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法律逻辑学【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法律逻辑学
  • 吴家麟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群众出版社
  • ISBN:6067·46
  • 出版时间:1983
  • 标注页数:341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5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法律逻辑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引论1

第一节 法律逻辑学的性质和对象1

一 法律逻辑学的性质1

二 法律逻辑学的对象3

第二节 形式逻辑的产生和发展6

第三节 学习法律逻辑学的意义15

第四节 学习法律逻辑学的方法19

一 理论与实际相联系19

二 普遍与特殊相结合22

第二章 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25

第一节 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概述25

第二节 同一律26

第三节 不矛盾律30

第四节 排中律35

第五节 充足理由律38

第三章 概念42

第一节 概念概述42

一 概念的特征42

二 概念和语词45

三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47

第二节 概念的种类49

一 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49

二 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49

三 肯定概念和否定概念51

第三节 概念间的关系52

一 相容关系52

二 不相容关系55

三 研究概念间相互关系的意义57

第四节 概念的概括和限制58

一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反变关系58

二 概括和限制是明确概念的一种逻辑方法58

三 法律工作中的概括和限制60

第五节 概念的划分61

一 划分的特征61

二 划分的种类62

三 划分的规则63

四 法律概念划分的意义和特点65

第六节 定义66

一 定义的特征66

二 下定义的方法67

三 定义的种类69

四 定义的规则70

五 法律定义的意义和特点72

第四章 判断75

第一节 判断概述75

一 判断的特征75

二 判断和语句76

三 判断的逻辑形式79

四 判断的种类80

第二节 性质判断81

一 性质判断的特征81

二 性质判断的种类82

三 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周延性问题86

四 性质判断的负判断88

第三节 关系判断90

第四节 联言判断93

第五节 选言判断96

一 相容选言判断96

二 不相容选言判断98

三 选言判断的选言肢穷尽、不穷尽问题98

第六节 假言判断100

一 充分条件联系和充分条件假言判断100

二 必要条件联系和必要条件假言判断101

三 充分必要条件联系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103

第七节 模态判断104

一 客观模态判断105

二 规范模态判断107

第五章 推理、直接推理114

第一节 推理114

一 推理的特征和作用114

二 推理的组成和逻辑形式115

三 推理的种类116

第二节 直接推理:判断变形推理117

一 换质法117

二 换位法118

三 换质位法120

第三节 直接推理:判断对当关系推理122

一 性质判断对当关系推理122

二 模态判断对当关系推理125

三 规范判断对当关系推理128

第六章 演绎推理131

第一节 三段论131

一 三段论的特征及其组成131

二 三段论的公理133

三 三段论的规则135

四 真实三段论的条件142

五 三段论的格及其规则144

六 省略三段论和复合三段论147

七 审判三段论及其特点155

第二节 关系推理160

一 传递关系推理161

二 反传递关系推理162

第三节 选言推理163

一 不相容选言推理164

二 相容选言推理165

三 犯罪侦查中的选言推理及其特点167

第四节 假言推理172

一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173

二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175

三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177

四 纯假言推理178

五 刑事侦查中的假言推理及其特点179

第五节 二难推理184

第七章 归纳推理189

第一节 归纳推理概述189

第二节 收集和整理经验材料的方法192

一 收集经验材料的方法192

二 整理经验材料的方法195

第三节 寻求因果联系的方法201

一 现象的因果联系201

二 寻求因果联系的方法203

第四节 归纳推理的种类210

一 完全归纳推理210

二 不完全归纳推理212

三 犯罪侦查中两种特殊形式的归纳推理218

第五节 概率和统计推理221

一 概率221

二 统计推理223

第八章 类比推理227

第一节 类比推理概述227

一 类比推理的特征227

二 提高类比推理结论可靠性的方法228

三 类比推理的作用229

第二节 刑法中的类推230

第三节 犯罪侦查中的类比推理233

第九章 假说238

第一节 假说的概述238

— 假说的特征238

二 假说的发展239

三 假说的认识意义242

第二节 侦查假设243

一 侦查假设的性质243

二 侦查假设的提出244

三 侦查假设的全面要求250

四 侦查假设的否定254

五 侦查假设的证明258

六 侦查假设的意义265

第十章 论证267

第一节 论证概述267

第二节 证明的种类272

一 演绎证明、归纳证明和类比证明272

二 直接证明和间接证明277

第三节 证明的规则和违反证明规则的逻辑错误280

一 证明的规则280

二 违反证明规则的逻辑错误282

第四节 反驳的对象和方法294

一 反驳是特殊形式的证明294

二 反驳的对象295

三 反驳的种类299

四 加强反驳和揭露力量的几种方法304

附录:练习题313

第二章 形式逻辑基本规律313

第三章 概念315

第四章 判断317

第五章 推理、直接推理319

第六章 演绎推理321

第七章 归纳推理326

第八章 类比推理328

第九章 假说331

第十章 论证334

热门推荐