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科技思想研究【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科技思想研究
  • 邱若宏著 著
  • 出版社: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0079934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00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310页
  • 主题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技术-理论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科技思想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科技思想的形成条件与背景18

一、时代背景:时代主题转换与新科技革命浪潮兴起18

(一)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19

(二)新科技革命浪潮兴起及其影响21

二、理论来源: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中的科技理论26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理论27

(二)列宁的科技思想31

(三)毛泽东关于科学技术的论述36

三、实践基础:改革开放和发展科技事业的伟大实践40

(一)改革开放前我国发展科技事业的经验教训40

(二)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科技事业的伟大实践42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科技思想的历史演进48

一、邓小平理论中的科技思想48

(一)从萌发到初步形成49

(二)展开、深化与发展52

(三)系统化和走向成熟56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科技思想60

(一)继续深入阐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思想61

(二)阐述科教兴国战略的思想65

(三)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科技工作68

三、科学发展观中的科技思想71

(一)系统阐述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和原动力”的论断72

(二)强调自主创新,将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为国家战略74

(三)坚持科学发展,力促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76

(四)提出以人为本,主张实施人才强国战略78

(五)注重弘扬科学精神,提倡建设创新文化80

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科技思想83

(一)“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84

(二)把创新驱动发展摆上核心战略位置86

(三)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充分释放科技潜能88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科技思想的地位与作用91

一、马克思主义科技理论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92

(一)从“第一次飞跃”到“第二次飞跃”92

(二)马克思主义科技理论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表现96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02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相对独立性、基础性的重要部分102

(二)渗透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各个组成部分的重要内容106

三、引领中国科技事业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指针109

(一)迎来科学的春天,极大促进了科技生产力的发展109

(二)“科教兴国”战略取得突破性进展112

(三)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效显著116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科技价值论119

一、“关键论”与“第一生产力论”119

(一)科学技术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120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24

(三)科学技术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129

二、“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论131

(一)科学技术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131

(二)科技实力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和国际地位的高低134

(三)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137

三、“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和原动力”论140

(一)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140

(二)科学技术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144

(三)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和原动力147

(四)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150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科技发展战略论153

一、“面向经济建设”、“向科技现代化进军”的战略思想154

(一)科学技术要走在生产建设的前面154

(二)根本战略方针:经济建设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建设156

(三)战略重点:中国必须在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159

(四)其他战略方针和措施162

二、“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165

(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科技和教育摆在更突出的重要位置165

(二)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总体跟进,重点突破168

(三)加强基础研究,形成和发展我国自身的科技优势170

(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172

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思想174

(一)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切实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发展175

(二)实施正确的指导方针,努力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177

(三)发展创新文化,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179

(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181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科技体制改革论184

一、改革开放起步期的科技体制改革思想185

(一)科技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科技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185

(二)加快科技系统的结构调整,形成合理的科技组织布局188

(三)改革科研经费分配制度,打破平均主义190

(四)创造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调动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191

二、改革开放拓展期的科技体制改革思想193

(一)科技体制创新是生产关系的重要变革193

(二)科技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总体目标和方针原则195

(三)优化布局,建立合理的科技资源配置体系198

(四)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改革科技管理和投融资机制200

三、改革开放深化期的科技体制改革论202

(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指导方针和主要原则203

(二)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204

(三)改革科技管理体制,促进管理科学化和资源高效利用206

(四)完善人才发展机制,激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08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科技创新论211

一、改革开放起步期的科技创新思想212

(一)掌握新技术,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212

(二)科技创新,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215

(三)科技创新,离不开体制改革和人才培养218

二、改革开放拓展期的科技创新思想219

(一)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9

(二)依靠科技创新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发展223

(三)努力建设国家创新体系227

三、改革开放深化期的科技创新思想230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230

(二)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科技创新之路238

第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科技人才论241

一、邓小平的科技人才思想242

(一)包括科技人员在内的知识分子已成为工人阶级一部分242

(二)必须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和氛围244

(三)培养和造就一支宏大的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247

二、江泽民的科技人才思想252

(一)科技人才是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和第一资源252

(二)培养和造就大批优秀科技人才是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254

(三)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社会环境和机制258

三、胡锦涛的科技人才思想262

(一)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才强国战略262

(二)坚持党管人才原则265

(三)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267

四、习近平的科技人才思想270

(一)择天下英才而用之270

(二)按照人才成长规律改进人才培养机制272

第九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科技伦理论275

一、邓小平的科技伦理思想276

(一)科技的伦理价值取向思想276

(二)关于科技活动中的伦理规范277

(三)全面禁止核武器的伦理思想279

二、江泽民的科技伦理思想280

(一)科技进步是人类伦理道德进步的强大推动力280

(二)科技应服务于全人类而不能危害人类自身281

(三)科技职业伦理:爱国、创新、奉献、协作282

(四)关于生态伦理、生命伦理、网络伦理的思想284

三、胡锦涛的科技伦理思想285

(一)以人为本的科技伦理思想285

(二)不断传承和弘扬我国科技人员优秀的职业伦理精神286

(三)反对核扩散、和平利用核能的伦理思想288

四、习近平的科技伦理思想289

(一)让工程科技造福人类、创造未来289

(二)不懈创新、坚守操守和甘为人梯的科技伦理规范290

(三)以核安全为中心的核技术伦理思想291

主要参考文献293

后记29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