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业区域发展论【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罗其友,陶陶,李建平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气象出版社
- ISBN:7502941665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20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355页
- 主题词:农业经济-区域发展-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农业区域发展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导论1
1.1 问题提出1
1.2 国外农业区域发展研究动态2
1.2.1 农业区域学说2
1.2.2 农业区域划分与区域发展4
1.3 国内农业区域发展研究动态5
1.3.1 农业区域理论5
1.3.2 农业区划与区域发展6
1.4 农业区域发展研究展望7
1.4.1 研究领域7
1.4.2 研究热点8
农业区域动力篇13
第2章 农业区域演变理论13
2.1 农业区域的概念13
2.1.1 农业区域的内涵界定13
2.1.2 农业区域的类型与等级13
2.1.3 农业区域存在的客观基础14
2.2 农业区域的形成要素论15
2.2.1 资源因素16
2.2.2 市场因素16
2.2.3 区位因素16
2.2.4 技术因素17
2.2.5 环境因素17
2.2.6 政策因素17
2.3 农业区域的发展动力论18
2.3.1 形成期——资源驱动18
2.3.2 扩张期——规模驱动18
2.3.3 整合期——产业链驱动19
2.3.4 提升期——技术创新驱动19
2.3.5 重建期——多功能统筹驱动19
2.4 农业区域的持续发展论20
2.4.1 效率维上的竞争性20
2.4.2 时间维上的持续性20
2.4.3 空间维上的公平性20
2.5 农业区域的城乡互动论21
2.5.1 城乡居民的需求差异21
2.5.2 城市田园化21
2.5.3 农村城市化22
第3章 农业区域分工理论23
3.1 分工及其作用23
3.2 分工内生演进机制24
3.2.1 分工发展过程24
3.2.2 分工与交易成本24
3.2.3 分工与社会组织试验25
3.3 区域分工理论25
3.3.1 区域分工的概念25
3.3.2 传统区域分工理论26
3.3.3 现代区域分工理论26
3.4 农业区域分工演化规律27
3.4.1 农业区域分工机制27
3.4.2 农业区域分工深化的资源保障29
3.5 农业区域分工水平的测度方法30
3.5.1 区域分工指数法30
3.5.2 区域结构相似系数法30
3.6 农业区域分工的条件要求30
3.6.1 粮食安全31
3.6.2 完善的市场体系31
3.6.3 改善交易效率32
3.6.4 培育农产品营销组织32
3.6.5 延伸农业产业链32
3.7 推进区域分工是未来中国农业区域格局变化的主旋律32
3.7.1 区域分工是商品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32
3.7.2 区域分工是搭建农业现代化区域平台的需要33
3.7.3 区域分工是从空间整合农业市场竞争力的需要33
3.7.4 未来30~50年中国农业区域分工可能有跨越式发展33
第4章 农业区域统筹理论34
4.1 农业区域统筹背景分析34
4.1.1 区域统筹的相关理论34
4.1.2 中国区域统筹的实践与研究35
4.1.3 农业区域统筹的必要性和特殊性36
4.2 农业区域统筹的概念、内容与主体38
4.2.1 农业区域统筹的概念38
4.2.2 农业区域统筹的内容38
4.2.3 农业区域统筹的主体39
4.3 农业区域统筹的运作机制40
4.3.1 农业区域统筹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40
4.3.2 农业区域统筹的基本路径41
4.4 农业区域协调度的测度理论与方法42
4.4.1 农业区域协调发展的概念与标志42
4.4.2 农业区域协调度的测度指标43
4.4.3 农业区域协调度的测度模型47
农业区域贸易篇53
第5章 农产品国际贸易市场区域战略53
5.1 农产品国际贸易格局及其影响因素53
5.1.1 农产品贸易数量53
5.1.2 农产品贸易结构54
5.1.3 农产品贸易影响因素分析55
5.2 中国农产品贸易目标市场区划分57
5.2.1 现实市场区59
5.2.2 潜在市场区63
5.2.3 不确定市场区66
5.3 中国出口农产品布局战略69
5.3.1 出口农产品产地布局69
5.3.2 出口农产品品种布局70
5.3.3 扩大农产品出口政策建议70
第6章 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区域比较72
6.1 种植业产品72
6.1.1 成本、价格动态72
6.1.2 成本结构74
6.1.3 成本地区差异76
6.2 畜产品81
6.2.1 成本、价格81
6.2.2 成本地区差异83
6.3 园艺产品83
6.3.1 蔬菜83
6.3.2 果品84
