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全科医学概论 第2版【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崔树起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091657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20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440页
- 主题词:全科医学-成人教育:高等教育-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全科医学概论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全科医学的基本概念1
一、全科医学的定义1
二、全科医学的学科特点2
三、全科医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3
第二节 全科医学发展简史5
一、全科医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5
二、全科医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背景7
三、全科医学在中国的发展11
第三节 全科医学与有关领域和学科的关系14
一、全科医学与区域卫生规划14
二、全科医学与专科医学14
三、全科医学与公共卫生、预防医学15
四、全科医学与流行病学16
五、全科医学与社区医学16
六、全科医学与中国传统医学16
七、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服务17
第四节 学习全科医学的意义18
一、提高对全科医学、全科医生在国家卫生服务体系中的优势和重要作用的认识,推动全科医学事业的发展18
二、更新观念,主动适应医学目的和卫生服务模式转变18
三、是努力改善医患关系,创建和谐社会的需要18
四、有利于普及全科医学教育,促进城市卫生服务改革19
五、有利于提高医学生和医务人员的基本素质19
第二章 全科医疗20
第一节 全科医疗基本概念20
一、全科医疗的定义20
二、全科医疗的服务对象、场所和形式20
三、全科医疗的服务内容21
第二节 全科医疗的基本性质及其在卫生服务系统中的定位27
一、全科医疗的基本性质27
二、全科医疗在卫生服务系统中的定位28
三、全科医疗与首诊制服务29
第三节 全科医疗服务模式的基本特征30
一、以人为中心的照顾30
二、综合性照顾30
三、连续性服务31
四、协调性服务31
五、可及性服务32
六、以家庭为单位的照顾32
七、以社区为基础的服务32
八、以预防为导向的服务33
九、团队合作的工作方式33
第四节 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与联系34
一、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34
二、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联系35
第五节 全科医疗的评价36
一、全科医疗的评价内容36
二、全科医疗管理的评价方法与指标37
第三章 全科医生及其教育培训41
第一节 全科医生的定义、任务和角色41
一、全科医生的定义41
二、全科医生的工作任务42
三、全科医生在社区中扮演的角色43
第二节 全科医生的综合素质要求44
一、全科医生的素质要求44
二、全科医生的知识结构45
三、全科医生应具备的能力46
第三节 全科医生与其他医生的区别47
一、全科医生与通科医生47
二、全科医生与其他专科医生47
第四节 全科医生的教育培训48
一、国外全科医生的教育培训48
二、我国全科医生的教育培训51
第四章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55
第一节 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的指导原则55
一、医生关注中心的转移是医学模式转变的结果55
二、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的指导原则57
第二节 全人照顾模式59
一、生物医学评价——解决躯体问题60
二、心理社会评价——关注心理需求与社会状况61
三、家庭评价——关注病患与家庭间的相互影响62
四、提供人性化的照顾63
五、以患者为中心的医患交流65
第三节 以人为中心的应诊过程66
一、确认并处理现患问题66
二、连续性问题的管理68
三、提供预防性照顾71
四、关注并改善患者的就医行为和遵医行为71
第四节 全科医疗中的伦理学问题72
一、隐私权和保密性问题72
二、知情同意73
三、不遵医嘱的患者74
四、医师的人性化74
第五章 人际关系和医患沟通76
第一节 人际关系的基本概念76
一、人际关系的定义76
二、人际关系的要素77
三、人际关系的特征77
四、人际关系的积极意义77
第二节 医患关系78
一、医患关系的定义78
二、医患关系的变化79
三、医患关系的模式79
四、医患关系的影响因素80
五、医患关系对全科医学的重要性82
第三节 医患沟通的目的和特征82
一、沟通及医患沟通的内涵82
二、医患沟通的目的83
三、医患沟通的特征84
第四节 医患沟通的技巧86
一、语言沟通技巧86
二、非语言沟通技巧88
三、倾听的技巧90
四、提问的技巧91
五、与特殊患者的沟通92
第五节 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94
一、患病行为95
二、求医行为96
三、遵医行为98
第六章 以家庭为单位的照顾100
第一节 家庭的定义100
第二节 家庭的结构和功能101
一、家庭的结构101
二、家庭的功能104
第三节 家庭生活周期104
第四节 家庭资源与家庭危机106
一、家庭资源106
二、家庭生活压力事件106
三、家庭危机108
第五节 家庭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108
一、在遗传方面的影响108
二、对儿童发育及社会化的影响109
三、对疾病传播的影响109
