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无机化学学习笔记【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宋其圣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220356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28页
- 文件大小:55MB
- 文件页数:343页
- 主题词:无机化学-高等学校-教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无机化学学习笔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什么是化学1
1.1.1化学是一门古老的基础学科1
1.1.2化学是一门应用科学2
1.1.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学科2
1.1.4化学研究的层次2
1.1.5化学研究的对象2
1.2化学变化的特征3
1.2.1化学变化是质变3
1.2.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3
1.2.3化学变化总是伴随有能量变化4
1.3化学实验的重要性4
1.4化学的分支4
1.5无机化学的重要性5
1.5.1历史的简单回顾5
1.5.2无机化学的分支5
1.5.3目前无机化学的前沿领域5
1.6有效数字8
1.6.1有效数字的含义8
1.6.2有效数字的规定8
1.7化学常用的计量单位9
1.7.1常用国际基本单位9
1.7.2常用导出单位9
1.7.3常用国际单位英文词头和符号9
1.7.4几点注意的问题10
第2章 物质的状态11
2.1气体11
2.1.1理想气体定律和理想气体11
2.1.2道尔顿分压定律13
2.1.3格雷厄姆气体扩散定律13
2.1.4实际气体状态方程14
2.1.5气体的液化和临界现象15
2.2液体15
2.2.1液体蒸发16
2.2.2液体的凝固17
2.3固体18
2.3.1晶体与无定形固体的区别18
2.3.2晶体的内部结构19
2.3.3晶体的熔化22
2.4水和溶液23
2.4.1水的相图23
2.4.2溶液24
2.4.3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25
第3章 化学热力学初步31
3.1基本概念32
3.1.1体系和环境32
3.1.2状态与状态函数32
3.1.3过程33
3.1.4热、功和热力学能33
3.2热力学第一定律35
3.3热化学35
3.3.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36
3.3.2反应热的计算36
3.3.3热化学(反应)方程式39
3.4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39
3.4.1自发过程和可逆反应40
3.4.2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40
第4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45
4.1化学反应速率45
4.1.1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45
4.1.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46
4.1.3反应速率理论简介50
4.2化学平衡53
4.2.1可逆反应和化学平衡53
4.2.2有关平衡常数的计算56
4.2.3化学平衡的移动58
第5章 电解质溶液60
5.1电解质溶液理论60
5.1.1阿伦尼乌斯电离理论60
5.1.2德拜-休克尔离子互吸理论62
5.2酸碱电离平衡63
5.2.1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度63
5.2.2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65
5.2.3缓冲溶液68
5.2.4盐类水解69
5.2.5酸碱理论的发展75
5.3难溶强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78
5.3.1溶度积78
5.3.2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80
5.3.3沉淀的生成和溶解82
第6章 氧化还原反应85
6.1基本概念85
6.1.1氧化还原反应85
6.1.2歧化反应85
6.1.3氧化数86
6.1.4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86
6.2电极电势87
6.2.1原电池和电极电势87
6.2.2电动势与自由焓变的关系90
6.2.3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91
6.2.4电极电势的应用94
6.3电解97
6.3.1电解池与电解反应97
6.3.2分解电压98
6.3.3化学电源98
第7章 原子结构105
7.1玻尔氢原子模型105
7.1.1玻尔理论的三点假设105
7.1.2玻尔理论的成功之处106
7.1.3玻尔理论的缺陷106
7.2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107
7.2.1电子的波粒二象性107
7.2.2测不准原理107
7.3原子的量子力学模型108
7.3.1波函数与薛定谔方程108
7.3.2概率密度和电子云108
7.3.3波函数的空间分布109
7.3.4四个量子数112
7.4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与元素周期律115
7.4.1多电子原子的能级115
7.4.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118
7.4.3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与周期系119
7.4.4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121
第8章 化学键和分子结构128
8.1离子键理论128
8.1.1离子键的形成128
8.1.2离子键的特点129
8.1.3离子键的强度、晶格能129
8.1.4离子的特性及对离子键强度的影响130
8.2共价键理论132
8.2.1价键理论132
8.2.2杂化轨道理论135
8.2.3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138
8.2.4分子轨道理论141
8.2.5离域大π键144
8.3金属键理论144
8.3.1金属键的改性共价键理论144
8.3.2金属键的能带理论144
8.4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145
8.4.1分子间作用力145
8.4.2氢键146
8.5离子的极化和变形性146
8.5.1离子的极化作用146
8.5.2离子的变形性147
8.5.3相互极化作用及其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147
8.6晶体的基本类型148
8.6.1离子晶体148
8.6.2原子晶体148
8.6.3金属晶体148
8.6.4分子晶体148
第9章 配位化合物149
9.1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149
9.1.1配位化合物的定义149
9.1.2配位化合物的组成149
9.1.3配位化合物的命名152
9.1.4配位化合物的类型153
9.1.5配位化合物的异构现象153
9.2配位化合物的化学键理论156
9.2.1配位化合物的价键理论156
9.2.2配位化合物的晶体场理论160
9.3配合平衡170
9.3.1稳定常数和不稳定常数170
9.3.2配合平衡的移动172
9.4配合物的稳定性175
9.4.1软硬酸碱规则在配合物中的应用175
9.4.2螯合效应176
第10章 卤族元素177
10.1卤族元素的通性177
10.1.1卤素原子结构及性质177
10.1.2卤素的成键特征178
