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家和同族的历史社会学【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日)藤井胜著;王仲涛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7100043050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95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415页
- 主题词:家族-研究-日本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家和同族的历史社会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论1
一 家-同族研究和社会学1
二 本书的案例8
第一部 理论和课题24
第一章 社会学和家-同族理论24
一 考察的视点24
二 功能的阐明——有贺和喜多野的理论(1)26
有贺的家业经营论30
喜多野的抚养论30
三 结构的解释——有贺和喜多野的理论(2)30
家-同族和亲属35
有贺的主从关系论35
喜多野的父系家长制论35
四 家-同族理论的发展——以长谷川理论为中心35
作为公的单位的功能40
“我们意识”和结构40
结论40
第二章 日本社会论和家-同族论43
序43
一 日本社会论的发展44
“半封建的”社会论50
“日本的”社会论50
二 日本社会论的相位50
历史的视点和文化的视点56
作为“原型”的近世社会56
三 近世社会和家-同族56
主从关系和经营体63
横向关系的地位63
株论的意义63
结论63
第二部 家70
第三章 村落社会和家——以上瓦林村和行延村为例70
序70
一 家理论和株71
株论和分居论80
有贺的家理论的变化80
株论的衰退和再生80
二 家的逻辑80
基本特质94
统治制度和家94
家和门第94
三 上瓦林村和家94
近世初期114
近世中期以后114
四 行延村和家114
近世初期140
近世中期以后140
结论140
第四章 家和村落史料——以今井村为例145
一 考察的视点145
二 人别改账和家148
初期本百姓和“六姓七宅”161
人别改账和宗门改账161
家的作用和实际状态161
三 中期以后的史料和家161
五人组账和宗门人别改账176
宗门人别改账的意义176
结论176
第五章 家和父系家长制179
一 考察的视点179
二 家长统治的法的性质181
家长权和亲权等191
家长权和家代表权191
三 对家长统治的约束191
家长和家的传统197
村落、领主和家长197
四 家的统治和父系家长制概念197
亲权等和父系家长制201
对家长的约束和父系家长制201
结论201
第三部 同族206
第六章 同族结合和本家分家关系——以上瓦林村为例206
一 考察的视点206
二 从初期到中期213
分割继承的实际状况227
役和户主227
本家分家关系的特质227
三 中期以后的发展227
同族结合及其后250
新分家和同族结合250
同族结合和村落结构250
结论250
第七章 同族结合和组结合——以今井村为例254
序254
一 同族结合和亲属/非亲属255
从家到同族277
中期以后的同族结合277
二 组的发展和同族277
村落制度和组制度290
组和同族的关系290
家联合的形态290
结论290
第八章 同族的结构和功能——以行延村为例295
一 考察的视点295
二 同族的结构298
祖先祭祀和同族结合308
依附农民和同族308
三 同族的功能308
生活上的各种功能317
作为权利/义务共有体的功能317
结论317
第九章 同族和亲方子方——以上瓦林村A本家为例319
一 考察的视点319
同族论和亲方子方论325
A本家和子方阶层325
二 中期的亲方子方325
地主经营和子方阶层334
亲方子方的结构334
三 后期的亲方子方334
地主经营和子方阶层350
亲方子方的结构和变质350
四 租佃经营和亲方子方350
租佃经营和子方阶层365
亲方子方的结构365
结论365
后记371
参考文献380
序论11
表P-1 田地率(上瓦林村)11
表P-2 田地率(行延村)15
表P-3 村收获量的变化(今井村)18
表P-4 田地率(今井村)20
第三章95
图3-1 庆长时期宅基地登记人(庆长十六年)和万治时期的身份(万治二年)95
表3-1 万治二年(1659)“柄在家”的性质96
表3-2 17世纪中叶的身份和所有财产99
表3-3 身份构成的变化102
表3-4 安永十年(1781)日野大明神鸟居前石灯笼捐献者的身份106
表3-5 从身份中看到的配偶者属性107
表3-6 近世后期的役钱征收112
表3-7 庆长期检地账和延宝期书上账的比较117
表3-8 延宝期书上账上的村人属性119
表3-9 元禄二年(1689)村明细账120
表3-10 贞享三年(1686)“夫役数量调查”122
表3-11 身份·户数的变化123
表3-12 享保九年(1724)村申报账署名者的属性125
表3-13 元文元年(1736)“年贡米银支付账目内容账”——山林·水利129