四、对成人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影响109
五、对疾病恢复的影响109
六、对求医和遵医行为、生活习惯与方式的影响109
第六节 家庭评估常用工具109
一、家庭基本资料110
二、家系图110
三、家庭圈112
四、APGAR评价量表112
五、家庭适应度及凝聚度评估量表114
六、P.R.A.C.T.I.C.E.评估模型115
第七节 以家庭为单位照顾的方式117
一、与患者家庭建立关系117
二、以家庭为单位照顾的水平和方式118
第七章 以社区为基础的服务123
第一节 社区背景下的健康照顾123
一、社区的定义及其要素123
二、社区环境与健康123
三、社区常见健康问题及其服务需求与利用规律125
四、社区卫生服务125
第二节 社区诊断126
一、社区诊断的基本概念126
二、社区诊断的目的127
三、社区诊断的主要内容127
四、社区诊断的步骤128
五、社区健康计划131
第三节 社区导向的基层医疗保健135
一、COPC的概念与基本要素135
二、COPC的基本特征135
三、COPC的实施步骤135
四、COPC的实施阶段137
第四节 功能社区职业病的预防与管理138
一、职业有害因素的概念与分类138
二、职业性损害139
三、职业卫生服务的内容140
四、职业病预防与管理140
第五节 社区全科医疗的团队服务142
一、社区全科医疗团队的组成142
二、全科医疗机构内部的团队合作143
三、全科医疗机构外部的团队合作143
四、全科医疗服务团队沟通的策略和方法144
第八章 全科医疗中的预防保健服务146
第一节 以预防为导向的服务概述146
一、三级预防原则与策略146
二、全科医生的预防医学观念147
三、全科医生的预防医学优势147
第二节 社区人群疾病预防和控制148
第三节 临床预防医学服务152
一、开展临床预防服务的意义152
二、临床预防医学的一般原则153
三、全科医生是最合适的临床预防医学服务提供者153
四、临床预防医学服务的主要内容154
第四节 社区居民自我保健的组织和管理160
一、自我保健、自我管理的组织和基本方法160
二、全科医生在居民自我保健和患者自我管理中的任务161
第五节 以预防为导向的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162
一、早期发现危重患者尤其是早期发现高血压并发症162
二、对危重患者早期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及时转诊164
三、高血压患者的随访和健康教育164
四、社区一般人群的管理166
第九章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167
第一节 概述167
一、健康的概念167
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涵义168
三、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意义和任务170
四、我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挑战与展望171
第二节 健康促进规划设计、实施与评价172
一、健康促进规划设计理论模式172
二、健康促进规划设计步骤172
三、健康促进规划的实施174
四、健康促进规划的评价175
第三节 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176
一、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概念和意义176
二、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策略和措施177
三、城市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178
四、农村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179
第四节 患者及其家庭成员的健康教育180
一、患者健康教育的概念和意义180
二、患者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180
三、患者健康教育的步骤和方法181
四、实施患者教育对全科医生的要求183
第五节 居民自我保健184
一、自我保健的含义185
二、自我保健的重要意义185
三、自我保健的基本内容和方法185
四、全科医师如何促进居民自我保健189
第十章 特殊人群保健191
第一节 概述191
第二节 妇女保健193
一、定义与基本工作内容193
二、妇女各生理阶段的生殖保健重点194
三、全科医疗中的妇女保健195
第三节 儿童保健197
一、定义与基本工作内容197
二、儿童年龄分期及保健重点198
三、全科医疗中的儿童保健200
第四节 老年保健204
一、老年期与老龄化204
二、定义与基本工作内容205
三、全科医疗中的老年保健205
第五节 临终关怀与姑息照护210
一、概述210
二、基本原则和基本内容211
三、症状控制212
第十一章 全科医疗的临床思维和诊疗模式214
第一节 概述214
一、以患者为中心的全人照顾的思维定式215
二、全科医生的临床推理与判断216
三、全科医生诊断思维的特定策略221
四、临床处理目标与思维程序222
第二节 以问题为导向的诊疗模式223
一、全科医疗常见临床问题223
二、社区常见健康问题的临床特点225
第三节 全科医疗的诊疗流程和管理要求228
一、首先要识别或排除可能会威胁患者生命的问题228
二、全科医疗的基本诊疗流程230
三、陈述患者状况的基本要求与思维训练231
第四节 临床辩证思维与逻辑思维233
一、临床辩证思维233
二、用系统方法观察与解决临床实践问题236
三、逻辑推理237
第五节 运用临床流行病学思维方法指导临床诊疗工作238
一、诊断试验项目的评价、选用及结果解释239
二、诊断阈值和治疗阈值246
三、临床效果与结局的评价246
第六节 循证医学方法在全科医疗中的应用248
一、循证医学的概念248
二、循证医疗的基本步骤249
三、恰当完整地提出临床需要解决的问题——PICO法250
四、系统综述与严格评价252
五、以患者为导向的全科医学循证方法——POEM253
六、循证临床指南255
第十二章 全科医疗中的临床诊断与处理257
第一节 一般原则257