6.4 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84
6.4.1 基本结论84
6.4.2 改善中国农产品竞争力的政策建议86
第7章 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环节比较89
7.1 玉米竞争力概念89
7.1.1 问题由来89
7.1.2 相关概念90
7.2 玉米生产环节成本分析91
7.2.1 玉米成本结构比较91
7.2.2 玉米生产成本函数估计92
7.2.3 要素价格上升和通货膨胀97
7.3 玉米非生产环节成本分析98
7.3.1 土地成本、税收、保险和成本外支出98
7.3.2 出口的物流成本、出口补贴和出口信贷101
7.3.3 汇率104
7.3.4 转基因产品区分成本105
7.4 结论与政策建议105
7.4.1 主要结论105
7.4.2 政策建议106
农业区域功能篇111
第8章 农业功能统筹111
8.1 非经济功能成为现代农业政策关注的焦点111
8.1.1 农业多功能概念的由来111
8.1.2 农业功能的经济学考察112
8.2 农业功能类型与发展114
8.2.1 关注农业经济功能的阶段114
8.2.2 关注农业生态功能的阶段114
8.2.3 关注农业社会功能的阶段115
8.2.4 关注农业多功能融合的阶段115
8.3 中国农业的主要功能115
8.3.1 食物安全功能116
8.3.2 经济功能116
8.3.3 社会功能116
8.3.4 生态功能117
8.4 农业功能统筹思路118
8.4.1 经济安全目标118
8.4.2 食物与生态安全目标119
8.4.3 就业与社会保障目标120
8.5 农业功能统筹的制约因素121
8.5.1 食物不安全因素121
8.5.2 农村资金外流122
8.5.3 农地制度缺陷122
8.5.4 农业生产稳定性差122
8.6 基于功能统筹的农业政策123
8.6.1 建立农业多功能专项基金123
8.6.2 建立农业基本资源保护制度124
8.6.3 加速转移农民125
8.6.4 改善农村金融服务125
8.6.5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125
第9章 农业功能分区127
9.1 农业功能分区的背景与意义127
9.2 农业功能的地域分异特征128
9.2.1 农产品供给功能地域分布128
9.2.2 就业和社会保障功能地域分布129
9.2.3 生态功能地域分布130
9.2.4 文化功能地域分布130
9.2.5 外部制约因素地域分布131
9.3 农业功能分区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132
9.3.1 分区指导思想132
9.3.2 分区目标132
9.3.3 分区原则132
9.4 农业功能分区指标系统133
9.4.1 农产品供给功能指标组133
9.4.2 就业和社会保障功能指标组134
9.4.3 文化功能指标组134
9.4.4 生态功能指标组135
9.4.5 障碍因素指标组135
9.5 农业功能分区方案135
9.5.1 分区方法135
9.5.2 分区系统135
9.5.3 区域农业主体功能定位146
农业区域布局篇165
第10章 区域比较优势原理165
10.1 农产品比较优势研究进展165
10.1.1 国外农产品比较优势研究165
10.1.2 国内农产品比较优势研究166
10.1.3 中国农产品比较优势研究的局限性168
10.2 农产品区域比较优势理论170
10.2.1 比较优势基础理论170
10.2.2 比较优势理论在农业区域布局中的应用价值173
10.2.3 农产品区域比较优势的概念和内涵174
10.2.4 农产品区域比较优势的成因分析175
10.3 农产品区域比较优势的影响因素分析176
10.3.1 农产品区域比较优势的表征要素176
10.3.2 农产品区域比较优势的形成要素177
10.3.3 农产品区域比较优势的多因素综合评价179
10.4 农产品区域比较优势的测度180
10.4.1 农产品区域比较优势的识别180
10.4.2 农产品区域比较优势测度模型182
第11章 农产品区域布局187
11.1 农产品国际比较优势分析187
11.1.1 国际比较优势测度方法与数据187
11.1.2 测算结果与分析190
11.2 农产品区域比较优势195
11.2.1 区域比较优势测度模型与数据195
11.2.2 区域比较优势测度结果197
11.3 基于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区域布局199
11.3.1 布局思路199
11.3.2 布局原则199
11.3.3 布局方案199
11.4 推进中国农产品区域化布局的政策建议207
11.4.1 调整现行的农业区域政策207
11.4.2 推进农产品优势区现代化建设208
11.4.3 建设农产品市场及其信息体系208
11.4.4 推广农业高新实用技术、培训农民208
11.4.5 加快培植两类市场主体208
11.4.6 实施农产品生产标准化管理208
11.4.7 建立和完善风险保障体系209
第12章 农产品产业带建设210
12.1 国外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经验借鉴210
12.1.1 典型国家农产品产业带发展过程210
