8测量、分析和改进”588
第五节 PMP服务业建立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与步骤589
一、领导重视、身体力行590
二、中层管理干部为骨干,成立“贯标”小组590
三、制定工作计划590
四、制定质量方针,确立质量目标590
五、调查分析591
六、体系策划591
七、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592
八、实施前培训和试运行594
九、实施质量管理体系595
十、第三方认证机构的审核595
第六节 有害生物管理业(PMP)实施ISO9001应注意的若干问题595
一、实施ISO9001是手段不是目的596
二、实施ISO9001是既往管理经验基础上的发展与创新596
三、注意与本行业特点、技术规范要求紧密融合596
四、注意循序渐进,逐步完善和持续改进596
五、要取得全体员工和顾客的参与、支持与配合596
第十二章 啮齿动物的资源功能与保护&陈安国598
第一节 啮齿动物资源可供直接利用的功能598
一、毛皮用功能598
二、肉用功能605
三、药用功能608
四、供观赏和其他功能613
第二节 啮齿动物的实验动物化利用614
一、实验动物和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定义与类别614
二、主要啮齿类实验动物的资源特性及其应用624
三、其他啮齿类实验动物简介647
四、免疫缺陷动物、转基因动物和克隆动物的概念简介653
第三节 啮齿动物资源的保护657
一、动物保护的意义657
二、动物保护等级标准和法规的建立663
三、我国野生啮齿类物种濒危状况和保护物种介绍669
热门推荐
- 1396634.html
- 2625379.html
- 3416660.html
- 303312.html
- 2442890.html
- 303731.html
- 2337653.html
- 2709199.html
- 3702723.html
- 30916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07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212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084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03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109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387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508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993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914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38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