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学技术与世纪之交的中国【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孙小礼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025835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552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56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科学技术与世纪之交的中国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页1
绪言 开展“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服务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1
第一节 “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研究领域的形成1
第二节 STS研究适应时代的需要而发展3
第三节 结合中国实际开展STS研究8
第四节 本书是一项初步的研究成果12
第一篇 发挥科技功能 推动社会发展16
第1章 可持续发展:中国的必然选择16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酝酿与形成16
第二节 中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21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26
第四节 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的相互促进32
第2章 “质量第一”:跨世纪的战略方针37
第一节 质量问题与质量意识37
第二节 质量概念与质量管理41
第三节 向科学技术要质量50
第3章 迎接高科技发展的世纪58
第一节 当代高科技及其战略意义58
第二节 我国高科技发展的历程与现状66
第三节 我国发展高科技的战略任务与措施72
第4章 技术、制度与农业发展81
第一节 科学技术作为农业发展的动力81
第二节 农业技术进步的能力建设86
第三节 资源禀赋与技术进步战略94
第四节 农业技术进步的社会经济环境98
第5章 现代科技革命与产业、就业104
第一节 现代科技革命与发达国家的产业、就业105
第二节 现代科技革命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就业109
第三节 现代科技革命对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的影响115
第四节 我国优化产业、就业结构对策探讨119
第6章 人力资源开发与现代教育122
第一节 人力资源:最重要的资源122
第二节 我国人力资源的现状与危机126
第三节 教育:提高人力资源素质的根本途径131
第7章 创造教育:面向未来的教育141
第一节 右脑革命: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141
第二节 传统教育的困境与出路148
第三节 开展创造教育,走向21世纪153
第8章 社会研究与数理思维159
第一节 社会系统与复杂性研究159
第二节 问题化简与模型建立的实质167
第三节 “数学不是万能的,没有数学是万万不能的”174
第9章 新世纪入口处的中国软科学177
第一节 软科学在中国177
第二节 基金制下的管理科学186
第三节 咨询业在兴起188
第四节 科学管理和管理科学的现代化190
第10章 科学技术:社会生活方式变革的驱动力192
第一节 科学技术对生活方式的巨大影响193
第二节 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202
第11章 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文化进步209
第一节 科学技术在文化中的地位及其作用209
第二节 科学技术注入中国文化的艰难历程214
第三节 科学技术与中国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219
第二篇 加强社会支撑 促进科技进步228
第12章 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历史、现状与趋势228
第一节 科技体制改革回顾228
第二节 科技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与科技体制236
第三节 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目标和推进措施258
第一节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特点和功能269
第13章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269
第二节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结构分析281
第三节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协调发展289
第14章 从国际比较看中国的科技投入296
第一节 国外科技投入的态势和特点296
第二节 中国科技投入的历史和现状303
第三节 借鉴国外经验增加我国投入309
第四节 增加我国科技投入的措施312
第15章 科学技术宏观管理的规划模式316
第一节 科技规划及其模式316
第二节 中美日韩科技规划模式比较319
第三节 科技宏观管理规划模式的未来走势333
第16章 技术引进及其社会环境338
第一节 我国技术引进的历史简况338
第二节 技术引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339
第三节 影响技术引进的社会因素342
第17章 我国科技进步的法律环境353
第一节 科技进步法律环境的作用和意义353
第二节 我国科技进步法律环境的现状与发展356
第三节 跨世纪科技法制的历史使命365
第18章 科学技术奖励制度370
第一节 科技奖励制度概述370
第二节 中国的科技奖励制度374
第三节 中国现行 主要科技奖项介绍378
第四节 中国科技奖励制度未来发展展望386
第19章 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 军转民389
第一节 中国国防科技事业的兴起389
第二节 中国国防科技工业的转轨394
第三节 中国国防科技工业的未来403
第20章 我国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道路408
第一节 民营科技企业:从一次创业到二次创业409
第二节 民营科技企业二次创业的途径探讨413
第三节 民营科技企业实现二次创业的措施418
第21章 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副县长424
第一节 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特殊方式424
第二节 科技副县长工作中的问题426
第三节 今后科技副县长工作建议429
第22章 迈向21世纪的两岸科技交流与合作436
第一节 两岸科技交流的现状与特点436
第二节 两岸科技合作的潜力439
第三节 两岸科技产业交流与合作的设想445
附篇 韩、日、俄、印有关经验借鉴450
第23章 韩国科技立国的战略和对策450
第一节 韩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历程450
第二节 韩国的科技立国战略456
第三节 高科技形势下的新对策463
第24章 日本的教育立国、技术立国、质量立国470
第一节 教育立国471
第二节 技术立国477
第三节 质量立国483
第25章 前苏联、俄罗斯的军工主导型产业结构和科技发展方针对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影响488
第一节 军工主导型产业结构与科学技术畸型发展488
第二节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间关系的扭曲489
第三节 俄罗斯改革军工主导型产业的难点与对策491
第四节 对俄罗斯“军转民”前景的几点思考492
第26章 印度科技发展战略及其经验教训496
第一节 印度发展科技的战略决策496
第二节 印度R D机构企业内化的态势503
第三节 中国、印度R D状况的比较509
第四节 中印的抉择:实施21世纪的发展模式515
注释与参考文献523
后记551
热门推荐
- 1516395.html
- 2794879.html
- 2816859.html
- 1840660.html
- 2940505.html
- 460407.html
- 2695831.html
- 106760.html
- 3683179.html
- 30386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176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613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59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394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998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068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273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514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174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00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