12.1.2 国外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的基本做法216
12.1.3 国外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的几点启示218
12.2 中国农产品产业带建设战略219
12.2.1 中国农产品产业带的建设思路219
12.2.2 农产品产业带的建设目标220
12.2.3 农产品产业带的建设内容220
12.3 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应注意处理五大关系222
12.3.1 农产品产业带与风险防范222
12.3.2 农产品产业带与关联产业互动223
12.3.3 农产品产业带与生物灾害防控223
12.3.4 农产品产业带与水资源承载能力223
12.3.5 农产品产业带与土地小规模经营224
农业区域创新篇227
第13章 新型农村区域创建227
13.1 城乡关系理论227
13.1.1 城乡结合理论227
13.1.2 二元经济发展理论228
13.1.3 结构转换理论228
13.1.4 人力资本理论228
13.2 城乡统筹的基本内容229
13.2.1 城乡关系统筹229
13.2.2 城乡要素统筹229
13.2.3 城乡社会统筹230
13.3 城乡关系失衡的成因与代价231
13.3.1 城乡关系失衡的成因231
13.3.2 城乡关系失衡的代价231
13.4 城乡统筹的国际经验233
13.4.1 适时推进农村工业化233
13.4.2 拓展非农就业机会233
13.4.3 加大对“三农”的扶持234
13.4.4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234
13.5 基于城乡统筹的新型农村区域创建234
13.5.1 推进农村城市化234
13.5.2 发展农村工业化235
13.5.3 统筹城乡收入分配235
13.5.4 分类建设新型农村区域236
第14章 区域农业产业拓展237
14.1 农业产业拓展的概念237
14.2 农业产业拓展的理论基础238
14.2.1 二元经济理论238
14.2.2 原工业化理论239
14.2.3 产业区位论239
14.2.4 城乡一体化理论240
14.2.5 农业工业化理论240
14.3 农业产业拓展的驱动力241
14.3.1 “工业疏散”驱动241
14.3.2 “就业扩张”驱动242
14.3.3 “梯度转移”驱动242
14.4 农业产业拓展战略243
14.4.1 农业产业拓展的产业配置243
14.4.2 农业产业拓展的制度安排244
14.4.3 农业产业拓展的县域突破244
14.5 区域农业产业拓展模式245
14.5.1 粮棉主产区种养加结合型农业产业拓展245
14.5.2 沿海发达区外向型农业产业拓展246
14.5.3 大城市郊区城市辐射型农业产业拓展246
14.5.4 生态脆弱区环境友好型农业产业拓展247
第15章 区域农业循环经济248
15.1 农业循环经济的由来248
15.1.1 循环经济原理248
15.1.2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249
15.2 农业循环经济的定义和内涵250
15.2.1 农业循环经济的定义250
15.2.2 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250
15.3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与重点251
15.3.1 战略目标251
15.3.2 战略重点252
15.4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保障措施252
15.4.1 制定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252
15.4.2 出台激励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经济政策253
15.4.3 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关键技术创新253
15.4.4 建立农业循环经济的信息化服务体系254
15.4.5 营造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良好社会氛围254
15.5 区域农业循环经济的典型模式254
15.5.1 北方“四位一体”模式254
15.5.2 南方“猪—沼—果”模式255
15.5.3 西北“五配套”模式255
15.5.4 山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模式255
第16章 区域农业科技创新257
16.1 国外典型国家农业科研布局257
16.1.1 美国257
16.1.2 法国262
16.1.3 日本263
16.1.4 印度265
16.2 国外农业科研布局经验借鉴267
16.2.1 结构布局:合理配置农业科研能力267
16.2.2 科技投入:明确国家的投资主体地位267
16.2.3 科研方面:注重科研与经济的紧密结合268