一、概述257
二、全科医疗中的临床诊断257
三、全科医疗中的临床处理258
第二节 全科医疗中常见症状的诊断与处理260
一、咳嗽和咳痰261
二、咽痛262
三、腹泻264
四、胸痛266
五、失眠268
第三节 全科医疗中常见慢性病的处理270
一、哮喘的处理270
二、高血压病的处理276
三、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处理282
四、血脂异常的处理286
第十三章 社区康复290
第一节 康复医学的基本概念290
一、康复290
二、康复医学292
第二节 康复评定298
一、目的299
二、内容299
三、特点299
第三节 康复治疗299
一、康复治疗的内容300
二、康复治疗的特点300
第四节 残疾预防300
一、定义300
二、致残的原因300
三、残疾预防的分级301
第五节 社区康复303
一、社区康复概述303
二、社区康复的工作任务306
三、社区康复的组织机构306
四、社区康复与医院康复308
五、社区康复的各种模式309
六、社区康复的工作程序和制度310
七、基层康复员、家庭及残疾人在社区康复中的作用315
第十四章 全科医疗中的计划生育指导317
第一节 概述317
一、计划生育基本概念与政策317
二、实行计划生育的意义318
第二节 计划生育管理318
一、计划生育管理的定义318
二、计划生育管理的职能319
三、计划生育工作方针319
第三节 全科医师在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作用320
一、基本工作内容320
二、全科/家庭医师的作用320
第四节 计划生育基本方法321
一、避孕321
二、绝育328
三、人工终止妊娠329
第十五章 心身疾病与心理健康问题332
第一节 心身疾病332
一、心身疾病概述332
二、心身疾病的发病因素333
三、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334
第二节 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334
一、心理异常概述334
二、产生心理异常的机制336
三、社区常见的心理障碍337
第三节 心理问题的评估与诊断342
一、概述342
二、心理评估方法342
三、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344
四、精神病学分类344
第四节 心理咨询服务345
一、心理咨询的概念345
二、社区心理咨询的方式345
三、心理咨询人员的要求346
四、心理咨询的程序346
五、心理咨询过程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347
第五节 心理问题的一般干预348
一、危机干预349
二、行为干预350
三、认知干预351
四、家庭干预352
第十六章 全科医疗服务管理355
第一节 概述355
一、管理的基本职能和管理原理355
二、全科医疗服务管理的概念358
三、全科医疗服务管理的对象、范围与实施360
第二节 全科医疗质量管理362
一、全科医疗质量管理概念362
二、全科医疗质量管理体系365
三、质量管理基本程序与方法366
四、全科医疗服务的顾客满意度369
第三节 全科医疗服务中的法律与法规371
一、全科医疗服务的相关法规371
二、全科医疗服务的相关法律373
第十七章 全科医疗健康档案及其管理377
第一节 概述377
一、建立健康档案的目的与意义377
二、建立全科医疗健康档案的要求378
第二节 个人健康档案379
一、个人健康问题记录379
二、预防为导向的记录386
第三节 家庭健康档案389
一、家庭基本资料389
二、家系图390
三、家庭评估资料390
四、家庭主要问题目录与描述390
五、家庭健康指导计划392
六、家庭成员的健康资料392
第四节 社区健康档案392
一、社区基本情况393
二、社区卫生服务资源393
三、社区卫生服务情况394
四、社区居民健康状况394
第五节 全科医疗健康档案的管理397
第六节 基层医疗保健国际分类399
一、基层医疗保健国际分类概述399
二、基层医疗保健国际分类在健康档案中的应用399
附录一 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400
附录二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试行)404
附录三 为了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而重新定位医学教育与医疗实践410
参考文献412
中英文对照索引414
热门推荐
- 1372126.html
- 3881323.html
- 2503963.html
- 3524428.html
- 935173.html
- 3439473.html
- 2174551.html
- 225326.html
- 820468.html
- 8553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869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91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269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938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44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829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596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196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401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68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