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合法性视野下的苏联政治【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合法性视野下的苏联政治
  • 周尚文,郝宇青等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7208065217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60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68页
  • 主题词:苏联共产党-党史-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合法性视野下的苏联政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何谓合法性4

第二节 为什么要研究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问题10

第三节 怎样研究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问题15

一、关于本书的研究范围16

二、关于本书的研究方法16

第一章 合法性的理论探讨20

第一节 合法性的理论溯源20

一、古代政治思想家对合法性理论的探索21

二、近代政治思想家对合法性理论的思考27

三、现代合法性理论研究:由理性建构主义转向经验主义33

四、当代合法性理论研究:理性建构主义和经验主义相结合的“重建性”合法性理论36

第二节 合法性的类型与基础40

一、合法性的类型40

二、合法性的基础46

第三节 合法性的危机与维护51

一、合法性危机51

二、合法性的维护60

第二章 对苏共拥有的合法性资源的总体考察与评价68

第一节 共产主义意识形态71

一、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缘何成为苏共执政的合法性基础72

二、苏共意识形态合法性的作用及其限度74

三、苏共意识形态合法性存在的问题77

第二节 旧社会的“负面合法性”83

一、苏共拥有的旧社会负面合法性的内容83

二、苏共拥有的旧社会负面合法性的限度88

第三节 统治绩效91

一、经济发展92

二、政治体制的运行状况95

三、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100

第三章 列宁时期:布尔什维克党执政合法性的兴起107

第一节 革命胜利后共产党执政合法性资源的“先天不足”107

一、共产党执政合法性源于革命合理性108

二、围绕新政权命运的争论114

三、新政权面临的合法性考验117

第二节 转折关头的合法性危机及新经济政策的实施127

一、农民暴动蜂起与喀琅施塔得兵变128

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133

第四章 斯大林时期:苏共执政合法性的消与长143

第一节 增进苏共执政合法性的因素143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144

二、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148

三、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151

四、资本主义制度的负面合法性156

第二节 销蚀苏共执政合法性的因素160

一、个人崇拜161

二、“大清洗”运动165

三、高度集中的体制168

四、农业问题上的失误173

第五章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共执政合法性的困境177

第一节 苏共二十大:转折的标志178

一、斯大林逝世与冤假错案的初步清理178

二、反对个人崇拜与苏共二十大“秘密报告”181

三、二十大的效应184

第二节 经济改革:赫鲁晓夫试图有所作为188

一、垦荒运动189

二、改组机器拖拉机站与取消“贡税制”192

三、“玉米热”与农业改革的失败194

第三节 干部轮换制度:双重的影响197

第四节 从调整到停滞: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经济的绩效和问题201

一、新经济体制与前期的经济改革202

二、经济停滞205

第五节 政治“超稳定”:勃列日涅夫执政合法性危机的根源207

一、特权阶层的形成208

二、表面稳定下的暗流210

第六节 霸权主义对外政策:合法性危机的重要诱因213

小结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共执政合法性的特征215

第六章 戈尔巴乔夫时期:苏共执政合法性的危机与苏联解体218

第一节 改革初期寻求新的合法性资源的探索219

一、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时面临的合法性困境219

二、苏共寻求执政合法性的举措及实践效果221

第二节 戈尔巴乔夫执政后期苏共合法性的丧失234

一、戈尔巴乔夫立场的转变与苏共合法性地位的进一步削弱235

二、两种经济改革计划与苏共合法性的命运239

三、苏共“联邦化”与新联盟条约244

四、“8·19事件”与苏共合法性的最终丧失248

结束语 关于苏共丧失执政合法性的理论反思250

后记25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