表3-14 村内水池130
表3-15 家臣·谱代系统阶层及无姓阶层的婚姻及养子132
表3-16 享保八年(1723)为和气山公事人的费用出钱者的属性135
表3-17 元文元年(1736)“年贡米银支付账目内容账”——足役米136
表3-18 天明五年(1785)村入用夫钱割赋账与宗门人别改账138
第四章153
表4-1 人别改账与宗门改账的比较153
表4-2 人别改账和检地账的比较156
表4-3 宽文十一年(1671)人别账中的家的生活实际状态160
表4-4 身份·户数·人口的变化162
表4-5 近世后期史料和家164
表4-6 五人组的编成169
表4-7 宗门(人别)改账中成员构成的变化(到中期)173
表4-8 宗门人别改账中成员构成的变化(中期以后)175
第五章196
图5-1 近世村落的家和统治(理念图)196
图5-2 父系家长制的类型202
第六章214
图6-1 分家的形成过程(B姓)214
图6-2 分家的形成过程(C、E、F姓)215
表6-1 万治二年(1659)的“隐居”身份阶层和宅基地217
图6-3 隐居分家和百姓名220
图6-4 元禄二年(1689)村地图的一部分(下瓦林村)226
图6-5 B姓的动向228
图6-6 E姓的动向229
图6-7 D姓的动向229
表6-2 分家后的本家和分家的土地收入235
表6-3 土地收入阶层别的继承人的血缘关系236
图6-8 “同家”的动向249
第七章258
表7-1 宽文元年(1661)今井村宗旨御改账258
图7-1 同族的形成过程260
表7-2 本家和新分家的土地收入比率268
图7-2a 同族的发展(A姓)270
图7-2b 同族的发展(B姓)272
图7-2c 同族的发展(C姓)273
图7-2d 同族的发展(D姓)274
图7-2e 同族的发展(E姓)275
图7-2f 同族的发展(F姓)276
图7-2g 同族的发展(G姓)276
表7-3 后期五人组的编成280
表7-4 组头担当者的变化284
表7-5 组头和村中四役的关系286
图7-3 宽保元年(1741)的奠仪账(弥五右卫门家)288
第八章301
图8-1 同族的动向(A株内)301
图8-2 同族的动向(D株内)302
图8-3 A一族的谱代系统的动向304
第九章326
表9-1 享保十二年(1727)A本家的地主经营326
表9-2 租佃米收获量别的佃农人数(万治~享保)327
表9-3 宗门(人别)改账中的A本家的奉公人·下人327
表9-4 享保十二年(1727)的尾出嫁时的力工和家的关系329
表9-5 A本家和家持下人的关系(享保~宝历)331
表9-6 租佃米收获量别的佃农数(宝历~文化)336
表9-7 和A本家的出入关系(宝历~宽政)338
表9-8 子方和A本家的关系(宝历~宽政)339
表9-9 天明八年(1788)的A本家的地主经营341
表9-10 宅基地的借贷关系者和A本家(安永~宽政)343
表9-11 和A本家的出入关系(天明~文化)345
表9-12 子方和A本家的关系(天明~文化)346
表9-13 宅基地借贷关系者和A本家(宽政~文化)348
表9-14 文化时期的租佃关系和出入关系349
表9-15 租佃米收获量别的佃农人数(宽政~安政)351
表9-16 嘉永元年(1848)市之进入家时的出入关系355
表9-17 嘉永元年(1848)的佃农和出入关系356
表9-18 A本家的奉公人(弘化~安政)359
表9-19 文化时期的佃农和子方的动向360
表9-20 嘉永元年出入关系者土地收入的变化364
热门推荐
- 644848.html
- 2884256.html
- 368786.html
- 1592656.html
- 1654133.html
- 1993710.html
- 3521437.html
- 3062992.html
- 2431241.html
- 27149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790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512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056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05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608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196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2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621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16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97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