10.1.3卤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178
10.2卤素单质179
10.2.1卤素单质的性质179
10.2.2卤素单质的制备和用途181
10.3卤化氢183
10.3.1卤化氢的性质183
10.3.2卤化氢的制备185
10.4金属卤化物和卤素互化物186
10.4.1金属卤化物186
10.4.2卤素互化物187
10.5卤素的含氧化合物187
10.5.1卤素氧化物187
10.5.2卤素的含氧酸及其盐188
10.6拟卤素191
第11章 氧族元素192
11.1氧族元素的通性192
11.1.1氧族元素原子结构及性质192
11.1.2氧族元素的成键特征193
11.1.3氧族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193
11.2氧族元素单质194
11.2.1氧族元素单质的性质194
11.2.2氧族元素单质的制备和用途196
11.3氧的化合物196
11.3.1过氧化氢196
11.3.2氧化物198
11.4硫的化合物199
11.4.1硫化氢和金属硫化物199
11.4.2硫的含氧化合物201
11.5硒、碲及其化合物206
11.5.1硒、碲的氢化物206
11.5.2硒、碲的氧化物206
11.5.3硒、碲的含氧酸206
第12章 氮族元素207
12.1氮族元素的通性207
12.1.1氮族元素原子结构及性质207
12.1.2氮族元素的成键特征208
12.1.3氮族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209
12.2氮及其化合物209
12.2.1氮气209
12.2.2氮的氢化物210
12.2.3氮的含氧化合物212
12.3磷及其化合物216
12.3.1单质磷216
12.3.2磷化氢217
12.3.3磷的含氧化合物218
12.4砷、锑、铋及其化合物221
12.4.1单质221
12.4.2氢化物222
12.4.3氧化物222
12.4.4氧化物的水合物222
12.4.5卤化物223
12.4.6硫化物223
第13章 碳族元素224
13.1碳族元素的通性224
13.1.1碳族元素原子结构及性质224
13.1.2碳族元素的成键特征225
13.1.3碳族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225
13.2碳及其化合物226
13.2.1单质226
13.2.2碳的氧化物227
13.2.3碳酸及其盐228
13.3硅及其化合物229
13.3.1单质229
13.3.2二氧化硅230
13.3.3硅酸及其盐230
13.4锗、锡、铅及其化合物231
13.4.1单质231
13.4.2化合物233
第14章 硼族元素238
14.1硼族元素的通性238
14.1.1硼族元素的性质238
14.1.2硼族元素成键特点239
14.1.3硼族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239
14.2硼族元素单质240
14.2.1硼族元素单质的制备240
14.2.2硼族元素单质的性质242
14.3硼族元素化合物244
14.3.1硼的化合物244
14.3.2铝的化合物248
14.3.3镓、铟和铊的化合物249
第15章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250
15.1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元素的通性250
15.1.1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元素的性质250
15.1.2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在自然界中的分布251
15.2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单质251
15.2.1冶炼251
15.2.2储存253
15.2.3性质253
15.3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化合物254
15.3.1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氧化物254
15.3.2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氢氧化物255
15.3.3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盐类255
第16章 过渡元素(I)——铜族、锌族258
16.1铜族元素258
16.1.1铜族元素的通性258
16.1.2铜族元素单质260
16.1.3铜族元素化合物261
16.2锌族元素264
16.2.1锌族元素的通性264
16.2.2锌族元素单质264
16.2.3锌族元素化合物265
第17章 过渡元素(Ⅱ)——ⅢB~Ⅷ族267
17.1 Ⅲ B~Ⅷ族元素的通性267
17.1.1 ⅢB~Ⅷ族元素的性质267
17.1.2 Ⅳ B~Ⅷ族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270
17.2钛族元素272
17.2.1钛族元素单质272
17.2.2钛族元素化合物273
17.3钒族元素274
17.3.1钒族元素单质274
17.3.2钒族元素化合物274
17.4铬族元素275
17.4.1铬族元素单质275
17.4.2铬族元素化合物276
17.5锰族元素278
17.5.1锰族元素单质278
17.5.2锰族元素化合物279
17.6铁系元素281
17.6.1铁系元素单质281
17.6.2铁系元素化合物282
17.7铂系元素292
17.7.1铂系元素单质293
17.7.2铂系元素化合物295
第18章 无机物的某些性质变化规律298
18.1无机酸的酸性298
18.1.1无机无氧酸强度的变化298
18.1.2无机含氧酸强度的变化301
18.2无机含氧酸的氧化性302
18.2.1无机含氧酸的氧化性标度302
18.2.2影响无机含氧酸氧化性的因素303
18.3无机盐的热分解305
18.3.1水合盐的热分解305
18.3.2无水盐的热分解306
18.4无机盐的水解309
18.4.1无机盐组成对水解强弱的影响309
18.4.2无机盐水解产物的类型310
18.5无机物的颜色311
18.5.1常见无机物的颜色311
18.5.2无机物显色的原因313
第19章 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317
19.1镧系元素317
19.1.1镧系元素的通性317
19.1.2镧系金属321
19.2锕系元素323
19.2.1锕系元素的通性324
19.2.2钍和铀及其化合物325
主要参考文献328
热门推荐
- 759729.html
- 2560427.html
- 2945807.html
- 1223054.html
- 1084209.html
- 673081.html
- 1018458.html
- 2955372.html
- 1262718.html
- 267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320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241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468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406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937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259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559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02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0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99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