16.2.4 内部管理: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268
16.2.5 政策保障:完善保护创新主体利益的政策法规268
16.3 中国区域农业科技创新需求与方向268
16.3.1 东北区269
16.3.2 黄淮海区269
16.3.3 华东区270
16.3.4 长江中游区271
16.3.5 华南区271
16.3.6 西南区272
16.3.7 西北区273
16.3.8 青藏区273
16.4 中国农业科研布局现状与问题274
16.4.1 农业科技资源274
16.4.2 农业科研经费275
16.4.3 主要问题276
16.5 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布局体系框架277
16.5.1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基地277
16.5.2 国家农业实验站(场)278
16.5.3 区域性农业生物改良中心和农业工程研究中心278
16.5.4 地方农业科技研发体系278
16.5.5 企业主导的农业科技研发278
农业区域调控篇281
第17章 农业区域政策281
17.1 区域政策的研究进展281
17.1.1 区域政策的概念和发展281
17.1.2 区域政策的理论基础282
17.1.3 区域政策研究现状与趋势284
17.1.4 国外区域政策的实践案例286
17.1.5 中国区域政策的实践和评价288
17.2 区域政策的分析方法289
17.2.1 问题区域的确定289
17.2.2 区域政策的制定原则289
17.2.3 区域政策的实施原则和方法290
17.2.4 区域政策的评价体系290
17.3 农业区域政策的概念和目标291
17.3.1 农业区域政策的概念291
17.3.2 农业区域政策的目标291
第18章 农业区域统筹战略292
18.1 农业区域协调性评价292
18.1.1 农业区域协调性测度指标292
18.1.2 农业区域协调性测度指标权重293
18.1.3 农业区域协调度的测度结果297
18.1.4 农业区际关系失衡的主要表现298
18.2 农业区域的时空变化规律299
18.2.1 农业区域的空间分异299
18.2.2 农业区域的时间演变299
18.3 美国农业区域统筹发展的经验300
18.3.1 体制创新300
18.3.2 设施建设300
18.3.3 环境保护301
18.3.4 基础教育301
18.4 农业区域统筹发展的原则与目标301
18.4.1 基本原则301
18.4.2 基本目标302
18.5 农业区域统筹发展的保障措施306
18.5.1 建立开放的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306
18.5.2 加强农业区域协调立法306
18.5.3 营造公平的区域农业竞争环境306
18.5.4 建设农业区域科技创新体系306
18.5.5 推动区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307
18.5.6 组建农业功能区行政管理机构307
第19章 农业区域决策支持系统308
19.1 决策支持系统308
19.1.1 决策过程和决策支持系统308
19.1.2 决策支持系统的功能和结构309
19.2 农业区域决策支持系统的功能与结构311
19.2.1 农业区域决策的主要类型及其基本决策程序311
19.2.2 农业区域决策所需信息和决策支持的功能需求313
19.2.3 农业区域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结构314
参考文献316
热门推荐
- 224239.html
- 1475340.html
- 2288322.html
- 1847941.html
- 1251721.html
- 2286552.html
- 1296525.html
- 3286464.html
- 3351035.html
- 16679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036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419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639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832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115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206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750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440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789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38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